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秀美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0340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6: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方法,包括接收第一终端上传的待回收垃圾的回收数据,包括垃圾种类,回收时间、回收地点及回收方式;根据回收数据生成对应的回收信息并将回收信息发送至第二终端;且当回收方式为第一回收方式时,将回收信息发送至第三终端,以使垃圾收集员收取并将待回收垃圾送至对应的目标回收站点;接收目标回收站点接收待回收垃圾并核实回收信息后返回的反馈数据,并将反馈数据返回至第一终端。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用户的垃圾分类积极性与参与度,给予用户方便的垃圾回收体验、利于垃圾回收再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均具有上述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回收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方法;还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垃圾分类回收一直受到政府的高度关注,过去的十多年间,政府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在垃圾分类回收领域,却始终达不到预期效果。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其一:居民的参与积极性不够,即使在居民区设置分类垃圾箱,居民还是会随意投放,使垃圾分类回收得不到有效实施;其二:垃圾分类回收模式落后,缺乏社会参与度高、运作便捷的垃圾分类回收模式;进而对后期进行垃圾分选回收利用造成严重阻碍。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垃圾分类回收方案,提高居民的垃圾分类积极性与参与度,以及提高垃圾回收站点与社会就业人员参与垃圾分类回收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垃圾回收再利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方法,能够提高居民的垃圾分类积极性与参与度,促进垃圾回收再利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均具有上述技术效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方法,包括:接收第一终端上传的待回收垃圾的回收数据;其中,所述回收数据包括垃圾种类,回收时间、回收地点及回收方式;根据所述回收数据生成对应的回收信息并将所述回收信息发送至第二终端;且当所述回收方式为第一回收方式时,将所述回收信息发送至第三终端,以使垃圾收集员根据所述回收信息收取所述待回收垃圾并将所述待回收垃圾送至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目标回收站点;接收所述目标回收站点接收所述待回收垃圾并核实所述回收信息后通过所述第二终端返回的反馈数据,并将所述反馈数据返回至所述第一终端。可选的,还包括:检索回收站点,并将检索到的各所述回收站点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以供用户从各所述回收站点中选择所述目标回收站点。可选的,还包括:根据各所述用户的所述反馈数据对各所述用户进行排序。可选的,还包括:接收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的确认信息,并分别将对应的所述确认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可选的,还包括: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评估信息,分析所述评估信息并根据分析结果对所述垃圾收集员和/或对所述目标回收站点进行管理。可选的,还包括:接收所述回收站点通过所述第二终端发布的站点信息,其中,所述站点信息包括:回收优惠信息、回收服务信息、回收标准信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装置,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上传的待回收垃圾的回收数据;其中,所述回收数据包括垃圾种类,回收时间、回收地点及回收方式;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回收数据生成对应的回收信息并将所述回收信息发送至第二终端;且当所述回收方式为第一回收方式时,将所述回收信息发送至第三终端,以使垃圾收集员根据所述回收信息收取所述待回收垃圾并将所述待回收垃圾送至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目标回收站点;发送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目标回收站点接收所述待回收垃圾并核实所述回收信息后通过所述第二终端返回的反馈数据,并将所述反馈数据返回至所述第一终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系统,包括:第一终端,用于将待回收垃圾的回收数据上传至管理平台以及接收所述管理平台返回的反馈数据;其中,所述回收数据包括:垃圾种类、回收时间、回收地点及回收方式;管理平台,用于接收所述回收数据;根据所述回收数据生成对应的回收信息并将所述回收信息发送至第二终端;且当所述回收方式为第一回收方式时,将所述回收信息发送至第三终端;以及接收所述目标回收站点返回的反馈数据,并将所述反馈数据返回至所述第一终端;第二终端,用于接收所述回收信息,并将对应的所述目标回收站点接收所述待回收垃圾并核实所述回收信息后的反馈数据返回至所述管理平台;第三终端,用于接收所述回收信息,以使垃圾收集员根据所述回收信息收取所述待回收垃圾并将所述待回收垃圾送至所述目标回收站点。可选的,所述管理平台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评估信息,分析所述评估信息并根据分析结果对所述垃圾收集员和/或对所述目标回收站点进行管理。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基于互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方法的步骤。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基于互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方法,包括接收第一终端上传的待回收垃圾的回收数据;其中,所述回收数据包括垃圾种类,回收时间、回收地点及回收方式;根据所述回收数据生成对应的回收信息并将所述回收信息发送至第二终端;且当所述回收方式为第一回收方式时,将所述回收信息发送至第三终端,以使垃圾收集员根据所述回收信息收取所述待回收垃圾并将所述待回收垃圾送至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目标回收站点;接收所述目标回收站点接收所述待回收垃圾并核实所述回收信息后通过所述第二终端返回的反馈数据,并将所述反馈数据返回至所述第一终端。可见,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基于互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方法,用户首先对待回收垃圾进行预分类,以确定待回收垃圾的种类,并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确定垃圾回收的具体时间、地点、方式等,进而将包含待回收垃圾的垃圾种类、回收时间、回收地点、回收方式等的回收数据通过第一终端上传至管理平台。管理平台根据接收到的回收数据生成对应的回收信息,并将回收信息发送至目标回收站点对应的第二终端,建立用户与目标回收站点间的回收关系。另外,当回收方式为第一回收方式时,管理平台还会将待回收垃圾的回收信息发送至第三终端,以使垃圾收集员在所述回收时间到所述回收地点收取所述待回收垃圾并进一步将待回收垃圾送至目标回收站点。由于垃圾回收前,用户对待回收垃圾进行了预分类,从而更加有利用于垃圾回收后的进一步分选、利用。且由于用户可自主确定垃圾回收的时间、方式等,从而给予了用户方便、智能的垃圾回收体验,可有效提高用户的垃圾分类回收积极性与参与度,促进垃圾回收再利用。另外,垃圾收集员参与垃圾回收过程,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社会就业率,另一方面,有利于形成社会化程度高、市场参与有效推动的垃圾分类回收模式。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基于互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均具有上述技术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现有技术和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互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互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装置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互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系统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方法,能够提高居民的垃圾分类积极性与参与度,促进垃圾回收再利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均具有上述技术效果。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第一终端上传的待回收垃圾的回收数据;其中,所述回收数据包括垃圾种类,回收时间、回收地点及回收方式;根据所述回收数据生成对应的回收信息并将所述回收信息发送至第二终端;且当所述回收方式为第一回收方式时,将所述回收信息发送至第三终端,以使垃圾收集员根据所述回收信息收取所述待回收垃圾并将所述待回收垃圾送至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目标回收站点;接收所述目标回收站点接收所述待回收垃圾并核实所述回收信息后通过所述第二终端返回的反馈数据,并将所述反馈数据返回至所述第一终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第一终端上传的待回收垃圾的回收数据;其中,所述回收数据包括垃圾种类,回收时间、回收地点及回收方式;根据所述回收数据生成对应的回收信息并将所述回收信息发送至第二终端;且当所述回收方式为第一回收方式时,将所述回收信息发送至第三终端,以使垃圾收集员根据所述回收信息收取所述待回收垃圾并将所述待回收垃圾送至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目标回收站点;接收所述目标回收站点接收所述待回收垃圾并核实所述回收信息后通过所述第二终端返回的反馈数据,并将所述反馈数据返回至所述第一终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索回收站点,并将检索到的各所述回收站点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以供用户从各所述回收站点中选择所述目标回收站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根据各所述用户的所述反馈数据对各所述用户进行排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收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的确认信息,并分别将对应的所述确认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评估信息,分析所述评估信息并根据分析结果对所述垃圾收集员和/或对所述目标回收站点进行管理。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收所述回收站点通过所述第二终端发布的站点信息,其中,所述站点信息包括:回收优惠信息、回收服务信息、回收标准信息。7.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上传的待回收垃圾的回收数据;其中,所述回收数据包括垃圾种类,回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秀美录政弘
申请(专利权)人:刘秀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