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输送车的牵引装置及具备该牵引装置的无人输送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8301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5 03:20
目的在于防止台车脱离而将台车可靠地牵引。借助辊凸轮(60)将马达(32)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移动板(62)的铅垂方向上的往复运动,基于该移动板(62)的铅垂方向上的往复运动而使一对带钩杆(26a、26b)转动。利用一对带钩杆(26a、26b)的转动,使该带钩杆(26a、26b)成为能够与台车(90)的框架(92)卡合的状态和回避卡合的状态中的任一个状态。另外,借助移动板(62)使螺旋弹簧(CS)的弹簧力作用于一对带钩杆(26a、26b),带钩杆(26a、26b)以被施加了该弹簧力的状态卡合于框架(92)。由此,即使在无人输送车(1)和台车(90)产生了上下方向上的振动的情况下,也能够良好地防止一对带钩杆(26a、26b)相对于框架(92)的卡合被解除。

The traction device of the unmanned conveyor and the unmanned conveyor with the traction device

The purpose is to prevent the trolley from detaching and to tract the trolley reliably. The rotational motion of the motor (32) is converted into the reciprocating motion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of the moving plate (62) by means of the roller cam (60). Based on the reciprocating motion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of the moving plate (62), a pair of hooks (26a, 26b) are rotated. By means of the rotation of a pair of hook bars (26a, 26b), the hook bars (26a, 26b) can become any state that can engage with the frame (92) of the platform car (90) and avoid engagement. In addition, with the help of a moving plate (62), the spring force of the coil spring (CS) acts on a pair of hooks (26a, 26b), and the hooks (26a, 26b) are clamped to the frame (92) in a state where the spring force is applied. Thus, even if the vibration in the upper and lower directions of the unmanned conveyor (1) and the trolley (90) occurs, the clamping of a pair of hooks (26a, 26b) relative to the frame (92) can be well preven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无人输送车的牵引装置及具备该牵引装置的无人输送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输送车的牵引装置及具备该牵引装置的无人输送车。
技术介绍
在日本特开2000-159098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这样的无人输送车的牵引装置:其包括以能够相对于无人输送车的车身转动的方式设于该车身的爪构件和以能够相对于无人输送车的车身上升和下降的方式设于该车身的字母V形块,该无人输送车的牵引装置构成为该爪构件和字母V形块卡合于台车的框架。在上述的公报所述的无人输送车的牵引装置中,通过将爪构件的1/4圆弧状的卡合面和字母V形块的字母V形抵接面卡合于台车的框架,从而能够从无人输送车的行驶方向前后夹住该台车的框架,由此,在无人输送车在坡道等上行驶时也能够防止台车脱离而将台车可靠地牵引。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15909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在上述的公报所记载的无人输送车的牵引装置中,在因无人输送车在凹凸路面上行驶而导致无人输送车和台车产生了上下方向上的振动时,存在爪构件和字母V形块与台车的框架的卡合被解除的情况,在振动应对这一点上还有改良的余地。本专利技术即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即使在无人输送车和台车产生了上下方向上的振动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台车脱离而将台车可靠地牵引的无人输送车的牵引装置。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针对本专利技术的无人输送车的牵引装置及具备该牵引装置的无人输送车而言,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采取以下的手段。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无人输送车的牵引装置的优选的技术方案,构成为了牵引台车而搭载于无人输送车的无人输送车的牵引装置。该无人输送车的牵引装置包括:钩构件,其构成为能够卡合于台车;以及驱动装置,其用于驱动该钩构件。而且,构成为,至少在牵引台车时,钩构件以被弹性地施力的状态卡合于台车。采用本专利技术,由于是至少在牵引台车时钩构件以被弹性地施力的状态卡合于台车的结构,因此即使在因无人输送车在凹凸路面上行驶而导致该无人输送车和台车产生了上下方向上的振动的情况下,也能够良好地防止钩构件相对于台车的卡合被解除的状况,能够防止台车脱离而将台车可靠地牵引。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无人输送车的牵引装置的另一个技术方案,驱动装置包括具有旋转轴的马达、基于旋转轴的旋转动作而在铅垂方向上往复移动的移动构件以及用于对该移动构件朝向铅垂上方施力的弹簧构件。此外,弹簧构件构成为能够借助移动构件对钩构件施加弹簧力。并且,钩构件构成为,基于移动构件的铅垂方向上的往复移动动作,而成为能够与台车卡合的可卡合状态和回避与台车卡合的回避状态中的任一个状态。而且,构成为,在可卡合状态下,钩构件以被施加了弹簧力的状态卡合于台车。采用本技术方案,能够简易地确保能仅在牵引台车时使钩构件进行工作并且能使钩构件弹性地卡合于台车的结构。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无人输送车的牵引装置的另一个技术方案,钩构件以能够相对于无人输送车的车身转动的方式设于该车身,并且构成为基于移动构件的铅垂方向上的往复移动动作而进行转动。采用本技术方案,由于是钩构件通过转动而成为可卡合状态和回避状态中的任一个状态的结构,因此与钩构件通过铅垂方向移动而成为可卡合状态和回避状态中的任一个状态的结构相比,其用于收纳钩构件的铅垂方向上的空间可以较小。由此,能够抑制无人输送车的高度方向上的尺寸,并且能够谋求低底盘化。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无人输送车的牵引装置的另一个技术方案,钩构件具有长柄部和与该长柄部交叉的短柄部。而且,长柄部构成为与短柄部相连接的一侧的短柄部侧端部能够卡合于移动构件,并且同与短柄部相连接的一侧相反的那一侧的相反侧端部以能够相对于无人输送车的车身转动的方式轴支承于该车身。采用本技术方案,能够简易地确保基于移动构件的铅垂方向上的往复移动动作而使钩构件转动的结构。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无人输送车的牵引装置的另一个技术方案,钩构件设为与移动构件成为一体,构成为随着该移动构件的铅垂方向上的往复移动动作而在铅垂方向上往复移动。采用本技术方案,能够简易地确保能使钩构件成为可卡合状态和回避状态中的任一个状态的结构。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无人输送车的牵引装置的另一个技术方案,钩构件构成为,在无人输送车前进行驶时,该钩构件朝向前进行驶方向从后方侧卡合于台车的框架。而且,该无人输送车的牵引装置构成为还具备限制构件,在钩构件卡合于框架后,该限制构件限制框架朝向前进行驶方向而向前方侧移动。采用本技术方案,即使在无人输送车停止前进行驶之后台车惯性行驶的情况、或者在无人输送车后退行驶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台车脱离而将台车可靠地牵引。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无人输送车的牵引装置的另一个技术方案,限制构件构成为在框架从前方侧抵接于该限制构件时容许该框架向后方侧移动,在框架从后方侧抵接于限制构件时限制该框架向前方侧移动。采用本技术方案,在使钩构件朝向前进行驶方向而从后方侧卡合于台车的框架时能够良好地防止限制构件成为该卡合的障碍,而在钩构件已卡合于台车的框架时能够利用限制构件限制该框架的移动从而良好地防止台车的脱离。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无人输送车的牵引装置的另一个技术方案,限制构件构成为,基于框架从前方侧的抵接而转动或倾动,从而容许框架向后方侧移动,并且在框架从前方侧的抵接被解除时恢复为初始状态,从而限制框架向前方侧移动。采用本技术方案,由于只是构成为使限制构件转动或倾动并且恢复为初始状态,因此能够简易地确保在框架从前方侧抵接于限制构件时容许该框架向后方侧移动,在框架从后方侧抵接于限制构件时限制该框架向前方侧移动的结构。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无人输送车的牵引装置的另一个技术方案,限制构件具有构成为框架能够从前方侧抵接的抵接面。而且,该抵接面构成为随着从前方侧朝向后方侧去而上升倾斜。采用本技术方案,能够顺畅地进行台车的框架从前方侧抵接于限制构件并向后方侧移动时的动作。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无人输送车的优选的技术方案,其包括:驱动单元,其以能够相对于车身旋转的方式设于该车身;万向轮,其以相对于车身旋转自如的方式设于该车身;上述任一个技术方案的本专利技术的牵引装置;以及控制装置,其用于控制驱动单元和牵引装置。而且,构成为能够通过使牵引装置的钩构件卡合于台车的框架而牵引台车。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无人输送车的优选的技术方案,由于是使用上述任一个技术方案的本专利技术的牵引装置的钩构件来进行台车的牵引的结构,因此能够起到与本专利技术的牵引装置所起到的效果相同的效果,例如即使在无人输送车和台车产生了上下方向上的振动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台车脱离而将台车可靠地牵引的效果。其结果,能够谋求无人输送车的牵引性能的提升。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无人输送车,其构成为以潜入到台车的下侧的状态牵引台车。采用本技术方案,由于是无人输送车潜入到台车的下侧的结构,因此能够抑制包含无人输送车和台车在内的车辆全长,因此能够谋求无人输送车行驶现场的节省空间化。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无人输送车,还具备连结构件,该连结构件构成为以能够摆动的方式连结于车身并且朝向台车伸出。而且,牵引装置设于连结构件的伸出端部。采用本技术方案,能够使在将台车连结于无人输送车的后方的状态下进行牵引的结构中的本专利技术的效果更加显著。专利技术的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即使在无人输送车和台车产生了上下方向上的振动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台车脱离而将台车可靠地牵引的无人输送车的牵引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搭载有本专利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输送车的牵引装置,其为了牵引台车而搭载于无人输送车,其中,该无人输送车的牵引装置包括:钩构件,其构成为能够卡合于所述台车;以及驱动装置,其用于驱动该钩构件,该无人输送车的牵引装置构成为,至少在牵引所述台车时,所述钩构件以被弹性地施力的状态卡合于所述台车。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5.12 JP 2016-0963481.一种无人输送车的牵引装置,其为了牵引台车而搭载于无人输送车,其中,该无人输送车的牵引装置包括:钩构件,其构成为能够卡合于所述台车;以及驱动装置,其用于驱动该钩构件,该无人输送车的牵引装置构成为,至少在牵引所述台车时,所述钩构件以被弹性地施力的状态卡合于所述台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输送车的牵引装置,其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具有旋转轴的马达、基于所述旋转轴的旋转动作而在铅垂方向上往复移动的移动构件以及用于对该移动构件朝向铅垂上方施力的弹簧构件,所述弹簧构件构成为能够借助所述移动构件对所述钩构件施加弹簧力,所述钩构件构成为,基于所述移动构件的所述铅垂方向上的往复移动动作,而成为能够与所述台车卡合的可卡合状态和回避与所述台车卡合的回避状态中的任一个状态,该无人输送车的牵引装置构成为,在所述可卡合状态下,所述钩构件以被施加了所述弹簧力的状态卡合于所述台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输送车的牵引装置,其中,所述钩构件以能够相对于所述无人输送车的车身转动的方式设于该车身,并且构成为基于所述移动构件的所述铅垂方向上的往复移动动作而进行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输送车的牵引装置,其中,所述钩构件具有长柄部和与该长柄部交叉的短柄部,所述长柄部构成为与所述短柄部相连接的一侧的短柄部侧端部能够卡合于所述移动构件,并且同与所述短柄部相连接的一侧相反的那一侧的相反侧端部以能够相对于所述无人输送车的车身转动的方式轴支承于该车身。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人输送车的牵引装置,其中,所述钩构件设为与所述移动构件成为一体,构成为随着该移动构件的所述铅垂方向上的往复移动动作而在所述铅垂方向上往复移动。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足立龙司金子隆行
申请(专利权)人:爱知机械技术系统株式会社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