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多点负压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3197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8 2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多点负压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瓶,所述引流瓶的顶端中心位置安装有通气管,所述引流瓶的顶端左侧安装有第二导管,所述第二导管的顶端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内部顶端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底端安装有第一滑块。该医用多点负压引流装置,通过压缩弹簧和第二滑块配合,通过第二导管和第一滑块配合,在第一导管堵住的同时,气压增大,将第一滑块推开,第二导管形成通路,继续将血液引流进引流瓶中,避免了块状物体堵住导管的意外发生,如有这种意外发生也能大大缩短了急救的时间,急救之后医生可以对块状物体进一步分析,加强对病情的深入了解,及时做出正确的诊断。

A Medical Multipoint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edical multi-point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drainage bottle, a ventilation tube is installed at the top central position of the drainage bottle, a second conduit is installed at the top left side of the top of the drainage bottle, a connecting tube is installed at the top of the second conduit, a sliding groove is arranged at the inner top of the connecting pipe, a second sliding block is arranged inside the sliding groove, and a second sliding block is arranged inside the sliding groove. The first slider is installed at the bottom. The medical multi-point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device cooperates with the compression spring and the second slider through the second catheter and the first slider. When the first catheter is blocked, the pressure increases, the first slider is pushed aside, and the second catheter forms a pathway to continue to drain blood into the drainage bottle, thus avoiding the accidental occurrence of blocking catheter by massive objects. If such an accident occurs, the catheter can be greatly reduced. Shortened the first aid time, after the first aid, the doctor can further analyze the massive object, strengthen the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dition, and make the correct diagnosis in ti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多点负压引流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用多点负压引流装置
,具体为一种医用多点负压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医用多点负压引流装置,属于医疗器械
,自发性气胸传统治疗为胸腔切开置管闭式引流,需一定手术器械,操作较复杂,不利于急救,且创伤大,手术后出血、感染、堵管、皮下气肿等并发症较多,例如申请号为201520875340.9的专利,包括多孔创面敷料、引流导管、密封胶膜、多通接头和引流容器,该专利虽然引流效率高、不会发生逆行感染,但是使用过程中总有块状物体堵住导管,影响了引流的效果的同时也延长了急救的时间,在急救之后,医生也无法对块状物体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不能加强对病情的了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多点负压引流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多点负压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瓶,所述引流瓶的顶端中心位置安装有通气管,所述引流瓶的顶端左侧安装有第二导管,所述第二导管的顶端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内部顶端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底端安装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通过压缩弹簧与连接管相连,所述连接管的内部左侧底端安装有第二空心杆,所述第二空心杆的内部右侧安装有第一空心杆,所述第一空心杆通过横杆与第一滑块相连,所述引流瓶的顶端右侧安装有第一导管,所述第一导管的顶端设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通过三通接头与连接管和第一导管相连,所述引流瓶的右侧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贯穿引流瓶与第一导管相连,所述第一导管与连接杆的连接处安装有橡胶圈,所述连接杆的右侧安装有圆盘,所述连接杆的左侧底端设有扇叶,所述扇叶通过转杆与连接杆相连。优选的,所述引流瓶的底端设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中心位置安装有竖杆,所述竖杆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通过套环与引流瓶相连,所述竖杆的顶端安装有把手。优选的,所述通气管的顶端安装有盖子。优选的,所述三通接头的顶端外壁设有凸纹。优选的,所述把手的顶端安装有塑胶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医用多点负压引流装置,通过引流管和三通接头的配合,可将血液从患者肺部引流到引流瓶中,通过连接杆和扇叶的配合,连接杆转动的同时带动扇叶一起转动,从而将堵在导管的块状物体疏通,通过连接管和第一滑块配合,通过压缩弹簧和第二滑块配合,通过第二导管和第一滑块配合,在第一导管堵住的同时,气压增大,将第一滑块推开,第二导管形成通路,继续将血液引流进引流瓶中,避免了块状物体堵住导管的意外发生,如有这种意外发生也能大大缩短了急救的时间,急救之后医生可以对块状物体进一步分析,加强对病情的深入了解,及时做出正确的诊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引流瓶顶端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引流瓶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引流瓶,2、连接杆,3、圆盘,4、第一导管,5、三通接头,6、引流管,7、盖子,8、塑胶垫,9、把手,10、连接管,11、第二导管,12、通气管,13、连接座,14、套环,15、竖杆,16、底板,17、第一空心杆,18、第二空心杆,19、压缩弹簧,20、滑槽,21、第一滑块,22、第二滑块,23、凸纹,24、横杆,25、转杆,26、扇叶,27、橡胶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医用多点负压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瓶1的顶端中心位置安装有通气管12,进行换气,让引流瓶1中的气压保持和外部一致,防止回流情况发生,引流瓶1的顶端左侧安装有第二导管11,第二导管11的作用是第一导管4发生堵塞时,作为备用导管引流,第二导管11的顶端安装有连接管10,连接管10的内部顶端设有滑槽20,滑槽20的内部设有第二滑块22,第二滑块22可在滑槽20的内部左右移动,第二滑块22的底端安装有第一滑块21,第一滑块21通过压缩弹簧19与连接管10相连,压缩弹簧19的弹性系数为1N/CM,小于堵住第一导管4时的气压值,连接管10的内部左侧底端安装有第二空心杆18,第二空心杆18的内部右侧安装有第一空心杆17,所述第一空心杆17通过横杆24与第一滑快21相连,将压缩弹簧19与血液隔开,保护了压缩弹簧19能够正常使用,引流瓶1的顶端右侧安装有第一导管4,第一导管4的顶端设有引流管6,引流管6为聚氨酯材质,柔软有弹性,无毒性,可长期滞留在体内,引流管6通过三通接头5与连接管10和第一导管4相连,引流瓶1的右侧设有连接杆2,连接杆2贯穿引流瓶1与第一导管4相连,第一导管4与连接杆2的连接处安装有橡胶圈27,增加了密封效果,防止渗漏,连接杆2的右侧安装有圆盘3,连接杆2的左侧底端设有扇叶26,扇叶26通过转杆25与连接杆2相连,当血液中有块状物体一起流入时引流管6时,经过三通接头5,块状物体卡在扇叶26上,堵住了第一导管4,此时引流管6与三通接头5中的气压开始增大,气压值大于压缩弹簧19的弹性系数,压缩弹簧19受气压发生形变,第一滑块21由于气压的增大开始向左移动,第二滑块22在滑槽20中与第一滑块21同步移动,第一滑块21推动横杆24在第一空心杆17中向左移动,随着第一滑块21的移动血液经过三通接头5开始向连接管10中流动,由第二导管11流入引流瓶1中,医生发现第二导管11开始流通血液时转动圆板3,带动连接杆2一起转动,扇叶26开始围绕连接杆2做圆周运动,从而推动块状物体,引流瓶1的底端设有底板16,底板16的顶端中心位置安装有竖杆15,竖杆15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连接座13,连接座13通过套环14与引流瓶1相连,竖杆15的顶端安装有把手9,将引流瓶1放置在套环14中,在急救情况发生时,医务人员只需握住把手9,就可将整个引流装置拿走,设计两个套环14,可同时放置两个引流装置,一个用于急救,一个用于备用,防止意外发生,通气管12的顶端安装有盖子7,未使用前对引流瓶1进行密封,防止细菌进入引流瓶1中,在引流装置使用前一定要先将盖子7打开,才能开始急救,三通接头5的顶端外壁设有凸纹23,增大三通接头5与引流管6的接触面积,防止引流管6脱落,把手9的顶端安装有塑胶垫8,增大人手与把手之间的接触摩擦力,防止出汗手滑。当医生在急救过程中需要引流装置时,血液从引流管6经过三通接头5流入引流瓶1中,当血液中有块状物体一起流入时引流管6时,经过三通接头5,块状物体卡在扇叶26上,堵住了第一导管4,此时引流管6与三通接头5中的气压开始增大,气压值大于压缩弹簧19的弹性系数,压缩弹簧19受气压发生形变,第一滑块21由于气压的增大开始向左移动,第二滑块22在滑槽20中与第一滑块21同步移动,第一滑块21推动横杆24在第一空心杆17中向左移动,随着第一滑块21的移动血液经过三通接头5开始向连接管10中流动,由第二导管11流入引流瓶1中,医生发现第二导管11开始流通血液时转动圆板3,带动连接杆2一起转动,扇叶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多点负压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瓶(1),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瓶(1)的顶端中心位置安装有通气管(12),所述引流瓶(1)的顶端左侧安装有第二导管(11),所述第二导管(11)的顶端安装有连接管(10),所述连接管(10)的内部顶端设有滑槽(20),所述滑槽(20)的内部设有第二滑块(22),所述第二滑块(22)的底端安装有第一滑块(21),所述第一滑块(21)通过压缩弹簧(19)与连接管(10)相连,所述连接管(10)的内部左侧底端安装有第二空心杆(18),所述第二空心杆(18)的内部右侧安装有第一空心杆(17),所述第一空心杆(17)通过横杆(24)与第一滑块(21)相连,所述引流瓶(1)的顶端右侧安装有第一导管(4),所述第一导管(4)的顶端设有引流管(6),所述引流管(6)通过三通接头(5)与连接管(10)和第一导管(4)相连,所述引流瓶(1)的右侧设有连接杆(2),所述连接杆(2)贯穿引流瓶(1)与第一导管(4)相连,所述第一导管(4)与连接杆(2)的连接处安装有橡胶圈(27),所述连接杆(2)的右侧安装有圆盘(3),所述连接杆(2)的左侧底端设有扇叶(26),所述扇叶(26)通过转杆(25)与连接杆(2)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多点负压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瓶(1),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瓶(1)的顶端中心位置安装有通气管(12),所述引流瓶(1)的顶端左侧安装有第二导管(11),所述第二导管(11)的顶端安装有连接管(10),所述连接管(10)的内部顶端设有滑槽(20),所述滑槽(20)的内部设有第二滑块(22),所述第二滑块(22)的底端安装有第一滑块(21),所述第一滑块(21)通过压缩弹簧(19)与连接管(10)相连,所述连接管(10)的内部左侧底端安装有第二空心杆(18),所述第二空心杆(18)的内部右侧安装有第一空心杆(17),所述第一空心杆(17)通过横杆(24)与第一滑块(21)相连,所述引流瓶(1)的顶端右侧安装有第一导管(4),所述第一导管(4)的顶端设有引流管(6),所述引流管(6)通过三通接头(5)与连接管(10)和第一导管(4)相连,所述引流瓶(1)的右侧设有连接杆(2),所述连接杆(2)贯穿引流瓶(1)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璐
申请(专利权)人:丽水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