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捻机放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6217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4 0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捻机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设置于底板上的放线辊及导线装置,所述底板上设有一定位轴,所述放线辊转动套设于所述定位轴上;所述导线装置包括立柱及环形导线圈,所述立柱垂直于所述底板设置,且所述立柱平行于所述定位轴设置,所述立柱设置于所述定位轴的旁侧,所述环形导线圈套设于所述放线辊的外侧,所述环形导线圈与所述定位轴同轴设置,所述环形导线圈的外缘面经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立柱相连;所述环形导线圈的内缘面上环形均布有复数个环形过线圈,复数个所述环形过线圈的外缘面安装于所述环形导线圈的内缘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放线质量及放线稳定性。

A Twister Setting-out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aying-out device of a twister,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a bottom plate, a laying roll and a conductor device arranged on the bottom plate, a certain axis on the bottom plate, and a rotating sleeve of the laying roll on the positioning axis; the conductor device includes a column and a ring conductor coil, the column is vertical to the bottom plate, and the column is parallel to the setting. The position axis is arranged, the column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of the positioning axis, the ring wire coil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release roller, the ring wire coil is coaxially arranged with the positioning axis, the outer edge of the ring wire coil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lumn through the first connecting plate, and the inner edge of the ring wire coil is annularly arranged with plural ring coils, and the plurality of ring coils are arranged on the inner edge surface of the ring wire coil. The outer edge surface of the through coil is mounted on the inner edge surface of the ring conductor coil. The utility model improves the wiring quality and st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捻机放线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纱线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加捻机放线装置。
技术介绍
加捻是利用回转运动,把牵伸后的细条子,像洗脸时绞毛巾一样加以扭转,以使纤维间的纵向联系固定起来的过程。条子绕本身轴心扭转一周,叫做加上一个“捻回”。加捻利用纤维的弯曲和扭转。弯曲可造成卷绕,扭转会形成捻回。纤维条如果一端固定,另一端扭转,有一定张力,就产生捻回。如果没有张力,则纤维的扭转有可能转化为弯曲,纤维条会扭结成小辫子状。所以,张力和扭转是加捻的必要条件。而加捻主要是采用加捻机进行加捻工作。现有技术中,纱线放线进入到加捻机中的时候,一般情况是直接从放线辊上面将纱线拉出,这种方式中,一般情况是放线辊随着放线而转动,但是,这种放线结构中,由于缺少对纱线的导向,容易导致纱线断裂。因此,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努力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加捻机放线装置,通过使用该结构,提高了放线质量,防止纱线的断裂。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加捻机放线装置,包括底板、设置于底板上的放线辊及导线装置,所述底板上设有一定位轴,所述放线辊转动套设于所述定位轴上;所述导线装置包括立柱及环形导线圈,所述立柱垂直于所述底板设置,且所述立柱平行于所述定位轴设置,所述立柱设置于所述定位轴的旁侧,所述环形导线圈套设于所述放线辊的外侧,所述环形导线圈与所述定位轴同轴设置,所述环形导线圈的外缘面经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立柱相连;所述环形导线圈的内缘面上环形均布有复数个环形过线圈,复数个所述环形过线圈的外缘面安装于所述环形导线圈的内缘面上;所述底板上还设有一立板,所述立板设置于所述定位轴的一侧,且所述立板设置于所述立柱的相对侧,所述立板的侧壁上设有一限位杆,所述环形导线圈的外缘面经第二连接板套设于所述限位杆上;所述立柱及所述限位杆的外缘面上均螺接有上螺母及下螺母,所述第一连接板套设于所述立柱上,所述第二连接板套设于所述限位杆上,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于立柱的上螺母与下螺母之间,所述第二连接板设置于所述限位杆的上螺母与下螺母之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环形导线圈的内径大于所述放线辊的外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定位轴的底部外缘面上套设有一环形支撑板,所述环形支撑板经一轴承转动安装于所述定位轴底部的外缘面上,所述放线辊的底部抵于所述环形支撑板的顶面上。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放线辊的顶部设有一环形限位块,所述环形限位块的底面设有一定位柱,所述定位柱插设于所述放线辊的顶部开口内,所述环形限位块的底面抵于所述放线辊的顶面上。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环形限位块的直径大于所述放线辊的直径,所述环形限位块的直径小于所述环形导线圈的内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环形限位块的顶部还设有一柱型抓手。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中通过将放线辊转动套设在定位轴上,在放线辊的外部套设环形导线圈,环形导线圈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立柱及限位杆上,由于环形导线圈的直径大于放线辊的直径,这样在放线的过程中,能够通过环形导线圈对纱线进行导向,能够保证放线质量,利用环形导线圈对纱线进行捋顺导向,保证放线质量,防止纱线断裂;2.本技术中环形导线圈能够通过第一连接板及第二连接板在立柱及限位杆上面进行上下移动,这样能够调节环形导线圈的位置,能够用于对不同的纱线进行导向,保证放线质量,防止纱线断裂;3.本技术中在放线辊的顶部设置环形限位块,环形限位块能够对纱线进行导向,保证纱线的放线质量;4.本技术中在环形导线圈内部设置多个环形过线圈,这样能够便于调节纱线的出线位置,保证纱线的放线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环形限位块未画出);图3是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中:1、底板;2、放线辊;3、定位轴;4、立柱;5、环形导线圈;6、第一连接板;7、立板;8、限位杆;9、第二连接板;10、上螺母;11、下螺母;12、环形支撑板;13、轴承;14、环形限位块;15、定位柱;16、柱型抓手;17、环形过线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参见图1~3所示,一种加捻机放线装置,包括底板1、设置于底板1上的放线辊2及导线装置,所述底板1上设有一定位轴3,所述放线辊2转动套设于所述定位轴3上;所述导线装置包括立柱4及环形导线圈5,所述立柱4垂直于所述底板1设置,且所述立柱4平行于所述定位轴3设置,所述立柱4设置于所述定位轴3的旁侧,所述环形导线圈5套设于所述放线辊2的外侧,所述环形导线圈5与所述定位轴3同轴设置,所述环形导线圈5的外缘面经第一连接板6与所述立柱4相连;所述环形导线圈5的内缘面上环形均布有复数个环形过线圈17,复数个所述环形过线圈17的外缘面安装于所述环形导线圈5的内缘面上;所述底板1上还设有一立板7,所述立板7设置于所述定位轴3的一侧,且所述立板7设置于所述立柱4的相对侧,所述立板7的侧壁上设有一限位杆8,所述环形导线圈5的外缘面经第二连接板9套设于所述限位杆8上;所述立柱4及所述限位杆8的外缘面上均螺接有上螺母10及下螺母11,所述第一连接板6套设于所述立柱4上,所述第二连接板9套设于所述限位杆8上,所述第一连接板6设置于立柱4的上螺母10与下螺母11之间,所述第二连接板9设置于所述限位杆8的上螺母10与下螺母11之间。在本实施例中,使用时,放线辊上卷绕有纱线,加捻机从放线辊上抽取纱线,在抽取的过程中,纱线需要穿过一个环形过线圈,利用环形过线圈进行一个牵引导向,这样能够防止纱线从放线辊上拉出的过程中被拉断,能够利用环形过线圈及环形导线圈对纱线进行捋顺,防止纱线打结及拉断。同时,由于不同的纱线具有不同的性能,有些纱线能够承受的拉力小,有些纱线能够承受的拉力大,因此,为了保证纱线在拉出的时候被拉断,环形导线圈的两端安装在立柱及限位杆上,可以通过上、下螺母对环形导线圈的位置进行限位,也就是能够调节环形导线圈与底板之间的高度,也就是调节纱线拉出的位置,这样能够适用于不同型号的纱线,适用范围广。其中,所述环形导线圈的内径大于所述放线辊的外径。参见图1~3所示,所述定位轴3的底部外缘面上套设有一环形支撑板12,所述环形支撑板12经一轴承13转动安装于所述定位轴3底部的外缘面上,所述放线辊2的底部抵于所述环形支撑板12的顶面上。在本实施例中,使用时,放线辊直接套在定位轴上面,而绕有纱线的放线辊重量会比较大,这样放线过程中放线辊的转动可能不会那么顺畅,容易导致纱线断裂。因此,通过环形支撑板的设置,放线辊的底部直接放在环形支撑板上,由于环形支撑板直接经过轴承安装在定位轴上,这样在放线过程中,放线辊就能够比较容易的随着环状支撑板转动,有效保证放线效率及放线质量。参见图1、3所示,所述放线辊2的顶部设有一环形限位块14,所述环形限位块14的底面设有一定位柱15,所述定位柱15插设于所述放线辊2的顶部开口内,所述环形限位块14的底面抵于所述放线辊2的顶面上。所述环形限位块的直径大于所述放线辊的直径,所述环形限位块的直径小于所述环形导线圈的内径。所述环形限位块14的顶部还设有一柱型抓手16。在本实施例中,在纱线经过环形过线圈被拉出的时候,如果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捻机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设置于底板上的放线辊及导线装置,所述底板上设有一定位轴,所述放线辊转动套设于所述定位轴上;所述导线装置包括立柱及环形导线圈,所述立柱垂直于所述底板设置,且所述立柱平行于所述定位轴设置,所述立柱设置于所述定位轴的旁侧,所述环形导线圈套设于所述放线辊的外侧,所述环形导线圈与所述定位轴同轴设置,所述环形导线圈的外缘面经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立柱相连;所述环形导线圈的内缘面上环形均布有复数个环形过线圈,复数个所述环形过线圈的外缘面安装于所述环形导线圈的内缘面上;所述底板上还设有一立板,所述立板设置于所述定位轴的一侧,且所述立板设置于所述立柱的相对侧,所述立板的侧壁上设有一限位杆,所述环形导线圈的外缘面经第二连接板套设于所述限位杆上;所述立柱及所述限位杆的外缘面上均螺接有上螺母及下螺母,所述第一连接板套设于所述立柱上,所述第二连接板套设于所述限位杆上,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于立柱的上螺母与下螺母之间,所述第二连接板设置于所述限位杆的上螺母与下螺母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捻机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设置于底板上的放线辊及导线装置,所述底板上设有一定位轴,所述放线辊转动套设于所述定位轴上;所述导线装置包括立柱及环形导线圈,所述立柱垂直于所述底板设置,且所述立柱平行于所述定位轴设置,所述立柱设置于所述定位轴的旁侧,所述环形导线圈套设于所述放线辊的外侧,所述环形导线圈与所述定位轴同轴设置,所述环形导线圈的外缘面经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立柱相连;所述环形导线圈的内缘面上环形均布有复数个环形过线圈,复数个所述环形过线圈的外缘面安装于所述环形导线圈的内缘面上;所述底板上还设有一立板,所述立板设置于所述定位轴的一侧,且所述立板设置于所述立柱的相对侧,所述立板的侧壁上设有一限位杆,所述环形导线圈的外缘面经第二连接板套设于所述限位杆上;所述立柱及所述限位杆的外缘面上均螺接有上螺母及下螺母,所述第一连接板套设于所述立柱上,所述第二连接板套设于所述限位杆上,所述第一连接板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汉斯·厄本·奥尔森
申请(专利权)人:康丝迪雅高性能纱线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