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玉芳专利>正文

一种循环水水产养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11020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1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循环水水产养殖系统,包括养殖池、第一道微生物净化池、第二道微生物净化池、水处理池、曝气增氧机、水管、气管;所述养殖池、第一道微生物净化池、第二道微生物净化池、水处理池通过水管依次相连,所述水处理池还通过回水管与养殖池相连,所述曝气增氧机通过气管分别与养殖池、第一道微生物净化池、第二道微生物净化池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设有微生物净化池及水处理池,养殖池的排出水经过降解、过滤等得到有效净化,并通过回水管再次进入养殖池,有效实现了水的循环利用。

A 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culture pond, a first microbial purification pond, a second microbial purification pond, a water treatment pond, an aeration aerator, a water pipe and a gas pipe; the aquaculture pond, a first microbial purification pond, a second microbial purification pond and a water treatment pond are connected successively through a water pipe, and the water treatment pond is also connected with the aquaculture pond through a return water pipe. The aeration aera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aquaculture pond, the first microbial purification pond and the second microbial purification pond respectively through the trachea. The invention has a microbial purification pond and a water treatment pond, and the effluent of the aquaculture pond is effectively purified by degradation, filtration, etc., and re-enters the aquaculture pond through a return pipe, thus effectively realizing the water recyc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水水产养殖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产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循环水水产养殖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水产养殖业也得到迅猛发展。目前,我国水产养殖模式大多仍采用传统的粗放型养殖模式,即利用天然水进行自然养殖,这种模式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方面是养殖废水的直接排放造成大量水资源的浪费,且由于在水产养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生物代谢物和剩余残饵等,养殖废水的直接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另一方面由于养殖温度、水质等因素无法有效控制,水产养殖缺乏科学管理,养殖周期长,养殖效率低。循环水产养殖系统因其节水、省地、对环境友好等优点被认为是代表21世纪水产养殖发展方向的主导生产模式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合于工厂化养殖,设计合理,安全可靠的循环水水产养殖系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循环水水产养殖系统包括养殖池、第一道微生物净化池、第二道微生物净化池、水处理池、曝气增氧机、水管、气管;所述养殖池、第一道微生物净化池、第二道微生物净化池、水处理池通过水管依次相连,所述水处理池还通过回水管与养殖池相连,所述曝气增氧机通过气管分别与养殖池、第一道微生物净化池、第二道微生物净化池相连。优选地,上述养殖池底部为弧形,底部开有排水孔。优选地,上述水处理池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与其内壁密封连接的滤网、第一活性炭过滤层和第二活性炭过滤层。优选地,上述回水管靠近养殖池的一端设有加热器。优选地,上述养殖池内侧壁设有温度传感器。优选地,上述水管设有水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设有微生物净化池,养殖池的排出水在微生物净化池经过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分解,有效降低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经过两个微生物净化池之后,净化水进一步经过活性炭过滤层过滤,保证了流入养殖池的水的水质,有效实现了水的循环利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养殖池,2-第一微生物净化池,3-第二微生物净化池,4-水处理池,41-滤网,42-第一活性炭过滤层,43-第二活性炭过滤层,5-曝气增氧机,6-水管,7-气管,8-水泵,9-加热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一种循环水水产养殖系统的结构示意如图1所示,包括养殖池1、第一道微生物净化池2、第二道微生物净化池3、水处理池4、曝气增氧机5、水管6、气管7,所述养殖池1、第一道微生物净化池2、第二道微生物净化池3、水处理池4通过水管6依次相连,所述水处理池4还通过回水管9与养殖池1相连,所述回水管9靠近养殖池1的一端设有加热器10,所述养殖池1内侧壁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养殖池1底部为弧形,底部开有排水孔,所述水处理池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与其内壁密封连接的滤网41、第一活性炭过滤层42和第二活性炭过滤层43,所述水管6设有水泵8,所述曝气增氧机5通过气管7分别与养殖池1、第一道微生物净化池2、第二道微生物净化池3相连。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循环水水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池(1)、第一道微生物净化池(2)、第二道微生物净化池(3)、水处理池(4)、曝气增氧机(5)、水管(6)、气管(7);所述养殖池(1)、第一道微生物净化池(2)、第二道微生物净化池(3)、水处理池(4)通过水管(6)依次相连,所述水处理池(4)还通过回水管(9)与养殖池(1)相连,所述曝气增氧机(5)通过气管(7)分别与养殖池(1)、第一道微生物净化池(2)、第二道微生物净化池(3)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水水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池(1)、第一道微生物净化池(2)、第二道微生物净化池(3)、水处理池(4)、曝气增氧机(5)、水管(6)、气管(7);所述养殖池(1)、第一道微生物净化池(2)、第二道微生物净化池(3)、水处理池(4)通过水管(6)依次相连,所述水处理池(4)还通过回水管(9)与养殖池(1)相连,所述曝气增氧机(5)通过气管(7)分别与养殖池(1)、第一道微生物净化池(2)、第二道微生物净化池(3)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水水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芳
申请(专利权)人:张玉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