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钢梁贯通孔补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99360 阅读:3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梁贯通孔补强方法,在钢梁的塑性区内开通孔;根据开孔位置、孔径确定出所需要的补强环的结构,将补强环焊接在所述通孔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现代化工程实践的需要,解决了在塑性区内开通孔后补强的问题,扩大了补强方法的适用范围,不仅可以适用于普通的钢框架梁,还可以用于型钢混凝土柱(CFT)钢梁、钢管混凝土柱(SRC)钢梁、钢框架组合梁等形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中的多层及高层钢结构补强方法,尤其涉及钢梁贯通孔补强方法
技术介绍
现行《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98)中规定:当圆形孔直径小于或等于1/3梁高时,可不予补强;当大于1/3梁高时,可用环形加劲肋加强,也可用套管或环形补强板加强。这几种补强措施只能设置在距梁端相当于梁高的范围外,而且要求孔口直径不得大于梁高的1/2。若要求在塑性区内开洞,必须开发一种贯通孔补强方法,以适应现代化工程实践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正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在塑性区内开通孔后钢梁贯通孔补强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钢梁贯通孔补强方法,在钢梁的塑性区内开通孔;根据开孔位置、孔径确定出所需要的补强环的结构,将补强环焊接在所述通孔上;其中:所述孔和补强环应满足下述参数要求:①偏心量e≤12(23H-D);]]>②柱子边缘至通孔中心点的距离L≥0.7H-12(23H-D);]]>③补强环孔径D为:100~600mm;④孔径比DH≤0.5;]]>所述H为钢梁高度,所述补强环的外圆面设置有台阶,所述台阶的大圆直径为D3,所述台阶宽度为h1,高度为b1,补强环的宽度为h2,补强环的厚度为b2,补强环台阶上的顶圆与台阶的小圆之间为斜面,所述斜面的倾角为α,D3≥2h1+2(b2-b1)tanα+2h2+D,其中:h1=12±2mm,α=30°±5°,h2的取值:I.100≤D≤300mm时,h2=20±4mm;II.300≤D≤600mm时,h2=40±4mm;-->b1=5~10mm,b2比需要补强的钢梁腹板厚度厚10mm左右。所述补强圆环通过正反两面与钢梁焊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适用于现代化工程实践的需要,解决了在塑性区内开通孔后补强的问题,扩大了补强方法的适用范围,不仅可以适用于普通的钢框架梁,还可以用于型钢混凝土柱(CFT)钢梁、钢管混凝土柱(SRC)钢梁、钢框架组合梁等形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补强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A部放大图;图4是图2的侧示意图;图5是补强环焊接示意图。附图标记:1、柱子,2、钢梁,3、补强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钢梁贯通孔补强方法,首先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开孔直径以及开孔位置,根据开孔直径和位置确定补强环的具体尺寸,即厚度、内径、外径等相关参数。所选的补强环经过焊接加工技术最终形成新的钢梁,需要对其抗弯和抗剪承载力进行验算,以达到强度和使用功能的双重要求。具体方法为:在钢梁2的塑性区内开通孔;根据开孔位置、孔径确定出所需要的补强环3的结构,将补强环3焊接在所述通孔上;其中:所述孔和补强环应满足下述参数要求:①偏心量e≤12(23H-D);]]>②柱子1边缘至通孔中心点的距离L≥0.7H-12(23H-D);]]>③补强环孔径D为:100~600mm;④孔径比DH≤0.5]]>;所述H为钢梁2高度,所述补强环3的外圆面设置有台阶,所述台阶的大圆直径为D3,所述台阶宽度为h1,高度为b1,补强环3的宽度为h2,补强环3的-->厚度为b2,补强环3台阶上的顶圆与台阶的小圆之间为斜面,所述斜面的倾角为α,D3≥2h1+2(b2-b1)tanα+2h2+D,其中:h1=12±2mm,α=30°±5°,h2的取值:I.100≤D≤300mm时,h2=20±4mm;II.300≤D≤600mm时,h2=40±4mm;b1=5~10mm,b2比需要补强的钢梁腹板厚度厚10mm左右;所述补强圆环3通过在I侧、II侧正反两面位置与钢梁焊接。以前关于钢梁补强措施都是要求补强部位必须位于钢梁塑性铰区外,而有时候有些管道、线路等必须要通过塑性铰区,这时塑性铰区外的补强技术就不能完全适用了。针对先前补强技术的这一缺点,该补强方法可以用于塑性铰区,只要符合相关尺寸要求就可以,这样就给设计人员带来了很大的方便。通过设计后,可以统计钢梁开洞的数量和大小,再根据工程要求按照本专利技术进行工业化、部品化生产。另外,就是该方法制作安装方便,高效,最后经过补强后的钢梁强度经过验算,可以满足强度和使用的双重要求。补强环3通过铸造成型,材料性能及加工制作必须满足现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铸钢节点技术规程》的要求。先根据设计要求在需要开孔的地方开好通孔,允许通孔公差15mm;安装补强环3时先放好位置,然后通过焊接I侧的外围上下左右四个边缘最高点先点焊进行初步固定;确定无误后,先进行焊接I侧的自动焊接,然后再进行焊接II侧的自动焊接,形成统一整体。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梁贯通孔补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钢梁的塑性区内开通孔;根据开孔位置、孔径确定出所需要的补强环的结构,将补强环焊接在所述通孔上;其中:所述孔和补强环应满足下述参数要求:①偏心量e≤1/2(2/3H-D);②柱子边缘至通孔中心点的距离L≥0.7H-1/2(2/3H-D);③补强环孔径D为:100~600mm;④孔径比D/H≤0.5;所述H为钢梁高度,所述补强环的外圆面设置有台阶,所述台阶的大圆直径为D↓[3],所述台阶宽度为h↓[1],高度为b↓[1],补强环的宽度为h↓[2],补强环的厚度为b↓[2],补强环台阶上的顶圆与台阶的小圆之间为斜面,所述斜面的倾角为α,D↓[3]≥2h↓[1]+2(b↓[2]-b↓[1])tanα+2h↓[2]+D,其中:h↓[1]=12±2mm,α=30°±5°,h↓[2]的取值:Ⅰ.100≤D≤300mm时,h↓[2]=20±4mm;Ⅱ.300≤D≤600mm时,h↓[2]=40±4mm;b↓[1]=5~10mm,b↓[2]比需要补强的钢梁腹板厚度厚10mm左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梁贯通孔补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钢梁的塑性区内开通孔;根据开孔位置、孔径确定出所需要的补强环的结构,将补强环焊接在所述通孔上;其中:所述孔和补强环应满足下述参数要求:①偏心量e≤12(23H-D);]]>②柱子边缘至通孔中心点的距离L≥0.7H-12(23H-D);]]>③补强环孔径D为:100~600mm;④孔径比DH≤0.5;]]>所述H为钢梁高度,所述补强环的外圆面设置有台阶,所述台阶的大圆直径为D3,所述台阶宽度为h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庆华杨志金明昌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