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榨油的废水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08687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5 06:05
一种油茶榨油的废水处理方法,由酸化单元、接触氧化单元、过滤单元、电吸附除盐单元先后顺序连接、复合而成,能够深度脱有机物,不产生二次污染;经处理后的废水,可适用于循环水、循环冷却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茶榨油的废水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保
,具体涉及一种油茶榨油的废水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对油脂生产厂的废水进行处理是必须的环节,油茶榨油厂的废水中主要含有油类物质、脂肪酸、胶质、蛋白质、盐等,这些废水不经处理就直接配入水体,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长期排放,会导致周围水体生态恶化。因此,对废水处理是必须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茶榨油的废水处理方法,能够深度除盐、脱有机物,不产生二次污染;经处理后的油茶榨油废水,适用于循环水、循环冷却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本专利技术的油茶榨油的废水处理方法,由酸化单元、接触氧化单元、过滤单元、电吸附除盐单元先后顺序连接、复合而成,其中,电吸附适度除盐单元产出水达到工业循环用水标准;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①酸化单元油茶榨油的废水,首先进入酸化单元,投加硫酸,在搅拌下混合反应,酸化的目的是破乳,将废水中的油、皂分离出来,去除沉淀物并脱油;废水用碱性物质中和,备过滤;工艺条件如下:酸化后pH3~5混合反应时间5~20min沉降时间1~6h中和反应时间10~20min中和后pH5.0~7.0②接触氧化单元来自酸化单元的废水,在接触氧化池中,通过冲击式投加5~10mg/L硝化菌;接触氧化池出水进入沉淀池,经过分离后,出水达标排放;接触氧化池的主要工艺参数如下:pH6.5~8.5水力停留时间3~8h污泥浓度MLSS+生物膜量5.5g/L填料类型半软性填料。③过滤单元经步骤②处理后的废水,进入过滤单元,加入絮凝剂反应后,再加入杀菌剂,经过滤,除去废水中的悬浮物,备适度除盐;工艺条件如下:絮凝剂加入量0~50mg/L絮凝反应时间5~30min杀菌剂加入量0~20mg/L④电吸附单元经步骤③过滤处理的废水,进入电吸附单元,工艺条件如下:电吸附模块的模对工作电压1.0~1.8V除盐工作时间20~100min再生反洗时间20~100min产水达到回用水质标准后,产出水一部分送往循环用水蓄水池,另一部分进入再生排污水达标排放;以上四个操作单元优势互补、协调配合,共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本专利技术的油茶榨油的废水处理方法,步骤①中所述碱性物质是氢氧化钠、生石灰、氢氧化钙中的任意一种。本专利技术的油茶榨油的废水处理方法,步骤①中所述搅拌采用鼓风搅拌、机械搅拌或管道搅拌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沉淀是自然沉淀、斜板沉降、絮凝沉降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其任意两种以上组合。本专利技术的油茶榨油的废水处理方法,步骤③中所述过滤是砂滤、纤维过滤、叠片过滤、微滤、超滤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其任意两种以上组合。本专利技术的油茶榨油的废水处理方法,步骤③中所述工艺条件如下:絮凝剂加入量0~30mg/L絮凝反应时间5~20min杀菌剂加入量0~10mg/L。是优选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油茶榨油的废水处理方法,步骤③中所述杀菌剂是氯气、二氧化氯、次氯酸钠、臭氧中的任意一种。本专利技术的油茶榨油的废水处理方法,步骤④中所述电吸附单元工艺条件如下:电吸附模块的模对工作电压1.2~1.6V除盐工作时间30~60min再生反洗时间30~60min。是优选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油茶榨油的废水处理方法,步骤③中所述电吸附单元,其模块运行方式是单级、两级以上串联、并联或串联-并联的组合形式。本专利技术的油茶榨油的废水处理方法,经处理后的产出水适用于循环用水、锅炉用水和根据回用工艺要求由以上两种规格的产出水以任意比例混合而得的混合水。本专利技术的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产生了如下意想不到的技术效果:能够除盐、脱有机物,不产生二次污染;经处理后的工业废水,适用于循环水、循环冷却水。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实施例1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处理油茶榨油的废水,进水水质为COD15000mg/L,硬度700mg/L,BOD10000mg/L,酸化单元加硫酸,pH值控制为3.5,搅拌方式为鼓风搅拌,混合反应时间为20min,产生的沉淀物去除方式为斜板沉降,沉降时间为4h;中和反应投加的酸性物质为氢氧化钠,pH值控制为7.2,中和反应时间为15min,接触氧化单元pH为7.2,水力停留时间3h,污泥浓度MLSS+生物膜量为5.5g/L。过滤单元过滤方式为叠片过滤,过滤精度为20μm,不投加絮凝剂、杀菌剂。电吸附单元模块运行方式为两级串联,每对电极加电电压为1.2V,工作时间34min,反洗时间34min,电吸附单元的产水率75%,产水电导率200μS/cm,COD90mg/L,BOD20mg/L。实施例2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处理油茶榨油的废水,进水水质为COD15000mg/L,硬度700mg/L,BOD10000mg/L,酸化单元加硫酸,pH值控制为3.5,搅拌方式为鼓风搅拌,混合反应时间为25min,产生的沉淀物去除方式为斜板沉降,沉降时间为4h;中和反应投加的碱性物质为氢氧化钠,pH值控制为7.2,中和反应时间为15min。接触氧化单元pH为7.2,水力停留时间3h,污泥浓度MLSS+生物膜量为5.6g/L。过滤单元过滤方式为过滤方式为砂滤+叠片过滤组合,砂滤前投加聚合铝铁絮凝剂,浓度为50mg/L,絮凝反应时间15min。电吸附单元模块运行方式为两级串联,每对电极加电电压为1.2V,工作时间34min,反洗时间34min。电吸附单元的产水率77%,COD75mg/L,BOD15mg/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茶榨油的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由酸化单元、接触氧化单元、过滤单元、电吸附除盐单元先后顺序连接、复合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茶榨油的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由酸化单元、接触氧化单元、过滤单元、电吸附除盐单元先后顺序连接、复合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油茶榨油的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油茶榨油的废水,首先进入酸化单元,投加碱性物质,在搅拌下混合反应,降低硬度后沉降,去除沉淀物;废水用酸性物质中和,备过滤;工艺条件如下:酸化后pH3~5,混合反应时间5~20min,沉降时间1~6h,中和反应时间10~20min,中和至pH5.0~7.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油茶榨油的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来自酸化单元的废水,进入接触氧化单元,在接触氧化池中,通过冲击式投加5~10mg/L硝化菌;接触氧化池出水进入沉淀池,经过分离后,出水达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银鑫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银鑫油茶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