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挺专利>正文

一种双功能龙头曲脚装置及水龙头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0873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1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功能龙头曲脚装置,包括外壳、封盖、固定在所述外壳的曲脚本体,曲脚本体开设有第一水流通道,从外至内依次套接在第一水流通道的控水体、阀芯,还包括用于控制水路和清洗网筛孔的活动杆装置,活动杆装置包括套接在阀芯内腔的活动杆以及套接在活动杆的弹簧,活动杆活动套接在控水体上;活动杆上开设有用于清洗网筛孔的第一凸台、用于控制通水孔开启或闭合的第二凸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二凸台间隔设置;弹簧一端与第一凸台相抵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本发明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简化清洗操作,节省清洗时间,提高清洗效率和自动化程度,也能改变水路,具有清洗、改变水路的双功能优点。

A Dual-function Faucet Bending Device and Water Faucet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dual-function bibcock and curved foot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a cover and a curved script body fixed to the shell. The curved script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water flow passage, and the water control body and the valve core of the first water flow passage are successively sleeved from outside to inside. The movable rod device also includes a movable rod for controlling the water passage and cleaning the screen hole of the mesh. The movable rod device includes a movable rod sleeved in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valve core. The movable bar is movably sleeved on the water control body, and the movable bar is movably sleeved on the water control body; the movable bar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convex platform for cleaning screen holes, a second convex platform for controlling opening or closing of the water through holes, and the first convex platform and the second convex platform are spaced; the first end of the spring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onvex platform, and the other end is a free end.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invention can simplify the cleaning operation, save the cleaning time, improve the cleaning efficiency and automation degree, and also change the waterway. It has the dual-function advantages of cleaning and changing the waterw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功能龙头曲脚装置及水龙头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龙头设备
,涉及一种双功能龙头曲脚装置以及水龙头。
技术介绍
目前,在现有技术中,若要清洗龙头曲脚装置中的网筛孔,需要借助工具将相关部件(例如阀芯、封盖等)拆卸来下,方能将网筛孔清洗干净,如此,导致清洗操作复杂、繁琐、耗费时间长,因此,使得清洗效率低下,致使用户清洗不方便。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功能龙头曲脚装置。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水龙头。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功能龙头曲脚装置,其能够简化清洗操作,节省清洗时间,提高清洗效率和自动化程度,也能改变水路,具有清洗、改变水路的双功能优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双功能龙头曲脚装置,包括外壳、封盖、固定在所述外壳的曲脚本体,所述曲脚本体开设有第一水流通道,从外至内依次套接在所述第一水流通道的控水体、阀芯,所述阀芯的一端开设有操作部,靠近所述阀芯另一端开设有网筛孔,所述第一水流通道上方开设有进水口,位于第一水流通道的下方开设有与所述进水口处于不同轴线的出水口,所述曲脚本体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水流通道连通的第二水流通道,所述阀芯的侧面中部开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二水流通道相连通的通水孔,还包括用于控制水路和清洗网筛孔的活动杆装置,所述活动杆装置包括套接在所述阀芯内腔的活动杆以及套接在活动杆的弹簧,所述活动杆活动套接在所述控水体上;所述活动杆上开设有用于清洗网筛孔的第一凸台、用于控制通水孔开启或闭合的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二凸台间隔设置;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第一凸台相抵接,另一端为自由端。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台由两个直径不同的圆环体一体注塑而成,所述第二凸台由圆柱体和设置在所述圆柱体两端部的两个直径相同的环状体一体注塑而成。进一步地,所述控水体的圆侧面上开设有轴向延伸的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销轴。进一步地,靠近所述第一水流通道一端沿周向开设有内螺纹,所述封盖一端沿周向开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螺接。进一步地,所述网筛孔由若干个直径相同的滤水孔排布构成。进一步地,所述阀芯由两个不同内径的第一空心圆筒和第二空心圆筒一体注塑成型,所述第一空心圆筒的外壁上开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凸环,所述第二空心圆筒外壁上开设有三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凸环,所述通水孔设置在远离所述网筛孔的其中一个的所述第一凸环和最靠近所述网筛孔的其中一个的所述第二凸环之间。进一步地,所述通水孔为四个,每个所述通水孔均匀地布设在同一个圆侧面上。优选地,所述操作部呈六角状。一种水龙头,包括如上所述的双功能龙头曲脚装置。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双功能龙头曲脚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利用上述的双功能龙头曲脚装置后,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了此种结构,通过设置用于控制水路和清洗网筛孔的活动杆装置,用户可以操作活动杆的一端,使得设置在活动杆上的第一凸台相对于网筛孔来回移动,结合从进水口进水、出水口出水,从而能够对网筛孔进行清洗,不会像现有技术那样需拆卸相关部件并将网筛孔拿下来清洗,简化了清洗操作,故节省了清洗时间,提高了清洗效率和自动化程度;此外,在操作活动杆过程中,也能够改变水路,使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时可以使从进水口流进的水从第二水流通道流出,操作活动杆既可以清洗网筛孔也能改变水路,故具有清洗、改变水路的双功能优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双功能龙头曲脚装置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结构分解图;图3为一种双功能龙头曲脚装置的另一视角立体图;图4为图3的A-A剖面图;图5为一种双功能龙头曲脚装置的活动杆的结构示意图。元件标号说明1、外壳52、网筛孔2、封盖53、第一空心圆筒21、外螺纹531、第一凸环3、曲脚本体54、第二空心圆筒31、第一水流通道541、第二凸环311、内螺纹6、活动杆装置32、进水口61、活动杆33、出水口62、第一凸台34、第二水流通道621、圆环体4、控水体63、第二凸台41、滑槽631、圆柱体42、销轴632、环状体5、阀芯64、弹簧51、操作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具体结构可参照专利申请的附图进行说明。在以下实施例中,以纸面图1箭头标向来定义方向,以纸面的左侧为左方向,纸面的右侧为右方向,纸面的上侧为上方向,纸面的下侧为下方向,以垂直于纸面的前侧为前方向,以垂直于纸面的后侧为后方向,以曲脚本体内腔为内,以曲脚本体外壁为外。一种双功能龙头曲脚装置,如图1、图2、图3、图4以及图5所示,包括外壳1、封盖2、固定在所述外壳1的曲脚本体3,所述曲脚本体3开设有第一水流通道31,从外至内依次套接在所述第一水流通道31的控水体4、阀芯5,所述阀芯5的一端开设有操作部51,靠近所述阀芯5另一端开设有网筛孔52,所述第一水流通道31上方开设有进水口32,位于第一水流通道31的下方开设有与所述进水口32处于不同轴线的出水口33,所述曲脚本体3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水流通道31连通的第二水流通道34,所述阀芯5的侧面中部开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二水流通道34相连通的通水孔53,还包括用于控制水路和清洗网筛孔52的活动杆装置6,所述活动杆装置6包括套接在所述阀芯5内腔的活动杆61以及套接在活动杆61的弹簧64,所述活动杆61活动套接在所述控水体4上;所述活动杆61上开设有用于清洗网筛孔52的第一凸台62、用于控制通水孔53开启或闭合的第二凸台63,所述第一凸台62和所述第二凸台63间隔设置;所述弹簧62一端与所述第一凸台62相抵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了此种结构,通过设置用于控制水路和清洗网筛孔的活动杆装置,用户可以操作活动杆的一端,使得设置在活动杆61上的第一凸台62相对于网筛孔52来回移动,结合从进水口32进水、出水口33出水,从而能够对网筛孔52进行清洗,不会像现有技术那样需拆卸相关部件并将网筛孔拿下来清洗,简化了清洗操作,故节省了清洗时间,提高了清洗效率和自动化程度;此外,在操作活动杆过程中,也能够改变水路,使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时可以使从进水口32流进的水从第二水流通道34流出,操作活动杆61既可以清洗网筛孔52也能改变水路,故具有清洗、改变水路的双功能优点。进一步地,如图2、图4以及图5所示,所述第一凸台62由两个直径不同的圆环体621一体注塑而成,所述第二凸台63由圆柱体631和设置在所述圆柱体631两端部的两个直径相同的环状体632一体注塑而成。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控水体4的圆侧面上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功能龙头曲脚装置,包括外壳、封盖、固定在所述外壳的曲脚本体,所述曲脚本体开设有第一水流通道,从外至内依次套接在所述第一水流通道的控水体、阀芯,所述阀芯的一端开设有操作部,靠近所述阀芯另一端开设有网筛孔,所述第一水流通道上方开设有进水口,位于第一水流通道的下方开设有与所述进水口处于不同轴线的出水口,所述曲脚本体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水流通道连通的第二水流通道,所述阀芯的侧面中部开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二水流通道相连通的通水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控制水路和清洗网筛孔的活动杆装置,所述活动杆装置包括套接在所述阀芯内腔的活动杆以及套接在活动杆的弹簧,所述活动杆活动套接在所述控水体上;所述活动杆上开设有用于清洗网筛孔的第一凸台、用于控制通水孔开启或闭合的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二凸台间隔设置;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第一凸台相抵接,另一端为自由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功能龙头曲脚装置,包括外壳、封盖、固定在所述外壳的曲脚本体,所述曲脚本体开设有第一水流通道,从外至内依次套接在所述第一水流通道的控水体、阀芯,所述阀芯的一端开设有操作部,靠近所述阀芯另一端开设有网筛孔,所述第一水流通道上方开设有进水口,位于第一水流通道的下方开设有与所述进水口处于不同轴线的出水口,所述曲脚本体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水流通道连通的第二水流通道,所述阀芯的侧面中部开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二水流通道相连通的通水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控制水路和清洗网筛孔的活动杆装置,所述活动杆装置包括套接在所述阀芯内腔的活动杆以及套接在活动杆的弹簧,所述活动杆活动套接在所述控水体上;所述活动杆上开设有用于清洗网筛孔的第一凸台、用于控制通水孔开启或闭合的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二凸台间隔设置;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第一凸台相抵接,另一端为自由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功能龙头曲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台由两个直径不同的圆环体一体注塑而成,所述第二凸台由圆柱体和设置在所述圆柱体两端部的两个直径相同的环状体一体注塑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挺
申请(专利权)人:何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