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竿竿节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02785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8 2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鱼竿竿节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BOPP膜缠绕在杆状模具一端的外壁上,在缠绕有BOPP膜的杆状模具上缠绕多层预浸于环氧树脂溶液中的碳纤维布,相邻两层碳纤维布沿相反角度方向交叉缠绕,将OPP带缠绕于碳纤维布上形成竿节的胚体,提供辊轴加热装置,将胚体放置于辊轴加热装置中二辊轴之间,控制二辊轴沿同一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转动的同时控制辊轴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完成对胚体加热固化成型,取出加热固化成型后的胚体,最后移除杆状模具、BOPP膜和OPP带,获得制作成型后的竿节。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鱼竿竿节的制作方法,可以提高加热固化成型后竿节的结构强度,降低断竿率,同时解决相邻竿节之间无法收缩而导致配合抱死的技术问题。

A Method for Making Fish Rod Joint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method for making fishing rod joint,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winding BOPP film on the outer wall of one end of the rod die, winding multi-layer carbon fiber cloth preimpregnated in epoxy resin solution on the rod die winding BOPP film, cross-winding two adjacent layers of carbon fiber cloth in opposite directions, winding OPP band on the carbon fiber cloth to form embryo of the rod joint, and providing Roller shaft heating device, the embryo is placed between the two rollers in the roller shaft heating device, the heating temperature and time of the roller shaft are controlled while the two rollers rotate along the same clockwise or counter-clockwise direction, the embryo is heated and solidified, the embryo after heating and solidification is taken out, the rod-shaped die, BOPP film and OPP band are removed, and the rod joints after making are obtained.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fishing rod joint in the invention can improve the structural strength of the rod joint after heating and solidification forming, reduce the rod breakage rate, and solve the technical problem that the adjacent rod joints can not shrink and lead to cooperative lock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鱼竿竿节的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路亚休闲钓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鱼竿竿节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钓竿一般采用多竿节伸缩结构;实际使用中,当相邻二竿节拉紧后,会出现以下问题:(1)相邻竿节连接处会因沾水而导致配合抱死,导致不易收缩,(2)由于竿节整体的结构强度不够,导致断竿率较高。上述问题发生的频率比较高,成为钓鱼者的一大困扰。针对上述配合抱死问题,现有技术中解决的方案是使用车刀在配合竿节竿胚内壁上加工出流水槽,使相邻竿节配合稳定的情况下又保留有一定的间隙,让水无法填满间隙,留存一些空气,可以有效防配合抱死;但上述方案的缺陷是车刀在竿胚内壁上加工,会降低竿节的结构强度,进一步增加了断竿率。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竿节的制作方法,解决相邻竿节之间无法收缩而导致配合抱死以及竿节结构强度不够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鱼竿竿节的制作方法,可以解决相邻竿节之间无法收缩而导致配合抱死技术问题,同时提高了竿节的结构强度,降低了断竿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鱼竿竿节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不步骤:提供BOPP膜,所述BOPP膜上阵列开设有多个圆孔;提供杆状模具,所述杆状模具的外径配合于待制作竿节的内径;将所述BOPP膜缠绕在所述杆状模具一端的外壁上;提供碳纤维布,所述碳纤维布预浸于60℃-80℃环氧树脂溶液中60min-90min;于缠绕有BOPP膜的杆状模具上缠绕多层预浸后的所述碳纤维布,相邻两层碳纤维布沿相反角度方向交叉缠绕,所述碳纤维布与所述杆状模具轴向之间的夹角为30°至60°;提供OPP带,将所述OPP带缠绕于所述碳纤维布上,形成所述竿节的胚体;提供辊轴加热装置,用于对所述胚体进行加热固化成型,所述辊轴加热装置包括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上设有位于所述胚体两侧的二辊轴,所述辊轴的滚动面贴合于所述胚体,所述辊轴通过转轴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框架结构上,所述辊轴内部中空且所述辊轴内部安装有用于控制所述辊轴温度的加热丝;将所述胚体放置于二所述辊轴之间,控制二所述辊轴同一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转动,其中,首先在所述辊轴转动的前15min-20min内通过所述加热丝控制所述辊轴的温度从室温升温至80℃,并在80℃保温30min-40min,然后在接下来的30min-40min内控制所述辊轴的温度从从80℃升温至125℃,最后在125℃保温75min-90min,完成所述胚体的加热固化成型;取出加热固化成型后的所述胚体;移除杆状模具、BOPP膜和OPP带,获得制作成型后的竿节,所述竿节内部中空且两端开口,所述竿节的对应于缠绕所述BOPP膜的一端的内壁上形成有阵列分布的多个凸起,所述凸起的顶端与所述竿节的内壁平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将碳纤维布预浸于60℃-80℃环氧树脂溶液中60min-90min,可以增强碳纤维布的结构强度和可塑性、提高其耐腐蚀性以及延长了使用寿命,进而提高加热固化成型后竿节的结构强度和延长竿节的使用寿命。2.通过将相邻两层碳纤维布沿相反方向交叉缠绕,可以进一步提高加热固化成型后竿节的结构强度。3.通过在碳纤维布上缠绕OPP带,起约束作用,避免碳纤维布松散,进而可以有效避免因加热固化成型后竿节表面鼓泡和结构强度降低而导致废品。4.通过辊轴加热装置实现对竿节的胚体进行加热固化,利用辊轴带动胚体同步转动,实现胚体表面各处均匀受热,保证加热固化成型的质量。5.最终成型后的竿节对应于缠绕所述BOPP膜的一端(对应于相邻竿节的连接端)的内壁上形成有球形凸起,保证相邻竿节连接处保留有一定的间隙,从而避免竿节连接处出现真空,以便消除现有技术中相邻竿节之间无法收缩的抱死现象。本专利技术一种鱼竿竿节的制作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于缠绕有BOPP膜的杆状模具上缠绕多层预浸后的所述碳纤维布的步骤中,相邻二层所述碳纤维布之间涂抹有固化剂。本专利技术一种鱼竿竿节的制作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于取出加热固化成型后的所述胚体的步骤前还包括步骤:采用波长为8μm-20μm的远红外线对加热固化成型后的所述胚体表面照射5min-10min,照射温度为75℃-90℃。用于增强加热固化成型后的胚体的表面硬度,提高竿节表面的耐磨性。本专利技术一种鱼竿竿节的制作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于获得制作成型后的竿节步骤后还包括步骤,对所述竿节的表面进行静电喷漆处理。提高竿节的美观度。本专利技术一种鱼竿竿节的制作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辊轴加热装置还包括联接于所述加热丝的温度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加热丝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保证坯体加热固化的时间和温度符合制作要求。本专利技术一种鱼竿竿节的制作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竿节的形状呈圆台形或圆柱形。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鱼竿竿节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BOPP膜、碳纤维布和杆状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缠绕BOPP膜和碳纤维布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移除杆状模具后竿体的剖面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制成成型后竿体的内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利于对本专利技术的了解,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说明。参阅图1至图5可知,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鱼竿竿节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01:提供BOPP膜1,BOPP膜1上阵列开设有多个圆孔11(如图2所示);步骤102:提供杆状模具2,杆状模具2的外径配合于待制作竿节4的内径;步骤103:将BOPP膜1缠绕在杆状模具2一端的外壁上;步骤104:提供碳纤维布3,碳纤维布3预浸于60℃-80℃环氧树脂溶液中60min-90min;步骤105:于缠绕有BOPP膜1的杆状模具2上缠绕多层预浸后的碳纤维布3(如图2和图3所示),相邻两层碳纤维布3沿相反角度方向交叉缠绕,碳纤维布3与杆状模具2轴向之间的夹角为30°至60°;步骤106:提供OPP带,将OPP带缠绕于碳纤维布3上,形成竿节4的胚体;步骤107:提供辊轴加热装置,用于对胚体进行加热固化成型,辊轴加热装置包括框架结构,框架结构上设有位于胚体两侧的二辊轴,辊轴的滚动面贴合于胚体,辊轴通过转轴可转动的安装于框架结构上,辊轴内部中空且辊轴内部安装有用于控制辊轴温度的加热丝;步骤108:将胚体放置于二辊轴之间,控制二辊轴同一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转动,其中,首先在辊轴转动的前15min-20min内通过加热丝控制辊轴的温度从室温升温至80℃,并在80℃保温30min-40min,然后在接下来的30min-40min内控制辊轴的温度从从80℃升温至125℃,最后在125℃保温75min-90min,完成胚体的加热固化成型;步骤109:取出加热固化成型后的胚体;步骤110:移除杆状模具2、BOPP膜1和OPP带,获得制作成型后的竿节4(如图4和图5所示),竿节4内部中空且两端开口,竿节4的对应于缠绕BOPP膜1的一端的内壁上形成有阵列分布的多个凸起41,凸起41的顶端与竿节4的内壁平齐。本实施例中:(1)通过将开设有多个圆孔11的BOPP膜1缠绕在杆状模具2上,在后期加热固化成型中,缠绕的碳纤维布3受到张力的作用,会向圆孔11中外凸,最终形成球形凸起41或圆柱形凸起41;竿节4通过加热固化一次成型,进而可以保证凸起41的结构强度满足使用要求;利用成型后的凸起41,可以保证伸缩连接的相邻竿节4拉紧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鱼竿竿节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提供BOPP膜,所述BOPP膜上阵列开设有多个圆孔;提供杆状模具,所述杆状模具的外径配合于待制作竿节的内径;将所述BOPP膜缠绕在所述杆状模具一端的外壁上;提供碳纤维布,所述碳纤维布预浸于60℃‑80℃环氧树脂溶液中60min‑90min;于缠绕有BOPP膜的杆状模具上缠绕多层预浸后的所述碳纤维布,相邻两层碳纤维布沿相反角度方向交叉缠绕,所述碳纤维布与所述杆状模具轴向之间的夹角为30°至60°;提供OPP带,将所述OPP带缠绕于所述碳纤维布上,形成所述竿节的胚体;提供辊轴加热装置,用于对所述胚体进行加热固化成型,所述辊轴加热装置包括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上设有位于所述胚体两侧的二辊轴,所述辊轴的滚动面贴合于所述胚体,所述辊轴通过转轴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框架结构上,所述辊轴内部中空且所述辊轴的内部安装有用于控制所述辊轴温度的加热丝;将所述胚体放置于二所述辊轴之间,控制二所述辊轴同一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转动,其中,首先在所述辊轴转动的前15min‑20min内通过所述加热丝控制所述辊轴的温度从室温升温至80℃,并在80℃保温30min‑40min,然后在接下来的30min‑40min内控制所述辊轴的温度从从80℃升温至125℃,最后在125℃保温75min‑90min,完成所述胚体的加热固化成型;取出加热固化成型后的所述胚体;移除杆状模具、BOPP膜和OPP带,获得制作成型后的竿节,所述竿节内部中空且两端开口,所述竿节的对应于缠绕所述BOPP膜的一端的内壁上形成有阵列分布的多个凸起,所述凸起的顶端与所述竿节的内壁平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竿竿节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提供BOPP膜,所述BOPP膜上阵列开设有多个圆孔;提供杆状模具,所述杆状模具的外径配合于待制作竿节的内径;将所述BOPP膜缠绕在所述杆状模具一端的外壁上;提供碳纤维布,所述碳纤维布预浸于60℃-80℃环氧树脂溶液中60min-90min;于缠绕有BOPP膜的杆状模具上缠绕多层预浸后的所述碳纤维布,相邻两层碳纤维布沿相反角度方向交叉缠绕,所述碳纤维布与所述杆状模具轴向之间的夹角为30°至60°;提供OPP带,将所述OPP带缠绕于所述碳纤维布上,形成所述竿节的胚体;提供辊轴加热装置,用于对所述胚体进行加热固化成型,所述辊轴加热装置包括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上设有位于所述胚体两侧的二辊轴,所述辊轴的滚动面贴合于所述胚体,所述辊轴通过转轴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框架结构上,所述辊轴内部中空且所述辊轴的内部安装有用于控制所述辊轴温度的加热丝;将所述胚体放置于二所述辊轴之间,控制二所述辊轴同一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转动,其中,首先在所述辊轴转动的前15min-20min内通过所述加热丝控制所述辊轴的温度从室温升温至80℃,并在80℃保温30min-40min,然后在接下来的30min-40min内控制所述辊轴的温度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平东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久扬渔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