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合脊椎曲度牵引器,包括相对摆放的两个枕体,所述枕体的上表面为向上突出的曲面,所述曲面以最高点为界分为前曲面、后曲面,前曲面的曲度比后曲面的曲度大。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将两个枕体相对摆放使用,实现组合脊椎曲度牵引器的牵引按摩作用面大小调整以适应不同用户的实际需要。
A combined vertebral curvature tracto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ombined vertebral curvature tractor, which comprises two relatively placed pillow bodies.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pillow body is an upward projecting surface, and the surface is divided into front surface and back surface with the highest point as the boundary. The curvature of the front surface is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back surface. The invention can put two pillow bodies relative to each other and adjust the size of the traction and massage action surface of the combined vertebral curvature tractor to meet the actual needs of different us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脊椎曲度牵引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组合脊椎曲度牵引器。
技术介绍
成人的脊柱由24块椎骨、1块骶骨、1块尾骨,以及其间的骨连接共同构成。它分颈椎、胸椎、腰椎和骶尾骨4个区域,在自然生理状态下侧面观,呈一条曲线,即颈椎前凸、胸椎后凸、腰椎前凸、骶尾骨后凸,形成4个生理弯曲。这样的结构让脊柱得以像一条弹簧一样富有弹性,既能负重,又能减震。脊椎病就是脊椎的骨质、椎间盘、韧带、肌肉发生病变,进而压迫、牵引刺激脊髓、脊神经、血管、植物神经从而出现复杂多样的症状。常见病种为颈椎病(如颈椎突出症)、腰椎病(如腰椎间盘突出症)。目前市场上针对治疗脊椎病而研发的按摩枕,在使用按摩枕的过程中,用户需要躺卧或者倚靠在按摩枕上。不同用户的脊椎形状、脊椎具体疼痛部位以及疼痛原因是不同的,但是按摩枕的高度、宽度、长度是固定的尺寸,并不能适应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不足),提供一种组合脊椎曲度牵引器,可以将两个枕体相对摆放使用,实现组合脊椎曲度牵引器的牵引按摩作用面大小调整以适应不同用户的实际需要。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组合脊椎曲度牵引器,包括相对摆放的两个枕体,所述枕体的上表面为向上突出的曲面,所述曲面以最高点为界分为前曲面、后曲面,前曲面的曲度比后曲面的曲度大。两个枕体相对摆放,可以是两个枕体的前曲面相对,也可以是两个枕体的后曲面相对。相对摆放的两个枕体之间可以紧密摆放,也可以留有一定的间隔距离。在使用过程中,用户可以仅仅躺卧或倚靠在其中一个枕体上,也可以躺卧或倚靠在相对摆放的两个枕体上。用户可以根据脊椎病痛的部位选择是否结合两个枕体使用。前曲面的曲度较大、后曲面曲度较小,也即前曲面较陡峭、后曲面较平缓,由此形成前后非对称的、符合人体脊椎的弧度的枕体上表面。当用户选择仅仅躺卧或倚靠在其中一个枕体时,脊椎部位从上到下依次贴合前曲面和后曲面。陡峭的前曲面对脊椎部位有更大的压迫感,从而提高组合脊椎曲度牵引器对脊椎部位的按摩力度;平缓的后曲面可以更好地贴合脊椎部位,使脊椎部位得到全面的支撑,从而使脊椎部位得到有效的拉伸。当用户选择结合两个枕体使用时,将两个枕体相对摆放,可以将脊椎部位从上到下依次躺卧或依靠在两个枕体的中部上,组合脊椎曲度牵引器对脊椎部位的牵引按摩作用面比单独使用一个枕体时更大,组合脊椎曲度牵引器对较长甚至是整条脊椎都起到牵引按摩治疗的效果,而不仅仅是脊椎的其中一小段;也可以将脊椎部位置于两个枕体的之间,组合脊椎曲度牵引器对脊椎部位按摩作用面也比单独使用一个枕体时更大,组合脊椎曲度牵引器对脊椎部位两侧较大面积的神经、肌肉都起到牵引按摩治疗的效果,而不仅仅是脊椎部位。进一步地,两个枕体相对摆放所相隔的距离为7cm~9cm。两个枕体之间相隔一定的距离相对摆放时,该相隔的距离优选为7cm~9cm,可以适应人体脊椎的尺寸,并留有一定的移动空间。进一步地,所述枕体的邵氏硬度为10HA~30HA。在使用组合脊椎曲度牵引器进行脊椎部位按摩的过程中,用户需要躺卧或者倚靠在单个枕体或两个组合的枕体上,枕体需要提供一定的承载力,保证枕体不会变形、塌陷而影响牵引按摩效果,同时还要保证用户在躺卧或者倚靠在枕体上时不会感到过硬的压迫,使牵引按摩过程中用户的体验更加舒适,因此枕体的邵氏硬度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优选为10HA~30HA。进一步地,所述前曲面和/或后曲面上设有突点,部分或全部突点设有容置腔。当用户躺卧或倚靠在枕体上时,前曲面和/或后曲面所设的突点可以按摩拉伸脊椎部位。突点上所设的容置腔,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在容置腔内放置不同对治疗有效果的物品,提高组合脊椎曲度牵引器的缓解和治疗效果。进一步地,所述容置腔的入口尺寸比容置腔的内部尺寸小。容置腔的入口与容置腔的内部相比尺寸较小,可以卡住容置腔内的物品,使容置腔内部的物品不容易掉落。进一步地,所述容置腔的入口采用弹性材料。放置在容置腔内的物品体积是与容置腔的内部尺寸相适应的。但是,容置腔的入口尺寸比容置腔的内部尺寸小,为了让物品可以通过容置腔的入口进入容置腔的内部,容置腔的入口应采用弹性材料。在将物品放入容置腔内的过程中,物品挤压容置腔的入口,入口发生弹性的形变而尺寸变大,使得物品可以通过入口并进入容置腔的内部;在物品放入容置腔的内部后,入口的形变恢复,卡住容置腔内的物品,使容置腔内部的物品不容易掉落。进一步地,所述容置腔内设有磁石、中药、远红外线制品的一种或多种。在容置腔内可以放置磁石,对脊椎部位进行磁疗;也可以放置对脊椎病有疗效的中药,在牵引按摩过程中通过中药有效成分的挥发,对脊椎部位进行药疗;也可以放置远红外线制品,对脊椎部位进行远红外线治疗。进一步地,位于靠近枕体中部位置的突点数目比位于远离枕体中部位置的突点数目多。进一步地,位于靠近枕体中部位置的突点所设的容置腔容积比位于远离枕体中部位置的突点所设的容置腔容积大。因为靠近脊椎两侧的部位是靠近病灶的部位,也可能是疼痛感较明显的部位,所以在靠近枕体中部位置的突点数目较多且突点所设的容置腔容积较大,可以对脊椎部位的两侧神经、肌肉进行重点地、力度较大地牵引按摩和治疗,从而更有效地缓解疼痛感、更有效地作用于病灶。进一步地,部分突点的尺寸比其它突点的尺寸大。根据脊椎两侧的神经分布以及肌肉的特点,可以设计部分突点相对较大,部分突点相对较小,相对较大的突点可以对脊椎两侧的重点神经、重点肌肉进行较大力度的牵引按摩,对次要神经、次要肌肉或者不能承受大力度牵引按摩的神经和肌肉进行较小力度的牵引按摩。优选地,所述突点左右对称分布。突点左右对称分布可以沿着脊椎的方向有序地牵引按摩、治疗脊椎两侧的神经和肌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1)用户可以选择两个枕体相对摆放使用,也可以选择单独使用其中一个枕体,从而实现枕体的按摩作用面大小可调整,可以调整为对更长的脊椎部位进行牵引按摩治疗,也可以调整为对脊椎部位两侧更多的神经和肌肉进行牵引按摩治疗,以适应不同用户的实际需要;(2)枕体的上表面为向上突出的曲面,曲面以最高点为界分为曲度较大的前曲面和曲度较小的后曲面,前曲面可以对脊椎部位有更大的压迫感,从而提高前曲面所设突点对脊椎部位的牵引按摩力度,后曲面可以更好地贴合脊椎部位,使脊椎部位得到全面的支撑,后曲面所设突点可以全面地接触和牵引按摩脊椎部位从而使脊椎部位得到有效的拉伸;(3)突点所设的容置腔,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放置磁石、中药、远红外线制品等,增强组合脊椎曲度牵引器对脊椎部位的疗效;(4)容置腔的入口尺寸比内部尺寸小,并且入口采用弹性材料,在将物品放入容置腔内的过程中,通过入口的弹性形变能力,使得物品可以通过入口并进入容置腔的内部,在物品放入容置腔的内部后,入口的形变恢复,卡住容置腔内的物品,使容置腔内部的物品不容易掉落;(5)通过控制枕体的邵氏硬度和形状,使枕体在对脊椎部位进行牵引按摩时可以不发生过大的变形而影响牵引按摩效果,同时兼顾舒适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两个枕体摆放示意图一。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两个枕体摆放示意图二。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两个枕体摆放示意图三。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两个枕体摆放示意图四。图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脊椎曲度牵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摆放的两个枕体,所述枕体的上表面为向上突出的曲面,所述曲面以最高点为界分为前曲面、后曲面,前曲面的曲度比后曲面的曲度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脊椎曲度牵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摆放的两个枕体,所述枕体的上表面为向上突出的曲面,所述曲面以最高点为界分为前曲面、后曲面,前曲面的曲度比后曲面的曲度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脊椎曲度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枕体相对摆放所相隔的距离为7cm~9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脊椎曲度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枕体的邵氏硬度10HA~30HA。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组合脊椎曲度牵引器,其特征在于,前曲面和/或后曲面上设有突点,部分或全部突点设有容置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脊椎曲度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的入口尺寸比容置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询,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安胜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