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隧道用电缆支撑装置,包括电缆支撑装置本体(1),在电缆支撑装置本体(1)的一端侧壁上设有数个安装件(2),安装件(2)与隧道(3)的外壁相连接;在电缆支撑装置本体(1)的另一端侧壁上设有数个电缆支撑件(4),在电缆支撑件(4)上安装有电缆固定件(5),电缆固定件(5)通过卡合件(6)活动安装在电缆支撑件(4)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构造简易、设计新颖合理,可就地取材,使用方便,操作便捷,节省材料,可重复回收利用,安全性好,能有效地解决隧道施工中布线凌乱的问题,便于集中整理电缆,施工成本低,电缆支撑托具有绝缘保护的作用,因此可以大大的减少或直接杜绝安全隐患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用电缆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装置,具体的是涉及一种隧道用电缆支撑装置,属于建筑施工电缆安全
技术介绍
通常来说,随着城市供电系统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电力输送方式也由故障率高、安全性差的地上空中架线输送逐步替换为故障率低、安全性高的地下电力隧道输送。地下电力隧道输送方式主要是在地下建设铺设电力电线的隧道,并通过电缆支撑装置将电力电缆按照电力系统设计规范铺设在电力隧道内。目前,隧道施工中,照明及用电设备必须通过电缆输送,且电缆线路较多,若电缆均通过地面敷设,安全隐患较大,且容易混淆。因此,需研制一种安全性高和工作可靠性强的一种隧道用电缆支撑装置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关键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诸多缺陷与不足,本技术对此进行了改进和创新,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可重复回收利用,安全性好,能有效地解决隧道施工中布线凌乱的问题,便于集中整理电缆的同时还可以大大的减少或直接杜绝安全隐患发生的这样一种隧道用电缆支撑装置。为解决上述问题并达到上述的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一种隧道用电缆支撑装置是通过采用下列的设计结构以及采用下列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作为本技术一种隧道用电缆支撑装置的改进,在电缆支撑装置本体(1)的一端侧壁上设有数个安装件(2),安装件(2)与隧道(3)的外壁相连接;在电缆支撑装置本体(1)的另一端侧壁上设有数个电缆支撑件(4),在电缆支撑件(4)上安装有电缆固定件(5),电缆固定件(5)通过卡合件(6)活动安装在电缆支撑件(4)上。作为本技术上述的改进,所述电缆支撑装置本体(1)整体为钢制的实心或中空圆柱体或者是棒状体构件,该圆柱体或者是棒状体构件的总数量设置为≥三个,且所述电缆支撑装置本体(1)成排地设置。作为本技术上述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件(2)整体为钢制的实心或中空圆柱体或者是棒状体构件,该圆柱体或者是棒状体构件的总数量设置为≥两个。作为本技术上述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电缆支撑件(4)整体为钢制的实心或中空圆柱体或者是棒状体构件,该中空圆柱体或者是棒状体构件的总数量设置为≥七个。作为本技术上述的又进一步改进,所述电缆支撑件(4)为带有外螺纹的螺杆或者是丝杆。作为本技术上述的再进一步改进,所述电缆固定件(5)是由陶瓷制作而成的绝缘瓷瓶,该绝缘瓷瓶整体为内部中空的工字形结构。作为本技术上述的再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卡合件(6)为六角螺母或者是平头螺母。作为本技术上述的又再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件(2)和电缆支撑件(4)与所述电缆支撑装置本体(1)之间均是采用固定连接,固定连接为焊接连接或者是直接加工为一体成型结构。作为本技术上述的又再更加进一步改进,在电缆支撑装置本体(1)和安装件(2)以及电缆支撑件(4)的外表面均喷涂有带有颜色的涂料或者是防锈层,防锈层包括环氧富锌底漆和氯化橡胶面漆。作为本技术上述的还更加进一步改进,所述涂料为黄色油漆;所述防锈层还包括位于环氧富锌底漆和氯化橡胶面漆之间的环氧云铁中间漆。工作原理是:该设计结构的一种隧道用电缆支撑装置在工作之前,需对本技术设计结构的一种隧道用电缆支撑装置进行制作后待为备用。制作时,将加工好的安装件(2)和电缆支撑件(4)与电缆支撑装置本体(1)焊接为一整体,构成本技术设计结构的隧道用电缆支撑装置。安装时,将上述已经制作完好的电缆支撑装置本体(1)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从配电箱引接出的电缆,通过设计情况的需要,间隔一定的距离布设一个本技术设计结构的电缆支架进行使用,与此同时,将设置于电缆支撑装置本体(1)一侧上的安装件(2)与隧道外壁固定,并将电缆固定件(5)穿套式的安装在电缆支撑件(4)上,并通过卡合件(6)卡合固定牢靠,作为预备使用。使用时,将其布置在需要照明的操作面人员不易接触处,将多根电缆线(7)布置于电缆固定件(5)上,从而使电缆安全可靠的集中设置于该装置上。拆除时先逐一取下电缆,再人工取下瓷瓶,最后取下支架,洞口用砂浆填补。最后,将其本技术设计结构的电缆支撑装置整理修复后移至仓库待为下次使用,周而复始,依序循环使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构造简易、设计新颖合理,可就地取材,使用方便,操作便捷,节省材料,可重复回收利用,安全性好,能有效地解决隧道施工中布线凌乱的问题,便于集中整理电缆,施工成本低,电缆支撑托具有绝缘保护的作用,因此可以大大的减少或直接杜绝安全隐患的发生。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电缆固定件(5)部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其中,图中标号:1—电缆支撑装置本体;2—安装件;3—隧道;4—电缆支撑件;5-电缆固定件;6—卡合件;7—电缆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造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更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说明书附图1至说明书附图3所示的一种隧道用电缆支撑装置,包括电缆支撑装置本体1,在电缆支撑装置本体1的一端侧壁上设有数个安装件2,安装件2与隧道3的外壁相连接;在电缆支撑装置本体1的另一端侧壁上设有数个电缆支撑件4,在电缆支撑件4上安装有电缆固定件5,电缆固定件5通过卡合件6活动安装在电缆支撑件4上。进一步的,电缆支撑装置本体1整体为钢制的实心或中空圆柱体或者是棒状体构件,该圆柱体或者是棒状体构件的总数量设置为≥三个,且所述电缆支撑装置本体1成排地设置。进一步的,安装件2整体为钢制的实心或中空圆柱体或者是棒状体构件,该圆柱体或者是棒状体构件的总数量设置为≥两个。进一步的,电缆支撑件4整体为钢制的实心或中空圆柱体或者是棒状体构件,该中空圆柱体或者是棒状体构件的总数量设置为≥七个。具体的,电缆支撑件4为带有外螺纹的螺杆或者是丝杆。进一步的,电缆固定件5是由陶瓷制作而成的陶瓷构件,该陶瓷构件整体为内部中空的工字形结构。进一步的,卡合件6为六角螺母或者是平头螺母。进一步的,安装件2和电缆支撑件4与所述电缆支撑装置本体1之间均是采用固定连接,固定连接为焊接连接或者是直接加工为一体成型结构。进一步的,在电缆支撑装置本体1和安装件2以及电缆支撑件4的外表面均喷涂有带有颜色的涂料或者是防锈层,防锈层包括环氧富锌底漆和氯化橡胶面漆。具体的,涂料为黄色油漆;防锈层还包括位于环氧富锌底漆和氯化橡胶面漆之间的环氧云铁中间漆。综上所述,本技术更为具体的实施方式是:该设计结构的一种隧道用电缆支撑装置在工作之前,需对本技术设计结构的一种隧道用电缆支撑装置进行制作后待为备用。制作时,将加工好的安装件2和电缆支撑件4与电缆支撑装置本体1焊接为一整体,构成本技术设计结构的隧道用电缆支撑装置。安装时,将上述已经制作完好的电缆支撑装置本体1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从配电箱引接出的电缆,通过设计情况的需要,间隔一定的距离布设一个本技术设计结构的电缆支架进行使用,与此同时,将设置于电缆支撑装置本体1一侧上的安装件2与隧道外壁固定,并将电缆固定件5穿套式的安装在电缆支撑件4上,并通过卡合件6卡合固定牢靠,作为预备使用。使用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用电缆支撑装置,包括电缆支撑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在电缆支撑装置本体(1)的一端侧壁上设有数个安装件(2),安装件(2)与隧道(3)的外壁相连接;在电缆支撑装置本体(1)的另一端侧壁上设有数个电缆支撑件(4),在电缆支撑件(4)上安装有电缆固定件(5),电缆固定件(5)通过卡合件(6)活动安装在电缆支撑件(4)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用电缆支撑装置,包括电缆支撑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在电缆支撑装置本体(1)的一端侧壁上设有数个安装件(2),安装件(2)与隧道(3)的外壁相连接;在电缆支撑装置本体(1)的另一端侧壁上设有数个电缆支撑件(4),在电缆支撑件(4)上安装有电缆固定件(5),电缆固定件(5)通过卡合件(6)活动安装在电缆支撑件(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用电缆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支撑装置本体(1)整体为钢制的实心或中空圆柱体或者是棒状体构件,该圆柱体或者是棒状体构件的总数量设置为≥三个,且所述电缆支撑装置本体(1)成排地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用电缆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2)整体为钢制的实心或中空圆柱体或者是棒状体构件,该圆柱体或者是棒状体构件的总数量设置为≥两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用电缆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支撑件(4)整体为钢制的实心或中空圆柱体或者是棒状体构件,该中空圆柱体或者是棒状体构件的总数量设置为≥七个。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昌凤,张强,常阿娜,熊雪琴,王海燕,子丽天,仇智斌,周开敏,李强,徐小洪,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云南建投第五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