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兆专利>正文

组合式石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7101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组合式石墓,包括石材构成之多数侧墙以及前、后墙、顶盖,其中各墙板的两侧缘分别设有贯穿孔,该侧墙及前、后墙以纵、横直立排列,于前、后端与侧墙之连接处以护角柱体予以夹套,并于各侧墙之墙缘连接处以工字状固定柱夹套,并以圆状固定栓嵌设于各墙板之贯穿孔及固定柱、护角之套接孔形成长形容置室,于上方覆以多数并排之顶盖,而达到施工容易,符合环保目的。(*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合式石基本技术有关一种组合式石墓。习知的墓地的施工方法,皆于整地后,雇请工人将砖块、水泥、石板或磁砖等材料搬运上山,再以砖块砌成四边之墙面,使棺木置入后,再砌一顶盖,并于墙面贴设石板或磁砖,始可构成一完整的墓,过程极其繁复,尤其,一般的墓园皆设于山上或坡地,搬运过多的材料实非常不易,如遇到陡峭的山路,则更难施工,所花费的人力成本亦相当高昂,据保守的估计,以2-3个工人投入施工,约需7-10个工作日方可完成,丧家悲痛之余又承受额外经济负担,且施工中的脏乱,亦形成环境的污染。本技术的目的,即是提供一种组合式石墓,将各墙板切割为易于搬运之适当尺寸,并于各墙板之连接处套置护角及固定柱,而构成一石墓,使墓地的施工更为容易并节省人力成本,并避免因施工脏乱而污染环境。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合式石墓,包括由石材构成的多数侧墙、护角柱体、固定柱以及前墙、后墙、顶盖,其特征在于:各前墙、后墙、侧墙的两侧缘分别设有贯穿孔,而护角柱体及固定柱则于侧缘设有与该贯穿孔对应的套接孔,该侧墙及前、后墙直立排列成长方形,于前、后墙与侧墙之连接处以护角柱体予以夹套,并于各侧墙之墙缘连接处以固定柱夹套,且以圆状固定栓嵌设于各前墙、后墙、侧墙的贯穿孔及护角柱体、固定柱之套接孔,构成一容量室,于上方覆以多数并排的顶盖。所述的组合式石墓,其特征在于:该护角柱体设有纵、横向的直线滑槽,分别以垂直角度套设前、后墙及侧墙。所述的组合式石墓,其特征在于:该固定柱呈工字状,相邻连接的侧墙分别于水平方向套设于该固定柱两侧的直线滑槽。本技术的效果是:本技术以组合方式构成一石墓,易于施工且材料-->搬运方便,并可避免因施工脏乱造成对环境的污染,以符合环保的要求。本创作的主要特点,将配合以下所附图式实施例予以详细说明,如图所示:图1是本创作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创作之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4是本创作之组合示意图。图5A、5B分别是本创作之护角柱体及固定柱与前、后墙及侧墙结合剖面示意图。请同时参阅图1、2,本创作主要是由一前墙11、一后墙12及多数之侧墙13、顶盖14所组成,于实际之制作时,该等墙板及顶盖是由大理石或其他种类之石材所构成,且所需之数量是依不同长,宽度尺寸而设,仅举一较佳之实施例以利说明;于本实施例中,侧墙13是为六片,且其尺寸均等,而前墙11的高度则略高于后墙12,组立时,将前墙11、后墙12及多数之侧墙13予以直立纵、横排列成长方形,并于前墙11与前方之两侧墙13a连接处,套置一护角柱体15,使墙板的边缘嵌设于该护角柱体15之直线滑槽151、152,形成固定,而后墙12与后端之两侧墙13b连接处亦以相同之护角柱体15a予以套置,前、后端与中央之侧墙13a、13b、13之连接处则以相同之工字状固定柱16、16a套置,使各墙板的边缘嵌设固定柱16、16a之直线滑槽,形成固定,以构成一长形容置室,且该护角柱体15及固定柱16与墙板间均以圆形固定栓20钉入,使整个结构更为坚固,供棺木置入容置室中后,以顶盖14覆盖于上方,并以工业胶水粘合,而前墙11的表面则可供刻上碑文,构成一石墓。请参阅图3,本创作之前墙11是呈一T字状,且其两侧缘适当位置分别设有贯穿孔111,前端侧墙13a的侧缘适当位置亦设有贯穿孔131a,而护角柱体15除设有纵、横向之直线滑槽151、152外,其两侧则分别设有与前、侧墙贯穿孔111、131a同等位置之套接孔153、154,使前墙11与侧墙13a于套入直线滑槽151、152后,以圆状固定栓20钉入套接孔153、154及贯穿孔111、131a,形成紧密之相互枢接。-->而如图4所示,本创作之各侧墙13之连接处,是分别夹设有一工字状固定柱16、16a,如图所示,侧墙13a、13之边缘分别套置于该固定柱16、16a所设之直线滑槽161、162,形成夹合状,且侧墙13、13a侧缘适当位置设有贯穿孔132a、131而固定柱16两侧缘则设有与贯穿孔132a、131呈对等位置之套接孔163、164,使圆状固定栓20得以穿设贯穿孔132a、131及套接孔163、164,形成紧密之卡接。由图5可清楚看出,该前墙11与侧墙13a概呈一90°之方向,且经由护角柱体15的套合,由固定栓20将护角柱体15与前、侧墙11、13a紧密相接,防止其松动,而侧墙13a、13及13b(图未示)则以固定柱16夹固后,将固定栓20穿设于侧墙13a、13与固定柱,同样构成紧密之稳固结合。本创作于施工时,是于墓地挖掘适当深度之坑槽,于该坑槽上逐一排列前、后墙11、12及各侧墙13,藉由护角柱体15及固定柱16的卡接套置,形成一牢固之容置室,使棺木得以置入该容置空间,再以顶盖14铺陈于上方后,以工业胶水予以粘合,并将石墓周遭之泥土拨向石墓,使墓呈陷入状,且可于前墙11的表面刻以碑文,达到施工容易、节省人工成本之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石墓,包括由石材构成的多数侧墙、护角柱体、固定柱以及前墙、后墙、顶盖,其特征在于:各前墙、后墙、侧墙的两侧缘分别设有贯穿孔,而护角柱体及固定柱则于侧缘设有与该贯穿孔对应的套接孔,该侧墙及前、后墙直立排列成长方形,于前、后墙与侧墙之连接处以护角柱体予以夹套,并于各侧墙之墙缘连接处以固定柱夹套,且以圆状固定栓嵌设于各前墙、后墙、侧墙的贯穿孔及护角柱体、固定柱之套接孔,构成一容置室,于上方覆以多数并排的顶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石墓,包括由石材构成的多数侧墙、护角柱体、固定柱以及前墙、后墙、顶盖,其特征在于:各前墙、后墙、侧墙的两侧缘分别设有贯穿孔,而护角柱体及固定柱则于侧缘设有与该贯穿孔对应的套接孔,该侧墙及前、后墙直立排列成长方形,于前、后墙与侧墙之连接处以护角柱体予以夹套,并于各侧墙之墙缘连接处以固定柱夹套,且以圆状固定栓嵌设于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兆
申请(专利权)人:苏兆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