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风机轴密封结构,以对风机轴与风机壳体之间的缝隙构成密封,包括套设于风机轴上的密封圈,且密封圈具有塞设于缝隙中、并与风机轴和风机壳体相抵接的第一支脚;还包括套设于所述密封圈外的壁板,并于壁板上螺接有若干顶置于密封圈外周面上的顶丝,以及夹置于壁板两端且固连于一起的压板和固定法兰,且于固定法兰上构造有用于与风机壳体连接的连接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通过设置在密封圈上塞设于缝隙中的第一支脚,能够保证风机轴与风机壳体之间的密封连接而可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同时,通过设置顶丝,可调节密封圈和风机轴之间的径向间隙,从而保证第一支脚稳定地塞置于缝隙中,而保证风机轴与风机壳体之间的密封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机轴密封结构
本技术涉及风机
,特别涉及一种风机轴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离心风机轴封通常使用高密度毛毡或石棉板进行密封,其使用周期较短,且易形成漏风,造成风机能耗增加。另外,由于结构限制,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而使密封件磨损时,会增大密封件和轴之间的结合间隙,而降低密封效果;同时,密封件磨损严重时,其更换维修操作复杂,大大影响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风机轴密封结构,以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风机轴密封结构,以对风机轴与风机壳体之间的缝隙构成密封,所述风机轴密封结构包括套设于所述风机轴上的密封圈,且所述密封圈具有塞设于所述缝隙中、并与所述风机轴和所述风机壳体相抵接的第一支脚;还包括套设于所述密封圈外的壁板,并于所述壁板上螺接有若干顶置于所述密封圈外周面上的顶丝,以及夹置于所述壁板两端且固连于一起的压板和固定法兰,且于所述固定法兰上构造有用于与所述风机壳体连接的连接部。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圈呈“Y”字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圈包括主体、固连于所述主体一端的所述第一支脚,以及与所述第一支脚呈“八”字形对称布置的第二支脚,于所述第一支脚、所述第二支脚以及所述风机轴之间围构形成有空腔。进一步的,于所述主体的外周面上构造有环形凹槽,于所述环形凹槽内设有将所述密封圈抱紧于所述风机轴上的拉簧。进一步的,于所述主体上构造有径向布置且与所述空腔相连通的注油孔。进一步的,所述壁板为剖分式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圈由长条状的密封条合拢而成。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为均布形成于所述固定法兰上的若干连接孔。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本技术所述的风机轴密封结构,通过设置在密封圈上塞设于缝隙中的第一支脚,能够保证风机轴与风机壳体之间的密封连接而可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同时,通过设置顶丝,可调整顶丝对密封圈施加的顶紧力,进而调节密封圈和风机轴之间的径向间隙,从而保证第一支脚稳定地塞置于缝隙中,而保证风机轴与风机壳体之间的密封连接。(2)密封圈设呈“Y”字形结构,可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而提高密封效果。(3)设置空腔,不仅能够降低密封圈对风机轴的旋转摩擦力,同时也便于加注润滑油而提高风机轴转动的平顺性。(4)通过设置拉簧,能够将密封圈抱紧于风机轴上,从而保证密封圈与风机轴紧密贴合,进而提高密封效果。(5)设置注油孔,可便于向空腔内添加润滑油,以提高风机轴的转动平顺性。(6)将壁板构造为剖分式结构,可在密封圈磨损后,便于拆卸而进行维修更换。(7)连接部采用连接孔的形式,其结构简单,便于设计实施。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风机轴密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壁板与密封圈的安装结构示意图的;附图标记说明:1-风机轴,2-风机壳体,3-固定法兰,31-连接孔,4-密封圈,41-主体,42-第一支脚,43-环形凹槽,44-注油孔,45-第二支脚,5-拉簧,6-螺柱,7-压板,8-壁板,9-空腔,10-顶丝。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本实施例涉及一种风机轴密封结构,以对风机轴1与风机壳体2之间的缝隙构成密封,结合图1所示,所述风机轴密封结构包括套设于风机轴1上的密封圈4,且密封圈4具有塞设于缝隙中、并与风机轴1和风机壳体2相抵接的第一支脚42,如此设置,可利用第一支脚42将风机轴1与风机壳体2之间的缝隙塞住,从而实现风机轴1与风机壳体2之间的密封连接。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风机轴密封结构还包括套设于密封圈4外的壁板8,并于壁板8上螺接有若干顶置于密封圈4外周面上的顶丝10,以及夹置于壁板8两端且固连于一起的压板7和固定法兰3,且于固定法兰3上构造有用于与风机壳体2连接的连接部,该连接部具体为形成于固定法兰3上的若干连接孔31,且为提高连接效果,该连接孔31还沿固定法兰3的周向均布设置。本实施例,通过设置顶丝10,可在密封圈4磨损而使密封圈4与风机轴1之间产生径向间隙时,调整顶丝10对密封圈4的径向顶紧力,而保证密封圈4与风机轴1紧密贴合,进而保证第一支脚42对风机轴1与风机壳体2之间缝隙的封堵而保证密封效果。而为进一步提高使用效果,本实施例的顶丝10具体为沿壁板8的周向均布设置的六个。当然,顶丝10除了设置六个,也可设置五个、七个等其他数量。结合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密封圈4大致呈“Y”字形结构,具体包括包括主体41、固连于主体41一端的第一支脚42,以及与第一支脚42呈“八”字形对称布置的第二支脚45,于第一支脚42、第二支脚45以及风机轴1之间围构形成有空腔9,上述的顶丝10即顶置于主体41上。另外,于主体41的外周面上构造有环形凹槽43,并于环形凹槽43内设有将密封圈4抱紧于风机轴1上的拉簧5,以保证第一支脚42牢固地塞设于风机轴1与风机壳体2之间的缝隙中。此外,为提高风机轴1转动的平顺性,于主体41上还构造有径向布置且与空腔9相连通的注油孔44,以便于通过注油孔44向空腔9中加注润滑油,同时,因第一支脚42和第二支脚45与风机轴1的紧密贴合,能够保证润滑油不溢出空腔9而保证润滑效果。为进一步提高使用效果,以便于拆卸密封圈4而进行维修更换,本实施例的密封圈4是由长条状的密封条合拢而成,也即密封圈4并非是固有的环形结构,而是通过将密封条两端的端面相贴合,并利用拉簧5固定而围构成的环形。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壁板8为由两块半圆形的分壁板8组装构成的剖分式结构,且于两分壁板8的相接处设有安装孔,以通过螺栓将两分壁板8连接于一起,而便于拆装。本实施例的风机轴密封结构,通过将第一支脚42塞设于缝隙中的,能够保证风机轴1与风机壳体2之间的密封连接而可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同时,通过设置顶丝10,可调整顶丝10对密封圈4施加的顶紧力,进而调节密封圈4和风机轴1之间的径向间隙,从而保证第一支脚42稳定地塞置于缝隙中,进而保证风机轴1与风机壳体2之间的密封效果。本风机轴密封结构在具体安装时,首先将固定法兰3与风机壳体2相连接,然后将密封圈4围设于风机轴1上,并使第一支脚42塞置于风机轴1与风机壳体2之间的缝隙中,然后将拉簧5卡置于环形凹槽43中,并使拉簧5的两端连接于一起,以将密封圈4抱紧于风机轴1上;再将壁板8围设于密封圈4外,并使顶丝10顶置于密封圈4上,最后将压板7抵置于壁板8上,并使压板7与固定法兰3通过螺柱6和螺栓固连于一起即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机轴密封结构,以对风机轴(1)与风机壳体(2)之间的缝隙构成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轴密封结构包括套设于所述风机轴(1)上的密封圈(4),且所述密封圈(4)具有塞设于所述缝隙中、并与所述风机轴(1)和所述风机壳体(2)相抵接的第一支脚(42);还包括套设于所述密封圈(4)外的壁板(8),并于所述壁板(8)上螺接有若干顶置于所述密封圈(4)外周面上的顶丝(10),以及夹置于所述壁板(8)两端且固连于一起的压板(7)和固定法兰(3),且于所述固定法兰(3)上构造有用于与所述风机壳体(2)连接的连接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机轴密封结构,以对风机轴(1)与风机壳体(2)之间的缝隙构成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轴密封结构包括套设于所述风机轴(1)上的密封圈(4),且所述密封圈(4)具有塞设于所述缝隙中、并与所述风机轴(1)和所述风机壳体(2)相抵接的第一支脚(42);还包括套设于所述密封圈(4)外的壁板(8),并于所述壁板(8)上螺接有若干顶置于所述密封圈(4)外周面上的顶丝(10),以及夹置于所述壁板(8)两端且固连于一起的压板(7)和固定法兰(3),且于所述固定法兰(3)上构造有用于与所述风机壳体(2)连接的连接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轴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4)呈“Y”字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轴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4)包括主体(41)、固连于所述主体(41)一端的所述第一支脚(42),以及与所述第一支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淑锋,魏卫东,张立华,刘广铎,杨宪宁,周小强,张志强,白云亮,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金隅鼎鑫水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