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铠装机的带轮刹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9604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铠装机的带轮刹车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方设有带主轴的轴座,带轮安装于主轴上,带轮外侧设有第一刹车板和第二刹车板,轴座上设有旋转电机和与旋转电机连接的旋转立轴,旋转立轴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螺纹槽和第二螺纹槽,第一螺纹槽和第二螺纹槽的旋向相反,旋转立轴的两端还分别套设有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轴座上还固定地设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刹车板的前端安装于第一转轴上,后端枢接于第一套管上,其前端还设有带半球形的凹槽的传动部;第二刹车板的前端安装于第二转轴上,后端枢接于第二套管上,其前端还设有与凹槽匹配的球形柱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带轮的抱紧力大,刹车效率高;结构简单,动作灵敏。

A Belt Wheel Brake Device of Armored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belt wheel brake device of an armored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shaft seat with a main shaft above the base, a belt wheel installed on the main shaft, a first brake plate and a second brake plate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belt wheel, a rotating motor and a rotating vertical shaft connected with the rotating motor on the shaft seat, and a first thread groove and a second thread groove at the upper and lower ends of the rotating vertical shaft, respectively. On the contrary of the rotation direction of the groove and the second groove, the first sleeve and the second sleeve are respectively sleeved at both ends of the rotating vertical axle; the first and second rotating axles are fixed on the axle seat; the front end of the first brake plate is fixed on the first rotating axle; the back end is pivoted on the first sleeve; the front end of the second brake plate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drive part with a hemispherical groove; and the front end of the second brake plate is fixed on the second rotating axle. On the axle, the rear end is pivoted to the second casing, and the front end of the axle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spherical cylinder head matching the groove. The utility model has large clamping force on the pulley, high braking efficiency, simple structure and sensitive a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铠装机的带轮刹车装置
本技术属于铠装机
,具体涉及一种铠装机的带轮刹车装置。
技术介绍
钢带铠装机是电线电缆厂成缆电力电缆、塑力电缆、控制电缆的必用设备,通过铠装材料将芯线进行包裹铠装,以对芯线进行保护。用于芯线的铠装材料一般为:铜带、钢带、铝带等。铠装材料在利用铠装机对芯线进行铠装的时候,铠装材料都是绕置于线盘上,然后线盘在安装于铠装机上,从而对铠装材料进行放料。在生产过程中,当铠装材料使用完之后需要进行更换,此时需要铠装机进行停机操作;另外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断线,断线后铠装机也需要尽快停机处理,因此铠装机需要设置带轮刹车装置,现有的带轮刹车装置通常仅设有一片刹车板,对带轮的抱紧力不足,刹车距离较大,制动时固定轴线回转产生不平衡的离心惯性力系,它们的方向随着回转件的转动,发生周期性变化,致使在承载中产生附加动压力,这种附加动压力不仅会增加运动副中的磨损,影响机构的强度并降低机械效率,而且使整个机械及其基础发生周期性的振动,周期性机械振动会降低工作精度和可靠性,并引起机械零件的疲劳损坏以及令人厌倦的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带轮的抱紧力大,刹车效果好、速度快,结构简单的铠装机的带轮刹车装置。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铠装机的带轮刹车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方设有带主轴的轴座,带轮安装于主轴上,带轮外侧相对地设有弧形的第一刹车板和第二刹车板,轴座上设有旋转电机和与旋转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旋转立轴,旋转立轴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螺纹槽和第二螺纹槽,第一螺纹槽和第二螺纹槽的旋向相反,旋转立轴的两端还分别套设有与第一螺纹槽螺纹连接的第一套管和与第二螺纹槽螺纹连接的第二套管;轴座上还固定地设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均位于与旋转立轴的相对的一侧,第一刹车板的前端安装于第一转轴上,后端枢接于第一套管的外侧,第一刹车板的前端还设有带半球形的凹槽的传动部;第二刹车板的前端安装于第二转轴上,后端枢接于第二套管的外侧,第二刹车板的前端还设有与传动部的凹槽匹配的球形柱头。旋转电机可以驱动旋转立轴按顺时针方向或者逆时针方向转动,旋转立轴转动时,由于其自身只旋转而不会上下移动,因此其上下两端反向的第一螺纹槽和第二螺纹槽分别对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施加反方向的力,由于第一刹车板的后端枢接于第一套管的外侧,第二刹车板的后端枢接于第二套管的外侧,因此第一刹车板的后端和第二刹车板的后端分别产生轻微的应变力而相向移动,同时第一刹车板前端的传动部和第二刹车板前端的球形柱头始终抱合在一起,从而实现第一刹车板和第二刹车板同时抱紧带轮或者松开带轮。当第一刹车板和第二刹车板松开带轮时,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作用下,传动部带动球形柱头向靠近带轮的方向移动,直至传动部抵住带轮,此结构利于使第一刹车板和第二刹车板的后端产生形变,从而更有效地松开带轮;传动部和球形柱头可以同时对第一刹车板和第二刹车板的前端施力,即第一刹车板的后端和第二刹车板的后端在受到第一螺纹槽和第二螺纹槽施加的反向力的作用下,其前端进一步受到传动部和球形柱头的压力,从而能够更加稳定地抱紧或者松开带轮。优选的,第一刹车板的内侧和第二刹车板的内侧分别固定有摩擦片,第一刹车板和第二刹车板均为弹簧钢材质。摩擦片具有一定的厚度,因此凸出于第一刹车板和第二刹车板内侧,摩擦片可以有效地增加刹车板与带轮之间的摩擦力,加快带轮的刹车效率。优选的,摩擦片与带轮接触的表面上设有若干条散热槽,利于刹车时散除部分因高速摩擦而产生的热量,延长摩擦片的使用寿命。优选的,旋转立轴的上端部固定有限位块,限位块位于第一螺纹槽的上方,限位块可以限制第一套管相对于旋转立轴移动的行程,从而防止第一刹车板脱离旋转立轴。优选的,旋转立轴下端与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之间为花键式连接,从而旋转电机的输出轴可以稳定地传动旋转立轴旋转。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上下两个刹车板,可以增加对带轮的抱紧力,提高刹车效率。仅通过转动旋转立轴即可同时使两个刹车板松开或者抱紧,结构简单,动作快速,并且零件数量少,降低了材料成本和装配成本。传动部和球形柱头可以辅助第一刹车板和第二刹车板进行刹车动作,使刹车效果更加稳定。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摩擦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底座;2.主轴;3.轴座;4.带轮;5.第一刹车板;6.第二刹车板;7.旋转立轴;8.第一螺纹槽;9.第二螺纹槽;10.第一套管;11.第二套管;12.第一转轴;13.第二转轴;14.第三转轴;15.第四转轴;16.传动部;17.球形柱头;18.摩擦片;19.散热槽;20.限位块;21.旋转电机。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铠装机的带轮刹车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方设有带主轴2的轴座3,带轮4安装于主轴2上,带轮4外侧相对地设有弧形的第一刹车板5和第二刹车板6,轴座3上设有旋转电机21和与旋转电机21的输出轴连接的旋转立轴7,旋转立轴7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螺纹槽8和第二螺纹槽9,第一螺纹槽8和第二螺纹槽9的旋向相反,旋转立轴7的两端还分别套设有与第一螺纹槽8螺纹连接的第一套管10和与第二螺纹槽9螺纹连接的第二套管11;轴座3上还固定地设有第一转轴12和第二转轴13,第一转轴12和第二转轴13均位于与旋转立轴7的相对的一侧,第一刹车板5的前端安装于第一转轴12上,第一套管10的外侧设有第三转轴14,第一刹车板5的后端枢接于第三转轴14上,第一刹车板5的前端还设有带半球形的凹槽的传动部16;第二刹车板6的前端安装于第二转轴13上,第二套管11的外侧设有第四转轴15,第二刹车板6的后端枢接于第四转轴15上,第二刹车板6的前端还设有与传动部16的凹槽匹配的球形柱头17。第一刹车板5的内侧和第二刹车板6的内侧分别固定有摩擦片18,第一刹车板5和第二刹车板6均为弹簧钢材质。如图2所示,摩擦片18与带轮4接触的表面上设有若干条散热槽19。旋转立轴7的上端部固定有限位块20,限位块20位于第一螺纹槽8的上方。旋转立轴7与旋转电机21的输出轴之间为花键式连接,具体结构为:旋转电机21的输出轴的端部设有键槽,旋转立轴7的下端部设有与键槽匹配的键齿。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铠装机的带轮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方设有带主轴的轴座,所述主轴上安装有带轮,所述带轮的外侧相对地设有弧形的第一刹车板和第二刹车板,所述轴座上设有旋转电机和与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旋转立轴,所述旋转立轴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螺纹槽和第二螺纹槽,所述第一螺纹槽和所述第二螺纹槽的旋向相反,所述旋转立轴的两端还分别套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槽螺纹连接的第一套管和与所述第二螺纹槽螺纹连接的第二套管;所述轴座上还固定地设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均位于与所述旋转立轴的相对的一侧,所述第一刹车板的前端安装于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一刹车板的后端枢接于所述第一套管的外侧,所述第一刹车板的前端还设有带半球形的凹槽的传动部;所述第二刹车板的前端安装于所述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二刹车板的后端枢接于所述第二套管的外侧,所述第二刹车板的前端还设有与所述凹槽匹配的球形柱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铠装机的带轮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方设有带主轴的轴座,所述主轴上安装有带轮,所述带轮的外侧相对地设有弧形的第一刹车板和第二刹车板,所述轴座上设有旋转电机和与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旋转立轴,所述旋转立轴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螺纹槽和第二螺纹槽,所述第一螺纹槽和所述第二螺纹槽的旋向相反,所述旋转立轴的两端还分别套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槽螺纹连接的第一套管和与所述第二螺纹槽螺纹连接的第二套管;所述轴座上还固定地设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均位于与所述旋转立轴的相对的一侧,所述第一刹车板的前端安装于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一刹车板的后端枢接于所述第一套管的外侧,所述第一刹车板的前端还设有带半球形的凹槽的传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加宝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市城堡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