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正倒混合吊装移动分段钢桅杆的小车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0404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7: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正倒混合吊装移动分段钢桅杆的小车装置及方法,属于建筑用钢结构安装技术领域。所述正倒混合吊装移动分段钢桅杆的小车装置包括导向装置、转运装置、限位装置和定位套筒。定位套筒为顶部开口结构,可拆卸地设置于转运装置上,用于放置并定位分段钢桅杆;转运装置设置于导向装置上,且能够沿导向装置移动,当转运装置与限位装置抵接时,转运装置移动至指定位置。在预埋及搭设支撑钢架的同时,预埋导向装置和限位装置,转运装置沿导轨滑动,以实现转运装置在支撑钢架中的进出以及对分段钢桅杆的输运,进而解决倒装法下部各段钢桅杆无法利用吊装设备吊至支撑钢架内部的问题。

A trolley device and method for lifting movable segmented steel mast with forward and backward mixin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rolley device and a method for lifting movable segmented steel masts by mixing forward and backward,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teel structure installation for construction. The trolley device for lifting movable segmented steel mast with forward and reverse mixing comprises a guiding device, a transporting device, a positioning device and a positioning sleeve. The positioning sleeve is a top opening structure, which can be detachably arranged on the transporting device for placing and positioning the segmented steel mast; the transporting device is arranged on the guiding device and can move along the guiding device. When the transporting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limit device, the transporting device moves to the designated position. At the same time of pre-embedding and erecting supporting steel frame, pre-embedding guiding device and limit device and transporting device slide along the guide rail to realize transporting device's entry and exit in supporting steel frame and transporting segmented steel mast, thus solving the problem that the lower steel mast of inversion method can not be lifted to the inner part of supporting steel frame by lift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正倒混合吊装移动分段钢桅杆的小车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用钢结构安装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正倒混合吊装移动分段钢桅杆的小车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钢桅杆结构经常设置在高层结构的屋顶,使得整个建筑显得气势磅礴,同样也承担起避雷针、发射塔等任务。一般钢桅杆由多段组成,有时因钢桅杆整体过长、现场塔吊的起重性能、场地条件及安装成本等因素,无法将分段钢桅杆由下向上依次吊装以完成对整个钢桅杆的吊装。此时,常采用正倒混合吊装整体提升的方法,来完成对钢桅杆的焊装与提升。正倒混合吊装方法是指将整根钢桅杆整体分为上部和下部两大部分,且上部和下部各分成多段;上部各段从下往上依次吊装并焊接,此为正装;下部各段从上到下依次焊接,此为倒装。实际施工时,首先在选定的场地预先搭设好支撑钢架,用来作为钢桅杆吊装时的支撑提升系统;再将上部各分段钢桅杆从下到上依次吊装至支撑钢架内,上部各分段钢桅杆全部就位后,对各段进行焊接;由于上部钢桅杆的存在,无法利用塔吊或其他吊装设备将下部各段钢桅杆一次运至支撑钢架内,也无法保证下部最上段钢桅杆与上部钢桅杆之间、以及下部各分段钢桅杆之间的对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正倒混合吊装移动分段钢桅杆的小车装置,以将采用倒装法装配的下部各段钢桅杆运至指定位置,并保证下部最上段钢桅杆与上部钢桅杆之间、以及下部各分段钢桅杆之间的对中。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正倒混合吊装移动分段钢桅杆的方法,解决倒装法下部各段钢桅杆无法利用吊装设备吊至支撑钢架内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正倒混合吊装移动分段钢桅杆的小车装置,包括:导向装置;转运装置,设置于所述导向装置上,能够沿所述导向装置移动;限位装置,所述转运装置与所述限位装置抵接时,所述转运装置移动至指定位置;定位套筒,为顶部开口结构,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转运装置上,用于放置并定位分段钢桅杆。进一步地,所述转运装置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定位套筒的底部开设有阶梯状的第二定位孔,螺栓穿过所述第二定位孔与所述第一定位孔连接,所述螺栓的上端端面低于所述第二定位孔的上端端面。进一步地,所述转运装置还包括卡止部,所述定位套筒的外侧设置有凸起,所述卡止部压紧所述凸起。进一步地,所述凸起和所述卡止部之间设置有垫片。进一步地,所述导向装置包括两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导轨。进一步地,所述转运装置包括支撑部和移动部,所述移动部与所述支撑部转动连接,且所述移动部架设于两个所述导轨上,所述支撑部能通过所述移动部在所述导轨上移动,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卡止部均设置于所述支撑部上。进一步地,所述限位装置设置于所述导向装置的一端。一种用于正倒混合吊装移动分段钢桅杆的方法,采用如上所述的用于正倒混合吊装移动分段钢桅杆的小车装置,包括如下步骤:S1、在预埋及搭设支撑钢架时,在所述支撑钢架的底部预埋所述导向装置和所述限位装置;S2、将所述定位套筒安装于所述转运装置上,将所述转运装置放置于所述导向装置上;S3、使所述转运装置移动至所述支撑钢架的外侧;S4、将分段钢桅杆放置于所述定位套筒内;S5、使所述转运装置沿所述导向装置向所述支撑钢架内部移动,直至与所述限位装置抵接。进一步地,在步骤S4之后,步骤S5之前,进行如下步骤:S4.1、在所述定位套筒和所述分段钢桅杆之间设置夹紧部。进一步地,在步骤S1之后,步骤S2之前,进行如下步骤:S1.1、对所述定位套筒的圆柱度进行矫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正倒混合吊装移动分段钢桅杆的小车装置,在预埋及搭设支撑钢架的同时,预埋导向装置和限位装置,导向装置和限位装置的预埋位置根据预先选定的钢桅杆的固定位置确定;转运装置上的定位套筒用于放置分段钢桅杆,转运装置沿导向装置移动,以实现转运装置在支撑钢架中的进出以及对分段钢桅杆的输运;当转运装置与限位装置抵接停止运动时,分段钢桅杆被移动至指定位置,此时分段钢桅杆与上部钢桅杆对中,进而可对钢桅杆进行焊接;焊接完成后,将已经焊接好的钢桅杆整体提升,重复上述步骤,以完成下部钢桅杆的倒装。采用上述用于正倒混合吊装移动分段钢桅杆的小车装置进行倒装,能够解决倒装法下部各段钢桅杆无法利用吊装设备吊至支撑钢架内部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正倒混合吊装移动分段钢桅杆的小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1-导向装置;2-转运装置;21-移动部;22-支撑部;221-第一定位孔;23-卡止部;3-限位装置;4-定位套筒;41-第二定位孔;42-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采用正倒混合吊装的方法对钢桅杆进行施工时,首先要在选定的场地预先搭设支撑钢架,用来作为钢桅杆吊装时的支撑提升系统。之后,采用吊装设备将上部各分段钢桅杆依次吊入支撑钢架内,同时对各段钢桅杆进行固定及对中,并对上部各段钢桅杆进行焊接。焊接完成后,利用吊装设备,将焊接好的上部钢桅杆整体提升至一定高度,以在其下方留出放置下部分段钢桅杆的空间。将下部的最上段钢桅杆运至支撑钢架内,并使其与上部钢桅杆对正后进行焊接,之后再次利用吊装设备将焊接好的钢桅杆进一步提升,再将下部的上方第二段钢桅杆运至支撑钢架内,对中焊接后整体提升,再运输下部的上方第三段钢桅杆,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完成对下部钢桅杆的倒装。由上述施工过程可知,在对下部钢桅杆进行倒装时,无法利用吊装设备将下部各分段钢桅杆运送至位于支撑钢架内的上部钢桅杆的下方。因此,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正倒混合吊装移动分段钢桅杆的小车装置,用以解决倒装法下部各段钢桅杆无法利用吊装设备吊至支撑钢架内部的问题。如图1所示,其为本实施例用于正倒混合吊装移动分段钢桅杆的小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用于正倒混合吊装移动分段钢桅杆的小车装置包括导向装置1、限位装置3、转运装置2和定位套筒4。导向装置1为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工字型导轨,限位装置3为两块工字型钢,且设置在导向装置1的一端。转运装置2具体包括移动部21和支撑部22,移动部21和支撑部22转动连接,移动部21架设在两个导轨上,支撑部22可通过移动部21实现在导轨上的移动。定位套筒4设置在转运装置2的支撑部22的上表面,用于放置分段钢桅杆。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部22为中空结构,具体包括两个侧板和两个顶板。加工支撑部22时,可采用施工现场的边角废料,如采用四块薄板或两个工字钢与两个钢板焊接即可,节省材料且加工方便。支撑部22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定位孔221,第一定位孔221的内壁加工有内螺纹。需要说明的是,支撑部22不限于本实施例中的中空结构,只要能够保证定位套筒4在支撑部22上的安装定位即可。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可以看出,支撑部22的上表面还螺纹连接有卡止部23。移动部21包括支撑轴、滚轮和轴承,支撑轴与支撑部22固定连接,滚轮通过轴承与支撑轴转动连接,且滚轮位于导轨上。人工推动或在支撑部22上安装驱动装置,人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正倒混合吊装移动分段钢桅杆的小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向装置(1);转运装置(2),设置于所述导向装置(1)上,能够沿所述导向装置(1)移动;限位装置(3),所述转运装置(2)与所述限位装置(3)抵接时,所述转运装置(2)移动至指定位置;定位套筒(4),为顶部开口结构,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转运装置(2)上,用于放置并定位分段钢桅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正倒混合吊装移动分段钢桅杆的小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向装置(1);转运装置(2),设置于所述导向装置(1)上,能够沿所述导向装置(1)移动;限位装置(3),所述转运装置(2)与所述限位装置(3)抵接时,所述转运装置(2)移动至指定位置;定位套筒(4),为顶部开口结构,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转运装置(2)上,用于放置并定位分段钢桅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正倒混合吊装移动分段钢桅杆的小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装置(2)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221),所述定位套筒(4)的底部开设有阶梯状的第二定位孔(41),螺栓穿过所述第二定位孔(41)与所述第一定位孔(221)连接,所述螺栓的上端端面低于所述第二定位孔(41)的上端端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正倒混合吊装移动分段钢桅杆的小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装置(2)还包括卡止部(23),所述定位套筒(4)的外侧设置有凸起(42),所述卡止部(23)压紧所述凸起(4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正倒混合吊装移动分段钢桅杆的小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42)和所述卡止部(23)之间设置有垫片。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正倒混合吊装移动分段钢桅杆的小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装置(1)包括两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导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正倒混合吊装移动分段钢桅杆的小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装置(2)包括支撑部(22)和移动部(2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飞李高阳肖靖郑名超宋雄杰高卓宇林剑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