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建山专利>正文

旅行箱把手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055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旅行箱把手控制装置主要是在压杆下端连接一传动块,传动块下端装设一弹簧条,该弹簧条一端固定在杆体内的适当位置,并由固定处柱上延伸至传动块底端后,再转而向下延伸,至另一端处与一销体连接,其销体一端设有舌柱与杆体所设的穿孔相对应与套筒上的定位孔相对应;传动块下端背向杆体所设穿孔的一侧设有斜边,该斜边的中央开有一槽道,销体抵靠在该传动块所设斜边处并通过斜边与舌柱的相互位置,完成杆体与套筒间的相对位移。(*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旅行箱上的附件,尤指一种旅行箱把手控制装置。已有旅行箱的拉杆定位装置,参见图5-7,它是由一把手11,两侧各固设一杆体12,杆体12内套有一压杆13,在杆体12与压杆13的末端连接一定位装置14,该定位装置14由一传动座141,传动块142,阀座143,弹簧144,下盖片145组成,并通过传动座141与杆体12螺结,杆体12外再套设一套筒15,套筒15上设有若干个定位孔151供定位装置14的穿出定位,传动座141内装有一端面呈斜边,一端面与压杆13相螺接的传动块142,传动座141内还装有与传动块142斜边相抵接且带有卡舌的阀座143,该阀座143置于传动块142下端,阀座143后端置有弹簧144,一下盖片145盖合在传动座141底部;另在传动座141的一侧面适于阀座143位置处开有与套筒15所设定位孔151相同的穿孔1411,供阀座143上的卡舌穿伸。参见图7当压杆13下压时,传动块142向下移动,其上斜边即将阀座143往后推动,并压迫弹簧144,此时阀座143上的卡舌即缩入传动座141内,这样套筒15即可在杆体12上做上、下位移;反之卡舌在弹簧的作用下穿出套筒15所设的定位孔151,而使套筒15定位在杆体12上不动。此结构安装繁琐,浪费材料,成本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构件少,安装方便,节省材料,降低成本的一种旅行箱把手控制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旅行箱把手控制装置主要是在压杆下端连接一传动块,传动块下端装设一弹簧条,该弹簧条一端固定在杆体内的适当位置,并由固定处往上延伸至传动块底端后,再转而向下延伸,至另一端处与一销体连接,其销体一端设有舌柱与杆体所设的穿孔相对应;与套筒上的定位孔相对应;传动块下端背向杆体所设穿孔的一侧设有斜边,该斜边的中央开有一槽道,销体抵靠在该传动块所设斜边处,并借斜边做前、后位移,使销体所设舌柱可在杆体与套筒间做穿出、缩入的位移动作。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此结构简单,只需由压杆下压传动块下移抵顶弹簧条,使传动块所设斜边将销体拄后位,舌柱则缩入杆体内,套筒即可自由在杆体上做上、下的位移滑动;反之受压迫的弹簧条借其伸张力而将销体往外推送,使舌柱穿出在套筒的定位孔中,而达到定位的效果,故使用很方便,便于安装,降低了成本。本技术的具体结构通过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2本技术的剖示图及局部放大图(一)图3为技术的剖示图及局部放大图(二)图4为技术的另一实施例图图5-7为已有技术结构图参见图1-2,旅行箱把手控制装置主要包括一把手本体21,一下盖22,一压板23,两连动杆24,两杆体25,两套筒26,两压杆27及两定位控制装置28,其中下盖22中央设一槽孔221供压板23嵌入,于压板23的上端设一弹簧231,以供压板23在常态时向下抵制;两连动杆24由一插销241轴设在下盖22上,其下盖22与把手本体21下端盖合,并由两插销211插入而固定。把手本体21两侧端各设一透孔212,供两杆体25插入固定,两套筒26套在杆体25的下端,两压杆27设于杆体25及套筒26内,并在压杆27上套设一弹簧271,可与两连动杆24做抵压下移或上移动作;两杆体25内部及压杆27下端连接一定位控制装置28;于杆体25上适于该定位控制装置28的位置处开有一穿孔251,而套筒26上则设有若干个定位孔261。定位控制装置28由传动块281,弹簧条282,销体283组成,传动块281的上端与压杆27连结,下端装有一弹簧条282,该弹簧条282一端固定在杆体25内的适当位置处,并由固定处往上延伸至传动块281底端后,再转而向下延伸,至另一端处与一销体283连接,其销体283一端设有舌柱2831,与杆体25所设的穿孔251相对应;该传动块281下端背向杆体25所设穿孔251的一侧设有斜边2811,该斜边2811的中央开设有一槽道2812,以提供弹簧条282的延伸,另该销体283横置在杆体25与套筒26所对应的孔中,并抵靠在传动块281所设斜边2811处,并借斜边2811作前、后位移,使销体283所设舌柱2831可在杆体25与套筒26间做穿出、缩入的位移动作。参见图2当压板23向上压动弹簧231时,其两连动杆24位于压板23的内侧端即受压板23的抵顶而向上轴向位移,其连动杆24的外侧端亦向下轴向位移抵压两压杆27的上端,使压杆27向下位移,带动传动块281向下位移,使抵顶在下端的弹簧条282及与连接在销体283一端的弹簧条弯曲,并使传动块281所设斜边2811将销体283往后位,使舌柱2831缩入杆体25内,这样套筒26即可自由的在杆体25上做上、下位移滑动,反之,参见图3在传动块281向上位移时,使受压迫的弹簧条282得以向外伸张,该销体283即随传动块281的动作向外推送,使舌柱2811即由杆体25所设穿孔251向外伸出至套筒26所设定位孔261内,使套筒26定位在杆体25上。参见图4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其结构基本与上述结构相同,只是杆体25,套筒26的形状可为矩形或园柱形。权利要求1.一种旅行箱把手控制装置由把手本体,下盖,压板,连动杆,杆体,套筒,压杆及定位控制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压杆下端连接一传动块,传动块下端装设一弹簧条,该弹簧条一端固定在杆体内的适当位置,并由固定处往上延伸至传动块底端后,再转而向下延伸,至另一端处与一销体连接,其销体一端设有舌柱与杆体所设的穿孔相对应与套筒上的定位孔相对应;传动块下端背向杆体所设穿孔的一侧设有斜边,该斜边的中央开有一槽道,销体抵靠在该传动块所设斜边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旅行箱把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位控制装置(28)由传动块(281),弹簧条(282),销体(283)组成,其中传动块(281)上端与压杆(27)连接,下端装有一弹簧条(282),该弹簧条(282)一端与销体(283)连接,且销体(283)横置在杆体(25)与套筒(26)所对应的孔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旅行箱把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杆体(25),套筒(26)的形状可为矩形或园柱形。专利摘要一种旅行箱把手控制装置主要是在压杆下端连接一传动块,传动块下端装设一弹簧条,该弹簧条一端固定在杆体内的适当位置,并由固定处柱上延伸至传动块底端后,再转而向下延伸,至另一端处与一销体连接,其销体一端设有舌柱与杆体所设的穿孔相对应与套筒上的定位孔相对应;传动块下端背向杆体所设穿孔的一侧设有斜边,该斜边的中央开有一槽道,销体抵靠在该传动块所设斜边处并通过斜边与舌柱的相互位置,完成杆体与套筒间的相对位移。文档编号A45C13/00GK2234722SQ9521172公开日1996年9月11日 申请日期1995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1995年5月31日专利技术者王建山 申请人:王建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旅行箱把手控制装置由把手本体,下盖,压板,连动杆,杆体,套筒,压杆及定位控制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压杆下端连接一传动块,传动块下端装设一弹簧条,该弹簧条一端固定在杆体内的适当位置,并由固定处往上延伸至传动块底端后,再转而向下延伸,至另一端处与一销体连接,其销体一端设有舌柱与杆体所设的穿孔相对应与套筒上的定位孔相对应;传动块下端背向杆体所设穿孔的一侧设有斜边,该斜边的中央开有一槽道,销体抵靠在该传动块所设斜边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山
申请(专利权)人:王建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