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称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4197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9 0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装箱称重装置,包括转锁箱,所述转锁箱内设有承重板、底板、球形压块、称重传感器、限位顶销,所述球形压块的底面设有向下突出的球面凸头,所述球形压块的下方设有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的顶部设有球面凹槽,所述称重传感器上粘贴有受力应变片,所述称重传感器的边缘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限位顶销相适配,所述底板下方设有转锁,所述转锁与锁杆固定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不改变原有吊具结构的情况下实现了称重传感器的嵌入式安装,同时较好的解决了转臂旋转造成对传感器受力面随机变化影响称重精度的难题。

A Container Weigh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ontainer weigh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rotary lock box, in which a load-bearing plate, a bottom plate, a spherical pressure block, a weighing sensor and a limit pin are arranged. The bottom of the spherical pressure block is provided with a downward projecting spherical bump, and a weighing sensor is arranged below the spherical pressure block. The top of the weighing sensor is provided with a spherical groove, and the weighing sensor is provided with a spherical groove. A stress strain gauge is pasted on the top, and a limit groove is arranged on the edge of the weighing sensor. The limit groove is matched with the limit pin. Under the bottom plate, a rotary lock is arranged, and the rotary lock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lock rod. The utility model realizes the embedded installation of the weighing sensor without chang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original hanger, and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random change of the force surface of the sensor caused by the rotation of the rotating arm affects the weighing accura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装箱称重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称量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集装箱称重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集装箱运输业的不断发展,为了有效控制进出港口货物的重量和保证起吊过程中的安全性,必须要对每个集装箱进行称重防止超载乃至检测偏载。为了从源头上控制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安全运输,对集装箱的称重与偏载检测“十分必要”。集装箱装卸有专用吊具,但目前还没有一种实用的同时能进行偏载及超载检测的称重装置,现有的称重装置存在传感器结构简单、安装位置不恰当、误差大、而且传感器在称重过程中容易旋转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集装箱称重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集装箱称重装置,包括转锁箱、第四通孔、承重板、上腔、下腔、第三通孔、底板、转锁、锁紧螺母、球形压块、第一通孔、球面凸头、称重传感器、第二通孔、球面凹槽、受力应变片、数据输出线、锁杆、轴套,所述转锁箱内设有承重板,所述转锁箱底部设有底板,所述承重板将转锁箱内部分为上腔和下腔两个部分,所述上腔内设有锁紧螺母、球形压块和称重传感器,所述球形压块的中心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球形压块的底面设有向下突出的球面凸头,所述球形压块的下方设有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的顶部设有球面凹槽,所述球面凹槽与球形压块底部的球面凸头相适配,所述称重传感器上粘贴有受力应变片,所述称重传感器的侧面设有数据输出线,所述数据输出线与受力应变片相连,所述称重传感器的中心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承重板上设有第三通孔,所述底板上设有第四通孔,所述底板下方设有转锁,所述转锁的顶部与锁杆固定相连,所述锁杆从下向上依次穿过第四通孔、第三通孔、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与位于上腔内的锁紧螺母相连;锁杆的下部安装有轴套,所述轴套位于称重传感器与转锁之间。进一步的,所述承重板、底板上分别设有第五通孔、第六通孔,所述称重传感器的侧面设有限位顶销,所述限位顶销从下向上依次穿过第六通孔、第五通孔并伸入到上腔内,所述限位顶销的下部与底板通过过盈配合或焊接的方式固定相连,所述限位顶销的中部设有压缩弹簧,所述限位顶销的上部位于转锁箱的上腔中;所述称重传感器包括上凸台、本体、下凸台,所述上凸台、下凸台分别位于本体的顶部与底部,所述上凸台上设有球面凹槽,所述球面凹槽与球形压块底部的球面凸头相适配,所述本体和下凸台的中心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球面凹槽相连通,所述本体的边缘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限位顶销相适配,所述限位顶销位于限位槽内;所述本体的底部设有一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粘贴有应变片,所述本体内设有出线孔,所述出线孔与环形凹槽相连通,所述出线孔中设有数据输出线,所述数据输出线与环形凹槽内的应变片相连。进一步的,所述本体为圆柱形,所述本体的边缘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为圆弧形限位槽,所述限位顶销为圆杆,所述圆弧形限位槽与限位顶销相适配,所述限位顶销的右侧部分位于圆弧形限位槽内。进一步的,所述圆弧形限位槽的两侧分别对称设有两个出线孔,分别为第一出线孔、第二出线孔,所述第一出线孔、第二出线孔输出线均沿本体的半径方向布置,所述第一出线孔、第二出线孔内分别设有第一数据输出线、第二数据输出线,所述第一数据输出线、第二数据输出线分别与环形凹槽内的应变片相连。进一步的,所述圆弧形限位槽的圆弧半径为20~40mm,所述第一出线孔、第二出线孔与圆弧形限位槽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均为0~60°。进一步的,所述圆弧形限位槽的圆弧半径为19mm。进一步的,所述下凸台为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位于第三通孔内,且所述环形凸台的外径比第三通孔的半径小0.2-1mm。进一步的,所述上凸台与本体的交接处还设有斜向槽或平槽。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了一种带有上腔和下腔结构的转锁箱,在上腔内设有锁紧螺母、球形压块和称重传感器,所述球形压块的底面设有向下突出的球面凸头,所述球形压块的下方设有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的顶部设有球面凹槽,所述球面凹槽与球形压块底部的球面凸头相适配,所述称重传感器上粘贴有受力应变片,当锁销受到集装箱的受力,再从锁杆传递到球面凸头、球面凹槽上时,称重传感器不但能通过应变片迅速感应到重量作用力的大小,而且当出现偏载时,球面凸头、球面凹槽能跟随旋转进行称重,从而确保集装箱的起吊安全和实现称重、偏载功能。另外,本技术的称重传感器结构设计巧妙,包括上凸台、本体、下凸台,所述上凸台、下凸台分别位于本体的顶部与底部,所述上凸台上设有球面凹槽,所述球面凹槽与球形压块底部的球面凸头相适配。还在上凸台与本体的交接处设有斜向槽,以增加称量受力的灵敏性。称重传感器的边缘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限位顶销相适配,从而对称重传感器的旋转进行限位,彻底解决了传感器在称重过程中容易旋转、导致称重误差大、称重不安全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称重传感器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称重传感器的俯视图。附图中:1—转锁箱,2—承重板,3—底板,4—上腔,5—下腔,6—锁紧螺母,7—第一通孔,8—球形压块,9—球面凸头,10—第二通孔,11—称重传感器,12—第三通孔,13—锁杆,14—轴套,15—第四通孔,16—转锁,17—第六通孔,18—压缩弹簧,19—限位顶销,20—第五通孔,21—圆弧形限位槽,22—本体,23—上凸台,24—下凸台,25—斜向槽,26—球面凹槽,27—环形凹槽,28—第一出线孔,29—第二出线孔,30—第一数据输出线,31—第二数据输出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集装箱称重装置,包括转锁箱1、第四通孔15、承重板2、上腔4、下腔5、第三通孔12、底板3、转锁16、锁紧螺母6、球形压块8、第一通孔7、球面凸头9、称重传感器11、第二通孔10、球面凹槽26、受力应变片、锁杆13、轴套14、第五通孔20、第六通孔17、限位顶销19、压缩弹簧18。转锁箱1采用钢板组焊而成,转锁箱1内的中部焊接有承重板2,所述转锁箱1底部焊接有底板3。所述承重板2将转锁箱1内部分为上腔4和下腔5两个部分,所述上腔4内设有锁紧螺母6、球形压块8和称重传感器11。所述球形压块8的中心设有第一通孔7,所述球形压块8的底面设有向下突出的球面凸头9,所述球面凸头9与球形压块8为一整体,通过精密铸造或铣削加工而成。所述球形压块8的下方设有称重传感器11,所述称重传感器11采用弹性合金钢材料制作。所述称重传感器11包括上凸台23、本体22、下凸台24,所述上凸台23、下凸台24分别位于本体22的顶部与底部,所述上凸台23上设有球面凹槽26,所述球面凹槽26通过精密铸造或铣削加工而成。所述球面凹槽26与球形压块8底部的球面凸头9相适配,所述球面凸头9位于球面凹槽26内,两者为转动配合。所述本体22和下凸台24的中心设有第二通孔10,所述第二通孔10与球面凹槽26相连通,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装箱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锁箱、第四通孔、承重板、上腔、下腔、第三通孔、底板、转锁、锁紧螺母、球形压块、第一通孔、球面凸头、称重传感器、第二通孔、球面凹槽、受力应变片、数据输出线、锁杆、轴套,所述转锁箱内设有承重板,所述转锁箱底部设有底板,所述承重板将转锁箱内部分为上腔和下腔两个部分,所述上腔内设有锁紧螺母、球形压块和称重传感器,所述球形压块的中心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球形压块的底面设有向下突出的球面凸头,所述球形压块的下方设有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的顶部设有球面凹槽,所述球面凹槽与球形压块底部的球面凸头相适配,所述称重传感器上粘贴有受力应变片,所述称重传感器的侧面设有数据输出线,所述数据输出线与受力应变片相连,所述称重传感器的中心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承重板上设有第三通孔,所述底板上设有第四通孔,所述底板下方设有转锁,所述转锁的顶部与锁杆固定相连,所述锁杆从下向上依次穿过第四通孔、第三通孔、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与位于上腔内的锁紧螺母相连;锁杆的下部安装有轴套,所述轴套位于称重传感器与转锁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装箱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锁箱、第四通孔、承重板、上腔、下腔、第三通孔、底板、转锁、锁紧螺母、球形压块、第一通孔、球面凸头、称重传感器、第二通孔、球面凹槽、受力应变片、数据输出线、锁杆、轴套,所述转锁箱内设有承重板,所述转锁箱底部设有底板,所述承重板将转锁箱内部分为上腔和下腔两个部分,所述上腔内设有锁紧螺母、球形压块和称重传感器,所述球形压块的中心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球形压块的底面设有向下突出的球面凸头,所述球形压块的下方设有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的顶部设有球面凹槽,所述球面凹槽与球形压块底部的球面凸头相适配,所述称重传感器上粘贴有受力应变片,所述称重传感器的侧面设有数据输出线,所述数据输出线与受力应变片相连,所述称重传感器的中心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承重板上设有第三通孔,所述底板上设有第四通孔,所述底板下方设有转锁,所述转锁的顶部与锁杆固定相连,所述锁杆从下向上依次穿过第四通孔、第三通孔、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与位于上腔内的锁紧螺母相连;锁杆的下部安装有轴套,所述轴套位于称重传感器与转锁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板、底板上分别设有第五通孔、第六通孔,所述称重传感器的侧面设有限位顶销,所述限位顶销从下向上依次穿过第六通孔、第五通孔并伸入到上腔内,所述限位顶销的下部与底板通过过盈配合或焊接的方式固定相连,所述限位顶销的中部设有压缩弹簧,所述限位顶销的上部位于转锁箱的上腔中;所述称重传感器包括上凸台、本体、下凸台,所述上凸台、下凸台分别位于本体的顶部与底部,所述上凸台上设有球面凹槽,所述球面凹槽与球形压块底部的球面凸头相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和平杜涵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亚兴特种电子衡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