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树脂瓦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仿古屋脊树脂瓦结构,包括罗锅面瓦和连接于罗锅面瓦底部两侧的第一坡瓦、第二坡瓦,所述第一坡瓦、第二坡瓦的顶部连接于所述罗锅面瓦的底部,所述第一坡瓦、第二坡瓦的顶部设有向上突起的固定边沿,所述罗锅面瓦包括向上拱起的瓦面本体,所述瓦面本体的底部设有一卡槽,所述第一坡瓦、第二坡瓦的固定边沿能够同时卡接于所述卡槽内;所述第一坡瓦、第二坡瓦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板瓦部和筒瓦部,所述板瓦部的截面为矩形板,所述筒瓦部的截面为弧形的拱面;所述瓦面本体的两侧上对应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坡瓦、第二坡瓦的板瓦部、筒瓦部的边沿相配合的凹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高屋脊上瓦面的利用率,且便于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古屋脊树脂瓦结构
本技术涉及树脂瓦工程
,特别是涉及一种仿古屋脊树脂瓦结构。
技术介绍
合成树脂瓦广泛用于城市和农村的房屋建筑中,其表面材料是选用进口的超高耐候性工程树脂制作而成,在自然环境中具有超常的耐久性,它即使长期暴露于紫外线、湿气、热、寒的恶劣条件下,仍能保持其颜色的稳定性。目前使用的屋顶的树脂瓦一般都是采用一层一层的依次叠加的方式排列,这种结构需要将各片瓦横向、竖向搭接一部分来组成屋面,这种方式在瓦面互相搭接的部分有一部分瓦面只是起到了搭接的作用,不能起到挡雨的作用,这就降低了树脂瓦的利用率。特别是在屋脊处,现有的树脂瓦一般是通过树脂屋脊瓦搭接而成,这种搭接方式对屋脊处的坡面瓦瓦面也有浪费。另外,通过搭接而成的屋脊,其各个瓦面的安装精度和稳定性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在屋脊处搭接使用的仿古屋脊树脂瓦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仿古屋脊树脂瓦结构,用于搭建仿古屋盖的屋脊,包括罗锅面瓦和连接于罗锅面瓦底部两侧的第一坡瓦、第二坡瓦,所述第一坡瓦、第二坡瓦的顶部连接于所述罗锅面瓦的底部,所述第一坡瓦、第二坡瓦的顶部设有向上突起的固定边沿,所述罗锅面瓦包括向上拱起的瓦面本体,所述瓦面本体的底部设有一卡槽,所述第一坡瓦、第二坡瓦的固定边沿能够同时卡接于所述卡槽内;所述第一坡瓦、第二坡瓦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板瓦部和筒瓦部,所述板瓦部的截面为矩形板,所述筒瓦部的截面为弧形的拱面;所述瓦面本体的两侧上对应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坡瓦、第二坡瓦的板瓦部、筒瓦部的边沿相配合的凹口。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坡瓦、第二坡瓦的固定边沿上设有对应的圆形固定孔,所述第一坡瓦、第二坡瓦的固定孔内插接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坡瓦、第二坡瓦的连接螺栓。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罗锅面瓦在所述瓦面本体上部还设有若干向所述卡槽凹陷形成的盲孔。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板瓦部的宽度为10cm至30cm。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筒瓦部的宽度为10cm至20cm。本技术提供一种仿古屋脊树脂瓦结构,在屋脊盖瓦时,只需先安装第一坡瓦、第二坡瓦,通过将第一坡瓦、第二坡瓦连接之后,将第一坡瓦、第二坡瓦的卡槽卡入罗锅面瓦的底部卡槽内,即可完成安装,罗锅面瓦上设有与第一坡瓦、第二坡瓦的筒瓦部配合的凹口,安装时通过凹口与第一坡瓦、第二坡瓦配合,避免了传统的搭接方式,提高了罗锅面瓦的瓦面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仿古屋脊树脂瓦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仿古屋脊树脂瓦结构的A处结构示意图;图中,10、罗锅面瓦;11、瓦面本体;12、卡槽;13、凹口;14、盲孔;21、第一坡瓦;22、第二坡瓦;23、固定边沿;24、固定孔;25、连接螺栓;31、板瓦部;32、筒瓦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一种仿古屋脊树脂瓦结构,其包括罗锅面瓦和设于罗锅面瓦底部的第一坡瓦、第二坡瓦,罗锅面瓦与其底部的第一坡瓦、第二坡瓦紧密配合,与传统的搭接方式相比,提高了瓦面的利用率、且便于安装。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用于搭建仿古屋盖的屋脊,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仿古屋脊树脂瓦结构,包括罗锅面瓦10和连接于罗锅面瓦10底部两侧的第一坡瓦21、第二坡瓦22,罗锅面瓦10作为屋盖的屋脊的顶部盖体结构,第一坡瓦21、第二坡瓦22的顶部连接于罗锅面瓦10的底部,与传统的搭接结构不同,本方案在第一坡瓦21、第二坡瓦22的顶部设有向上突起的固定边沿23,罗锅面瓦10扣合于固定边沿23上,降低了罗锅面瓦10与第一坡瓦21、第二坡瓦22的搭接面积。具体地,罗锅面瓦10包括向上拱起的瓦面本体11,瓦面本体11的底部设有一卡槽12,瓦面本体11上设有的卡槽12作为容纳与第一坡瓦21、第二坡瓦22连接接头的空间,第一坡瓦21、第二坡瓦22的固定边沿23能够同时卡接于卡槽12内。具体地,第一坡瓦21、第二坡瓦22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板瓦部31和筒瓦部32,板瓦部31的截面为矩形板,筒瓦部32的截面为弧形的拱面,通过将板瓦部31、筒瓦部32相互间隔设置,与传统的叠置瓦面的形状相似,也提高了瓦面的强度。具体地,瓦面本体11的两侧上对应设有用于与第一坡瓦21、第二坡瓦22的板瓦部31、筒瓦部32的边沿相配合的凹口13。通过设置凹口13,在安装时,板瓦部31、筒瓦部32能够伸入凹口13内而起到挡雨的效果,避免额传统的搭接结构。优选地,第一坡瓦21、第二坡瓦22的固定边沿23上设有对应的圆形固定孔24,第一坡瓦21、第二坡瓦22的固定孔24内插接有用于连接第一坡瓦21、第二坡瓦22的连接螺栓25。在安装时,可以直接将第一坡瓦21、第二坡瓦22定位后,直接用连接螺栓25将第一坡瓦21、第二坡瓦22连接固定,提高了第一坡瓦21、第二坡瓦22连接的稳定性和精确度。优选地,罗锅面瓦10在瓦面本体11上部还设有若干向卡槽12凹陷形成的盲孔14。一般地,在屋脊上还需要安装一些装饰结构,通过设置盲孔14,作为安装装饰结构的扩展接口。优选地,如图1所示,板瓦部31的宽度D1为10cm至30cm。优选地,如图1所示,筒瓦部32的宽度D2为10cm至20cm。在使用时,板瓦部31、筒瓦部32的宽度设置相互配合,提高了瓦面本体11的美观度,也更适应于将瓦面本体11安装于屋面上。综上,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仿古屋脊树脂瓦结构,在使用时只需将第一坡瓦、第二坡瓦定位后,将罗锅面瓦扣合于第一坡瓦、第二坡瓦的顶部,即可完成屋脊瓦面的搭建。本技术也便于通过盲孔14结构在罗锅面瓦10的顶部安装扩展装饰结构,提高屋脊的美观度。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仿古屋脊树脂瓦结构,用于搭建仿古屋盖的屋脊,其特征在于,包括罗锅面瓦(10)和连接于罗锅面瓦(10)底部两侧的第一坡瓦(21)、第二坡瓦(22),所述第一坡瓦(21)、第二坡瓦(22)的顶部连接于所述罗锅面瓦(10)的底部,所述第一坡瓦(21)、第二坡瓦(22)的顶部设有向上突起的固定边沿(23),所述罗锅面瓦(10)包括向上拱起的瓦面本体(11),所述瓦面本体(11)的底部设有一卡槽(12),所述第一坡瓦(21)、第二坡瓦(22)的固定边沿(23)能够同时卡接于所述卡槽(12)内;所述第一坡瓦(21)、第二坡瓦(22)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板瓦部(31)和筒瓦部(32),所述板瓦部(31)的截面为矩形板,所述筒瓦部(32)的截面为弧形的拱面;所述瓦面本体(11)的两侧上对应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坡瓦(21)、第二坡瓦(22)的板瓦部(31)、筒瓦部(32)的边沿相配合的凹口(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古屋脊树脂瓦结构,用于搭建仿古屋盖的屋脊,其特征在于,包括罗锅面瓦(10)和连接于罗锅面瓦(10)底部两侧的第一坡瓦(21)、第二坡瓦(22),所述第一坡瓦(21)、第二坡瓦(22)的顶部连接于所述罗锅面瓦(10)的底部,所述第一坡瓦(21)、第二坡瓦(22)的顶部设有向上突起的固定边沿(23),所述罗锅面瓦(10)包括向上拱起的瓦面本体(11),所述瓦面本体(11)的底部设有一卡槽(12),所述第一坡瓦(21)、第二坡瓦(22)的固定边沿(23)能够同时卡接于所述卡槽(12)内;所述第一坡瓦(21)、第二坡瓦(22)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板瓦部(31)和筒瓦部(32),所述板瓦部(31)的截面为矩形板,所述筒瓦部(32)的截面为弧形的拱面;所述瓦面本体(11)的两侧上对应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波,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区虹科塑料制品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