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urface modification method of hexagonal boron nitride as an absorbent of neutron absorption material,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reacting hexagonal boron nitride with strong alkali compounds; (2) reacting pre-hydroxylated hexagonal boron nitride with substituted phenyl acidified diazonium salts in acid solution to obtain surface modified hexagonal boron nitride compositions, and the substituted phenyl acidized diazonium salts. Nitrogen salts are represented by the following structur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六方氮化硼进行表面改性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机材料表面改性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对六方氮化硼进行表面改性的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核能开发的进步,传统的防辐射材料已经不能满足我国核电事业的防护要求,如传统的防辐射材料——铅,具有很高的毒性,并且对中子屏蔽效果差,含铅的混凝土体积大且难以移动等缺点。因此,为了满足由此带来的挑战,研发无毒性、密度小、屏蔽效果好、物理性能优良的新型防辐射材料已成为材料研发的重要方面。目前,用于中子吸收材料中的吸收剂有很多种类,其中六方氮化硼因其含有的10B同位素对中子有很好的吸收能力,并且纳米级的六方氮化硼具有的表面与界面效应、小尺寸效应和量子尺寸效应对提高材料中子吸收效果及热力学性能等有很好的提升作用,但是由于六方氮化硼是纳米材料,其固有的易于团聚的效应使其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性很差,故不仅影响其中子吸收性能,也对其力学性能有了一定的限制。因此需要对氮化硼表面进行改性,增加其在聚合物中的分散性,使其均匀分散于聚合物中,从而提升其中子吸收效率。目前,根据文献报道,六方氮化硼的表面改性方法主要有等离子体法、氧自由基功能化法、非共价键吸附和化学沉积法。这些方法虽然在不同程度上都通过对六方氮化硼表面进行接枝,从而实现了对于其不同功能的改进,但是其接枝率低下(10%以下),改性条件苛刻,并且反应周期长的缺点使其在中子吸收性能提高方面的改善并不明显。因此,需要采取一种高效、温和的改性方法对纳米六方氮化硼进行表面改性,使六方氮化硼(h-BN)表面具有特殊的功能性,不仅可以提高其在聚合物中的分散性,而且还提高修饰后的纳米六方氮化硼与聚合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六方氮化硼的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含如下步骤:(1)对六方氮化硼进行预羟基化处理:将六方氮化硼与强碱化合物进行反应;(2)将预羟基化的六方氮化硼在酸溶液中,与取代的苯基酸化重氮盐反应,得到表面改性的六方氮化硼组合物,所述取代的苯基酸化重氮盐由以下结构表示: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6.15 CN 20171045300341.一种六方氮化硼的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含如下步骤:(1)对六方氮化硼进行预羟基化处理:将六方氮化硼与强碱化合物进行反应;(2)将预羟基化的六方氮化硼在酸溶液中,与取代的苯基酸化重氮盐反应,得到表面改性的六方氮化硼组合物,所述取代的苯基酸化重氮盐由以下结构表示:其中R选自NH2-、HO-、HSO3-、卤素、烷基;R1为氢、烷基或烷氧基。优选烷基或烷氧基是C1-C16的烷基或烷氧基,C1-C8,或者C1-C4。X-为酸根离子,例如Cl-,HSO4-,NO3-,H2PO4-,MnO4-,优选为HSO4-。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酸溶液选自盐酸、硫酸、硝酸和高锰酸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酸为硫酸。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酸溶液具有至少20%的酸浓度,优选为20~80%,当酸溶液为硫酸时,优选为98%的浓硫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六方氮化硼为纳米六方氮化硼。优选地,所述纳米六方氮化硼的形态选自纳米管、纳米片和纳米微球。优选地,所述纳米六方氮化硼选用六方氮化硼纳米片。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对所述六方氮化硼进行预羟基化处理的方法有:六方氮化硼与强碱进行高温固相反应;六方氮化硼与强碱在溶液中进行高温液相反应。所述固相反应或者液相反应单独采用,或者两者都采用;两种方法都使用的情况下,所述两种方法不分前后使用顺序。优选地,所述预羟基化处理方法为所述六方氮化硼与强碱进行高温固相反应。优选地,所述反应温度为100~350℃,优选为150~250℃,更优选为170~190℃。优选地,步骤(1)还进一步包括除去未反应的强碱化合物的步骤。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强碱化合物选自第I族和第II族碱金属的氢氧化物。优选地,所述强碱化合物选自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铷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强碱化合物为氢氧化钠与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化毅,王竹君,李倩,郑水蓉,胡友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