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封闭圆角冲切工艺及其冲切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9743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4: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封闭圆角冲切工艺及其冲切模具,包括四大步骤,其分别为拉深冲孔步骤、侧面精切第一步、侧面精切第二步以及侧面精切第三步,所述侧面精切第一步向着工件左上45度方向精切,侧面精切第二步向着上端90度方向精切,侧面精切第三部向着左侧90度方向精切。本发明专利技术封闭圆角冲切模具结构,在狭小的空间能够完成产品冲孔动作,零件细小但能够满足生产需求,持续生产不易损坏,有效的解决了量产模具零件易断的问题,单套模具由日产3K提高到30K。

A Closed Round Corner Punching Technology and Its Punching Di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losed fillet punching process and its punching die, which comprises four steps, namely, drawing punching step, side cutting first step, side cutting second step and side cutting third step. The first step of side cutting is to cut the workpiece 45 degrees to the left, the second step is to cut the upper 90 degrees to the side, and the third part is to the left. 90 degree cutting direction. The closed fillet punching die structure of the invention can complete the product punching action in a narrow space, the parts are small but can meet the production demand, the continuous production is not easy to damage, and effectively solves the problem of easy breaking of die parts in mass production. The single set of die is raised from 3K per day to 30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封闭圆角冲切工艺及其冲切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五金冲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封闭圆角冲切工艺及其冲切模具。
技术介绍
1:传统的冲孔结构侧冲时,冲头易断刀口易铲刀没有量产性;2:传统的冲孔结构侧冲时,产品R角转角处没有刀口会残留废料尖点,需增加后制程去消除残留的废料尖点。对于现在市场越来越严格的冲压件要求来讲,正常的塌角、断裂带、毛刺都有可能不被接受。封闭圆角冲切工艺能很好的解决产品冲切时所产生的毛刺,零件易断问题,但同时由于冲子细小在分模时容易出现崩缺现象,因此对冲子和刀口材质和加工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封闭圆角冲切工艺及其冲切模具,在狭小的空间能够完成产品冲孔动作,零件细小但能够满足生产需求,持续生产不易损坏,有效的解决了量产模具零件易断的问题,单套模具由日产3K提高到30K。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封闭圆角冲切工艺,包括四大步骤,其分别为拉深冲孔步骤、侧面精切第一步、侧面精切第二步以及侧面精切第三步,所述侧面精切第一步向着工件左上45度方向精切,侧面精切第二步向着上端90度方向精切,侧面精切第三部向着左侧90度方向精切。一种封闭圆角冲切模具结构,包括上模座、上垫板、上夹板、脱背板、脱料板、下模板、下垫板以及下模座,所述上模座、上垫板、上夹板、脱背板、脱料板、下模板、下垫板以及下模座依次自上而下设置,脱料板、下模板之间设置有冲切组件,拉深冲孔步骤通过该冲切组件冲孔。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冲切组件包括上模刀口、气道、下模压料入块、下模冲头,上模刀口设置于下模压料入块的上端,下模冲头设置于下模板内,其一侧设置气道,上模刀口的一侧设置有废料出口,产品设置于下模板与脱料板之间。一种封闭圆角冲切模具结构,包括上模座、上垫板、上夹板、脱背板、脱料板、下模板、下垫板以及下模座,所述上模座、上垫板、上夹板、脱背板、脱料板、下模板、下垫板以及下模座依次自上而下设置,脱料板、下模板之间设置有侧面精切组件,侧面精切第一步通过该侧面精切组件进行侧面精切。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侧面精切组件包括插刀冲头、上模压料块、第一下模刀口、刀口导轨、第二下模刀口,插刀冲头安装于上垫板的底部,插刀冲头穿过上模压料块并伸出于上模压料块,第一下模刀口设置于插刀冲头的底部,刀口导轨安装于下模刀口的底部。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侧面精切第二步通过侧面精切组件进行侧面精切。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侧面精切组件包括插刀冲头、上模冲头、下模刀口、下模压料以及上模压料块,插刀冲头安装于上垫板的底部,并穿过脱背板以及脱料板伸入于下模板上端的下模刀口中,下模压料设置于下模刀口的一侧,上模冲头安装于上模刀口的顶部。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侧面精切第三步通过侧面精切组件进行侧面精切。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侧面精切组件包括插刀冲头、上模冲头、下模压料、上模压料块以及下模刀口,插头冲头安装于上垫板的底部,上模冲头设置于下模压料的顶部,下模刀口设置于下模压料的一侧,上模压料块设置于上模冲头的上端面,上模压料块以及上模冲头均安装于脱料板中。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封闭圆角冲切模具结构,在狭小的空间能够完成产品冲孔动作,零件细小但能够满足生产需求,持续生产不易损坏,有效的解决了量产模具零件易断的问题,单套模具由日产3K提高到30K。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拉深冲孔步骤的模具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侧面精切第一步的模具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侧面精切第二步的结构示意图;图4位本专利技术侧面精切第三步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如图1所示,包括四大步骤,其分别为拉深冲孔步骤、侧面精切第一步、侧面精切第二步以及侧面精切第三步,所述侧面精切第一步向着工件左上45度方向精切,侧面精切第二步向着上端90度方向精切,侧面精切第三部向着左侧90度方向精切。包括上模座1、上垫板2、上夹板3、脱背板4、脱料板5、下模板6、下垫板7以及下模座8,上模座1、上垫板2、上夹板3、脱背板4、脱料板5、下模板6、下垫板7以及下模座8依次自上而下设置,脱料板、下模板之间设置有冲切组件,拉深冲孔步骤通过该冲切组件冲孔,冲切组件包括上模刀口111、气道112、下模压料入块113、下模冲头114,上模刀口111设置于下模压料入块113的上端,下模冲头114设置于下模板内,其一侧设置气道112,上模刀口的一侧设置有废料出口115,产品设置于下模板与脱料板之间。如图2所示,包括上模座1、上垫板2、上夹板3、脱背板4、脱料板5、下模板6、下垫板7以及下模座8,所述上模座、上垫板、上夹板、脱背板、脱料板、下模板、下垫板以及下模座依次自上而下设置,脱料板、下模板之间设置有侧面精切组件,侧面精切第一步通过该侧面精切组件进行侧面精切,侧面精切组件包括插刀冲头116、上模压料块117、第一下模刀口118、刀口导轨119、第二下模刀口120,插刀冲头116安装于上垫板的底部,插刀冲头116穿过上模压料块并伸出于上模压料块117,第一下模刀口设置于插刀冲头的底部,刀口导轨安装于下模刀口的底部。如图3所示,侧面精切第二步通过侧面精切组件进行侧面精切,侧面精切组件包括插刀冲头116、上模冲头131、下模刀口132、下模压料133以及上模压料块117,插刀冲头安装于上垫板的底部,并穿过脱背板以及脱料板伸入于下模板上端的下模刀口中,下模压料设置于下模刀口的一侧,上模冲头安装于上模刀口的顶部。如图4所示,侧面精切第三步通过侧面精切组件进行侧面精切,侧面精切组件包括插刀冲头116、上模冲头131、下模压料133、上模压料块117以及下模刀口132,插头冲头116安装于上垫板的底部,上模冲头设置于下模压料的顶部,下模刀口设置于下模压料的一侧,上模压料块设置于上模冲头的上端面,上模压料块以及上模冲头均安装于脱料板中。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封闭圆角冲切模具结构,在狭小的空间能够完成产品冲孔动作,零件细小但能够满足生产需求,持续生产不易损坏,有效的解决了量产模具零件易断的问题,单套模具由日产3K提高到30K。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封闭圆角冲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四大步骤,其分别为拉深冲孔步骤、侧面精切第一步、侧面精切第二步以及侧面精切第三步,所述侧面精切第一步向着工件左上45度方向精切,侧面精切第二步向着上端90度方向精切,侧面精切第三部向着左侧90度方向精切。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6.22 CN 20181065132881.一种封闭圆角冲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四大步骤,其分别为拉深冲孔步骤、侧面精切第一步、侧面精切第二步以及侧面精切第三步,所述侧面精切第一步向着工件左上45度方向精切,侧面精切第二步向着上端90度方向精切,侧面精切第三部向着左侧90度方向精切。2.一种封闭圆角冲切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上垫板、上夹板、脱背板、脱料板、下模板、下垫板以及下模座,所述上模座、上垫板、上夹板、脱背板、脱料板、下模板、下垫板以及下模座依次自上而下设置,脱料板、下模板之间设置有冲切组件,拉深冲孔步骤通过该冲切组件冲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闭圆角冲切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切组件包括上模刀口、气道、下模压料入块、下模冲头,上模刀口设置于下模压料入块的上端,下模冲头设置于下模板内,其一侧设置气道,上模刀口的一侧设置有废料出口,产品设置于下模板与脱料板之间。4.一种封闭圆角冲切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上垫板、上夹板、脱背板、脱料板、下模板、下垫板以及下模座,所述上模座、上垫板、上夹板、脱背板、脱料板、下模板、下垫板以及下模座依次自上而下设置,脱料板、下模板之间设置有侧面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海添柯尊府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盛翔精密金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