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抗震支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震支架,包括上抱箍、下抱箍以及两个安装架,上抱箍通过第一螺栓连接于下抱箍上端,安装架的下端垂直向下设有伸缩装置,两个伸缩装置的下端之间通过第一垫板连接,两个伸缩装置均垂直于第一垫板,第一垫板上端通过缓冲装置连接有第二垫板,下抱箍可拆卸连接于第二垫板上端。该抗震支架结构简单合理,先通过安装架与天花板固定,再将管道固定在下、下抱箍之间,安装简单方便;调节伸缩装置可使管道保持水平,且调节过程中无需举托管道,节省了人力,也提高了安装效率;另外下抱箍是可拆卸连接在第二垫板上的,便于更换不同型号的抱箍,也便于使用过程中若抱箍损坏及时更换新的抱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震支架
本技术涉及抗震支架
,具体为一种抗震支架。
技术介绍
现有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管道铺设,用于输送自来水、消防水和天然气等。若这些管道直接固定在墙体上,在发生地震时,往往容易发生坠落,从而引发安全事故,因此,用于管道固定的支架需要有较好的抗震性。现有的抗震支架需要先固定在墙体上,再将管道固定在支架上,但现有的抗震支架结构复杂,安装麻烦,降低了安装的工作效率;另外,但是由于支架的加工误差或墙表面的不平,都会增加管道与支架之间的固定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震支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抗震支架结构复杂,安装麻烦,降低了安装的工作效率,以及由于支架的加工误差或墙表面的不平,都会增加管道与支架之间的固定难度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震支架,包括上抱箍、下抱箍以及两个安装架,所述上抱箍通过第一螺栓连接于所述下抱箍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的下端垂直向下设有伸缩装置,两个所述伸缩装置的下端之间通过第一垫板连接,两个所述伸缩装置均垂直于所述第一垫板,所述第一垫板上端通过缓冲装置连接有第二垫板,所述下抱箍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二垫板上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抗震支架先将安装架与天花板进行固定,然后将管道放在下抱箍上,再将所述上抱箍通过所述第一螺栓固定在所述下抱箍上,安装时无需人工举托管道,且安装简单方便;另外,若安装后管道不在水平面上,则可以通过所述伸缩装置对其进行调节,且调节时无需卸下管道;最后,所述下抱箍是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第二垫板上的,便于更换不同型号的抱箍,也便于使用过程中若抱箍损坏及时更换新的抱箍。。优选的,所述伸缩装置包括螺纹杆、伸缩调节装置以及中空结构的外杆,所述螺纹杆的下端安装于所述第一垫板,上端通过所述伸缩调节装置安装于所述外杆内,所述外杆的上端固定于所述安装架的下端。通过所述伸缩调节装置调节所述螺纹杆套入所述外杆内的长度,从而起到伸缩调节的作用。优选的,所述伸缩调节装置包括调节装置和锁紧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调节帽,所述调节帽螺纹套接于所述螺纹杆,所述调节帽转动连接于所述外杆的下端;所述锁紧装置包括位于所述螺纹杆上端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有垂直于所述螺纹杆的第二螺栓,所述外杆的表面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导向槽;所述固定块位于所述外杆内,所述第二螺栓贯穿所述导向槽与位于所述外杆外的螺母连接。通过所述调节装置可以调节所述螺纹杆套入所述外杆内的长度,即通过转动所述调节帽(由于所述调节帽转动连接于所述外杆且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杆),得以实现所述螺纹杆套入所述外杆内的长度,实现其伸缩功能;所述锁紧装置可以在所述调节装置调节好其长度后,对所述螺纹杆进行锁紧,即通过将所述的第二螺栓与螺母螺纹连接,所述的固定块和螺母之间得以夹持在所述外杆上,从而使得所述螺纹杆不能发生移动。优选的,所述外杆在所述导向槽的两侧一体向所述固定块方向设有延伸结构。通过所述延伸结构,增加所述外杆上在所述导向槽两侧的强度,得以增加所述外杆的使用寿命。优选的,所述延伸结构面向所述固定块的面上为锯齿状结构。所述锯齿状结构的优点是增加了所述延伸结构与所述固定块之间的摩擦力,有利于锁紧所述螺纹杆。优选的,所述缓冲装置包括若干个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安装于所述第二垫板的下端,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安装于所述第一垫板的上端。所述的第一弹簧能对安装在所述的上抱箍和下抱箍之间的管道起到缓冲作用,震动时的能量一部分被所述第一弹簧吸收,减少对管道的作用,从而起到抗震的效果。优选的,所述第二垫板上对称设有至少两个通孔,所述第一垫板上端面上垂直向上设有至少两个固定杆,所述固定杆活动穿插于所述通孔内。在震动时,由于所述固定杆的作用,所述的第一垫板和第二垫板之间只能沿垂直于它们的方向发生移动,所述第一弹簧才得以沿其轴向发生形变,防止了所述第一弹簧沿其径向伸缩从而减少所述第一弹簧的使用寿命。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上端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所述第二垫板上方。所述挡板可以防止因所述固定杆的上端脱离所述第二垫板造成的所述固定杆上端抵住所述第二垫板下端或者卡进所述第一弹簧内的现象发生,从而损坏其结构。当然,尽可能的将所述固定杆做成最长也可以起到这个效果,但是这样不利于节省材料。优选的,所述下抱箍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二垫板的上端是指它们之间设有可拆卸装置,所述可拆卸装置包括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和锁紧件,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下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垫板的上端,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上端固定于所述下抱箍的下端;所述第一连接块上表面设有容纳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凹槽,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侧边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侧边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锁紧件贯穿所述的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通过将所述第二连接块放入所述凹槽内,并通过将所述锁紧件插入所述的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内,完成锁紧,相反的,将所述锁紧件取出,可完成拆卸,实现了将所述下抱箍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第二垫板上,从而便于更换不同型号的抱箍,也便于在旧的抱箍用久了不能夹紧后更换新的抱箍,且在更换过程中,无需卸下该抗震支架,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优选的,所述锁紧件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套筒,所述第一连接杆通过第二弹簧活动伸缩连接于所述套筒的一端且所述第一连接杆垂直于所述套筒,所述套筒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杆上的中点位置,所述套筒贯穿所述的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通过将所述第二连接杆转动到与所述套筒平行位置,然后将所述套筒穿插在所述的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内,再拉动所述第二连接杆,在所述第二弹簧的作用下,所述的第一连接杆和套筒之间距离变长,从而使得所述第二连接杆整体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块并将所述第二连接杆转动至于所述套筒垂直位置后放开所述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套筒之间的距离又在所述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变小,所述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得以夹在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两侧,从而完成锁紧。其中,所述凹槽限制了所述第二连接块在水平方向上发生移动,所述套筒限制了所述第二连接块在上、下两个方向上发生移动,这样就避免了限制所述的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之间移动的约束力全部作用在所述套筒上,得以增加所述套筒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抗震支架的立体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抗震支架的右视图;图3是图2中的A-A方向的剖视图;图4是图3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图3中II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图2中的B-B方向的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可拆卸装置的一状态(固定前)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可拆卸装置的一状态(固定中)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可拆卸装置的一状态(固定后)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的说明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请参照图1至图9,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抗震支架包括上抱箍2、下抱箍3以及两个安装架1,所述上抱箍2通过第一螺栓10连接于所述下抱箍3的上端,所述的上抱箍2和下抱箍3之间形成夹持管道100的区域;所述安装架1的下端垂直向下设有伸缩装置4,两个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震支架,包括上抱箍(2)、下抱箍(3)以及两个安装架(1),所述上抱箍(2)通过第一螺栓(10)连接于所述下抱箍(3)的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的下端垂直向下设有伸缩装置(4),两个所述伸缩装置(4)的下端之间通过第一垫板(5)连接,两个所述伸缩装置(4)均垂直于所述第一垫板(5),所述第一垫板(5)上端通过缓冲装置(6)连接有第二垫板(7),所述下抱箍(3)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二垫板(7)的上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震支架,包括上抱箍(2)、下抱箍(3)以及两个安装架(1),所述上抱箍(2)通过第一螺栓(10)连接于所述下抱箍(3)的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的下端垂直向下设有伸缩装置(4),两个所述伸缩装置(4)的下端之间通过第一垫板(5)连接,两个所述伸缩装置(4)均垂直于所述第一垫板(5),所述第一垫板(5)上端通过缓冲装置(6)连接有第二垫板(7),所述下抱箍(3)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二垫板(7)的上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装置(4)包括螺纹杆(41)、伸缩调节装置(9)以及中空结构的外杆(42),所述螺纹杆(41)的下端安装于所述第一垫板(5),上端通过所述伸缩调节装置(9)安装于所述外杆(42)内,所述外杆(42)的上端固定于所述安装架(1)的下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调节装置(9)包括调节装置(91)和锁紧装置(92),所述调节装置(91)包括调节帽(911),所述调节帽(911)螺纹套接于所述螺纹杆(41),所述调节帽(911)转动连接于所述外杆(42)的下端;所述锁紧装置(92)包括位于所述螺纹杆(41)上端的固定块(921),所述固定块(921)上设有垂直于所述螺纹杆(41)的第二螺栓(922),所述外杆(42)的表面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导向槽(421);所述固定块(921)位于所述外杆(42)内,所述第二螺栓(922)贯穿所述导向槽(421)与位于所述外杆(42)外的螺母(923)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杆(42)在所述导向槽(421)的两侧一体向所述固定块(921)方向设有延伸结构(42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结构(422)面向所述固定块(921)的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元锋,史亮,黄鹏飞,冯宗平,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固力特力抗震支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