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关于改良的3D装饰转印薄膜,其主要是令3D装饰转印薄膜依序包括有薄膜基材层、底漆(PRIMER)层、UV固化涂料层、离型材料层、抗指纹材料层、硬涂层、锚定材料层、油墨层、接着材料层;藉此,以能令3D装饰转印薄膜的各层之间能更具为紧密接着,不会有随意分离脱落的情况发生,以在使用过程中更具便利性,而在其整体施行使用上更增实用功效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良的3D装饰转印薄膜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改良的3D装饰转印薄膜,尤其是指一种能令3D装饰转印薄膜的各层之间能更具为紧密接着,不会有随意分离脱落的情况发生,以在使用过程中更具便利性,而在其整体施行使用上更增实用功效特性的改良的3D装饰转印薄膜。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常见的生活用品如手机壳、平板计算机、汽车内饰件或表面印有装饰的塑料壳等,大多利用模内转印[IMR]或模内贴膜[IMF]方式,将薄膜表面的油墨及3D纹路转印于塑料壳或薄型容器的表面,达到标签或装饰的目的。现使用的模内转印模具方式,是将具有油墨及3D纹路的薄膜设置于母模内,使该薄膜的一侧经抽真空状态紧密贴合于该母模的内表面后,将该母模及该薄膜朝形状与该母模对应的公模移动,使该薄膜以另一侧压抵于该公模,且该公模及母模相互结合并于其间形成容料空间,其中该薄膜具有油墨及3D纹路的一侧背向该母模而朝向该容料空间。随后,以射出成型方式将塑料注入该容料空间内并固化该塑料,藉以将该薄膜上的油墨及3D纹路稳固的成形于该塑料所构成的成品的表面。模内转印的优势在于生产时的自动化程度高和生产成本有效率地降低,所以薄膜结构也经过不断地改良及研发,例如请参阅中国台湾公告于2017年5月11日的第I581963号“复合式转印膜”,包括:膜片;以及模内咬花结构,覆盖在该膜片上,该模内咬花结构更包括三维结构层及离型层,该三维结构层固化成型在该膜片上,该三维结构层其中一面贴合在该膜片,另一面则形成有三维结构面,该离型层在该三维结构层上,该离型层依据该三维结构面而形成该立体结构面;以及模内转印结构,具有硬涂层、黏着层及油墨层,该硬涂层覆盖在该模内咬花结构上且复制该立体结构面,令该硬涂层对应该立体结构面而形成外观立体图案面,该黏着层设置在该硬涂层远离该外观立体图案面的另一侧面,该油墨层设置于该硬涂层与该黏着层之间;其中,当该复合式转印膜先以该模内转印结构用于模内转印[IMR]工艺时,该模内转印结构以该黏着层结合于基材表面,并使该模内转印结构的该硬涂层与该模内咬花结构的该离型层相互分离,令该膜片及该模内咬花结构可自该模内转印结构上移除,之后,该复合式转印膜再以该模内咬花结构可重复用于模内咬花[IMT]工艺,该模内咬花结构以该离型层将该立体结构面复制在固化塑料表面。然而,上述“复合式转印膜”装置虽可达到进行模内转印的预期功效,但也在其实际施行操作使用上发现:1.该复合式转印膜于模内咬花结构是利用三维结构层固化成型在膜片上,但在该三维结构层与该膜片间的结合,因为在模具内经高温高压而有可能产生脱离的情况发生,致令其在整体结构设计上仍存在有改进的空间。2.该复合式转印膜令模内转印结构的油墨层设置于硬涂层与黏着层之间,但因该油墨层与该硬涂层之间的接着,因模具内的高温高压亦可能导致有脱离的现象产生,同样致令其在整体结构设计上仍存在有改进的空间。创作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的丰富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经验,针对现有的缺陷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改良的3D装饰转印薄膜,以期达到更佳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3D装饰转印薄膜,其主要能令3D装饰转印薄膜的各层之间能更具为紧密接着,不会有随意分离脱落的情况发生,以在使用过程中更具便利性,而在其整体施行使用上更增实用功效特性。本技术改良的3D装饰转印薄膜的主要目的与功效是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其主要是令3D装饰转印薄膜包括有薄膜基材层、底漆[PRIMER]层、UV固化涂料层、离型材料层、抗指纹材料层、硬涂层、锚定材料层、油墨层、接着材料层;其中:该薄膜基材层,其作为涂布基材运用于各种不同工法;该底漆[PRIMER]层,其与该薄膜基材层相结合,以加强该薄膜基材层与该UV固化涂料层的接着性;该UV固化涂料层,其涂布于该底漆层,于该UV固化涂料层表面产生纹路;该离型材料层,其与该UV固化涂料层结合,于射出成形时产生有离型的功能;该抗指纹材料层,其与该离型材料层结合,该抗指纹材料层供改变工件表面的特性,令工件表面达到抗指纹残留的特性;该硬涂层,其与该抗指纹材料层结合,该硬涂层具有保护功效;该锚定材料层,其与该硬涂层结合,利用该锚定材料层能让该硬涂层与该油墨层之间更为紧密接着;该油墨层,其与该锚定材料层结合;该接着材料层,其与该油墨层结合,以供将该抗指纹材料层、该硬涂层、该锚定材料层、油墨层与工件进行结合。于本技术改良的3D装饰转印薄膜的较佳实施例中,该薄膜基材层为各种不同厚度的树脂材料薄膜。于本技术改良的3D装饰转印薄膜的较佳实施例中,该离型材料层为含颗粒二氧化硅[silica]的材料,以具有雾化感。于本技术改良的3D装饰转印薄膜的较佳实施例中,该离型材料层为透明的离型材料,以形成亮面感。于本技术改良的3D装饰转印薄膜的较佳实施例中,该锚定材料层为底漆[PRIMER]或接着材料。于本技术改良的3D装饰转印薄膜的较佳实施例中,该油墨层为纯色油墨、含金属材料的油墨或含珠光材料的油墨。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的使用动作示意图(一)。图3:本技术的使用动作示意图(二)。图4:本技术的使用动作示意图(三)。图5:本技术的使用动作示意图(四)。图6: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1~图6中的标号具有如下意义:1:3D装饰转印薄膜;11:薄膜基材层;12:底漆层;13:UV固化涂料层;14:离型材料层;15:抗指纹材料层;16:硬涂层;17:锚定材料层;18:油墨层;19:接着材料层;2:母模具;3:公模具;4:工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令本技术所运用的
技术实现思路
、创作目的及其达成的功效有更完整且清楚的揭露,现于下详细说明之,并请一并参阅所揭的图及图号:首先,请参阅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所示,本技术的3D装饰转印薄膜1主要包括有薄膜基材层11、底漆[PRIMER]层12、UV固化涂料层13、离型材料层14、抗指纹材料层15、硬涂层16、锚定材料层17、油墨层18、接着材料层19;其中:该薄膜基材层11,其可为各种不同厚度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薄膜、或非结晶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Amorphous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APET]薄膜、或环氧丙烷[PropyleneOxide,PO]薄膜、或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薄膜、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薄膜、或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C/PMMA]复合薄膜,以作为所有材料的涂布基材,并运用各种不同材料的特性可运用不同的工法,如:PET薄膜可作为IMR[InMoldRelease,模内转印]工法或IMF[IMF:InMoldForming,模内贴膜]工法,APET薄膜或PO薄膜可作为OMR真空热转写使用,PMMA薄膜或PC/PMMA复合薄膜可作为汽车内饰件或家电类[冷气或冰箱]INS工法使用。该底漆[PRIMER]层12,其与该薄膜基材层11相结合,以加强该薄膜基材层11与该UV固化涂料层13的接着性,利用该底漆[PRIMER]层12让该薄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良的3D装饰转印薄膜,其特征在于,该改良的3D装饰转印薄膜包括有薄膜基材层、底漆层、UV固化涂料层、离型材料层、抗指纹材料层、硬涂层、锚定材料层、油墨层、接着材料层;其中:该薄膜基材层,其作为涂布基材运用于包括IMR工法、IMF工法、OMR真空热转写或INS工法的各种不同工法;该底漆层,其与该薄膜基材层相结合,以加强该薄膜基材层与该UV固化涂料层的接着性;该UV固化涂料层,其涂布于该底漆层,于该UV固化涂料层表面产生纹路;该离型材料层,其与该UV固化涂料层结合,于射出成形时产生有离型的功能;该抗指纹材料层,其与该离型材料层结合,该抗指纹材料层供改变工件表面的特性,令工件表面达到抗指纹残留的特性;该硬涂层,其与该抗指纹材料层结合,该硬涂层具有保护功效;该锚定材料层,其与该硬涂层结合,利用该锚定材料层能让该硬涂层与该油墨层之间更为紧密接着;该油墨层,其与该锚定材料层结合;该接着材料层,其与该油墨层结合,以供将该抗指纹材料层、该硬涂层、该锚定材料层、油墨层与工件进行结合。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9.14 TW 1062136701.一种改良的3D装饰转印薄膜,其特征在于,该改良的3D装饰转印薄膜包括有薄膜基材层、底漆层、UV固化涂料层、离型材料层、抗指纹材料层、硬涂层、锚定材料层、油墨层、接着材料层;其中:该薄膜基材层,其作为涂布基材运用于包括IMR工法、IMF工法、OMR真空热转写或INS工法的各种不同工法;该底漆层,其与该薄膜基材层相结合,以加强该薄膜基材层与该UV固化涂料层的接着性;该UV固化涂料层,其涂布于该底漆层,于该UV固化涂料层表面产生纹路;该离型材料层,其与该UV固化涂料层结合,于射出成形时产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展隆,李冠谕,
申请(专利权)人:森田印刷厂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