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焕武专利>正文

《双层共廊式》微型住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2653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商品住宅建筑构造新方法,即在第二层及其以上的多层或高层住宅中,采用“双层共廓”的方法,可达到减少交通面积,从而达到增加建筑平面(阳台)的使用面积,消除“通廓式”小型住宅或公寓相互干扰的目的。(*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小型商品住宅,特别是多层或高层小型商品住宅的建筑构造的新突破。经检索已知有一种《双层共廊式》住宅,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权号:CN86103735A,可发现该方法存在如下缺陷:1    总楼梯间占用了每户面宽,利用长廊面积仅是其平台部分,对节约住宅用地不理想。2    总楼梯间进深太短,造成梯段太陡,老人、小孩和病弱者上下稍吃力。3    总楼梯间通往长廊要靠步级交通,平台与长廊高低不平,缺乏安全感,且又增加施工难度。4    分楼梯间每座占用双跑段的面积,既降低了平面建筑系数(K值),又易被小偷隐藏司机作案。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进一步克服该方法存在的以上四点缺陷。从而达到提高平面建筑系数(K值),改善垂直交通,节约住宅用地。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采用总楼梯间的平台作错层交通,不占用每户面宽,避免从平台通往长廊还要走步级之不便;分楼梯间往下层用长梯段;往上层用短梯段,形成单跑剪叉设置。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和要点在于从第二层起,每两层共用一条与各层楼板不处于同一水平面的长廊。每栋应设壹座或两座上下贯通的总楼梯间,利用其平台作错层交通,其位置设在长廊中间。便可由各平台通向高差为1/2层高的长廊,再经长廊由剪叉式分楼梯间进入各住户。长廊可设计成遮蔽式或敞开式。当为遮蔽式时,廊顶可作为第三、五、七……各层的南向阳台,通向该层的南阳台是藉以室内结合交通、家私两用的台阶。长廊底部可作为第二、四、六……各层的南向阳台,也可扩大为室内空间使用。休息平台各拓阔一踏步,改善梯段陡坡,缩短抉手,有利自行车、大件家私运转,拐弯自如。-->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应与微型住宅(国家专利局受理号:91103723.3)配套使用,层高能确保3150毫米,满足该建筑构造方法的要求。长廊楼板应尽量设计薄些,梁与板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整体结构,其横截面应尽量做成“L”或“┴”形,达到既不妨碍上层交通,又能确保下层净高。阳台和走廊标高应比室内平面或分梯长跑门槛标高低20毫米,才能防水溢入室内。本专利技术的优点:1    能保持现有技术(即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86103735A)的优点,进一步克服其缺点,将平面建筑系数(K值)提得更高。2    缩小每户面宽,节约住宅用地。3    进一步缩短长廊和分楼梯间通向上层的梯段,缩短交通路线,节省建材和人工费用,降低工程造价。4    总楼梯间不须再靠步级通往长廊,方便交通,增加安全度,简化构造,施工较易。本专利技术附图说明:图1为平面布置图,A为总楼梯间,B为分楼梯间的长跑(由长廊向下通往二、四、六……层),C为分楼梯间的短跑(由长廊向上通往三、五、七……层)。图2为《双层共廊式》微型住宅典型特征立体剖面图,且长廊为半遮蔽式。图3为造型富有新意的《双层共廊式》微型住宅南向立面图图中〔1〕为上下贯通的总楼梯间;〔2〕为长廊;〔3〕为分楼梯间的长跑;〔4〕为分楼梯间的短跑;〔5〕为廊下南阳台;〔6〕为廊顶南阳台;〔7〕为三、五、七……层通往南阳台的室内木台阶;〔8〕为长跑顶盖上半部做成三、五、七……层通往南阳台的室内钢筋砼台阶;〔9〕为长跑底部的贮藏室;〔10〕为长跑顶盖面下半部做成行李架;〔11〕为短跑顶盖上部做成行李架。[12]为缩短抉手,拓阔平台一踏步;[13]为自行车运行斜坡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层共廊式》微型住宅,其特征是:从第二层起每两层共用一条长廓,该长廓设在两楼层之间,且长廓地面与本楼层地面不同标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共廊式微型住宅,其特征是:从第二层起每两层共用一条长廓,该长廓设在两楼层之间,且长廓地面与本楼层地面不同标高。2、根据权项1所述的《双层共廊式》微型住宅,其特征是:对每独立栋从地面到第二层以上各层,是用一座或两座总楼梯间解决垂直交通的。3、根据权项1、2所述的《双层共廊式》微型住宅,其特征是:从总楼梯间经长廊,再由每两层共廊的分楼梯间(往下是长梯段;往上是短梯段)通向各住户。分楼梯每梯跑的净宽,可等于或稍大于住户的门宽。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焕武郭汉明吴明浩
申请(专利权)人:陈焕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