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场安全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13212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8 2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场安全监测系统,其包括:红外热像装置,具有第一外壳和置于第一外壳内的红外热像仪;可见光摄像装置,与红外热像装置分别设置在支撑柱的两侧,具有第二外壳和置于第二外壳内的可见光摄像机;多个无线测温杆,沿煤堆的周向均匀分布,任一个无线测温杆垂直地自煤堆的斜面插入煤堆中,形成的插入点距离煤堆的底面的高度为1.9~2.1m,无线测温杆位于煤堆中的长度为1.4~1.6m;无线接收器,与多个无线测温杆连接;红外热像仪、可见光摄像机和无线接收器均与上位机通信连接,支撑柱固定在架设在围住煤堆的挡煤墙上方的煤棚网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上述方案可以全方面的对煤堆进行监控,防止发生自燃以及发生火灾。

Coal yard safety monitoring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al yard safety monitoring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n infrared thermal imaging device with a first shell and an infrared thermal imager placed in the first shell; a visible light camera device with a second shell and a visible light camera placed in the second shell, respectively, on both sides of the support column; and a plurality of wireless temperature measuring rods, which are uniform along the circumference of the coal pile. Distribution: Any wireless thermometer rod is inserted vertically from the inclined surface of the coal pile, and the height of the insertion point is 1.9-2.1 m from the bottom of the coal pile, and the length of the wireless thermometer rod is 1.4-1.6 m in the coal pile; the wireless receiver is connected with multiple wireless thermometer rods; the infrared thermal imager, the visible light camera and the wireless receiver are all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computer, and the support pillar is fixed. On the coal shed grid erected above the retaining wall surrounding the coal pile. The utility model can monitor the coal heap in all aspects through the above scheme to prevent spontaneous combustion and fi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煤场安全监测系统
本技术属于监测
,特别涉及一种煤场安全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及居民对良好生活环境的需要,各煤场封闭工作都相继开展。同时,对煤场的安全性、可控性要求逐步提高。其中,煤堆发热自燃现象严重影响着煤场的安全性和可控性。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人工煤温巡检和制定“烧旧存新”制度来遏制煤堆发生自燃现象,随着电厂所使用的煤种、产地和来源原来越多,燃料(即煤)管理工作越来越复杂,因此上述方法越来越不适应当前煤场现状,无法有效遏制煤堆发热自燃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煤场安全监测系统,其包括:红外热像装置,具有第一外壳和置于所述第一外壳内的红外热像仪,所述第一外壳的前端上侧向外延伸形成有呈弧形的第一防护罩,用于遮挡落煤,所述第一外壳的前端开有第一视窗,所述第一视窗与所述红外热像仪的镜头相对,所述第一外壳的前端下侧设置有第一刮刷,用于刮刷所述第一视窗上附着的粉尘,所述红外热像仪的镜头对准煤场内煤堆;可见光摄像装置,与所述红外热像装置分别设置在支撑柱的两侧,具有第二外壳和置于所述第二外壳内的可见光摄像机,所述第二外壳的前端上侧向外延伸形成有呈弧形的第二防护罩,用于遮挡落煤,所述第二外壳的前端开有第二视窗,所述第二视窗的外侧沿所述第二视窗的周向间隔布置有多个补光灯,所述第二视窗与所述可见光摄像机的镜头相对,所述第二外壳的前端下侧设置有第二刮刷,用于刮刷所述第二视窗上附着的粉尘,所述可见光摄像机的镜头对准所述煤堆;多个无线测温杆,沿所述煤堆的周向均匀分布,任一个所述无线测温杆垂直地自所述煤堆的斜面插入所述煤堆中,形成的插入点距离所述煤堆的底面的高度为1.9~2.1m,所述无线测温杆位于所述煤堆中的长度为1.4~1.6m,所述无线测温杆的装有温度传感器的一端位于所述煤堆中,另一端位于所述煤堆外且在垂直方向上的高度高于所述挡煤墙;无线接收器,固定在所述煤棚网架上,与多个所述无线测温杆通过短距离无线通信连接;其中,所述红外热像仪、可见光摄像机和所述无线接收器均与位于监控中心内的上位机通信连接,所述上位机的第一输出端与位于所述监控中心的显示器电连接;所述支撑柱固定在煤棚网架上,所述煤棚网架架设在围住所述煤堆的挡煤墙上方。在如上所述的煤场安全监测系统,优选地,所述上位机的第二输出端与位于所述煤场内的喷淋系统的电磁阀电连接,所述喷淋系统包括:喷淋总管、连接管和喷淋支管,所述喷淋总管的一端与水源连通,所述喷淋总管的另一端与多个所述连接管连通,每个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所述电磁阀和流量调节阀,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多个所述喷淋支管连通,在每个所述喷淋支管上布置有喷头;其中,每个所述连接管对应着一个所述煤堆。在如上所述的煤场安全监测系统,优选地,所述无线接收器与多个所述无线测温杆通过Wi-Fi无线通信连接。在如上所述的煤场安全监测系统,优选地,所述煤场安全监测系统还包括:硬盘录像机,与所述上位机的第三输出端电连接。在如上所述的煤场安全监测系统,优选地,所述煤场安全监测系统还包括:灯光报警器、声音报警器或短信报警器;所述灯光报警器、声音报警器或短信报警器的启动端与所述上位机的第四输出端电连接。在如上所述的煤场安全监测系统,优选地,沿所述无线测温杆的轴向间隔布置有3个所述温度传感器,3个所述温度传感器均位于所述煤堆中。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红外热像装置、可见光摄像装置、多个无线测温杆、无线接收器,并分别与上位机通信连接,如此可以全方面的对煤堆进行监控,防止发生自燃以及发生火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煤场安全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红外热像装置和可见光摄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测温杆在煤堆上的分布示意图;其中,图中符号说明如下:1-红外热像装置、11-第一防护罩、12-第一视窗、13-第一刮刷、14-支撑柱、2-可见光摄像装置、21-第二防护罩、22-第二视窗、23-第二刮刷、3-无线测温杆、4-无线接收器、5-传输网络、6-上位机、7-煤堆、8-挡煤墙、9-煤棚网架、100-图像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参见图1~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煤场安全监测系统,其包括:红外热像装置1、可见光摄像装置2、多个无线测温杆3、无线接收器4。其中,红外热像装置1用于获取煤堆7的红外热像图,由于该红外热像图与煤堆表面的热分布场相对应,因此可以获得煤堆的温度。具体地,红外热像装置1包括:第一外壳和置于第一外壳内的红外热像仪。第一外壳的前端上侧向外延伸形成有呈弧形的第一防护罩11,用于遮挡落煤,第一外壳的前端开有第一视窗12,第一视窗12与红外热像仪的镜头相对,第一外壳的前端下侧设置有第一刮刷13,用于对第一视窗12上附着的粉尘进行刮刷,如此可以防止粉尘影响拍摄效果。红外热像仪的镜头对准煤场内煤堆7。可见光摄像装置2用于获取煤堆7的现场图像,其具有第二外壳和置于第二外壳内的可见光摄像机。第二外壳的前端上侧向外延伸形成有呈弧形的第二防护罩21,用于遮挡落煤,第二外壳的前端开有第二视窗22,第二视窗22的外侧沿第二视窗22的周向间隔布置有多个补光灯,如此利于可见光摄像机获取图像时不受外部光线的影响,第二视窗22与可见光摄像机的镜头相对,第二外壳的前端下侧设置有第二刮刷23,用于对第二视窗22上附着的粉尘进行刮刷以防止粉尘影响拍摄效果。可见光摄像机的镜头对准煤堆7。可见光摄像装置2和红外热像装置1分别设置在支撑柱14的两侧,在图2中,红外热像装置1位于支撑柱14的左侧,可见光摄像装置2位于支撑柱14的右侧。支撑柱14固定在煤棚网架9上,煤棚网架9架设在挡煤墙8上方,即通过挡煤墙8和煤棚网架9形成容纳煤堆7的封闭容纳空间。为了描述方便,将红外热像装置1和可见光摄像装置2合称为图像装置100。无线测温杆3用于测量煤堆7内部的温度,数量为多个,多个无线测温杆3沿煤堆的周向均匀分布,任一个无线测温杆3垂直地自煤堆7的斜面插入煤堆7中,即以与煤堆7的斜面垂直的方式插入到煤堆7中。经大量研究发现,可以将煤堆7由外至内分为三层:冷却层、氧化层和窒息层。冷却层7处于煤堆的表层,由于散热条件好,热量难以积累,所以自燃发生率低。氧化层处于冷却层以下,约1至4米厚,有一定供氧量,氧化反应发出的热量难以散热,不断积累升温,反过来促进氧化反应,容易发生自燃。窒息层位于氧化层以下,供氧不充足,无法发生自燃。因此将无线测温杆3插入煤堆7内1.4~1.6m,优选为1.4m、1.5m、1.6m,如此便于准确地了解煤堆7内部地温度情况。由于煤堆7的底部相对于上部的供氧量会大,且为了不影响信号的传输,无线测温杆3因插入煤堆7中在煤堆7的斜面处形成的插入点距离煤堆7的底面的高度为1.9~2.1m,如1.9m、2.0m、2.1m。无线测温杆3的装有温度传感器的一端位于煤堆7中,另一端位于煤堆7外且在垂直方向上的高度高于挡煤墙8。为了更准确地获取煤堆温度,沿无线测温杆3的轴向间隔布置有3个温度传感器,使用时,3个温度传感器均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场安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煤场安全监测系统包括:红外热像装置,具有第一外壳和置于所述第一外壳内的红外热像仪,所述第一外壳的前端上侧向外延伸形成有呈弧形的第一防护罩,用于遮挡落煤,所述第一外壳的前端开有第一视窗,所述第一视窗与所述红外热像仪的镜头相对,所述第一外壳的前端下侧设置有第一刮刷,用于刮刷所述第一视窗上附着的粉尘,所述红外热像仪的镜头对准煤场内煤堆;可见光摄像装置,与所述红外热像装置分别设置在支撑柱的两侧,具有第二外壳和置于所述第二外壳内的可见光摄像机,所述第二外壳的前端上侧向外延伸形成有呈弧形的第二防护罩,用于遮挡落煤,所述第二外壳的前端开有第二视窗,所述第二视窗的外侧沿所述第二视窗的周向间隔布置有多个补光灯,所述第二视窗与所述可见光摄像机的镜头相对,所述第二外壳的前端下侧设置有第二刮刷,用于刮刷所述第二视窗上附着的粉尘,所述可见光摄像机的镜头对准所述煤堆;多个无线测温杆,沿所述煤堆的周向均匀分布,任一个所述无线测温杆垂直地自所述煤堆的斜面插入所述煤堆中,形成的插入点距离所述煤堆的底面的高度为1.9~2.1m,所述无线测温杆位于所述煤堆中的长度为1.4~1.6m,所述无线测温杆的装有温度传感器的一端位于所述煤堆中,另一端位于所述煤堆外且在垂直方向上的高度高于所述挡煤墙;无线接收器,固定在所述煤棚网架上,与多个所述无线测温杆通过短距离无线通信连接;其中,所述红外热像仪、可见光摄像机和所述无线接收器均与位于监控中心内的上位机通信连接,所述上位机的第一输出端与位于所述监控中心的显示器电连接;所述支撑柱固定在煤棚网架上,所述煤棚网架架设在围住所述煤堆的挡煤墙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场安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煤场安全监测系统包括:红外热像装置,具有第一外壳和置于所述第一外壳内的红外热像仪,所述第一外壳的前端上侧向外延伸形成有呈弧形的第一防护罩,用于遮挡落煤,所述第一外壳的前端开有第一视窗,所述第一视窗与所述红外热像仪的镜头相对,所述第一外壳的前端下侧设置有第一刮刷,用于刮刷所述第一视窗上附着的粉尘,所述红外热像仪的镜头对准煤场内煤堆;可见光摄像装置,与所述红外热像装置分别设置在支撑柱的两侧,具有第二外壳和置于所述第二外壳内的可见光摄像机,所述第二外壳的前端上侧向外延伸形成有呈弧形的第二防护罩,用于遮挡落煤,所述第二外壳的前端开有第二视窗,所述第二视窗的外侧沿所述第二视窗的周向间隔布置有多个补光灯,所述第二视窗与所述可见光摄像机的镜头相对,所述第二外壳的前端下侧设置有第二刮刷,用于刮刷所述第二视窗上附着的粉尘,所述可见光摄像机的镜头对准所述煤堆;多个无线测温杆,沿所述煤堆的周向均匀分布,任一个所述无线测温杆垂直地自所述煤堆的斜面插入所述煤堆中,形成的插入点距离所述煤堆的底面的高度为1.9~2.1m,所述无线测温杆位于所述煤堆中的长度为1.4~1.6m,所述无线测温杆的装有温度传感器的一端位于所述煤堆中,另一端位于所述煤堆外且在垂直方向上的高度高于所述挡煤墙;无线接收器,固定在所述煤棚网架上,与多个所述无线测温杆通过短距离无线通信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卫梅王禹马汉军李彩云
申请(专利权)人:国电龙源电力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