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浸水式电缆连接结构及电动机。浸水式电缆连接结构包括连接器和电缆插件,所述电缆插件的外侧依次包裹有第一乙丙橡胶自粘带、第一硅胶自粘带和第一胶带;所述电缆插件与所述连接器插接后,所述电缆插件与所述连接器的连接处外侧依次包裹有第二乙丙橡胶自粘带、第二硅胶自粘带和第二胶带。电动机包括上述所述的浸水式电缆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有效地减小了电缆连接结构的体积,而且还有效的提高了电缆散热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浸水式电缆连接结构及电动机
本技术涉及电动机
,尤其是涉及一种浸水式电缆连接结构及电动机。
技术介绍
随时电力行业的发展,电动机在国内外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目前,电动机占用空间受限的越来越多,而且对于超高速永磁电动机转速高,功率密度高,而体积要求远小于同功率普通的电动机。大多数电动机的电缆都是通过接线盒进行连接,采用在接线盒内将电缆与接线螺栓下端相连接,再将外接电缆引入接线盒内接到接线螺栓上端。电动机接线盒的体积大、零部件多,不但造成安装时结构复杂、不利于电缆散热。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技术的总体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浸水式电缆连接结构,不仅有效地减小了电缆连接结构的体积,而且还有效的提高了电缆散热的性能。本技术提供的浸水式电缆连接结构,包括:连接器和电缆插件,所述电缆插件的外侧依次包裹有第一乙丙橡胶自粘带、第一硅胶自粘带和第一胶带;所述电缆插件与所述连接器插接后,所述电缆插件与所述连接器的连接处外侧依次包裹有第二乙丙橡胶自粘带、第二硅胶自粘带和第二胶带。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器的外壁设置多个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二乙丙橡胶自粘带配合使用。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器与所述第二乙丙橡胶自粘带之间形成间隙。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乙丙橡胶自粘带的外侧设置有热缩套管。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电缆插件包括接线插件和电磁线,所述接线插件伸入到所述连接器内部。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接线插件和所述电磁线之间设置有铜线。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电磁线外侧包裹有绝缘层。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电磁线伸入到所述热缩套管内部。本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机,不仅有效地减小了电缆连接结构的体积,而且还有效的提高了电缆散热的性能。本技术提供的电动机,包括:浸水式绝缘机构和上述的浸水式电缆连接结构;所述浸水式绝缘机构通过所述浸水式绝缘机构内部的电磁线与所述浸水式电缆连接结构内部的电磁线相连,两根所述电磁线的外表面均设置有绝缘层。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两根所述电磁线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乙丙橡胶自粘带,所述第二乙丙橡胶自粘带外表面依次设置有第二硅胶自粘带和第二胶带。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浸水式电缆连接结构及电动机具有如下优势:本技术提供的浸水式电缆连接结构,包括连接器和电缆插件,电缆插件的外侧依次包裹有第一乙丙橡胶自粘带、第一硅胶自粘带和第一胶带;电缆插件与所述连接器插接后,电缆插件与连接器的连接处外侧依次包裹有第二乙丙橡胶自粘带、第二硅胶自粘带和第二胶带。通过多层自粘带和胶带的设置,能够保证电缆插件与连接器的连接处的封口严密,不会存在渗水的现象,因此该浸水式电缆连接结构不仅有效地减小了电缆连接结构的体积,而且还有效的提高了电缆散热的性能。本技术提供的电动机,包括浸水式绝缘机构和上述的浸水式电缆连接结构;浸水式绝缘机构通过浸水式绝缘机构内部的电磁线与浸水式电缆连接结构内部的电磁线相连,两根电磁线的外表面均设置有绝缘层。由于浸水式电缆连接结构的设置,所以电动机具有上述浸水式电缆连接结构的所有优点;不仅有效地减小了电缆连接结构的体积,而且还有效的提高了电缆散热的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浸水式电缆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浸水式电缆连接结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浸水式电缆连接结构的电缆插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浸水式电缆连接结构与浸水式绝缘机构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浸水式电缆连接结构与浸水式绝缘机构连接后的局部放大图。图标:100-连接器;200-电缆插件;300-电机基座;101-第一乙丙橡胶自粘带;102-第一硅胶自粘带;103-第一胶带;104-热缩套管;105-硅胶;201-第二乙丙橡胶自粘带;202-第二硅胶自粘带;203-第二胶带;204-接线插件;205-铜线;206-电磁线;207-绝缘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浸水式电缆连接结构,包括连接器100和电缆插件200,所述电缆插件200的外侧依次包裹有第一乙丙橡胶自粘带101、第一硅胶自粘带102和第一胶带103;所述电缆插件200与所述连接器100插接后,所述电缆插件200与所述连接器100的连接处外侧依次包裹有第二乙丙橡胶自粘带201、第二硅胶自粘带202和第二胶带203。通过多层自粘带和胶带的设置,能够保证电缆插件200与连接器100的连接处的封口严密,不会存在渗水的现象,因此该浸水式电缆连接结构不仅有效地减小了电缆连接结构的体积,而且还有效的提高了电缆散热的性能。具体的,连接器100与电机基座300相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胶带103的外侧需要用酒精进行清理,避免存在油污、灰尘、碎屑等残留杂物。本实施例可选方案中,第一乙丙橡胶自粘带101为交错式错位叠包J-30型乙丙橡胶自粘带,叠包单边厚度为3mm-5mm,封口必须严密,且叠包单边厚度最优方案为4mm。其中,交错式错位叠包是指第一乙丙橡胶自粘带101紧贴电缆插件200缠绕一圈后,在缠绕下一圈时错位缠绕,这样依次沿着电缆插件200的长度方向缠绕,形成第一乙丙橡胶自粘带101层。具体的,第一硅胶自粘带102为半叠包2层0.2×25硅胶105自粘带2551,其中,半叠包是指第一硅胶自粘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浸水式电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器和电缆插件,所述电缆插件的外侧依次包裹有第一乙丙橡胶自粘带、第一硅胶自粘带和第一胶带;所述电缆插件与所述连接器插接后,所述电缆插件与所述连接器的连接处外侧依次包裹有第二乙丙橡胶自粘带、第二硅胶自粘带和第二胶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浸水式电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器和电缆插件,所述电缆插件的外侧依次包裹有第一乙丙橡胶自粘带、第一硅胶自粘带和第一胶带;所述电缆插件与所述连接器插接后,所述电缆插件与所述连接器的连接处外侧依次包裹有第二乙丙橡胶自粘带、第二硅胶自粘带和第二胶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水式电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的外壁设置多个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二乙丙橡胶自粘带配合使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水式电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与所述第二乙丙橡胶自粘带之间形成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水式电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乙丙橡胶自粘带的外侧设置有热缩套管。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浸水式电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插件包括接线插件和电磁线,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生,闫丽利,吴兴刚,张爽,邹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博远机电嘉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