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钛及钛合金盘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50314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9 05: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钛及钛合金盘管,包括盘管管体,盘管管体的一端设有对接管,对接管的外端为自由端,对接管的内端与盘管管体的一端连接,对接管的外周面套装有套管,对接管之间设有定位管,定位管的一端内设有第一调节管,第一调节管的端部与第一套管的侧部位置连接,定位管的另一端内设有第二调节管,第二调节管的端部与第二套管的侧部位置连接;盘管管体上设有螺旋部;螺旋部的上侧设有第一锁轴,螺旋部的下侧设有第二锁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锁轴可以对螺旋部的上侧进行松紧度调节,从而可以方便对盘管管体进行伸缩微调,调节更加灵活,松紧度调节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钛及钛合金盘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钛盘管,特别涉及一种钛及钛合金盘管。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如专利ZL201410780445.6公开了一种换热盘管,所述的换热盘管由若干个相间分布的圆弧管和直管组成,所述的圆弧管两端连接两直管,相邻两直管指向不在一个平面上,且相邻两直管相互不平行,形成错叠结构。所述相邻两直管指向不在一个平面上,即两直管指向上下错位分布,错位高度大于空心圆管直径,由圆弧管过渡连接。该换热盘管不方便进行锁接,对换热盘管进行伸缩微调操控不方便,调节灵活度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通过锁轴可以对螺旋部的上侧进行松紧度调节,从而可以方便对盘管管体进行伸缩微调,调节更加灵活,松紧度调节更加方便的钛及钛合金盘管。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钛及钛合金盘管,包括盘管管体,盘管管体的一端设有第一对接管,第一对接管的外端为自由端,第一对接管的内端与盘管管体的一端连接,第一对接管的外周面套装有第一套管,盘管管体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对接管,第二对接管的外端为自由端,第二对接管的内端与盘管管体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对接管的外周面套装有第二套管;第一对接管与第二对接管之间设有定位管,定位管的一端内设有第一调节管,第一调节管的端部与第一套管的侧部位置连接,定位管的另一端内设有第二调节管,第二调节管的端部与第二套管的侧部位置连接;盘管管体上设有螺旋部;螺旋部的上侧设有第一锁轴,螺旋部的下侧设有第二锁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锁轴的一端端部设有第一锁帽,第一锁帽设置在螺旋部的上侧一端,第一锁轴的另一端端部设有第一锁母,第一锁母设置在螺旋部的上侧另一侧;第一锁轴的一端套装有第六调节管,第一锁轴的另一端套装有第七调节管,第一锁轴的中部套装有第三调节管,第二锁轴的一端端部设有第二锁帽,第二锁帽设置在螺旋部的下侧一端,第二锁轴的另一端端部设有第二锁母,第二锁母设置在螺旋部的下侧另一端;第二锁轴的一端套装有第四调节管,第二锁轴的另一端套装有第五调节管,第六调节管与第四调节管之间设有第一锁杆,第四调节管与第三调节管之间设有第二锁杆,第三调节管与第五调节管之间设有第三锁杆,第五调节管与第七调节管之间设有第四锁杆。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锁杆、第二锁杆、第三锁杆以及第四锁杆呈W型布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锁杆、第二锁杆、第三锁杆以及第四锁杆的外表面设有橡胶层。进一步地,所述螺旋部呈螺旋状。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管与定位管通过螺纹连接,第二调节管与定位管通过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锁轴与第一锁轴呈平行布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钛及钛合金盘管,盘管管体的一端通过第一对接管可以方便实现外接,盘管管体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对接管可以方便实现外接,定位管通过第一调节管可以对盘管管体的一端进行对接,定位管通过第二调节管可以对盘管管体的另一端进行对接;通过第一锁轴可以对螺旋部的上侧进行松紧度调节,通过第二锁轴可以对螺旋部的下侧进行松紧度调节,从而可以方便对盘管管体进行伸缩微调,调节更加灵活,松紧度调节更加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钛及钛合金盘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如图1所示,一种钛及钛合金盘管,包括盘管管体111,盘管管体11的一端设有第一对接管12,第一对接管12的外端为自由端,第一对接管12的内端与盘管管体11的一端连接,第一对接管12的外周面套装有第一套管13,盘管管体11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对接管14,第二对接管14的外端为自由端,第二对接管14的内端与盘管管体11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对接管14的外周面套装有第二套管15;第一对接管12与第二对接管14之间设有定位管16,定位管16的一端内设有第一调节管17,第一调节管17的端部与第一套管13的侧部位置连接,定位管16的另一端内设有第二调节管18,第二调节管18的端部与第二套管15的侧部位置连接;盘管管体111上设有螺旋部19;螺旋部19的上侧设有第一锁轴20,螺旋部19的下侧设有第二锁轴26;第一锁轴20的一端端部设有第一锁帽21,第一锁帽21设置在螺旋部19的上侧一端,第一锁轴20的另一端端部设有第一锁母22,第一锁母22设置在螺旋部19的上侧另一侧;第一锁轴20的一端套装有第六调节管23,第一锁轴20的另一端套装有第七调节管24,第一锁轴20的中部套装有第三调节管25,第二锁轴26的一端端部设有第二锁帽27,第二锁帽27设置在螺旋部19的下侧一端,第二锁轴26的另一端端部设有第二锁母28,第二锁母28设置在螺旋部19的下侧另一端;第二锁轴26的一端套装有第四调节管29,第二锁轴26的另一端套装有第五调节管30,第六调节管23与第四调节管29之间设有第一锁杆31,第四调节管29与第三调节管25之间设有第二锁杆32,第三调节管25与第五调节管30之间设有第三锁杆33,第五调节管30与第七调节管24之间设有第四锁杆34;第一锁杆31、第二锁杆32、第三锁杆33以及第四锁杆34呈W型布置;第一锁杆31、第二锁杆32、第三锁杆33以及第四锁杆34的外表面设有橡胶层;螺旋部19呈螺旋状;第一调节管17与定位管16通过螺纹连接,第二调节管18与定位管16通过螺纹连接;第二锁轴26与第一锁轴20呈平行布置。本技术钛及钛合金盘管,盘管管体111的一端通过第一对接管12可以方便实现外接,盘管管体111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对接管14可以方便实现外接,定位管16通过第一调节管17可以对盘管管体111的一端进行对接,定位管16通过第二调节管18可以对盘管管体111的另一端进行对接;通过第一锁轴20可以对螺旋部19的上侧进行松紧度调节,通过第二锁轴26可以对螺旋部19的下侧进行松紧度调节,从而可以方便对盘管管体111进行伸缩微调,调节更加灵活,松紧度调节更加方便。其中,第一锁轴20的一端端部设有第一锁帽21,第一锁帽21设置在螺旋部19的上侧一端,第一锁轴20的另一端端部设有第一锁母22,第一锁母22设置在螺旋部19的上侧另一侧;第一锁轴20的一端套装有第六调节管23,第一锁轴20的另一端套装有第七调节管24,第一锁轴20的中部套装有第三调节管25,第二锁轴26的一端端部设有第二锁帽27,第二锁帽27设置在螺旋部19的下侧一端,第二锁轴26的另一端端部设有第二锁母28,第二锁母28设置在螺旋部19的下侧另一端;第二锁轴26的一端套装有第四调节管29,第二锁轴26的另一端套装有第五调节管30,第六调节管23与第四调节管29之间设有第一锁杆31,第四调节管29与第三调节管25之间设有第二锁杆32,第三调节管25与第五调节管30之间设有第三锁杆33,第五调节管30与第七调节管24之间设有第四锁杆34;第一锁杆31、第二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钛及钛合金盘管,包括盘管管体(11),其特征在于:盘管管体(11)的一端设有第一对接管(12),第一对接管(12)的外端为自由端,第一对接管(12)的内端与盘管管体(11)的一端连接,第一对接管(12)的外周面套装有第一套管(13),盘管管体(11)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对接管(14),第二对接管(14)的外端为自由端,第二对接管(14)的内端与盘管管体(11)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对接管(14)的外周面套装有第二套管(15);第一对接管(12)与第二对接管(14)之间设有定位管(16),定位管(16)的一端内设有第一调节管(17),第一调节管(17)的端部与第一套管(13)的侧部位置连接,定位管(16)的另一端内设有第二调节管(18),第二调节管(18)的端部与第二套管(15)的侧部位置连接;盘管管体(11)上设有螺旋部(19);螺旋部(19)的上侧设有第一锁轴(20),螺旋部(19)的下侧设有第二锁轴(2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钛及钛合金盘管,包括盘管管体(11),其特征在于:盘管管体(11)的一端设有第一对接管(12),第一对接管(12)的外端为自由端,第一对接管(12)的内端与盘管管体(11)的一端连接,第一对接管(12)的外周面套装有第一套管(13),盘管管体(11)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对接管(14),第二对接管(14)的外端为自由端,第二对接管(14)的内端与盘管管体(11)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对接管(14)的外周面套装有第二套管(15);第一对接管(12)与第二对接管(14)之间设有定位管(16),定位管(16)的一端内设有第一调节管(17),第一调节管(17)的端部与第一套管(13)的侧部位置连接,定位管(16)的另一端内设有第二调节管(18),第二调节管(18)的端部与第二套管(15)的侧部位置连接;盘管管体(11)上设有螺旋部(19);螺旋部(19)的上侧设有第一锁轴(20),螺旋部(19)的下侧设有第二锁轴(2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及钛合金盘管,其特征在于:第一锁轴(20)的一端端部设有第一锁帽(21),第一锁帽(21)设置在螺旋部(19)的上侧一端,第一锁轴(20)的另一端端部设有第一锁母(22),第一锁母(22)设置在螺旋部(19)的上侧另一侧;第一锁轴(20)的一端套装有第六调节管(23),第一锁轴(20)的另一端套装有第七调节管(24),第一锁轴(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井喜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锦喜钛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