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晶硅硅棒预处理装置及破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3302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8 2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多晶硅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晶硅硅棒预处理装置及破碎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多晶硅硅棒预处理装置包括加热装置以及冷却装置,冷却槽内盛放有超纯水,将多晶硅硅棒输送至加热通道中,经过加热通道将多晶硅硅棒加热至预设温度,并从加热通道的出口端输出,置于第二传送装置的进料口,经过超纯水的冷却后,通过第二传送装置传送至出料口,输送至现有的破碎装置中,轻轻敲击就能达到破碎多晶硅棒的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多晶硅硅棒预处理装置具备有破碎效率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约资源且不易污染多晶硅硅棒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破碎装置,包括上述的多晶硅硅棒预处理装置,因此也具有上述的有益效果。

A Pretreatment Device and Crushing Device for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Rod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production, in particular to a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rod pretreatment device and a crushing device. The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rod pretreatment device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heating device and a cooling device. The cooling tank is filled with ultra-pure water, and the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rod is conveyed to the heating channel. The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rod is heated to the preset temperature through the heating channel, and is output from the outlet of the heating channel, and placed at the inlet of the second conveying device. After cooling by ultra-pure water, the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rod is heated to the preset temperature through the heating channel The second conveyor is conveyed to the outlet and to the existing crushing device. The effect of crushing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rod can be achieved by tapping lightly. The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rod pretreatment device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crushing efficiency,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operation, resource saving and not easy to pollute the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rod. The crushing device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including the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rod pretreatment device, also has the beneficial effect mentioned abo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晶硅硅棒预处理装置及破碎装置
本技术涉及多晶硅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晶硅硅棒预处理装置及破碎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世界能源危机的日益严重,绿色能源、能源多元化、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成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其中太阳能光伏发电成了当前电力科技者研发的热门课题之一。多晶硅是生产单晶硅的直接原料,是当代人工智能、自动控制、信息处理、光电转换等半导体器件的电子信息基础材料,多晶硅纯度越高,电子性能越好,相应光电转换率提高。传统的多晶硅破碎工艺采用多晶硅棒出炉后直接在多晶硅棒上用钨钴合金锤进行敲击破碎,此敲击过程需要耗费大量人力进行破碎;同时受硅棒硬度影响,破碎的硅块直径较大,需进一步继续敲击,多次敲击的小块料直接影响产品品质,多次敲击破碎产生的粉尘影响产品外观及单晶成晶率并且破碎效率极低。破碎小块料设备目前行业使用的为颚式破碎机和辊式破碎机,但使用此类设备对多晶硅产品污染较大,颚式及辊式挤压过程中,多晶硅和金属颚板或辊轮金属直接挤压造成颚板断裂、开裂、翘皮等掉渣现象,直接造成金属污染,此类设备制成的小块料需要全部清洗,清洗需要消耗大量高纯HNO3、HF,超纯水等原料,清洗完毕后需要烘干消耗电等浪费大量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晶硅硅棒预处理装置。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多晶硅硅棒预处理装置的破碎装置。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晶硅硅棒预处理装置,其包括加热装置以及冷却装置;加热装置包括加热件以及第一传送装置,加热件具备有加热通道,第一传送装置滑动连接于加热通道内;加热通道具备有进口端以及与之相对设置为出口端,第一传送装置用于将多晶硅硅棒从进口端运送至出口端;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水槽以及倾斜设置于冷却水槽内的第二传送装置,第二传送装置具备有进料口以及与之相对设置的出料口,第二传送装置用于将多晶硅硅棒从进料口运送至出料口;进料口设置于冷却水槽内,出料口置于冷却水槽外;其中,出口端靠近进料口设置,用于多晶硅硅棒从出口端置入进料口。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多晶硅硅棒预处理装置包括加热装置以及冷却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冷却槽内盛放有超纯水,将多晶硅硅棒置入第一传送装置上,在第一传送带的带动下,将多晶硅硅棒输送至加热通道中,经过加热通道将多晶硅硅棒加热至预设温度,并从加热通道的出口端输出,置于第二传送装置的进料口,同时置于冷却槽中,经过超纯水的冷却后,通过第二传送装置传送至出料口,多晶硅硅棒经过自身的余温将表面的残留水分挥发掉后,输送至现有的破碎装置中,轻轻敲击就能达到破碎多晶硅棒的效果。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多晶硅硅棒预处理装置具备有破碎效率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约资源且不易污染多晶硅硅棒的有益效果。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加热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加热件开启、关闭及调节大小的控制装置。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加热件还包括用于检测多晶硅硅棒的光敏传感器,光敏传感器连接于加热件靠近进口端,并对应第一传送装置设置;光敏传感器与控制装置电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加热件包括防护罩以及设置于防护罩内的加热元件,控制装置与加热元件电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防护罩采用耐高温透明石英材料制成。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加热件还包括保温外层,保温外层外套设于防护罩。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第一传送装置采用传动带制成,传动带采用耐高温材料制成。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冷却水槽设置由进水口以及出水口,出水口设置于冷却水槽的底部,进水口设置于冷却水槽靠近开口处。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第二传送装置包括流动带以及驱动流动带转动的驱动装置;流动带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挡板。一种破碎装置,其包括破碎机以及任意一项上述的多晶硅硅棒预处理装置。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多晶硅硅棒预处理装置包括加热装置以及冷却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冷却槽内盛放有超纯水,将多晶硅硅棒置入第一传送装置上,在第一传送带的带动下,将多晶硅硅棒输送至加热通道中,经过加热通道将多晶硅硅棒加热至预设温度,并从加热通道的出口端输出,置于第二传送装置的进料口,同时置于冷却槽中,经过超纯水的冷却后,通过第二传送装置传送至出料口,多晶硅硅棒经过自身的余温将表面的残留水分挥发掉后,输送至现有的破碎装置中,轻轻敲击就能达到破碎多晶硅棒的效果。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多晶硅硅棒预处理装置具备有破碎效率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约资源且不易污染多晶硅硅棒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破碎装置,包括上述的多晶硅硅棒预处理装置,因此也具有上述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中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方式,不应被看作是对本技术范围的限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能够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多晶硅硅棒预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标:10-多晶硅硅棒预处理装置;100-加热装置;110-加热件;112-防护罩;120-第一传送装置;130-加热通道;132-进口端;134-出口端;140-控制装置;150-光敏传感器;200-冷却装置;210-冷却水槽;212-进水口;214-出水口;220-第二传送装置;222-进料口;224-出料口;226-流动带;228-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晶硅硅棒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晶硅硅棒预处理装置包括加热装置以及冷却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件以及第一传送装置,所述加热件具备有加热通道,所述第一传送装置滑动连接于所述加热通道内;所述加热通道具备有进口端以及与之相对设置为出口端,所述第一传送装置用于将多晶硅硅棒从所述进口端运送至所述出口端;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水槽以及倾斜设置于所述冷却水槽内的第二传送装置,所述第二传送装置具备有进料口以及与之相对设置的出料口,所述第二传送装置用于将多晶硅硅棒从所述进料口运送至所述出料口;所述进料口设置于所述冷却水槽内,所述出料口置于所述冷却水槽外;其中,所述出口端靠近所述进料口设置,用于多晶硅硅棒从所述出口端置入所述进料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晶硅硅棒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晶硅硅棒预处理装置包括加热装置以及冷却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件以及第一传送装置,所述加热件具备有加热通道,所述第一传送装置滑动连接于所述加热通道内;所述加热通道具备有进口端以及与之相对设置为出口端,所述第一传送装置用于将多晶硅硅棒从所述进口端运送至所述出口端;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水槽以及倾斜设置于所述冷却水槽内的第二传送装置,所述第二传送装置具备有进料口以及与之相对设置的出料口,所述第二传送装置用于将多晶硅硅棒从所述进料口运送至所述出料口;所述进料口设置于所述冷却水槽内,所述出料口置于所述冷却水槽外;其中,所述出口端靠近所述进料口设置,用于多晶硅硅棒从所述出口端置入所述进料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晶硅硅棒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加热件开启、关闭及调节大小的控制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晶硅硅棒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还包括用于检测多晶硅硅棒的光敏传感器,所述光敏传感器连接于所述加热件靠近所述进口端,并对应所述第一传送装置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成洋张孝山陈斌
申请(专利权)人:亚洲硅业青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青海,6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