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板模二次顶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57823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3 1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板模二次顶出装置,包括上模架、下模架,上模架中部设置有定模仁,下模架中部设置有动模仁,动模仁内安装有动模镶件,下模架两端对称安装有两个模脚,两个模脚底部之间安装有后背板,后背板上方依次安装有下顶板和上顶板,下顶板顶部和上顶板底部接触安装,推杆从下至上分别穿过下顶板、上顶板与下模架,推杆上端与动模镶件背面接触,下端固定在后背板上,后背板上侧两端通过固定座对称安装有两个曲臂肘,曲臂肘与固定座通过轴销连接,下顶板下侧与曲臂肘上侧接触,后背板的顶出力通过曲臂肘传递到下顶板上,提高模具生产的稳定性,使生产效率提高,制造成本降低,同时模具寿命也得到保障。

A secondary ejection device for three-plate di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hree-plate die secondary ejec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n upper die frame and a lower die frame, a fixed die core in the middle of the upper die frame, a movable die insert in the middle of the lower die frame, two die feet symmetrically installed at both ends of the lower die frame, a back plate between the bottom of the two die feet, a lower top plate and an upper top plate in turn above the back plate, and a lower top plate. The top of the plate and the bottom of the top plate are installed in contact with each other. The push rod passes through the lower top plate, the upper top plate and the lower die bracket respectively from the bottom to the top. The upper end of the push rod contacts with the back of the dynamic die insert. The lower end is fixed on the back plate. Two crankshaft elbows are symmetrically installed on both sides of the back plate through the fixed seat. The crankshaft elbow and the fixed seat are connected through the pin. The lower side of the lower top plate contacts with the upper side of the crankshaft elbow The output force is transmitted to the lower roof through the elbow of the crank arm, which improves the stability of the die production, improves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reduces the manufacturing cost, and ensures the life of the di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板模二次顶出装置
本技术涉及模具设备
,尤指一种三板模二次顶出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由于人们物质水平提高,对产品的性能追求也随之提升,产品结构的复杂化,导致产品的制造成本提高,且中国人力成本逐年提升,造成企业的利润率很难提高,企业压力明显增大,针对目前高压铸造行业市场,在保证铸件质量要求的前提下,降低铸造成本及提升铸造效率是目前铸造行业企业首要解决问题。现在常规模具使用顶出结构都是圆顶针、扁顶针、丝筒、斜顶等,传统的顶出都是由顶针直接一次顶出的,很多产品胶位和筋位相对比较窄且深,在生产中顶针易卡死或断裂,需要下模更换,大大降低生产效率,且生产中由于模具老化,顶针毛刺也在逐步增多,导致后工段人工去除时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生产中现有的顶出设备的顶针易卡死或断裂,顶针毛刺也在逐步增多,导致后工段人工去除时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现提供一种三板模二次顶出装置,从而解决上述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三板模二次顶出装置,包括上模架、下模架,上模架中部设置有定模仁,下模架中部设置有动模仁,动模仁内安装有动模镶件,下模架两端对称安装有两个模脚,两个模脚底部之间安装有后背板,后背板上方依次安装有下顶板和上顶板,下顶板顶部和上顶板底部接触安装,推杆从下至上分别穿过下顶板、上顶板与下模架,推杆上端与动模镶件背面接触,下端固定在后背板上,后背板上侧两端通过固定座对称安装有两个曲臂肘,模脚内部向两侧凹陷形成与曲臂肘相适配的限位型腔,曲臂肘与固定座通过轴销连接,轴销安装在曲臂肘中部位置,将曲臂肘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在限位型腔内上下运动,另一部分作为推板安装在下顶板下方,下顶板下侧与曲臂肘上侧接触,后背板的顶出力通过曲臂肘传递到下顶板上;动模镶件在动模仁内两端对称设置为两个,推杆对应动模镶件的位置对称设置为两个,后背板中部连接向上的导向柱,下顶板和上顶板中部设置有与导向柱直径相适配的通孔,导向柱穿过下顶板和上顶板中部的通孔,上端固定在下模架下方。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模脚底部在安装后背板位置处设置为凸起结构,后背板两端通过放置在凸起结构上而固定在两个模脚之间,该结构对后背板起支撑和限位作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限位型腔的高度大于动模镶件顶出的高度,便于二次顶出时将动模镶件的渣包顶出,完成脱模过程。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模具改型装置,取消铸件表面顶针毛刺,节省人工成本,由原来的两板模改为三板模,采用二次顶出原理,一次顶出先通过推杆顶开整个产品,二次顶出再顶开产品渣包顶针,使整个产品包括渣包完全脱离模具,提高模具生产的稳定性,使生产效率提高,制造成本降低,同时模具寿命也得到保障。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定模仁;2、动模镶件;3、动模仁;4、推杆;5、上顶板;6、下顶板;7、模脚;8、曲臂肘;9、后背板;10、上模架;11、下模架;12、限位型腔。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三板模二次顶出装置,包括上模架10、下模架11,上模架10中部设置有定模仁1,下模架11中部设置有动模仁3,动模仁3内安装有动模镶件2,下模架11两端对称安装有两个模脚7,两个模脚7底部之间安装有后背板9,后背板9上方依次安装有下顶板6和上顶板5,下顶板6顶部和上顶板5底部接触安装,推杆4从下至上分别穿过下顶板6、上顶板5与下模架11,推杆4上端与动模镶件2背面接触,下端固定在后背板9上,后背板9上侧两端通过固定座对称安装有两个曲臂肘8,模脚7内部向两侧凹陷形成与曲臂肘8相适配的限位型腔12,曲臂肘8与固定座通过轴销连接,轴销安装在曲臂肘8中部位置,将曲臂肘8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在限位型腔12内上下运动,另一部分作为推板安装在下顶板6下方,下顶板6下侧与曲臂肘8上侧接触,后背板9的顶出力通过曲臂肘8传递到下顶板6上;动模镶件2在动模仁3内两端对称设置为两个,推杆4对应动模镶件2的位置对称设置为两个,后背板9中部连接向上的导向柱,下顶板6和上顶板5中部设置有与导向柱直径相适配的通孔,导向柱穿过下顶板6和上顶板5中部的通孔,上端固定在下模架11下方。两个模脚7底部在安装后背板9位置处设置为凸起结构,后背板9两端通过放置在凸起结构上而固定在两个模脚7之间,该结构对后背板9起支撑和限位作用。限位型腔12的高度大于动模镶件2顶出的高度,便于二次顶出时将动模镶件2的渣包顶出,完成脱模过程。工作原理:本技术新增后背板9,其设置在两个模脚7底部之间的挂台上,用于机台顶出时起平衡推力板作用;曲臂肘8设置在后背板9上,用于二次顶出时的分步动作;固定座锁附在后背板9上,使用轴销使曲臂肘8行程限位;推杆4承靠于后背板9上,贯穿下顶板6和上顶板5,用于替代原产品上的顶针推出产品镶块;模脚7在曲臂肘8对应的模脚位置设置限位型腔12,使曲臂肘8的行程动作起限位作用。模具开模后,在机台油缸推力下通过外部顶杆推向模具后背板9,后背板9向上运动,固定在后背板9上的推杆4向上运动,曲臂肘8推动下顶板6和上顶板5随着后背板9同步向上运动,当曲臂肘8在限位型腔12内移动一段距离后,曲臂肘8上端接触到限位型腔12内壁上边缘时,此时推杆4已经将模仁镶块顶出,从而完成一次顶出;而渣包上顶针由于行程不够还需二次顶出,此二次顶出设计时渣包顶针行程一般要比模仁镶件的推杆行程长5cm左右,当曲臂肘8上端与模脚7型腔内壁上边缘接触后,此时后背板9继续向上运动,曲臂肘8利用杠杆原理,其下端继续推动下顶板6和上顶板5向上运动,在限位型腔12内的曲臂肘8上端部位开始向下运动,当运动到限位型腔12下边缘时,由于受到限位型腔12下边缘的阻力限位而停止动作,此时上顶板5上的顶针已经顶开渣包,使产品完全脱离动模模面,即完成二次顶出动作。本技术通过模具改型装置,取消铸件表面顶针毛刺,节省人工成本,由原来的两板模改为三板模,采用二次顶出原理,一次顶出先先通过推杆4顶开整个产品,二次顶出再顶开产品渣包顶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板模二次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架(10)、下模架(11),上模架(10)中部设置有定模仁(1),下模架(11)中部设置有动模仁(3),动模仁(3)内安装有动模镶件(2),下模架(11)两端对称安装有两个模脚(7),两个模脚(7)底部之间安装有后背板(9),后背板(9)上方依次安装有下顶板(6)和上顶板(5),下顶板(6)顶部和上顶板(5)底部接触安装,推杆(4)从下至上分别穿过下顶板(6)、上顶板(5)与下模架(11),推杆(4)上端与动模镶件(2)背面接触,下端固定在后背板(9)上,后背板(9)上侧两端通过固定座对称安装有两个曲臂肘(8),模脚(7)内部向两侧凹陷形成与曲臂肘(8)相适配的限位型腔(12),曲臂肘(8)与固定座通过轴销连接,轴销安装在曲臂肘(8)中部位置,将曲臂肘(8)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在限位型腔(12)内上下运动,另一部分作为推板安装在下顶板(6)下方,下顶板(6)下侧与曲臂肘(8)上侧接触,后背板(9)的顶出力通过曲臂肘(8)传递到下顶板(6)上;动模镶件(2)在动模仁(3)内两端对称设置为两个,推杆(4)对应动模镶件(2)的位置对称设置为两个,后背板(9)中部连接向上的导向柱,下顶板(6)和上顶板(5)中部设置有与导向柱直径相适配的通孔,导向柱穿过下顶板(6)和上顶板(5)中部的通孔,上端固定在下模架(11)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板模二次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架(10)、下模架(11),上模架(10)中部设置有定模仁(1),下模架(11)中部设置有动模仁(3),动模仁(3)内安装有动模镶件(2),下模架(11)两端对称安装有两个模脚(7),两个模脚(7)底部之间安装有后背板(9),后背板(9)上方依次安装有下顶板(6)和上顶板(5),下顶板(6)顶部和上顶板(5)底部接触安装,推杆(4)从下至上分别穿过下顶板(6)、上顶板(5)与下模架(11),推杆(4)上端与动模镶件(2)背面接触,下端固定在后背板(9)上,后背板(9)上侧两端通过固定座对称安装有两个曲臂肘(8),模脚(7)内部向两侧凹陷形成与曲臂肘(8)相适配的限位型腔(12),曲臂肘(8)与固定座通过轴销连接,轴销安装在曲臂肘(8)中部位置,将曲臂肘(8)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佘林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东岩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