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减小反馈冲击力的电锤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33128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8 2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减小反馈冲击力的电锤钻,其包括:壳体内安装有套筒,套筒内安装有冲击柱,冲击柱一侧通过联轴器连接旋转轴,旋转轴通过传动齿轮和小齿轮连接传动轴,传动轴通过驱动齿轮连接旋转电机,旋转轴另一侧连接垫块。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减小反馈冲击力的电锤钻,其能够通过在于冲击柱连接的旋转轴一侧安装减震机构和垫块,用于减小电锤钻在工作过程中给操作人员带来的反向冲击力,保证在长时间的钻孔作业中,操作人员的手臂不会出现发麻的现象,从而解决电锤钻掉落引发安全事故的情况。

An Electric Hammer Drill for Reducing Feedback Impulse For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lectric hammer drill capable of reducing feedback impact force, which comprises: a sleeve is installed in the shell, an impact column is installed in the sleeve, one side of the impact column is connected with a rotary shaft through a coupling, the rotary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a transmission shaft through a transmission gear and a pinion, the transmission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a rotary motor through a drive gear, and the other side of the rotary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a cushion block. The technical problem to be solved by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to provide an electric hammer drill capable of reducing feedback impact force, which can be used to reduce the reverse impact force brought by the electric hammer drill to the operator during the working process by installing shock absorber and cushion block on one side of the rotating shaft connected with the impact column, so as to ensure that the operator's arm will not appear numbness during the long drilling operation. To solve the safety accident caused by the drop of electric hammer dri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减小反馈冲击力的电锤钻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锤钻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减小反馈冲击力的电锤钻。
技术介绍
在建筑领域实践多年的今天,建筑领域被细分为许多分支领域进行深入研究,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在不同领域出现了许多专业性很强的工具,电钻锤是建筑领域下家装领域的常用工具之一,电钻锤能够很好的在墙面上进行工作,在墙面上钻出大小合适的安装孔,以供各种物品和设备固定在墙面上,但是冲击锤对钻点进行钻孔的电锤钻在钻孔时会产生巨大的反馈冲击力,过于强力的反馈冲击力不仅会导致操作人员无法很好的控制电锤钻,使得钻孔变得困难,也可能会使操作人员手臂发麻导致电锤钻掉落砸伤操作人员。因此需要一种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减小反馈冲击力的电锤钻,其能够通过在于冲击柱连接的旋转轴一侧安装减震机构和垫块,用于减小电锤钻在工作过程中给操作人员带来的反向冲击力,保证在长时间的钻孔作业中,操作人员的手臂不会出现发麻的现象,从而解决电锤钻掉落引发安全事故的情况。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能减小反馈冲击力的电锤钻,其包括:壳体、套筒、冲击柱、联轴器、旋转轴、传动齿轮、小齿轮、传动轴、驱动齿轮、旋转电机、垫块、减震弹簧、垂直握把、减震机构和限位螺栓,所述壳体内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内安装有冲击柱,所述冲击柱一侧通过联轴器连接旋转轴,所述旋转轴通过传动齿轮和小齿轮连接传动轴,所述传动轴通过驱动齿轮连接旋转电机,所述旋转轴另一侧连接垫块。优选地,所述冲击柱外包裹有减震弹簧,用于减少冲击柱锤钻工作点时产生的反馈冲击力。优选地,所述壳体下端安装有垂直握把,使操作人员能够更好的握紧电锤钻,防止其掉落砸伤自己。优选地,所述垫块和旋转轴间连接有减震机构,用于减少冲击柱在工作时产生的反馈冲击力。优选地,所述套筒通过限位螺栓固定在壳体内。本专利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一种能减小反馈冲击力的电锤钻在保证对钻点进行钻孔作业的前提下,通过在旋转轴另一端连接减震弹簧和垫块,减小冲击柱在钻孔作业时产生的反馈冲击力,使操作人员在长时间钻孔过程中也不会出现手臂发麻的现象,同时安装在壳体下端的垂直握把能够使操作人员更好的控制电锤钻。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壳体1、套筒2、冲击柱3、联轴器4、旋转轴5、传动齿轮6、小齿轮7、传动轴8、驱动齿轮9、旋转电机10、垫块11、减震弹簧12、垂直握把13、减震机构14、限位螺栓1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一种能减小反馈冲击力的电锤钻,其包括:壳体1内安装有套筒2,套筒2内安装有冲击柱3,冲击柱3一侧通过联轴器4连接旋转轴5,旋转轴5通过传动齿轮6和小齿轮7连接传动轴8,传动轴8通过驱动齿轮9连接旋转电机10,旋转轴5另一侧连接垫块11。冲击柱3外包裹有减震弹簧12,用于减少冲击柱3锤钻工作点时产生的反馈冲击力。壳体1下端安装有垂直握把13,使操作人员能够更好的握紧电锤钻,防止其掉落砸伤自己。垫块11和旋转轴5间连接有减震机构14,用于减少冲击柱3在工作时产生的反馈冲击力。套筒2通过限位螺栓15固定在壳体1内。本专利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一种能减小反馈冲击力的电锤钻在保证对钻点进行钻孔作业的前提下,通过在旋转轴另一端连接减震弹簧和垫块,减小冲击柱在钻孔作业时产生的反馈冲击力,使操作人员在长时间钻孔过程中也不会出现手臂发麻的现象,同时安装在壳体下端的垂直握把能够使操作人员更好的控制电锤钻。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减小反馈冲击力的电锤钻,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壳体、套筒、冲击柱、联轴器、旋转轴、传动齿轮、小齿轮、传动轴、驱动齿轮、旋转电机、垫块、减震弹簧、垂直握把、减震机构和限位螺栓,所述壳体内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内安装有冲击柱,所述冲击柱一侧通过联轴器连接旋转轴,所述旋转轴通过传动齿轮和小齿轮连接传动轴,所述传动轴通过驱动齿轮连接旋转电机,所述旋转轴另一侧连接垫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减小反馈冲击力的电锤钻,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壳体、套筒、冲击柱、联轴器、旋转轴、传动齿轮、小齿轮、传动轴、驱动齿轮、旋转电机、垫块、减震弹簧、垂直握把、减震机构和限位螺栓,所述壳体内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内安装有冲击柱,所述冲击柱一侧通过联轴器连接旋转轴,所述旋转轴通过传动齿轮和小齿轮连接传动轴,所述传动轴通过驱动齿轮连接旋转电机,所述旋转轴另一侧连接垫块。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弘义千高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