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直循环停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8720 阅读:2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车辆存贮装置,主要解决竖直循环停车装置在中部开出入口,可以同时在地上地下存车问题。其主要技术特征是:主驱动齿轮,传动部件和托架吊点偏置,托架与地面之间设有汽车过桥和司机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较好地解决了竖直循环停车装置在中部开出入口的技术问题,不仅安全可靠,而且扩大了存车空间,并具有结构合理,制造简单,安装方便等特点,特别适用于大中城市繁华地区或高层建筑地下室部分设置。(*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竖直循环停车装置本技术属于车辆贮存装置,适用于城市繁华地区设置。竖直循环停车装置在国外广为应用,在国内也有应用,中国专利89215281.8,题为《新型机械化立式车库》即是一例,然而,该技术公开的竖直循环立式车库,其出入口在车库的下部,只能向空中发展,不能向地下发展,这对于一些建筑物附设车库,需要同时利用地上地下空间时则不能满足。本技术的任务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出入口在中部的竖直循环停车装置,它能够同时在地上地下存车。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该停车装置由出入口、主驱动装置、传动部件、张紧装置、托架和托架导轨等组成,其特征是:主驱动装置设有前后两对开式齿轮,即一对上齿轮,一对下齿轮,其中下齿轮联接在主驱动轴上,并与上齿轮联接,上对齿轮前后两个为左右布置,齿轮中心不在同一轴线上;相应地,传动部件也分前后两部分,错开排列;相应地,托架的吊点即门形梁上的短轴也偏离中心线一段距离,成对角线布置,与传动部件配合联接,其所偏离的距离以传动部件不影响车辆进出为宜。当出入口在中部时,在地面与托架之间安装有汽车过桥。并且,在托架旁边设有与地面相联的司机通道。本技术的设计思想是:出入口在中部的停车装置,由于出入口位置的变化,必然牵涉到装置本身的结构变化。首先带动托架运转的传动部件必须避开出入口,以保证车辆能够出入;其次,在出入口地面与托架之间必须设有平稳联接结构,以便车辆安全顺利开上托架;其三,由于托架在空中,所以必须解决司机如何离开汽车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将主驱动装置前后两个上部齿轮分左右偏置的办法,使传动部件错开排列,各自按自己的轨道同步运转,从而避开了出入口。同时,承载车辆的托架与传动部件联接的吊点,即门型梁上的短轴也作相应变化,呈对角线布置,以保证托架能够稳定运行。并在地面-->与托架之间装有可竖起或放平的汽车过桥,以保证车辆能安全顺利开上托板。此外又在托架旁边设有与地面相联的司机通道以解决司机出入汽车的问题。本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当存车时,放下过桥,汽车通过桥板开上托架,司机从司机通道走上地面。当取车时,先竖起过桥,然后装置开始运行,此时由于传动部件错开排列,故前后两部分按各自的轨迹同步运转,当把待取汽车转至出入口时,装置停止运行,放下过桥,司机再通过司机通道上车将车开上地面。上述方案完成了本技术的设计任务,该存车装置即可以在中部开出入口,也可以在下部或上部开出入口,突出的特点是,它不仅解决了竖直循环停车装置在中部开出入口的技术问题,而且扩大了存车空间和适用范围。并且,该装置还具有结构合理、制造简单、安装方便、操作安全可靠、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左视图图3是主驱动装置的主视图图4是主驱动装置的俯视图图5是托架的主视图图6是托架的俯视图图7是过桥的主视图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一详细说明。出入口在中部的竖直循环停车装置由出入口30、主驱动装置1、传动部件2、张紧装置6、托架4和托架导轨3组成,其中主驱动装置1包括底座15、支架8、上齿轮13、下齿轮14、电动机10、减速机9、制动器11、联轴器12等部分。其特点是下齿轮14联接在传动轴上,并与上齿轮13联接。从进车方向看,前面的上齿轮13在左侧偏离中心线一定距离,后面的上齿轮13在右侧偏离中心线一定距离,两个齿轮分别按照自己的轨迹运行。两个驱动齿轮之所以要偏置,就是为了进车方便,如果不偏置,则不能实现在中部开出入口。前后两个传动部件2受两个上齿轮13驱动,因而也作相应的错开排列。张紧-->装置6用于调整传动部件2的张紧程度。托架4是承载汽车的载体,由门形梁16、横梁17、短轴18、托板20和联接板19组成。它悬挂在传传动部件2上,沿托架导轨3随传动部件2运动,由于一对上齿轮13偏置,导致一对传动部件2偏置,因此,托架4的吊点即门形梁16上的短轴18也相应地偏离横梁17中心线一定距离。从进车方向看,前面的短轴18在左边,后边的短轴18在右边,呈对角线分布,以增加托架的稳定性。由于出入口开在装置的中部,即装置的一部分在地下,一部分在地上,故汽车是在空中开上托架4的,因此,需要解决汽车进入装置安全可靠问题,为此,本技术采用在进出口30地面与托架4之间设置过桥7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该过桥7由桥板21、支撑22,大链轮24,小链轮26,电机减速机27,动力支架28,通过传动轴23和链条25联接而成,并在桥板上设有行程开关与主驱动装置联锁。该过桥可以翻转,在本装置运行时,过桥7处于竖起状态,当有车辆待存时,放下过桥7,过桥7将地面与托架4联接,汽车便可顺利开上托板20。此时,由于托架4在空中,司机无法下车,为此,在托架4旁边又设置了司机通道5与地面联接,从而解决了司机出入汽车问题。综上所述,本技术由于采取驱动轮左右偏置的办法,有效地解决了出入口在中部竖直循环停车装置进出汽车的技术难题。由于在地面与托架之间设置了可翻转的过桥,因而既保证汽车安全顺利地开上托架,又不影响装置的正常运行。又由于设置了司机通道,故解决了司机从空中回到地面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竖直循环停车装置,由出入口(30)、主驱动装置(1)、传动部件(2)、张紧装置(6)、托架(4)和托架导轨(3)组成,其特征是:主驱动装置(1)上设有前后两对开式齿轮,即上齿轮(13)和下齿轮(14),其中下齿轮(14)联接在传动轴上,并与上齿轮(13)联接,上对齿轮(13)前后两个分为左右布置,齿轮中心不在同一轴线上;相应地,传动部件(2)也分为前后两部分,错开排列;相应地,托架(4)的吊点即门形梁(16)上的短轴(18)也偏离横梁(17)中心线一定距离,成对角线布置,与传动部件(2)联接,其所偏离的距离以传动部件(2)不影响车辆进出为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竖直循环停车装置,由出入口(30)、主驱动装置(1)、传动部件(2)、张紧装置(6)、托架(4)和托架导轨(3)组成,其特征是:主驱动装置(1)上设有前后两对开式齿轮,即上齿轮(13)和下齿轮(14),其中下齿轮(14)联接在传动轴上,并与上齿轮(13)联接,上对齿轮(13)前后两个分为左右布置,齿轮中心不在同一轴线上;相应地,传动部件(2)也分为前后两部分,错开排列;相应地,托架(4)的吊点即门形梁(16)上的短轴(18)也偏离横梁(17)中心线一定距离,成对角线布置,与传动部件(2)联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志学朱先德
申请(专利权)人:承德市京承科工联合机械总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