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停放装置及立体车库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4547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9 0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汽车停放装置及立体车库,涉及汽车停放技术领域,包括支撑底板和安装轴;在所述支撑底板与所述安装轴之间设置有连接件;在所述支撑底板一侧设置有用于汽车驶入的开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汽车停放装置及立体车库,能够将汽车进行立体的停放,从而相比于现在的停车场,在相同占地面积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汽车停放的数量;这样能够解决停车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停放装置及立体车库
本技术涉及汽车停放
,尤其是涉及汽车停放装置及立体车库。
技术介绍
在当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人们的消费水平成倍的增长,其中我国居民汽车保有量急剧增加与自主式停车位不足两者之间的矛盾,使得“停车难”已经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传统停车场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无论是别墅、住宅、酒店、商场,还是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停车难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机械式立体车库开发和建设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在占地面积相同的停车场,立体车库能够停放更多的车辆,以解决停车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汽车停放装置及立体车库,以缓解了现在汽车停放困难,普通停车场占地面积广,停车数量少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停放装置,包括支撑底板和安装轴;在所述支撑底板与所述安装轴之间设置有连接件;在所述支撑底板一侧设置有用于汽车驶入的开口。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且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开口处,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在远离开口一端的支撑底板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第一旋转轮,在远离开口一侧的支撑底板上设置有第二旋转轮。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立体车库,包括支撑架、驱动装置和驱动轨道;在所述驱动轨道内设置有传动链条,所述传动链条上设置有用于安装上述所述汽车停放装置的安装板。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上设置有两个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同步齿轮啮合,且同步齿轮设置在主动旋转轮上,在所述支撑架上还设置有从动旋转轮;所述主动旋转轮通过所述传动链条带动从动旋转轮转动。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左辅助轨道和右辅助轨道,且所述汽车停放装置的第一旋转轮在所述左辅助轨道内转动,所述第二旋转轮在所述右辅助轨道内转动。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轨道包括上轨道和下轨道;所述上轨道设置在调节板;在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固定板,所述调节板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调节长孔,所述调节板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调节板通过固定件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下支撑座,在所述调节板上设置有上连接座,且所述下支撑座和上连接座之间设置有调节件。进一步地,还包括蓄电池和减速机,所述减速机驱动所述驱动电机,且所述蓄电池为所述减速机提供能源。本技术提供的汽车停放装置及立体车库,能够将汽车进行立体的停放,从而相比于现在的停车场,在相同占地面积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汽车停放的数量;这样能够解决停车难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停放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驱动轨道安装在支撑架上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将左辅助轨道和右辅助轨道安装在支撑架上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B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图4中C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立体车库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D的局部放大图;图9为图7中E的局部放大图。图标:100-支撑架;200-驱动装置;300-上轨道;301-下轨道;400-传动链条;500-安装板;600-左辅助轨道;700-安装轴;800-主动旋转轮;900-从动旋转轮;110-同步齿轮;120-驱动齿轮;130-驱动轴;140-上连接座;150-下支撑座;160-调节件;170-第一连接件;180-第二连接件;190-支撑底板;210-第一旋转轮;220-第二旋转轮;230-开口;240-调节板;241-固定孔;250-固定板;251-调节长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停放装置,包括支撑底板190和安装轴700;在所述支撑底板190与所述安装轴700之间设置有连接件;在所述支撑底板190一侧设置有用于汽车驶入的开口230。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底板190通过连接件安装在安装轴700上;汽车需要停放在支撑底板190上的时候,汽车从支撑底板190的开口230驶入在支撑底板190上。在支撑底板190的开口230的另一端有挡板,防止汽车从另一端滑落。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170和第二连接件180;且所述第一连接件170设置在所述开口230处,所述第二连接件180设置在远离开口230一端的支撑底板190上。在支撑底板190上设置有第一连接件170和第二连接件180,第一连接件170和第二连接件180均为倒U型,这样汽车能够从第一连接件170下端穿过,驶入到支撑底板190上。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170上设置有第一旋转轮210,在远离开口230一侧的支撑底板190上设置有第二旋转轮220。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底板190上设置第一连接件170和第二连接件180,在第一连接件170和第二连接件180安装在安装轴700上,当汽车停放装置在旋转的时候,第一旋转轮210和第二旋转轮220能够保证汽车停放装置在旋转的时候保持平衡,防止汽车从汽车停放装置上滑落。如图2-图9所示,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立体车库,包括支撑架100、驱动装置200和驱动轨道;在所述驱动轨道内设置有传动链条400,所述传动链条400上设置有用于安装上述所述汽车停放装置的安装板500。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轨道安装在支撑架100上,驱动装置200使传动链条400转动,从而使安装在安装板500上的汽车停放装置随着转动,这样实现汽车不断的驶入不同的汽车停放装置上,传动链条400将汽车停放装置从下端移动,这样实现汽车停放在支撑架100的汽车停放装置上,从而实现立体停车。支撑架100的占地面积不会大于现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停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板和安装轴;在所述支撑底板与所述安装轴之间设置有连接件;在所述支撑底板一侧设置有用于汽车驶入的开口;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且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开口处,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在远离开口一端的支撑底板上;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第一旋转轮,在远离开口一侧的支撑底板上设置有第二旋转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停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板和安装轴;在所述支撑底板与所述安装轴之间设置有连接件;在所述支撑底板一侧设置有用于汽车驶入的开口;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且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开口处,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在远离开口一端的支撑底板上;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第一旋转轮,在远离开口一侧的支撑底板上设置有第二旋转轮。2.一种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驱动装置和驱动轨道;在所述驱动轨道内设置有传动链条,所述传动链条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停放装置的安装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上设置有两个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同步齿轮啮合,且同步齿轮设置在主动旋转轮上,在所述支撑架上还设置有从动旋转轮;所述主动旋转轮通过所述传动链条带动从动旋转轮转动。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冲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四季正智能车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