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太阳能集热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使用太阳能加热的过程中需要采用电辅热的方式配合加热的问题;包括用于进行整体支撑的框架体,设置在使用地;用于获取太阳能进行发电的若干发电柱,活动地设置在框架体上,并可在框架体上旋转,且相邻发电柱的两端均连接有汇流带;用于带动若干发电柱进行旋转的旋转装置,设置在框架体一端,并与若干发电柱一端连接;用于获取太阳能进行制热的制热层,设置在框架体上,并置于若干发电柱下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太阳能集热装置能够在更好加热的同时不造成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集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太阳能集热装置。
技术介绍
太阳能集热是一种将太阳的辐射能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能量的过程,如将太阳能可以转换为热能或电能;然而,随着世界能源的短缺,太阳能以其清洁、储量巨大、成本低、无地域限制和能源储量高等众多优点,成为可再生能源的首选资源;在很多地方太阳能均有这丰富的太阳能资源,甚至有些地区常年日照市场在2000小时以上;因此,越来越多的趋向于太阳能能源的应用;但是,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天阳能集热设备结构较为单一,在使用的过程中仅能够满足单一的加热使用,如仅能够满足单一的水加热,而在冬季或较为寒冷的地区,加热后的水温不能够满足正常的使用需要采用电辅热的方式配合使用,这样便造成的较多能源的投入,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太阳能集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太阳能集热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使用太阳能加热的过程中需要采用电辅热的方式配合加热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太阳能集热装置,包括:用于进行整体支撑的框架体,设置在使用地;用于获取太阳能进行发电的若干发电柱,活动地设置在框架体上,并可在框架体上旋转,且相邻发电柱的两端均连接有汇流带;用于带动若干发电柱进行旋转的旋转装置,设置在框架体一端,并与若干发电柱一端连接;用于获取太阳能进行制热的制热层,设置在框架体上,并置于若干发电柱下部。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用于将若干发电柱置于独立空间的第一透光板和第二透光板,第一透光板设置在若干发电柱上侧,第二透光板设置在若干发电柱下侧。优选的,第一透光板为钢化玻璃板,第二透光板为钢化玻璃板。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保温层,设置在制热层底部。优选的,保温层为酚醛泡沫保温层、聚苯乙烯保温层或聚氨酯保温层中的一种。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发电柱包括:旋转柱,两端分别活动地设置在框架体上;若干电池,设置在旋转柱上,并跟随旋转柱进行旋转。优选的,旋转柱为空心结构。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旋转装置包括:旋转电机,设置在框架体一端;联动块,与旋转电机连接,并通过若干联动柱与若干发电柱连接。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旋转装置包括:旋转电机,设置在框架体一端,切旋转电机上设置有齿轮;传动链,设置在齿轮上,并与设置在若干发电柱一端上的齿轮连接。优选的,制热层为吸热板。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若干发电柱和制热层的配合,能够在进行发电的同时进行制热,这样,当处于冬季或寒冷的地区时,可以通过若干发电柱产生的电能对制热层进行电辅热,提高加热的效果,且发电和制热均采用太阳能获得,无需其他能源的介入,进而能够在更好加热的同时不造成资源的浪费;且在本技术中,若干发电柱能够进行旋转,一方面可以配合阳光旋转发电柱的角度;另一方面当阳光充足能够满足单独制热的情况,可以选择旋转发电柱,增加制热层采光面积,提高加热的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太阳能集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若干发电柱旋转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右视图1后,本技术太阳能集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框架体;2、发电柱;21、旋转柱;22、电池;3、汇流带;4、旋转装置;41、旋转电机;42、联动块;43、传动链;5、制热层;6、第一透光板;7、第二透光板;8、保温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6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太阳能集热装置,包括:框架体1,该框架体1设置在使用地,可以配合直接和螺栓等进行固定在使用地,防止框架体1在使用的过程中动作;本技术中优选的框架体1为金属结构,并在其外表面设镀锌,保证其在室外使用时的寿命增加;若干发电柱2,活动地设置在框架体1上,并可在框架体1上旋转,且相邻发电柱2的两端均连接有汇流带3;通过若干发电柱2获取太阳能进行发电;其中,发电柱2包括旋转柱21和若干电池22,该旋转柱21两端分别活动地设置在框架体1上;若干电池22设置在旋转柱21上,并跟随旋转柱21进行旋转;本技术中优选的旋转柱21为空心结构;以降低整体质量的前提下不影响使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电池22获取太阳能,并将获取的太阳能转换为电能;旋转装置4设置在框架体1一端,并与若干发电柱2一端连接;通过旋转装置4带动若干发电柱2进行旋转;如图2或图3所示,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控制旋转装置4动作,并带动若干发电柱2动作,实现若干发电柱2的旋转;其中,如图2所示,旋转装置4包括旋转电机41和联动块42,该旋转电机41设置在框架体1一端;联动块42与旋转电机41连接,并通过若干联动柱与若干发电柱2连接;即若干联动柱的一端与若干发电柱2的一端销接,另一端与联动块42销接,这样当旋转电机41动作时,会带动联动块42进行横向位移,进而通过联动块42间接的带动若干发电柱2进行旋转;如图3所示,旋转装置4还可以包括:旋转电机41和传动链43,该旋转电机41设置在框架体一端,切旋转电机41上设置有齿轮;传动链43设置在齿轮上,并与设置在若干发电柱2一端上的齿轮连接;即旋转电机41旋转带动齿轮旋转,齿轮带动传动链43旋转,进而带动若干发电柱2一端的齿轮旋转,进而间接的带动若干发电柱2旋转;通过上述的方式,可以根据太阳的位置调整若干发电柱2的角度,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若干发电柱2,增加若干发电柱2支架的间隙,即旋转为图4的状态,进而使制热层5能够更大面积的获取太阳能;制热层5设置在框架体1上,并置于若干发电柱2下部;利用制热层5收集穿过若干发电柱2之间缝隙的太阳能,进而实现制热;而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对旋转装置4的操作,使若干发电柱2旋转,进而增加相邻发电柱2之间的缝隙,使制热层5能够更大面积的获取太阳能;进而提高制热的效率;本技术中,制热层5优选为吸热板。另外,为提高若干发电柱2的发电效率,优选的设置有第一透光板6和第二透光板7,该第一透光板6设置在若干发电柱2上侧,第二透光板7设置在若干发电柱2下侧;并与框架体1组合后形成一密闭的空间,而若干发电柱2置于该密闭的空间中,一方面通过第一透光板6和第二透光板7进行若干发电柱2的保护,另一方面第一透光板6和第二透光板7组合后,可以置于制热层5顶部,减少了制热层5对外界辐射的热量,降低与外界空气的对流,提高整体的热效率,本技术中,优选的,第一透光板6为钢化玻璃板,第二透光板7为钢化玻璃板;再者,本技术中还设置有保温层8,该保温层8设置在制热层5底部;优选的,保温层8为酚醛泡沫保温层8、聚苯乙烯保温层8或聚氨酯保温层8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集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进行整体支撑的框架体(1),设置在使用地;用于获取太阳能进行发电的若干发电柱(2),活动地设置在所述框架体(1)上,并可在所述框架体(1)上旋转,且相邻所述发电柱(2)的两端均连接有汇流带(3);用于带动若干所述发电柱(2)进行旋转的旋转装置(4),设置在所述框架体(1)一端,并与若干所述发电柱(2)一端连接;用于获取太阳能进行制热的制热层(5),设置在所述框架体(1)上,并置于若干所述发电柱(2)下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集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进行整体支撑的框架体(1),设置在使用地;用于获取太阳能进行发电的若干发电柱(2),活动地设置在所述框架体(1)上,并可在所述框架体(1)上旋转,且相邻所述发电柱(2)的两端均连接有汇流带(3);用于带动若干所述发电柱(2)进行旋转的旋转装置(4),设置在所述框架体(1)一端,并与若干所述发电柱(2)一端连接;用于获取太阳能进行制热的制热层(5),设置在所述框架体(1)上,并置于若干所述发电柱(2)下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集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将所述若干发电柱(2)置于独立空间的第一透光板(6)和第二透光板(7),所述第一透光板(6)设置在若干所述发电柱(2)上侧,所述第二透光板(7)设置在若干所述发电柱(2)下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集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光板(6)为钢化玻璃板,所述第二透光板(7)为钢化玻璃板。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集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温层(8),设置在所述制热层(5)底部。5.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迟庆伟,李冬,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天成冠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