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微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061597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3 2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纳米微滤系统。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净水效果好的纳米微滤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微滤单元、中水箱和清水箱,所述微滤单元内设置有多个纳米微滤装置,各所述纳米微滤装置之间串联连接,位于最前侧的所述纳米微滤装置的进水口与待处理水管连通,位于最后侧的所述纳米微滤装置的出水口通过排水管与所述中水箱的进水口连通,所述中水箱的出水口通过回水管与所述清洗水箱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回水管上设置有自吸泵,所述清洗水箱的出水口通过冲水管与各所述纳米微滤装置的冲洗口连通。

A nanometer microfiltration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nanometer microfiltration system. The aim is to provide a nano-microfiltration system with simple structure, low cost and good water purification effect.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microfiltration unit, an intermediate water tank and a clean water tank, in which a plurality of nanometer microfiltration devices are arranged, and the nanometer microfiltration devices are connected in series. The water inlet of the said nanometer microfiltration device located at the front side is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pipe to be treated, and the water outlet of the nanometer microfiltration device located at the last side is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inlet of the intermediate water tank through a drainage pipe. The water outlet of the intermediate water tank is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inlet of the cleaning water tank through a return pipe. The water inlet of the cleaning water tank is provided with a self-priming pump, and the water outlet of the cleaning water tank is connected with the flushing port of the nano-microfiltration device through a flushing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微滤系统
本技术涉及水净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纳米微滤系统。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随着污水处理工艺的不断更新,设备处理效果的不断提高,在追求处理效果的同时,人们越来越关注经济成本的降低。MBR(MembraneBio-Reactor,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是现代污水处理的一种常用技术,该技术将生物处理技术与膜分离技术相结合,取代了传统工艺中的二沉池,可以高效地进行固液分离,得到直接使用的稳定中水。又可在生物池内维持高浓度的微生物量。随着污水工艺不断变化,技术路线不断的跟新。国家不断的倡导节能减排,即中水回用,雨水回收利用技术不断的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的传统技术和普通的膜处理工艺技术出现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其一:水质达标、占地面积、投资成本、运行成本等不可能同时实现。其二:在目前的别墅区,酒店,小型的农场等继续缺乏适合使用的污水出设备和雨水收集处理装置。随着膜工艺的不断发展,传统的MBR有膜过滤系统带来的劣势也不断的暴露:膜组件的投资成本高,系统易堵塞,处理单元效果逐年降低,处理成本高、土建费用高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净水效果好的纳米微滤系统。本技术一种纳米微滤系统,其中,包括微滤单元、中水箱和清水箱,所述微滤单元内设置有多个纳米微滤装置,各所述纳米微滤装置之间串联连接,位于最前侧的所述纳米微滤装置的进水口与待处理水管连通,位于最后侧的所述纳米微滤装置的出水口通过排水管与所述中水箱的进水口连通,所述中水箱的出水口通过回水管与所述清洗水箱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回水管上设置有自吸泵,所述清洗水箱的出水口通过冲水管与各所述纳米微滤装置的冲洗口连通。本技术一种纳米微滤系统,其中所述纳米微滤系统还包括加药装置,所述加药装置的投药端与各所述纳米微滤装置的投药口连接,所述加药装置的投药端设置有控制投药量的第五电磁阀。本技术一种纳米微滤系统,其中所述排水管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回水管上设置有第四电磁阀,所述冲水管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本技术一种纳米微滤系统,其中所述纳米微滤装置包括箱体和多块导流板,所述箱体内部填满聚偏氟乙烯颗粒,所述箱体上开设有投药口、进水口和出水口,各所述导流板之间沿水平方向并排设置,各所述导流板的顶部或底部开设有导流口,各所述导流板中任意所述导流板的导流口位于顶部,则与其相邻的所述导流板的导流口位于底部。本技术一种纳米微滤系统,其中所述箱体为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圆桶形结构。本技术一种纳米微滤系统,其中所述进水口位于所述箱体的上部,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箱体的下部,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出水口分别位于相对的侧壁上,所述投药口处加盖有可打开或关闭的顶盖。本技术一种纳米微滤系统,其中所述导流板中靠近所述进水口的一块其所述导流口位于该导流板的底部,所述导流板中靠近所述出水口的一块其所述导流口位于该导流板的顶部。本技术一种纳米微滤系统,其中所述箱体的顶部开设有冲洗口,所述箱体的底部开设有排污口,所述冲洗口和所述排污口都开设在靠近所述出水口侧。本技术一种纳米微滤系统,其中所述导流板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本技术一种纳米微滤系统,其中所述箱体所采用的材质为聚氯乙烯。本技术一种纳米微滤系统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技术污染物去除率高,不仅对污水中悬浮物、有机物去除率高,且可以去除细菌、病毒等,设备占地小。可使微生物完全截留在纳米微滤装置内,通过电磁阀对过滤状态进行控制,控制更加灵活、稳定。可根据过滤需要设置不同数量的纳米微滤装置,保证出水的洁净度满足要求。易于实现自动控制,操作管理方便。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一种纳米微滤系统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纳米微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纳米微滤系统中纳米微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一种纳米微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微滤单元1、中水箱3、清水箱5和加药装置10,微滤单元1内设置有多个纳米微滤装置2,各纳米微滤装置2之间串联连接,位于前侧的纳米微滤装置2的出水口与位于后侧的纳米微滤装置2的进水口连通,位于最前侧的纳米微滤装置2的进水口与待处理水管连通,待处理水管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8,位于最后侧的纳米微滤装置2的出水口通过排水管与中水箱3的进水口连通,排水管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6。中水箱3的出水口通过回水管与清洗水箱5的进水口连通,回水管上设置有自吸泵4和第四电磁阀9,清洗水箱5的出水口通过冲水管与各纳米微滤装置2的冲洗口连通,冲水管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7。各纳米微滤装置2的投药口与加药装置10的投药端连接,在加药装置10的投药端设置有控制投药量的第五电磁阀11。如图2所示,为本技术一种纳米微滤系统中纳米微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箱体20和多块导流板21,箱体20为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圆桶形结构,箱体20内部填满聚偏氟乙烯(PVDF)颗粒,箱体20的上部侧壁上开设有投药口和进水口22,箱体20的下部侧壁上开设有出水口23,进水口22与出水口23分别位于相对的侧壁上,投药口处加盖有可打开或关闭的顶盖26。导流板21沿竖直方向设置在箱体20内,各导流板21之间沿水平方向并排设置,在各导流板21的顶部或底部开设有导流口,各导流板21中任意导流板21的导流口位于顶部,则与其相邻的导流板21的导流口位于底部。如图2所示,靠近进水口22处的导流板21上的导流口位于该导流板21的底部,靠近出水口23处的导流板21上的导流口位于该导流板21的顶部。如图2所示,箱体20的顶部开设有冲洗口24,箱体20的底部开设有排污口25,冲洗口24和排污口25都开设在靠近出水口23侧。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箱体20所采用的材质为聚氯乙烯。纳米微滤装置2在对水体进行处理过程中,待净化水体通过进水口22进入到箱体20内,在箱体20内经过聚偏氟乙烯颗粒净化除污后通过出水口23对外排出。在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箱体20内会积累有一定量的过滤杂质,尤其是出水口23下方存留的过滤杂质较多,因此需要定时通过冲洗口24向箱体20内通入冲洗水对过滤杂质进行清洗,清洗后的污水通过排污口25对外排出,保证纳米微滤装置2不被堵塞,延长使用寿命。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需要通过投药口向箱体20内添加聚偏氟乙烯颗粒,保证对水体具有良好的过滤效果。箱体20内部填满有可过滤水体的聚偏氟乙烯颗粒,箱体20内还并排设置有多块导流板21,待过滤水体进入箱体20后在各导流板21的引流作用下进行充分的过滤后通过出水口23排出。各导流板21中任意导流板21的导流口位于顶部,则与其相邻的导流板21的导流口位于底部,能够保证待过滤水体在箱体20内流过的距离最大,从而进行最充分的过滤,达到最佳的过滤效果。另外,靠近进水口22处的导流板21上的导流口位于该导流板21的底部,靠近出水口23处的导流板21上的导流口位于该导流板21的顶部,进一步保证待过滤水体流动距离的最大化,提高过滤效果。在使用过程中,可对残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米微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微滤单元(1)、中水箱(3)和清水箱(5),所述微滤单元(1)内设置有多个纳米微滤装置(2),各所述纳米微滤装置(2)之间串联连接,位于最前侧的所述纳米微滤装置(2)的进水口与待处理水管连通,位于最后侧的所述纳米微滤装置(2)的出水口通过排水管与所述中水箱(3)的进水口连通,所述中水箱(3)的出水口通过回水管与所述清水箱(5)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回水管上设置有自吸泵(4),所述清水箱(5)的出水口通过冲水管与各所述纳米微滤装置(2)的冲洗口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微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微滤单元(1)、中水箱(3)和清水箱(5),所述微滤单元(1)内设置有多个纳米微滤装置(2),各所述纳米微滤装置(2)之间串联连接,位于最前侧的所述纳米微滤装置(2)的进水口与待处理水管连通,位于最后侧的所述纳米微滤装置(2)的出水口通过排水管与所述中水箱(3)的进水口连通,所述中水箱(3)的出水口通过回水管与所述清水箱(5)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回水管上设置有自吸泵(4),所述清水箱(5)的出水口通过冲水管与各所述纳米微滤装置(2)的冲洗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微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微滤系统还包括加药装置(10),所述加药装置(10)的投药端与各所述纳米微滤装置(2)的投药口连接,所述加药装置(10)的投药端设置有控制投药量的第五电磁阀(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微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6),所述回水管上设置有第四电磁阀(9),所述冲水管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微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微滤装置(2)包括箱体(20)和多块导流板(21),所述箱体(20)内部填满聚偏氟乙烯颗粒,所述箱体(20)上开设有投药口、进水口(22)和出水口(23),各所述导流板(21)之间沿水平方向并排设置,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思兰伟平李青松黄玮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顺鑫卓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