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无纺布阀口袋,包括袋体和阀口,所述袋体由外到内依次包括覆膜层、编织层和复合无纺布;所述复合无纺布为聚丙烯SMS无纺布或聚四氟乙烯SMS无纺布;所述覆膜层和编织层上均设置有透气微孔,透气微孔优选为椭圆形的按特定规律排列的微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阀口袋内层采用SMS复合无纺布,外层采用具有特定微孔的带覆膜层的编织层,并使用热熔胶将编制层和复合无纺布的缝搭接粘接,可以提高阀口袋的透气性、防水率和抗拉强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阀口袋可以用于水泥等易吸潮的物料的包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无纺布阀口袋
本技术属于包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无纺布阀口袋。
技术介绍
阀口袋主要用于包装食用粉、化工粉末、化肥、合成材料、炸药、粮食、盐、矿物质等粉状或粒状的固体物料,在对材料的储存、运输、销售等任务中承载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存储用具,就要求阀口袋具有一定的对材料保护作用,针对各种材料的特性,阀口袋就得具备相应防光、防潮、防静电等各种属性,来确保材料在一定期限内不变质变色;作为一种外包装,将直接与使用者接触,给使用者最直观的印象,这就要求阀口袋要结实耐用,方便操作。当阀口袋用于水泥等材料的包装袋时,由于材料容易吸潮变性,这就对包装袋的防潮性要求较高。由于水泥包装袋在使用和转运过程中可能会收到多次冲击摔撞,灌装物料时的气流也容易对包装袋产生冲击,所以这就要求包装袋还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以及透气性。中国专利CN107697443A提供了一种用于包装纳米粉体的阀口袋,其包括容纳物料的袋体部和用于物料进出的阀口部,所述袋体部包括由上底、下底和侧壁围成的中空部,所述上底连接阀口部,所述侧壁采用单层或多层无纺布层结构,利用无纺布的透气性,直接满足纳米粉体的排气要求。但是其防潮性和力学性能较差,无法用于水泥等产品的包装。中国专利CN89203240.5公开了一种无纺布包装袋,是用于水泥、化工原料及粮食等物资的包装袋,它是采用化学纤维及植物纤维为原料生产高强度的聚脂片材热熔性或浸渍型无纺布制成的包装袋、无毒无味,易于回收,无污染、透气度好、吸潮率高,耐破损,可大量减少物资散漏,是理想的包装袋。横向抗拉强度:28~32kg/cm2;纵向抗拉强度:22~24kg/cm2。但是其抗拉强度仍然偏低且防水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复合无纺布阀口袋,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且防水透气性好,可以用于包装水泥。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复合无纺布阀口袋,包括袋体和阀口,所述袋体由外到内依次包括覆膜层、编织层和复合无纺布;所述复合无纺布为聚丙烯SMS无纺布或聚四氟乙烯SMS无纺布;所述覆膜层和编织层上均设置有透气微孔。本技术通过覆膜层、编织层和复合无纺布组合达到高的拉伸强度,所述复合无纺布为聚丙烯SMS无纺布或聚四氟乙烯SMS无纺布;本身具有较好的透气和防潮性能,外层再设置带有透气微孔的覆膜层和编织层,使防水性更好,且保证了透气性。本技术的防水率可以达到95%以上,具有良好的防潮效果,满足水泥的包装要求。优选地,所述覆膜层为PE覆膜层;所述编织层为PP编织层;所述复合无纺布为聚四氟乙烯SMS无纺布。所述几种材料的组合可以使防水性和抗拉性能更好。优选地,所述覆膜层的料重为20~30g/m2;所述编织层料重55~65g/m2;所述复合无纺布料重为45~55g/m2且复合无纺布中纺粘、熔喷、防粘层的料重比例为1:1.5~2:1。所述料重的各个原料可以保证阀口袋具有较好的抗拉强度,且柔软度适中,透气性良好。覆膜层过厚透气性变差,覆膜层过薄,防水性及强度变差;编织层和复合无纺布过厚,刚度增加,透气性变差,成本也增加,过薄则强度和防水性都变差。优选地,所述覆膜层和编织层之间采用超声波焊接相连。超声波焊接的效果更好,保证透气微孔的加工后透气性和防水性更好。优选地,所述编织层和复合无纺布之间缝搭接均采用热熔胶粘接,形成若干纵向粘结条,所述粘结条相互间隔、纵向平行排列。采用热熔胶进行粘结强度更高,粘结条间隔设置,使阀口袋承重更均匀,破损率更低。优选地,所述透气微孔为椭圆形,椭圆形的长轴长为0.2~0.4mm,椭圆的短轴长为0.1~0.2mm。更优选地,任一个椭圆形透气微孔的长轴和相邻最近的椭圆形透气微孔的短轴共线;且任一个椭圆形透气微孔与相邻最近的椭圆形透气微孔的中心间距为0.4~0.6mm。本方案优选的透气微孔的形状和孔距,可以保证良好的透气性和防水性。优选地,所述袋体的上袋底和下袋底覆盖一大小相同的附加层,所述附加层材料为聚丙烯SMS无纺布采用热熔胶粘贴在上袋底和下袋底。附加层可以使袋体加工更方便,密封更牢固。优选地,上袋底和/或下袋底的附加层中间设置一个透明膜。透明膜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聚丙烯膜或聚氨酯膜材料的一种。可以通过透明膜,观察阀口袋内的物料是否吸潮、变色或者出现粉体团聚现象。优选地,所述透明膜上设置一个标识袋用于放置标识和遮盖透明膜防尘;所述标识袋一边固定连接在透明膜一侧的附加层上,标识袋另一侧通过魔术贴粘贴在附加层上。本方案在透明膜上覆盖一个可以掀起的标识袋,即可以放置标签标识,也可以起到对透明膜的遮盖和防尘的作用,防止包装和运输过程中粉尘聚集在透明膜上影响对袋体内物料的观察。相对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防水性好;抗拉强度高;透气好;方便加工;便于观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复合无纺布阀口袋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复合无纺布阀口袋的截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复合无纺布阀口袋的透气微孔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一种复合无纺布阀口袋的透气微孔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一种复合无纺布阀口袋的上袋底上附加层的示意图。图中:1、袋体;2、阀口;3、上袋底;4、下袋底;5、附加层;6、覆膜层;7、编织层;8、复合无纺布;9、透气微孔;10、粘结条;11、透明膜;12、标识袋;13、魔术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实施例1如图1到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复合无纺布阀口袋,包括袋体1和阀口2,所述阀口开口不对齐,设置在上袋底3一侧;所述袋体1由外到内依次包括覆膜层6、编织层7和复合无纺布8;所述覆膜层和编织层上均设置有透气微孔9。所述袋体的上袋底3和下袋底4覆盖一大小相同的附加层5,所述附加层5材料为聚丙烯SMS无纺布采用热熔胶粘贴在上袋底和下袋底。具体的,所述复合无纺布为一步法同时进行纺粘、熔喷、防粘生产的聚丙烯SMS无纺布;所述覆膜层为PE覆膜层;所述编织层为PP编织层。所述覆膜层的料重为25g/m2;所述编织层料重60g/m2;所述复合无纺布料重为49g/m2且复合无纺布中纺粘、熔喷、防粘层的料重比例为1:1.5:1。所述覆膜层和编织层之间采用超声波焊接相连。所述编织层和复合无纺布之间缝搭接均采用热熔胶粘接,形成若干纵向粘结条10,所述粘结条相互间隔、纵向平行排列。所述透气微孔9为圆形,孔直径为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无纺布阀口袋,包括袋体和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由外到内依次包括覆膜层、编织层和复合无纺布;所述复合无纺布为聚丙烯SMS无纺布或聚四氟乙烯SMS无纺布;所述覆膜层和编织层上均设置有透气微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无纺布阀口袋,包括袋体和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由外到内依次包括覆膜层、编织层和复合无纺布;所述复合无纺布为聚丙烯SMS无纺布或聚四氟乙烯SMS无纺布;所述覆膜层和编织层上均设置有透气微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无纺布阀口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层为PE覆膜层;所述编织层为PP编织层;所述复合无纺布为聚四氟乙烯SMS无纺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无纺布阀口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层的料重为20~30g/m2;所述编织层料重55~65g/m2;所述复合无纺布料重为45~55g/m2且复合无纺布中纺粘、熔喷、防粘层的料重比例为1:1.5~2: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无纺布阀口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层和编织层之间采用超声波焊接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合无纺布阀口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层和复合无纺布之间缝搭接均采用热熔胶粘接,形成若干纵向粘结条,所述粘结条相互间隔、纵向平行排列。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家渝,胡开平,刘华,占家兰,
申请(专利权)人:华新鄂州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