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栽培设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3042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8 1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植物栽培设施,包括有:一建筑物主体、一供气系统、一供水系统、一光照系统,以及一控制系统;其建筑物主体,设有至少一人员出入口、至少一进气窗、至少一排气窗,于各人员出入口处设有一通道闸门,于各进气窗处设有一进气闸门,于各排气窗处设有一排气闸门;在控制系统的监控下,确实对各通道闸门、各进气闸门、各排气闸门进行控管,具备隔离效用可防止虫害交叉污染的栽培空间,因而能够以相对更为积极、可靠的手段,达到植物种植最佳的环境。

Plant Cultivation Facilities

The plant cultivation facilities of the utility model include: a building main body, a gas supply system, a water supply system, a lighting system and a control system; the main body of the building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one entrance and exit of a person, at least one intake window and at least one exhaust window; a passage gate is arranged at the entrance and exit of each person, and an intake gate is arranged at the entrance and exit of each intake window, and an exhaust gate is arranged at the entrance and exit of each person. There is an exhaust gate at the window;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control system, the gates of each passage, the inlet gates and the exhaust gates are indeed controlled and managed, which has the isolation effect to prevent cross-contamination of insect pests and cultivation space, so that the best environment for plant planting can be achieved by relatively more active and reliable mea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植物栽培设施
本技术有关一种植物栽培设施,特别关于一种能够以相对更为积极、可靠的手段,达到植物保护效果的植物栽培设施。
技术介绍
传统的大型植物培植场一般皆使用开放式平面农地(采露天栽培),因此需要广大面积,且易受天候影响,导致产量不稳定,随着全球人口逐年不断增加,相对压缩人类及农作物生长的空间,许多国家的研究单位更致力于立体栽种系统的发展,以期能够在相同的地坪面积上,提升植物(尤其是食用作物)的产量。尤其,高经济价值的农植物培植多以设施栽培为主,主要利用相关设备控制光照、水、气等农植物所赖以生长的能量来源,以期能获得稳定、质量较高的收获物,并且提高获物的产值;一般植物栽培设施,通常在一建筑物主体内设有数量不等的层架,透过将植物分层培植的方式提高的空间利用率,以及在建筑物主体的屏蔽下,可几乎完全不受外在恶劣环境影响,达到全年无休量产植物的目的。然而,目前既有的植物栽培设施,多以如何在建筑主体内取得充足的光照、水、气等植物生长要件为优先考量,以至于在无法有效避免植物遭受虫害或虫卵污染;尤其,一般植物栽培设施为取得较大的空间利用率,通常会采用密度的层架排列密度,相对的增加不同层架之间的植物接连遭受虫害及虫卵污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即在提供一种能够以相对更为积极、可靠的手段,达到植物保护效果的植物栽培设施,为其主要目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植物栽培设施,包括有:一建筑物主体、一供气系统、一供水系统、一光照系统,以及一控制系统;其中:该建筑物主体,供包围构成一栽培空间,于该栽培空间内设有至少一供放置植物的层架,该建筑物主体设有至少一与该栽培空间相通的人员出入口,于各该人员出入口处设有可将该人员出入口遮蔽的一通道闸门,该建筑物主体设有至少一与该栽培空间相通的进气窗以及至少一与该栽培空间相通的排气窗,于各该进气窗处设有一可将该进气窗遮蔽的进气闸门,于各该排气窗处设有一可将该排气窗遮蔽的排气闸门;该供气系统,于各该进气窗处设有至少一将该进气窗遮蔽的空气滤网,于各该排气窗处设有至少一排气扇,于该栽培空间内设有至少一空调机组;该供水系统设有一供储存灌溉液的储液槽,于该储液槽处设至少一将灌溉液传送至该至少一层架处的输水管路、至少一将该至少一层架处的灌溉液传送至该储液槽的回水管路,以及设有一与各该输水管路连接的泵浦;该光照系统,于该至少一层架处设有至少一光电模块;该控制系统,设有一控制电路、一与该控制电路电气连接的操作界面,该控制电路且至少与各该通道闸门、各该进气闸门、各该排气闸门、各该排气扇、各该空调机组、该泵浦及各该光电模块电气连接,供依照所设定的运作模式,控制各该通道闸门、各该进气闸门、各该排气闸门、各该排气扇、各该空调机组、该泵浦及各该光电模块动作与否。利用上述结构特征,本技术的植物栽培设施,可以在控制系统的监控下,确实对各通道闸门、各进气闸门、各排气闸门进行控管,具备隔离效用可防止虫害交叉污染的栽培空间,俾能够以相对更为积极、可靠的手段,达到植物种植最佳的环境。依据上述结构特征,该建筑物主体,进一步设有至少一货物出入口,于各该货物出入口处设有一可将该货物出入口遮蔽且与该控制电路电气连接的货物闸门。依据上述结构特征,该供气系统,进一步于各该进气窗处设有一由一纤维蜂槽板及供一注水管所组成的水濂,各该水濂的注水管处且连接一与该控制电路电气连接的电磁阀。依据上述结构特征,该供气系统,进一步于各该层架处,分别设有与该控制电路电气连接的至少一气流循环扇。依据上述结构特征,该供气系统,进一步于各该进气窗处设有由该纤维蜂槽板及供该注水管所组成的该水濂,各该水濂的注水管处且连接与该控制电路电气连接的该电磁阀,以及于各该层架处分别设有与该控制电路电气连接的至少一该气流循环扇。依据上述结构特征,该建筑物主体,进一步设有至少一该货物出入口,于各该货物出入口处设有可将该货物出入口遮蔽且与该控制电路电气连接的该货物闸门;该供气系统,进一步于各该进气窗处设有由该纤维蜂槽板及供该注水管所组成的该水濂,各该水濂的注水管处且连接与该控制电路电气连接的该电磁阀,以及于各该层架处分别设有与该控制电路电气连接的至少一该气流循环扇。该控制系统,进一步于各该人员出入口处设有一与该控制电路电气连接的电子锁。该控制系统,进一步于该栽培空间内设有至少一与该控制电路电气连接的温度感应器、至少一与该控制电路电气连接的湿度感应器。该控制系统,进一步于各该人员出入口处设有与该控制电路电气连接的该电子锁,于该栽培空间内设有与该控制电路电气连接的至少一该温度感应器、与该控制电路电气连接的至少一该湿度感应器。本技术所公开的植物栽培设施,除可在供气系统、供水系统、光照系统及控制系统的整合运作下,提供栽培空间内的植物充足且合适的光照、水源及空气之外,更可在建筑物主体的屏蔽作用下,提供一不受天候影响的栽培空间,以及在控制系统的监控下,确实对各通道闸门、各进气闸门、各排气闸门甚至货物闸门进行控管,具备隔离效用可防止虫害交叉污染的栽培空间,俾能够以相对更为积极、可靠的手段,达到植物种植最佳的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当中的建筑物主体外观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当中的建筑物主体另一视角的外观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当中的建筑物主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当中的层架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当中的进气窗结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建筑物主体;11栽培空间;12层架;13人员出入口;131通道闸门;14进气窗;141进气闸门;15排气窗;151排气闸门;16货物出入口;161货物闸门;20供气系统;21空气滤网;22排气扇;23空调机组;24水濂;25气流循环扇;30供水系统;31储液槽;32输水管路;33回水管路;34泵浦;40光照系统;41光电模块;50控制系统;51控制电路;52操作界面;53电子锁;54温度感应器;55湿度感应器。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主要提供一种能够以相对更为积极、可靠的手段,达到植物保护效果的植物栽培设施,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植物栽培设施,基本上包括有:一建筑物主体10、一供气系统20、一供水系统30、一光照系统40,以及一控制系统50;其中:该建筑物主体10,供包围构成一供容置植物的栽培空间11,于该栽培空间11内设有至少一供放置植物的层架12,该建筑物主体10设有至少一与该栽培空间11相通的人员出入口13,于各该人员出入口13处设有将该人员出入口13遮蔽且可受该控制系统50控制动作与否的一通道闸门131,该建筑物主体10设有至少一与该栽培空间11相通的进气窗14以及至少一与该栽培空间11相通的排气窗15,于各该进气窗14处设有一有将该进气窗14遮蔽且可受该控制系统50控制动作与否的进气闸门141,于各该排气窗15处设有一可将该排气窗15遮蔽且可受该控制系统50控制动作与否的排气闸门151。该供气系统20,于各该进气窗14处设有至少一将该进气窗14遮蔽的空气滤网21,于各该排气窗15处设有至少一可受该控制系统50控制动作与否的排气扇22,于该栽培空间11内设有至少一可受该控制系统50控制动作与否的空调机组23。该供水系统30,设有一供储存灌溉液的储液槽31,于该储液槽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植物栽培设施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物栽培设施,包括:一建筑物主体(10)、一供气系统(20)、一供水系统(30)、一光照系统(40),以及一控制系统(50);其特征是:该建筑物主体(10),供包围构成一栽培空间(11),于该栽培空间(11)内设有至少一供放置植物的层架(12),该建筑物主体(10)设有至少一与该栽培空间(11)相通的人员出入口(13),于各该人员出入口(13)处设有可将该人员出入口(13)遮蔽的一通道闸门(131),该建筑物主体(10)设有至少一与该栽培空间(11)相通的进气窗(14)以及至少一与该栽培空间(11)相通的排气窗(15),于各该进气窗(14)处设有一可将该进气窗(14)遮蔽的进气闸门(141),于各该排气窗(15)处设有一可将该排气窗(15)遮蔽的排气闸门(151);该供气系统(20),于各该进气窗(14)处设有至少一将该进气窗(14)遮蔽的空气滤网(21),于各该排气窗(15)处设有至少一排气扇(22),于该栽培空间(11)内设有至少一空调机组(23);该供水系统(30)设有一供储存灌溉液的储液槽(31),于该储液槽(31)处设至少一将灌溉液传送至该至少一层架(12)处的输水管路(32)、至少一将该至少一层架(12)处的灌溉液传送至该储液槽(31)的回水管路(33),以及设有一与各该输水管路(32)连接的泵浦(34);该光照系统(40),于该至少一层架(12)处设有至少一光电模块(41);该控制系统(50),设有一控制电路(51)、一与该控制电路(51)电气连接的操作界面(52),该控制电路(51)且至少与各该通道闸门(131)、各该进气闸门(141)、各该排气闸门(151)、各该排气扇(22)、各该空调机组(23)、该泵浦(34)及各该光电模块(41)电气连接,供依照所设定的运作模式,控制各该通道闸门(131)、各该进气闸门(141)、各该排气闸门(151)、各该排气扇(22)、各该空调机组(23)、该泵浦(34)及各该光电模块(41)动作与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栽培设施,包括:一建筑物主体(10)、一供气系统(20)、一供水系统(30)、一光照系统(40),以及一控制系统(50);其特征是:该建筑物主体(10),供包围构成一栽培空间(11),于该栽培空间(11)内设有至少一供放置植物的层架(12),该建筑物主体(10)设有至少一与该栽培空间(11)相通的人员出入口(13),于各该人员出入口(13)处设有可将该人员出入口(13)遮蔽的一通道闸门(131),该建筑物主体(10)设有至少一与该栽培空间(11)相通的进气窗(14)以及至少一与该栽培空间(11)相通的排气窗(15),于各该进气窗(14)处设有一可将该进气窗(14)遮蔽的进气闸门(141),于各该排气窗(15)处设有一可将该排气窗(15)遮蔽的排气闸门(151);该供气系统(20),于各该进气窗(14)处设有至少一将该进气窗(14)遮蔽的空气滤网(21),于各该排气窗(15)处设有至少一排气扇(22),于该栽培空间(11)内设有至少一空调机组(23);该供水系统(30)设有一供储存灌溉液的储液槽(31),于该储液槽(31)处设至少一将灌溉液传送至该至少一层架(12)处的输水管路(32)、至少一将该至少一层架(12)处的灌溉液传送至该储液槽(31)的回水管路(33),以及设有一与各该输水管路(32)连接的泵浦(34);该光照系统(40),于该至少一层架(12)处设有至少一光电模块(41);该控制系统(50),设有一控制电路(51)、一与该控制电路(51)电气连接的操作界面(52),该控制电路(51)且至少与各该通道闸门(131)、各该进气闸门(141)、各该排气闸门(151)、各该排气扇(22)、各该空调机组(23)、该泵浦(34)及各该光电模块(41)电气连接,供依照所设定的运作模式,控制各该通道闸门(131)、各该进气闸门(141)、各该排气闸门(151)、各该排气扇(22)、各该空调机组(23)、该泵浦(34)及各该光电模块(41)动作与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栽培设施,其特征是,该建筑物主体(10),进一步设有至少一货物出入口(16),于各该货物出入口(16)处设有一可将该货物出入口(16)遮蔽且与该控制电路(51)电气连接的货物闸门(16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宗霖许宗瑝
申请(专利权)人:源鲜农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