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防、减灾领域的居民住宅通顶柱式多功能避险生存空间以内园外方双层空腹金属结构式仿生构造,采取通顶柱式避险生存方法在突发天灾人祸之时,实施家庭和社会中的生命财产保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居民住宅通顶柱式多功能避险生存空间本专利技术是居民住宅直面突发灾祸之时人们用于保存生命,保全贵重财产进而帮助人们制止灾祸或减轻灾祸的专利技术。属于社会居民防灾减灾
众所公知,住宅是人们休养生息之所。一般的情况,人们每天在住宅内生活的时间相对最长,吃喝拉撒睡等诸多生理需求均在住宅得以满足。有人说“住宅是安乐窝”。不错,拥有住宅是人们幸福的标志。但是一切事物皆具两重性。住宅有令天下寒士尽欢颜之誉,亦有充当地震,风灾雪崩,山体滑坡以及水火等灾祸帮凶,置其主人于死地的前科。尤其是在地震中,住宅有第一杀手之称。权威资料称95%的地震伤亡来自住宅,另外,住宅因燃气泄漏引发中毒、爆燃、突发战争流弹对住宅的袭击,住宅意外坍塌以及歹徒入室劫掠等人为灾祸也都是在住宅内才令人们尴尬无助而面临死亡威胁的。上述天灾人祸伙同住宅造成巨大生命悲剧浩如烟海般的资料暂且略去,只谈居民在住宅内直面突发灾祸之时,为何会陷入无助绝境而失魂落魄般的恐惧惊慌来强调上述对现有住宅的指责:突发灾祸死亡阴影迎面向人们扑来,人们深知血肉之躯难敌砖石楼板的砸撞压埋,抵档不了烈火毒烟伤害,且大地震只给欲生者十二、三秒生命时限,烈火最易封门……此时此刻住宅却似牢笼般的阻档着逃生者的脚步,可谓插翅难逃活命,死亡的巨大压力,使精神崩溃了的人在绝望中竟破窗跳下高楼……这撕心裂肺般的案例应该是住宅的过失,是住宅功能不全所致。突发灾祸现有住宅不但不能给予人们保护反而成为了杀人刀。本人参阅了中外住宅资料和中外防灾减灾专著,尤其是研究了以我国为代表的自然灾害多发国家中居民住宅现状和发展方向,鉴于发展中国家国力薄弱,在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自然灾害对居民住宅的袭击是首选目标,众多原因使居民住宅强度排位总是靠后。居民住宅防灾减灾问题是社会关注的大课题。尽管包括我国在内的各国都在上述领域加大了投入和科研力度,但是人类对自己的父母——太阳和地球的了解尚属探索阶段,在防减灾措施上屡屡失误,号称防震大国的日本人亦在阪神强震中找到了教训,并且重新审视其地震理念和防震举措。最近土耳其,我们台湾,墨西哥连续四次7级以上强震,损失生命和财产再一次证明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是多么脆弱渺小,美国人马里奥·萨尔瓦多里和马休斯·李维在其专著“大地何以怒吼”中根据阪神地区地震设防后很新的建筑在地震中被扭曲破坏的情况提醒人们说“再次证明防震建筑并不能防震”给人以深刻印象和无尽的思考,同时他们还忠告人们地震发生时“要尽快躲入卫生间、厨房或墙角处,也可以钻入坚固的桌子下面”。媒体报道公安部开展“让火灾远离家庭”活动和北京落成一家“消防教育培训中心”其中“市民防灾馆”培训市民在火灾中用“湿毛巾捂面逆风匍匐逃出火灾现场”技巧和“感受地震震感”等项目,以及利用床单、雨水管等器物在高楼住宅火灾中逃生技能都体现了社会对居民住宅防灾的关注和居民住宅防灾的严峻形势,权威资料称北京和全国住宅火灾占火灾总数的43%或一半以上,其生命财产损失怵目惊心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综上所述,在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面对养育了我们人类的地球母亲,对其在太阳系中平衡运行不断积畜能量和不断释放能量的现象给人类带来的诸如地震、风灾、洪水、雪崩、山体滑坡以及人为的火灾等天灾人祸,我们感到很是无奈,灾难过后,幸存者的心灵留下创伤,社会局部生产力受到挫伤,自然灾害阻碍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为此,国际社会在90年代开展的国际减灾十年活动有重大意义。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主任李贵鲜称“九十年代以来,灾害有上升趋势,这是全国上下面对的现实问题”。本专利技术人认为,地球上最宝贵的财富是人的生命,在突发灾祸中不死人、少死人、不伤人、少伤人是防灾减灾的实质性内容。又因为大地颤抖按不住,风吹云涌挡不住,自然灾害与人类共存,自然灾害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界的能量人类行为是无法改变的。所以,我们把防灾减灾的出发点绝不能放在与大自然对抗的位置上,要以科技为先导,要学会和逐步适应或给予人们在自然灾害中生存的本领,要改抗灾救灾第一为防灾当头,重心前移,尤其要把社会居民防灾的前沿阵地设置在千家万户之内,要把天灾人祸第一受伤害群体——城乡居民变为防灾减灾第一线生力军。要认真分析灾害能量运行规律,采取有效避开灾害能量锋芒,设法与灾害能量锋芒擦肩而过或者巧妙利用灾害能量为人所用的方略才是明智之举。对住宅因功能不全在突发灾害中造成大量伤人害命的问题,本人进行了多年潜心研究,鉴于我国71%的省会以上大城市在地震危险区域内的现实,以及我国居民住宅距高科技高智能化的集成建筑十分遥远的实际,尤其是在我国住房制度改革趋于成熟和城乡广大居民渴求现代住房的今天以及广大居民在其身边对天灾人祸进行全面设防的时代已经到来,在这世纪之交的年代本人终于完成了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一是本专利技术与住宅同步同体建设,按装在住宅内适当位置作为住宅功能性组成部份永远存在住宅中,同时成为住宅坚固和稳定性的因素,本专利技术的存在和人们定期检查维护工作将随时提醒人们“居安思危”牢记“予则立不予则废”的华夏传统思想,使人们牢固树立起防灾意识。思想上的准备是减轻灾害的关健,又因本专利技术就设置在人们身边,突发灾祸人们变被动“恐惧惊慌插翅难逃”为就地避险,举步垮入本专利技术即与灾祸隔离,生命可以得到全方位有效保护,故可使人们谈灾不慌,遇灾不怕,有恃无恐,人心稳定,安居乐业。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二是向住宅内的人们提供一个即能安全避险又具生命保障系统和贵重财产保全设施的避险生存空间,该避险生存空间同时向人们提供制止灾祸减轻灾祸的物质所需和提供实施减灾的方便条件。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三是向住宅内的人们提供一个具有应对多种突发灾祸功能的避险生存空间而且是供多人同时使用的。本专利技术目的之四是向在本专利技术内避险成功的人们提供逃生物质所需和提供实施逃生的方便条件。同时为社会救援提供方便,可加快社会救援速度,提高社会救援效率,亦可减少国家在社会局部突发灾祸之时对居民住宅实施救灾上的人、物力投入。本专利技术以模拟延伸强化人体生命功能的仿生构造,替代生命适应突发天灾人祸之时住宅内的恶劣环境。采用物化指标优秀的金属板材,以工业化的生产方式以金属结构加强焊式制造工艺制成的通顶柱式避险生存空间与住宅同体,其刚度和对建筑产生-->强度效应的特殊结构进一步加强住宅坚固度和稳定性。在突发灾害中延迟住宅整体屈服点的出现或制止灾害对住宅的破坏;用以延长和盈得生命对突发灾祸的反应时间,以通顶柱式的形状和留有余地的高强度金属结构使生命与灾祸能量锋芒擦肩而过或与灾祸隔离和进退自如的实施减灾操作;以组成通顶柱式群体和群体应用扁钢牵拉互助方法实施社会局部居民住宅防灾减灾大目标。再有,不破坏当今住宅使用功能和私密性以及美观上要求。另外,突发灾祸会令社会局部时空大步倒退等诸多因素为本专利技术构思基础。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主要构造功能以及本专利技术个体在居民家庭中和本专利技术群体在社会局部突发多种天灾人祸之时,实施避险生存、保全贵重财产这一防灾减灾目标分别做以下详细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主视图和俯视图,主视图沿A-A剖视。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若干个体依住宅楼层重叠设置组成通顶柱式群体与住宅楼整体结合实施例。附图3是本专利技术若干通顶柱式群体在住宅楼整体水平位置、吸气管走向和扁钢牵拉互助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构造如附图1所示。以卷板机卷制而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居民住宅通顶柱式多功能避险生存空间,其特征是金属板材制成内园外方双层空腹,底板顶板封头的通顶式柱体。双层空腹之间由垂直和水平加强筋板与外方体组成若干三角形支撑单元加强焊式连接。其柱体设出入口和逃生出口,社会救援通道口朝向六方。柱体外侧设防火涂层。吸气管、气流通道以及连接管、呼气管和气流通道楼顶出口等组成仿生呼吸系统兼职自动气流冷却系统。直接与住宅以现浇*连接为整体的构造是公关筋板、底板、顶板、外方体托板和基底、顶部十字加强筋板等,吸气管隐蔽埋铸延伸至住宅外墙,管口外露丝网封之。通顶柱式多功能避险生存空间与现代住宅同体,以其功能性组成部份永远存在居民住宅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居民住宅通顶柱式多功能避险生存空间,其特征是金属板材制成内园外方双层空腹,底板顶板封头的通顶式柱体。双层空腹之间由垂直和水平加强筋板与外方体组成若干三角形支撑单元加强焊式连接。其柱体设出入口和逃生出口,社会救援通道口朝向六方。柱体外侧设防火涂层。吸气管、气流通道以及连接管、呼气管和气流通道楼顶出口等组成仿生呼吸系统兼职自动气流冷却系统。直接与住宅以现浇连接为整体的构造是公关筋板、底板、顶板、外方体托板和基底、顶部十字加强筋板等吸气管隐蔽埋铸延伸至住宅外墙,管口外露丝网封之。通顶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希海,
申请(专利权)人:程希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