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发动机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1517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2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汽车发动机散热器,包括散热框、制冷管道、风机、冷却装置、导热杆和发动机,所述散热框位于汽车发动机散热器最外侧且为全金属材质,散热框为正方体结构由六块散热板组成,散热框内侧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制冷管道,所述制冷管道由圆柱体结构且为金属材质,制冷管道上侧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连接风机,所述风机为全金属材质且设有外框,所述冷却装置通过可拆卸分方式设置于散热框各个拐角且主体为圆柱体结构,冷却装置中部设置有导热杆,所述导热杆为全金属材质且内部为中空结构,导热杆通过可拆卸的方式与最内侧的发动机相连接,通过散热框、制冷管道、风机、冷却装置和导热杆装置可以达到对汽车降温的效果。

A Radiator for Automobile Engin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automobile engine radiator, which comprises a radiator frame, a refrigeration pipeline, a fan, a cooling device, a heat conducting rod and an engine. The radiator frame is located at the outermost side of the automobile engine radiator and is made of all metal materials. The radiator frame is composed of six radiator boards with a square structure. The inside of the radiator frame is connected with a refrigeration pipeline by a detachable way. The refrigeration pipeline is composed of a cylinder junction. The upper side of the refrigeration pipelin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an by a detachable way. The fan is made of all metal and has an outer frame. The cooling device is set at each corner of the radiation frame by a detachable and detachable way and the main body is a cylindrical structure. A heat conducting rod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the cooling device. The heat conducting rod is made of all metal and has a hollow structure inside, and the heat conducting rod can pass through. The way of disassembly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most engine. The cooling effect of the automobile can be achieved by means of heat sink, refrigeration pipeline, fan, cooling device and heat conducting rod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发动机散热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装置
,具体为一种汽车发动机散热器。
技术介绍
散热器是机器设备部件运转时用于降低设备运转时所产生的热量,从而机械设备部件散热制冷来增加机械运作寿命,所以散热器的质量直接影响运转机械设备部件的寿命,可见散热器对于机械设备的重要性是巨大的。然而现在市场上的大多数汽车散热器大多采用传统的风速冷区和水冷却,这些传统的冷却方式一方面冷却效果差降温慢,另一方面对于发动机机体存在一定的损害,针对这些问题本专利技术研发了一种汽车发动机散热器,希望能够解决传统散热器的问题,从而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散热器,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发动机散热器,包括散热框、制冷管道、风机、冷却装置、导热杆和发动机,所述散热框位于汽车发动机散热器最外侧且为全金属材质,散热框为正方体结构由六块散热板组成,散热板内侧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制冷管道,所述制冷管道由圆柱体结构且为金属材质,制冷管道上侧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连接风机,所述风机为全金属材质且设有金属外框,所述冷却装置通过可拆卸分方式设置于散热板各个拐角且主体为圆柱体结构,冷却装置中部设置有导热杆,所述导热杆为全金属材质且内部为中空结构,导热杆通过可拆卸的方式与最内侧的发动机相连接,整个汽车发动机散热器采用全金属材料。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散热框为全金属材质且由六块散热板焊接而成,所述散热板为正方形结构且表层均匀分布网状小孔。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制冷管道为圆柱体结构并分布于散热框的各个边上,制冷管道内部为中空结构且端点设有输冷管,所述输冷管为塑料材质且为圆柱体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风机由外框、转动轴承和扇叶组成,所述外框为金属材质且为长方体结构由金属板焊接而成,风机最内侧镶嵌有转动轴承,所述转动轴承连接电机,转动轴承外部通过螺丝固定有扇叶,所述扇叶为金属材质且外形为扇形,扇叶分为三片均匀镶嵌于转动轴承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冷却装置由支架、制冷器、吹风机、冷气管道和喷射头组成,所述支架为金属材质上部端点焊接于制冷器,所述制冷器为长方体结构且为全金属材质,支架下部端点焊接于吹风机上,所述吹风机尾部设有进气孔且为金属材质,制冷器和吹风机通过管道连接左侧的冷气管道,所述冷气管道为金属材质且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制冷管道连接下侧的喷射头,所述喷射头为圆锥体结构且尾端设置有喷射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通过在汽车发动机散热器中设置散热框,可以将汽车发动机的热量更好的散发出去且接受自然风的降温。2.通过在汽车发动机散热器中设置风机,可以为发动机提供多的冷却风,加快发动机的热量散发从而达到降温的效果。3.通过在汽车发动机散热器中设置冷却装置,通过制冷器和吹风机可以将外部的空气进行降温并通过冷气管道输送,最终由喷射头将低温气体喷射到发动机外壳上,从而达到很好的降温效果。4.通过在汽车发动机散热器上设置导热板,可以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将制冷管道的低温传递至发动机外壳上,从而制冷发动机,达到降温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汽车发动机散热器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汽车发动机散热器的散热板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汽车发动机散热器的风机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汽车发动机散热器的制冷装置示意图;图中:1-散热框,2-制冷管道,3-风机,4-冷却装置,5-导热杆,6-发动机,11-散热板,31-外框,32-转动轴承,33-扇叶,41-支架,42-制冷器,43-吹风机,44-冷气管道,45-喷射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发动机散热器,包括散热框1、制冷管道2、风机3、冷却装置4、导热杆5和发动机6,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框1位于汽车发动机散热器最外侧且为全金属材质,散热框1为正方体结构由六块散热板11组成,散热框1内侧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制冷管道2,所述制冷管道2由圆柱体结构且为金属材质,制冷管道2上侧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连接风机3,所述风机3为全金属材质且设有外框31,所述冷却装置4通过可拆卸分方式设置于散热框1各个拐角且主体为圆柱体结构,冷却装置4中部设置有导热杆5,所述导热杆5为全金属材质且内部为中空结构,导热杆5通过可拆卸的方式与最内侧的发动机6相连接,整个汽车发动机散热器采用全金属材料。所述散热框1为全金属材质且由六块散热板11焊接而成,所述散热板11为正方形结构且表层均匀分布网状小孔,通过在汽车发动机散热器中设置散热框1,可以将汽车发动机的热量更好的散发出去且接受自然风的降温。所述制冷管道2为圆柱体结构并分布于散热框1的各个边上,制冷管道2内部为中空结构且端点设有输冷管,所述输冷管为塑料材质且为圆柱体结构,通过制冷管道2冷空气的流动从而使发动处于一个低温环境中达到降温效果。所述风机3由外框31、转动轴承32和扇叶33组成,所述外框31为金属材质且为长方体结构由金属板焊接而成,风机3最内侧镶嵌有转动轴承32,所述转动轴承32连接电机,转动轴承32外部通过螺丝固定有扇叶33,所述扇叶33为金属材质且外形为扇形,扇叶33分为三片均匀镶嵌于转动轴承32上,通过在汽车发动机散热器中设置风机3,可以为发动机3提供多的冷却风,加快发动机的热量散发从而达到降温的效果。所述冷却装置4由支架41、制冷器42、吹风机43、冷气管道44和喷射头45组成,所述支架41为金属材质上部端点焊接于制冷器42,所述制冷器42为长方体结构且为全金属材质,支架41下部端点焊接于吹风机43上,所述吹风机43尾部设有进气孔且为金属材质,制冷器42和吹风机43通过管道连接左侧的冷气管道44,所述冷气管道44为金属材质且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冷气管道44连接下侧的喷射头45,所述喷射头45为圆锥体结构且尾端设置有喷射口,通过在汽车发动机散热器中设置冷却装置4,通过制冷器42和吹风机43可以将外部的空气进行降温并通过冷气管道44输送,最终由喷射头45将低温气体喷射到发动机外壳上,从而达到很好的降温效果。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发动机散热器,包括散热框(1)、制冷管道(2)、风机(3)、冷却装置(4)、导热杆(5)和发动机(6),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框(1)位于汽车发动机散热器最外侧且为全金属材质,散热框(1)为正方体结构由六块散热板(11)组成,散热框(1)内侧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制冷管道(2),所述制冷管道(2)由圆柱体结构且为金属材质,制冷管道(2)上侧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连接风机(3),所述风机(3)为全金属材质且设有外框(31),所述冷却装置(4)通过可拆卸分方式设置于散热框(1)各个拐角且主体为圆柱体结构,冷却装置(4)中部设置有导热杆(5),所述导热杆(5)为全金属材质且内部为中空结构,导热杆(5)通过可拆卸的方式与最内侧的发动机(6)相连接,整个汽车发动机散热器采用全金属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发动机散热器,包括散热框(1)、制冷管道(2)、风机(3)、冷却装置(4)、导热杆(5)和发动机(6),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框(1)位于汽车发动机散热器最外侧且为全金属材质,散热框(1)为正方体结构由六块散热板(11)组成,散热框(1)内侧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制冷管道(2),所述制冷管道(2)由圆柱体结构且为金属材质,制冷管道(2)上侧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连接风机(3),所述风机(3)为全金属材质且设有外框(31),所述冷却装置(4)通过可拆卸分方式设置于散热框(1)各个拐角且主体为圆柱体结构,冷却装置(4)中部设置有导热杆(5),所述导热杆(5)为全金属材质且内部为中空结构,导热杆(5)通过可拆卸的方式与最内侧的发动机(6)相连接,整个汽车发动机散热器采用全金属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框(1)为全金属材质且由六块散热板(11)焊接而成,所述散热板(11)为正方形结构且表层均匀分布网状小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管道(2)为圆柱体结构并分布于散热框(1)的各个边上,制冷管道(2)内部为中空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庆浦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庆浦散热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