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旋式旋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78722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5 0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旋压机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内旋式旋压机,旨在解决现有旋压机对毛坯内壁加工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旋式旋压机,设置有至少两个内旋轮,内旋轮同步轴向和径向进给进行加工,外模为内旋轮的移动提供反向支撑力,整个结构简单,设备成本较低,且可方便毛坯内壁的旋压加工,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减少加工工序,节省了人力成本;并且针对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的卡盘卡爪的毛坯装夹方式,不但可节省毛坯的下料,同时还解决了内旋式旋压机外模装夹难的技术难题,具有双重的技术效果,使得整个内旋式旋压机的结构更为可靠,实用性更强。

Internal spinning machin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related field of spinning machine, in particular to an internal spinning machine, aiming at solving the technical problem of low processing efficiency of the existing spinning machine for the inner wall of the blank.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internal spinning machine, which is equipped with at least two internal spinning wheels. The internal spinning wheels are synchronized with axial and radial feeding for processing. The external die provides reverse support force for the movement of the internal spinning wheel. The whole structure is simple, the equipment cost is low, and the spinning process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blank is convenient. The processing efficiency is greatly improved, the processing procedure is reduced, and the human cost is saved. The blank clamping method of chuck chuck claw designed by the invention can not only save the blank cutting, but also solve the difficult technical problem of clamping the external die of the internal spinning machine. It has dual technical effect, mak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whole internal spinning machine more reliable and more practic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旋式旋压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旋压机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内旋式旋压机。
技术介绍
金属旋压成型,是指通过旋转使金属受力点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同时在某个方向给予一定的压力使金属材料沿着这一方向变形和流动而形成设定形状。旋压机就是一种用以金属旋压成型的设备。现有旋压机皆为外旋式旋压机,即设置有至少两个外旋轮,配合内模对筒状毛坯进行旋压加工,主要用于实现毛坯的拉长及毛坯外壁的成型,例如导弹外壳等大型筒体,在现有旋压机上主要用于外壁的成型加工。对于一些内壁设有环状凸台等结构的毛坯,现有主要采用多瓣拼装的内模配合外旋轮对其进行加工,这种加工方式加工每个毛坯都需将内模进行拆装,生产效率极低,且加工质量难以保障,往往还需再经过车床、镗床、加工中心等多个机加工工序进行加工,工序繁琐,且加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旋压机对毛坯内壁加工效率低的技术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内旋式旋压机。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内旋式旋压机,包括机床本体,所述机床本体设置有主轴,所述主轴固定连接有用以安装毛坯的连接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两个内旋轮,所述内旋轮转动安装在旋轮架的端部,所述旋轮架连接有驱动其横向和纵向移动的驱动总成,所述驱动总成与机床本体的控制装置连接,两个所述内旋轮抵压在毛坯的内侧以完成旋压加工;所述连接座上固定有与所述连接座同心的卡盘,所述卡盘上均布有至少三个可径向移动的活动卡爪,所述活动卡爪通过抵接毛坯内壁支撑毛坯;还包括外模,所述外模的一个端面设置有若干螺孔,所述卡盘的端面的外缘部对应所述螺孔设置有配合孔,所述螺孔与配合孔共同穿插螺栓实现外模在卡盘上的固定。机床本体的控制装置控制驱动总成的动作,驱动总成驱动内旋轮横向和纵向的移动。本专利技术的内旋轮至少设置为两个,也可为3个或4个或更多。具体加工时,多个内旋轮皆被驱动抵压在毛坯的内壁上,然后多个内旋轮被驱动同步轴向和径向进给,外模固定以为内旋轮提供反向支撑力,从而实现毛坯内壁的加工。现有技术中,毛坯的装夹主要通过螺栓连接,即将毛坯的端面与连接座共同穿插一螺栓实现固定,但是这种装夹方式需要在毛坯铸造时留出螺栓穿插的部分,提高了毛坯的成本且之后还需切削掉,提高了加工工作量。本专利技术采用卡盘结构毛坯无需留出螺栓固定余量,节省了毛坯成本,也节省了后续加工的工作量。并且,如果按现有技术中的螺栓固定方式,由于毛坯端部的外凸的用以螺栓连接的部分的设置,外模的装夹也成了技术难题。所以本专利技术采用卡盘和活动卡爪的装夹方式,是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内旋式旋压机针对性设计的方案,不但可减少毛坯的下料,还同时解决了外模装夹的技术难题,具有双重的技术效果。这里的卡盘结构为现有常见的机床用的卡盘结构,其调节及驱动方式也采用常规的结构即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旋式旋压机,设置有至少两个内旋轮,内旋轮同步轴向和径向进给进行加工,外模为内旋轮的移动提供反向支撑力,整个结构简单,设备成本较低,且可方便毛坯内壁的旋压加工,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减少加工工序,节省了人力成本;并且针对本专利技术设计的卡盘卡爪的毛坯装夹方式,不但可节省毛坯的下料,同时还解决了内旋式旋压机外模装夹难的技术难题,具有双重的技术效果,使得整个内旋式旋压机的结构更为可靠,实用性更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毛坯与卡盘配合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卡盘及活动卡爪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加热元件与毛坯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加热元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加热元件的安装状态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4,包括机床本体1,所述机床本体1设置有主轴2,所述主轴2固定连接有用以安装毛坯的连接座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两个内旋轮6,所述内旋轮6转动安装在旋轮架7的端部,所述旋轮架7连接有驱动其横向和纵向移动的驱动总成8,所述驱动总成8与机床本体1的控制装置连接,两个所述内旋轮6抵压在毛坯的内侧以完成旋压加工;所述连接座3上固定有与所述连接座3同心的卡盘11,所述卡盘11上均布有至少三个可径向移动的活动卡爪12,所述活动卡爪12通过抵接毛坯内壁支撑毛坯;还包括外模4,所述外模4的一个端面设置有若干螺孔,所述卡盘11的端面的外缘部对应所述螺孔设置有配合孔5,所述螺孔与配合孔5共同穿插螺栓实现外模4在卡盘11上的固定。机床本体1的控制装置控制驱动总成8的动作,驱动总成8驱动内旋轮6横向和纵向的移动。本专利技术的内旋轮6至少设置为两个,也可为3个或4个或更多。具体加工时,多个内旋轮6皆被驱动抵压在毛坯的内壁上,然后多个内旋轮6被驱动同步轴向和径向进给,外模4固定以为内旋轮6提供反向支撑力,从而实现毛坯内壁的加工。现有技术中,毛坯的装夹主要通过螺栓连接,即将毛坯的端面与连接座3共同穿插一螺栓实现固定,但是这种装夹方式需要在毛坯铸造时留出螺栓穿插的部分,提高了毛坯的成本且之后还需切削掉,提高了加工工作量。本专利技术采用卡盘11结构毛坯无需留出螺栓固定余量,节省了毛坯成本,也节省了后续加工的工作量。并且,如果按现有技术中的螺栓固定方式,由于毛坯端部的外凸的用以螺栓连接的部分的设置,外模4的装夹也成了技术难题。所以本专利技术采用卡盘11和活动卡爪12的装夹方式,是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内旋式旋压机针对性设计的方案,不但可减少毛坯的下料,还同时解决了外模4装夹的技术难题,具有双重的技术效果。优选的,所述卡盘11可拆卸固定在所述连接座3上。因为卡盘11上的配合孔5位置是固定的,优选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当需要装夹不同直径的外模4时,可通过更换卡盘11实现,以适应不同直径的毛坯的加工,适用范围更广。优选的,所述卡盘11的侧面设置有用以调节活动卡爪12径向位置的调节孔13。活动卡爪12采用现有的卡爪结构即可,本实施例中,利用调节孔13进行手动调节,设备成本较低,且可满足整体旋压机的使用要求,是一种优选的方式。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活动卡爪12采用其他本领域人员公知的其他结构亦可。如活动卡爪12连接气动装置,设置为气动的活动卡爪12。参照图5-图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床本体1上还增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可拆卸固定有加热元件10,所述加热元件10包括两块同轴且不等径的圆弧弯板10-1,两块圆弧弯板10-1之间形成有容置毛坯的壁的间隙10-2,两块圆弧弯板10-1的远离连接座3的平面端通过扇环状的连接板10-3相连,所述圆弧弯板10-1上布置有加热管10-4,所述加热管10-4与机床本体1的控制装置电连接。现有技术中,外旋式旋压机主要通过明火加热毛坯的外侧,本专利技术将外旋改为了内外轮对旋,如果还采用明火加热,首先在腔体内进行明火加热不够方便,其次腔体内的内旋轮6也会对加热工序造成干扰,最重要的是采用明火加热易造成受热不均匀。本专利技术的加热元件10在使用时,需先将毛坯装夹在卡盘11上,再将外模4固定在卡盘11上,然后将加热元件10套在毛坯的壁上,这里的套即是将连接板10-3远离主轴2放置,然后使毛坯的壁置于两块圆弧弯板10-1之间形成的间隙10-2内,用支撑架将加热元件10固定。本领域人员公知的,所述的间隙10-2的径向厚度应大于毛坯壁的厚度,这样才能容纳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内旋式旋压机,包括机床本体(1),所述机床本体(1)设置有主轴(2),所述主轴(2)固定连接有用以安装毛坯的连接座(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两个内旋轮(6),所述内旋轮(6)转动安装在旋轮架(7)的端部,所述旋轮架(7)连接有驱动其横向和纵向移动的驱动总成(8),所述驱动总成(8)与机床本体(1)的控制装置连接,两个所述内旋轮(6)抵压在毛坯的内侧以完成旋压加工;所述连接座(3)上固定有与所述连接座(3)同心的卡盘(11),所述卡盘(11)上均布有至少三个可径向移动的活动卡爪(12),所述活动卡爪(12)通过抵接毛坯内壁支撑毛坯;还包括外模(4),所述外模(4)的一个端面设置有若干螺孔,所述卡盘(11)的端面的外缘部对应所述螺孔设置有配合孔(5),所述螺孔与配合孔(5)共同穿插螺栓实现外模(4)在卡盘(11)上的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内旋式旋压机,包括机床本体(1),所述机床本体(1)设置有主轴(2),所述主轴(2)固定连接有用以安装毛坯的连接座(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两个内旋轮(6),所述内旋轮(6)转动安装在旋轮架(7)的端部,所述旋轮架(7)连接有驱动其横向和纵向移动的驱动总成(8),所述驱动总成(8)与机床本体(1)的控制装置连接,两个所述内旋轮(6)抵压在毛坯的内侧以完成旋压加工;所述连接座(3)上固定有与所述连接座(3)同心的卡盘(11),所述卡盘(11)上均布有至少三个可径向移动的活动卡爪(12),所述活动卡爪(12)通过抵接毛坯内壁支撑毛坯;还包括外模(4),所述外模(4)的一个端面设置有若干螺孔,所述卡盘(11)的端面的外缘部对应所述螺孔设置有配合孔(5),所述螺孔与配合孔(5)共同穿插螺栓实现外模(4)在卡盘(11)上的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旋式旋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盘(11)可拆卸固定在所述连接座(3)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旋式旋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盘(11)的侧面设置有用以调节活动卡爪(12)径向位置的调节孔(13)。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内旋式旋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床本体(1)上还增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可拆卸固定有加热元件(10),所述加热元件(10)包括两块同轴且不等径的圆弧弯板(10-1),两块圆弧弯板(10-1)之间形成有容置毛坯的壁的间隙(10-2),两块圆弧弯板(10-1)的远离连接座(3)的平面端通过扇环状的连接板(10-3)相连,所述圆弧弯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郗有成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众立法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