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无尘技术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48546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9 05: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无尘技术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装置,包括电池箱,电池箱的内腔左右两侧对称设有隔板,隔板把电池箱的内腔自左到右依次分隔成出气腔、电池腔和进气腔,电池腔的内腔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卡槽,卡槽是U型槽,卡槽的内腔设有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的顶端设有与卡槽相配合的置物框,置物框是金属网制作而成,两个隔板之间均匀的设有若干与置物框相配合的热交换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吸气装置牵引外部空气直接进入进气腔内,然后进入热交换管,与电池腔进行热交换,带走电池腔内的热量,实现对电池进行散热,最后通过排气管排出整个降温过程,外部气体不与电池腔直接接触,空气中的浮尘无法对电池造成任何影响,便于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无尘技术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散热
,具体为一种基于无尘技术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纯电动汽车,是一种采用单一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的汽车,它利用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通过电池向电动机提供电能,驱动电动机运转,从而推动汽车行驶。从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来看,其动力电源主要包括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燃料电池、铅酸电池、超级电容器,其中超级电容器大多以辅助动力源的形式出现。主要原因是这些电池技术还不完全成熟或缺点明显,与传统汽车相比不管是从成本上、动力还是续航里程上都有不少差距,这也是制约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的重要原因。新能源汽车无需石油资源,而是依靠其他洁净能源提供能量行驶。目前,市场上的新能源汽车多为电动汽车,环保且节能,但是依靠电池工作必然需要面临电池放电过程中产生大量热量的问题,当前的新能源汽车中尽管也有散热装置,但是大多散热装置仅为简单的散热片加风扇的结构,这种结构不具有吸尘功能,长此以往,使得电池外部积累大量的积尘,电池散热效果大幅下降,影响电池的工作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无尘技术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无尘技术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装置,包括电池箱,电池箱的内腔左右两侧对称设有隔板,隔板把电池箱的内腔自左到右依次分隔成出气腔、电池腔和进气腔,电池腔的内腔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卡槽,卡槽是U型槽,卡槽的内腔设有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的顶端设有与卡槽相配合的置物框,置物框是金属网制作而成,两个隔板之间均匀的设有若干与置物框相配合的热交换管。进一步的,出气腔的左侧端贯通连接有与热交换管相配合的排气管,排气管的内腔左侧设有出气防护网,排气管的内腔右侧设有排气装置,进气腔的右侧端贯通连接有与热交换管相配合的进气管,进气管的内腔右侧设有进气防护网,进气管的内腔左侧设有吸气装置,吸气装置和排气装置的结构相同。进一步的,吸气装置包括板体,板体上呈圆形阵列设有若干气孔,气孔内设有风扇,风扇的外侧端均匀的设有若干连接杆,风扇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在气孔的内孔壁上。进一步的,板体是圆形板结构。进一步的,电池腔的顶端设有维修口,维修口的顶端开口通过合页左右对称铰接有密封盖。进一步的,所有的热交换管是呈U形排列,热交换管的两端分别贯通连接进气腔和出气腔。进一步的,密封盖的底端设有凸板,密封盖的顶端活动端设有把手。进一步的,密封盖与凸板之间是一体成型制作。进一步的,把手的横截面是T形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利用热交换管同时沟通电池腔、进气腔和出气腔,从而实现对电池腔进行降温,整个降温过程,外部气体不与电池腔直接接触,空气中的浮尘无法对电池造成任何影响,便于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无尘技术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无尘技术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无尘技术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池箱,2-隔板,3-进气腔,4-电池腔,5-出气腔,6-维修口,7-合页,8-密封盖,9-凸板,10-把手,11-卡槽,12-支撑板,13-置物框,14-热交换管,15-进气管,16-进气防护网,17-吸气装置,171-板体,172-气孔,173-风扇,174-连接杆,18-排气管,19-出气防护网,20-排气装置。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实施例1请参阅图1~3,一种基于无尘技术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装置,包括电池箱1,所述电池箱1的内腔左右两侧对称设有隔板2,所述隔板2把电池箱1的内腔自左到右依次分隔成出气腔5、电池腔4和进气腔3,所述电池腔4的顶端设有维修口6,所述维修口6的顶端开口通过合页7左右对称铰接有密封盖8,通过密封盖8,密封整个电池腔4,把电池密封存放,降低外界对电池的影响,提高电池使用寿命;所述电池腔4的内腔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卡槽11,所述卡槽11是U型槽,卡槽11的内腔设有支撑板12,两个所述支撑板12的顶端设有与卡槽11相配合的置物框13,所述置物框13是金属网制作而成,电池放入置物框13内,电池运行期间产生的热量,可以直接透过置物框13向外散出;两个隔板2之间均匀的设有若干与置物框13相配合的热交换管14,所有的所述热交换管14是呈U形排列,所述热交换管14的两端分别贯通连接进气腔3和出气腔5便于空气从进气腔3进入热交换管14,通过热交换管14与电池腔4发生热交换,带走电池腔4中的热量,从而实现对电池降温,热交换后的高温气体,直接进入出气腔5,然后排出。所述密封盖8的底端设有凸板9,密封盖8与凸板9之间是一体成型制作,密封盖8的顶端活动端设有把手10,所述把手10的横截面是T形结构,通过把手10便于维修人员打开密封盖8,便于后期维修。实施例2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的进一步阐述,所述出气腔5的左侧端贯通连接有与热交换管14相配合的排气管18,所述排气管18的内腔左侧设有出气防护网19,排气管18的内腔右侧设有排气装置20,所述进气腔3的右侧端贯通连接有与热交换管14相配合的进气管15,所述进气管15的内腔右侧设有进气防护网16,进气管15的内腔左侧设有吸气装置17,所述吸气装置17和排气装置20的结构相同,通过设置进气管15和排气管18,便于直接与外部空气进行沟通,提高散热效率。实施例3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的进一步阐述,所述吸气装置17包括板体171,所述板体171是圆形板结构,板体171上呈圆形阵列设有若干气孔172,所述气孔172内设有风扇173,所述风扇173的外侧端均匀的设有若干连接杆174,风扇173通过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无尘技术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装置,包括电池箱(1),电池箱(1)的内腔左右两侧对称设有隔板(2),隔板(2)把电池箱(1)的内腔自左到右依次分隔成出气腔(5)、电池腔(4)和进气腔(3),其特征在于,电池腔(4)的内腔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卡槽(11),卡槽(11)是U型槽,卡槽(11)的内腔设有支撑板(12),两个所述支撑板(12)的顶端设有与卡槽(11)相配合的置物框(13),置物框(13)是金属网制作而成,两个隔板(2)之间均匀的设有若干与置物框(13)相配合的热交换管(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无尘技术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装置,包括电池箱(1),电池箱(1)的内腔左右两侧对称设有隔板(2),隔板(2)把电池箱(1)的内腔自左到右依次分隔成出气腔(5)、电池腔(4)和进气腔(3),其特征在于,电池腔(4)的内腔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卡槽(11),卡槽(11)是U型槽,卡槽(11)的内腔设有支撑板(12),两个所述支撑板(12)的顶端设有与卡槽(11)相配合的置物框(13),置物框(13)是金属网制作而成,两个隔板(2)之间均匀的设有若干与置物框(13)相配合的热交换管(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尘技术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出气腔(5)的左侧端贯通连接有与热交换管(14)相配合的排气管(18),排气管(18)的内腔左侧设有出气防护网(19),排气管(18)的内腔右侧设有排气装置(20),进气腔(3)的右侧端贯通连接有与热交换管(14)相配合的进气管(15),进气管(15)的内腔右侧设有进气防护网(16),进气管(15)的内腔左侧设有吸气装置(17),吸气装置(17)和排气装置(20)的结构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无尘技术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吸气装置(17)包括板体(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道祥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领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