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雕花状微带天线和通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5294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9 0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雕花状微带天线和通讯装置,涉及天线设备技术领域。所述雕花状微带天线包括:介质基板、辐射贴片和接地板;介质基板包括第一表面以及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辐射贴片设置在介质基板的第一表面上,接地板设置在介质基板的第二表面上;辐射贴片包括第一矩形条贴片、第二矩形条贴片、第三矩形条贴片、第四矩形条贴片、第五矩形条贴片、第六矩形条贴片、第七矩形条贴片、第八矩形条贴片、第九矩形条贴片、第一同心圆环贴片、第二同心圆环贴片、第三同心圆环贴片、第四同心圆环贴片、第五同心圆环贴片、第六同心圆环贴片和第七同心圆环贴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降低回波损耗,发射较高的频段带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雕花状微带天线和通讯装置
本技术涉及天线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雕花状微带天线以和通讯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无线通信
,实现多频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利用超宽带天线将所有频段全部覆盖,但是该方法仅仅适用于多个频段相距比较近的情况,有很大的局限性;另一种方法是让系统中的多个天线分别独立覆盖这些频段,此方法比较常见,但是存在很多技术难点,如天线单元之间的互相干扰问题,且占用空间较大。所以人们希望能够在单天线上实现双频或多频,从而避免天线之间相互干扰的问题。目前,在单天线上实现多频,确实达到了体积小、质量轻、易集成的目的。但单一多频天线频率、辐射方向和极化方向固定,同时相近的频段之间依然存在相互干扰的问题,而且普通的状微带天线一般尺寸较大,频率单一、频带较窄、损耗较高。为此状微带天线在降低回波损耗、增加天线带宽和减小尺寸等方面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雕花状微带天线以和通讯装置。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包括以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雕花状微带天线,包括介质基板、辐射贴片和接地板;所述介质基板包括第一表面以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辐射贴片设置在所述介质基板的第一表面上,所述接地板设置在所述介质基板的第二表面上;所述辐射贴片包括第一矩形条贴片、第二矩形条贴片、第三矩形条贴片、第四矩形条贴片、第五矩形条贴片、第六矩形条贴片、第七矩形条贴片、第八矩形条贴片、第九矩形条贴片、第一同心圆环贴片、第二同心圆环贴片、第三同心圆环贴片、第四同心圆环贴片、第五同心圆环贴片、第六同心圆环贴片和第七同心圆环贴片;所述第一矩形条贴片下端位于所述介质基板的第一表面的下边缘,所述第二矩形条贴片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矩形条贴片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二矩形条贴片分别与所述第一同心圆环贴片、第二同心圆环贴片相交,所述第二矩形条贴片位于所述第二同心圆环贴片中,所述第二同心圆环贴片和所述第三同心圆环贴片均位于所述第一同心圆环贴片中,所述第三同心圆环贴片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同心圆环贴片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三矩形条贴片位于所述第三同心圆环贴片中,所述第三矩形条贴片的下端连接在所述第二同心圆环贴片和所述第三同心圆环贴片连接位置,所述第四矩形条贴片和所述第五矩形条贴片分别连接在第三同心圆环上端的两侧;所述第一同心圆环贴片包括第一贴片部和第二贴片部,所述第一贴片部和所述第二贴片部之间设有开口,所述第一贴片部位于所述第二贴片部的下方,所述第一贴片部上设有第一圆形缺口和第二圆形缺口,所述第四同心圆环贴片和所述第五同心圆环贴片均与所述第一贴片部相交,所述第一圆形缺口和所述第二圆形缺口分别位于所述第四同心圆环贴片和所述第五同心圆环贴片中,所述第二贴片部上设有第三圆形缺口和第四圆形缺口,所述第六同心圆环贴片和所述第七同心圆环贴片均与所述第二贴片部相交,所述第三圆形缺口和所述第四圆形缺口分别位于所述第六同心圆环贴片和所述第七同心圆环贴片中,所述第六矩形条的下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贴片部、所述第四同心圆环贴片连接,所述第六矩形条贴片的上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贴片部、所述第六同心圆环贴片连接,所述第七矩形条贴片的下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贴片部、所述第五同心圆环贴片连接,所述第七矩形条贴片的上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贴片部、第七同心圆环贴片连接,所述第八矩形条贴片的下端和所述第九矩形条贴片的下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贴片部的两端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一矩形条贴片、所述第二矩形条贴片、第三矩形条贴片、所述第一同心圆环贴片、所述第二同心圆环贴片和所述第三同心圆环贴片均沿所述介质基板第一表面的中心线对称设置。可选地,所述第四矩形条贴片和所述第五矩形条贴片之间、所述第六矩形条贴片和所述第七矩形条贴片之间、所述第八矩形条贴片和所述第九矩形条贴片之间、所述第一圆形缺口和所述第二圆形缺口之间、所述第三圆形缺口和所述第三圆形缺口之间、所述第四同心圆环贴片和所述第五同心圆环贴片之间以及所述第六同心圆环贴片和所述第七同心圆环贴片之间均沿所述介质基板第一表面的中心线对称设置。可选地,所述接地板包括第十矩形条贴片、第十一矩形条贴片、圆弧形贴片、三角形孔、第一圆环形孔、第二圆环形孔、第三圆环形孔、第四圆环形孔和第五圆环形孔,所述第十矩形条贴片的下端位于所述介质基板的第二表面的下边缘,所述第十矩形条贴片的另两端均位于所述介质基板第二表面的两侧边缘,所述圆弧形贴片连接在所述第十矩形条贴片的上端,所述第十一矩形条贴片位于所述圆弧形贴片的上方,所述第一圆环形孔和所述第二圆环形孔设置在所述第十矩形条贴片,所述第一圆环形孔和所述第二圆环形孔上端延伸至所述圆弧形贴片,所述第三圆环形孔、所述第四圆环形孔和所述第五圆环形孔均设置在所述第十一矩形条贴片,所述第四圆环形孔位于所述第三圆环形孔和所述第五圆环形孔之间,所述圆弧形贴片的上端设有直边,且所述直边平行于所述介质基板的下边缘,所述第十矩形条贴片与所述第十一矩形条贴片平行。可选地,所述三角形孔的形状为等边三角形,所述第一圆环形孔、所述第二圆环形孔、所述第三圆环形孔、所述第四圆环形孔和所述第五圆环形孔的形状均为同心圆环形。可选地,所述第十矩形条、所述第十一矩形条贴片、所述圆弧形贴片、所述三角形孔均沿所述介质基板第二表面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三角形孔的下顶点位于所述介质基板第二表面的中心线上。可选地,所述第一圆环形孔和所述第二圆环形孔之间以及所述第三圆环形孔和所述第五圆环形孔之间均沿所述介质基板第二表面的中心线对称设置。可选地,所述介质基板的形状为矩形。可选地,所述介质基板的长度为34.4L,宽度为23L,厚为1.6L,其中,L为具有长度单位的数且L>0;所述第一同心圆环贴片的外环半径为9L,内环半径为7L,所述第一圆形缺口、所述第二圆形缺口、所述第三圆形缺口和所述第四圆形缺口均匀结构相同且设置在所述第一同心圆环贴片上,所述第一圆形缺口的半径为0.7L,所述第一圆形缺口的圆心至所述第一同心圆环贴片的圆心的距离为;所述第四同心圆环贴片、所述第五同心圆环贴片、所述第六同心圆环贴片和所述第七同心圆环贴片结构相同且均匀设置在所述第一同心圆环贴片上,所述第四同心圆环贴片的外环半径为2.64L,内环半径为1.64L;所述第一同心圆环贴片的圆心至所述第六矩形条贴片的最小距离为3.5L,所述第六矩形条贴片的长度为14.39L,宽度为1L;所述第八矩形条贴片平行于所述第二矩形条贴片,所述第一同心圆环贴片的圆心至所述第六矩形条贴片的最小距离为7.19L,所述第八矩形条贴片的长度为3.4L,宽度为1L;所述第一贴片部至所述第二贴片部的最小距离为7L;所述第二同心圆环贴片的圆心至所述第一矩形条贴片的最小距离为7.4L,所述第二同心圆环贴片的外环半径为2.6L,内环半径为1.6L;所述第三同心圆环贴片的外环半径为2.6L,内环半径为1.6L,所述第三同心圆环贴片的圆心至所述第二同心圆环贴片的圆心距离为4.5L;所述第四矩形条贴片的长度为1.5L,宽度为1L;所述第三矩形条贴片的长度为1.95L,宽度为1L;所述第二矩形条贴片的长度为7.4L,宽度为1L;所述第一矩形条贴片的长度为10.6L,宽度为5L;所述第十矩形条贴片的长度为6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雕花状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介质基板、辐射贴片和接地板;所述介质基板包括第一表面以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辐射贴片设置在所述介质基板的第一表面上,所述接地板设置在所述介质基板的第二表面上;所述辐射贴片包括第一矩形条贴片、第二矩形条贴片、第三矩形条贴片、第四矩形条贴片、第五矩形条贴片、第六矩形条贴片、第七矩形条贴片、第八矩形条贴片、第九矩形条贴片、第一同心圆环贴片、第二同心圆环贴片、第三同心圆环贴片、第四同心圆环贴片、第五同心圆环贴片、第六同心圆环贴片和第七同心圆环贴片;所述第一矩形条贴片下端位于所述介质基板的第一表面的下边缘,所述第二矩形条贴片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矩形条贴片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二矩形条贴片分别与所述第一同心圆环贴片、第二同心圆环贴片相交,所述第二矩形条贴片位于所述第二同心圆环贴片中,所述第二同心圆环贴片和所述第三同心圆环贴片均位于所述第一同心圆环贴片中,所述第三同心圆环贴片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同心圆环贴片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三矩形条贴片位于所述第三同心圆环贴片中,所述第三矩形条贴片的下端连接在所述第二同心圆环贴片和所述第三同心圆环贴片连接位置,所述第四矩形条贴片和所述第五矩形条贴片分别连接在第三同心圆环上端的两侧;所述第一同心圆环贴片包括第一贴片部和第二贴片部,所述第一贴片部和所述第二贴片部之间设有开口,所述第一贴片部位于所述第二贴片部的下方,所述第一贴片部上设有第一圆形缺口和第二圆形缺口,所述第四同心圆环贴片和所述第五同心圆环贴片均与所述第一贴片部相交,所述第一圆形缺口和所述第二圆形缺口分别位于所述第四同心圆环贴片和所述第五同心圆环贴片中,所述第二贴片部上设有第三圆形缺口和第四圆形缺口,所述第六同心圆环贴片和所述第七同心圆环贴片均与所述第二贴片部相交,所述第三圆形缺口和所述第四圆形缺口分别位于所述第六同心圆环贴片和所述第七同心圆环贴片中,所述第六矩形条的下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贴片部、所述第四同心圆环贴片连接,所述第六矩形条贴片的上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贴片部、所述第六同心圆环贴片连接,所述第七矩形条贴片的下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贴片部、所述第五同心圆环贴片连接,所述第七矩形条贴片的上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贴片部、第七同心圆环贴片连接,所述第八矩形条贴片的下端和所述第九矩形条贴片的下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贴片部的两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雕花状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介质基板、辐射贴片和接地板;所述介质基板包括第一表面以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辐射贴片设置在所述介质基板的第一表面上,所述接地板设置在所述介质基板的第二表面上;所述辐射贴片包括第一矩形条贴片、第二矩形条贴片、第三矩形条贴片、第四矩形条贴片、第五矩形条贴片、第六矩形条贴片、第七矩形条贴片、第八矩形条贴片、第九矩形条贴片、第一同心圆环贴片、第二同心圆环贴片、第三同心圆环贴片、第四同心圆环贴片、第五同心圆环贴片、第六同心圆环贴片和第七同心圆环贴片;所述第一矩形条贴片下端位于所述介质基板的第一表面的下边缘,所述第二矩形条贴片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矩形条贴片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二矩形条贴片分别与所述第一同心圆环贴片、第二同心圆环贴片相交,所述第二矩形条贴片位于所述第二同心圆环贴片中,所述第二同心圆环贴片和所述第三同心圆环贴片均位于所述第一同心圆环贴片中,所述第三同心圆环贴片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同心圆环贴片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三矩形条贴片位于所述第三同心圆环贴片中,所述第三矩形条贴片的下端连接在所述第二同心圆环贴片和所述第三同心圆环贴片连接位置,所述第四矩形条贴片和所述第五矩形条贴片分别连接在第三同心圆环上端的两侧;所述第一同心圆环贴片包括第一贴片部和第二贴片部,所述第一贴片部和所述第二贴片部之间设有开口,所述第一贴片部位于所述第二贴片部的下方,所述第一贴片部上设有第一圆形缺口和第二圆形缺口,所述第四同心圆环贴片和所述第五同心圆环贴片均与所述第一贴片部相交,所述第一圆形缺口和所述第二圆形缺口分别位于所述第四同心圆环贴片和所述第五同心圆环贴片中,所述第二贴片部上设有第三圆形缺口和第四圆形缺口,所述第六同心圆环贴片和所述第七同心圆环贴片均与所述第二贴片部相交,所述第三圆形缺口和所述第四圆形缺口分别位于所述第六同心圆环贴片和所述第七同心圆环贴片中,所述第六矩形条的下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贴片部、所述第四同心圆环贴片连接,所述第六矩形条贴片的上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贴片部、所述第六同心圆环贴片连接,所述第七矩形条贴片的下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贴片部、所述第五同心圆环贴片连接,所述第七矩形条贴片的上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贴片部、第七同心圆环贴片连接,所述第八矩形条贴片的下端和所述第九矩形条贴片的下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贴片部的两端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雕花状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矩形条贴片、所述第二矩形条贴片、第三矩形条贴片、所述第一同心圆环贴片、所述第二同心圆环贴片和所述第三同心圆环贴片均沿所述介质基板第一表面的中心线对称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雕花状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矩形条贴片和所述第五矩形条贴片之间、所述第六矩形条贴片和所述第七矩形条贴片之间、所述第八矩形条贴片和所述第九矩形条贴片之间、所述第一圆形缺口和所述第二圆形缺口之间、所述第三圆形缺口和所述第三圆形缺口之间、所述第四同心圆环贴片和所述第五同心圆环贴片之间以及所述第六同心圆环贴片和所述第七同心圆环贴片之间均沿所述介质基板第一表面的中心线对称设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雕花状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板包括第十矩形条贴片、第十一矩形条贴片、圆弧形贴片、三角形孔、第一圆环形孔、第二圆环形孔、第三圆环形孔、第四圆环形孔和第五圆环形孔,所述第十矩形条贴片的下端位于所述介质基板的第二表面的下边缘,所述第十矩形条贴片的另两端均位于所述介质基板第二表面的两侧边缘,所述圆弧形贴片连接在所述第十矩形条贴片的上端,所述第十一矩形条贴片位于所述圆弧形贴片的上方,所述第一圆环形孔和所述第二圆环形孔设置在所述第十矩形条贴片,所述第一圆环形孔和所述第二圆环形孔上端延伸至所述圆弧形贴片,所述第三圆环形孔、所述第四圆环形孔和所述第五圆环形孔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梓叶潘勇蔡卿鹏熊江邱宇豪张震坤汪仁杰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三峡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