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隔离式不锈钢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9199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层隔离式不锈钢容器,包括盆体和盆沿,所述盆沿位于所述盆体顶部外侧,所述盆体由不锈钢结构的内层和中空外层构成,所述中空外层顶部设置有透气带,所述透气带与所述盆沿内侧焊接固定,所述盆沿外侧粘接固定有硅胶防滑带;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三层式设计,通过外包在所述内层的所述中空外层,可对所述内层物品进行隔热防护和保温,并且在外部磕碰时可通过所述内壁与所述外壁的接触,减少设备的变形,防止所述外层空腔泄露;通过在所述中空外层与所述盆沿的连接处设置所述透气带,可便于所述内层外侧进入水分的排出;通过在所述盆沿外侧设置所述硅胶防滑带,可在移动设备时提供稳定的摩擦力,且防止烫手。

A Double-Layer Isolated Stainless Steel Contain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ouble-layer isolated stainless steel container, which comprises a pelvic body and a pelvic edge. The pelvic edge is located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top of the pelvic body. The pelvic body is composed of an inner layer of stainless steel structure and a hollow outer layer. The top of the hollow outer layer is provided with a breathable belt. The breathable belt and the pelvic are welded and fixed along the inner side, and the pelvic edge is bonded and fixed with a silicone rubber anti-slip belt. The invention is composed of three layers of design, thermal insulation protection and heat preservation of the inner layer by outsourcing the hollow outer layer of the inner layer, and contact between the inner wall and the outer wall when the outer layer bumps, reducing the deformation of the equipment and preventing the leakage of the outer layer cavity; and setting the air permeability at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hollow outer layer and the basin edge. The belt can facilitate the water drainage from the outer side of the inner layer; by setting the silica gel anti-skid belt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basin edge, stable friction can be provided in mobile devices and hot hands can be preven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隔离式不锈钢容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居用品、厨房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层隔离式不锈钢容器。
技术介绍
不锈钢在家居生活中常指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或具有不锈性的钢种。不锈钢工具和厨房用品通常表面光滑,便于清洁,且使用寿命长,不易变形,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不锈钢材料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因而可被制作中空的隔热盆和隔热碗,通过在设置双层的不锈钢结构,并在中部抽取真空进行隔热,防止烫手。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的真空不锈钢盆均为双层结构,由于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磕碰,易导致外层不锈钢出现漏洞,影响保温效果,并且在出现漏洞后洗刷过程中中空层易进水而无法排出,影响后期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双层隔离式不锈钢容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的真空不锈钢盆均为双层结构,由于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磕碰,易导致外层不锈钢出现漏洞,影响保温效果,并且在出现漏洞后洗刷过程中中空层易进水而无法排出,影响后期的使用效果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具有:能够通过三层设计,通过在外侧设置双层的中空不锈钢结构进行保温,并且在双外层与内层之间设置透气的连接网,便于水分的排出,良好隔温的同时,又可防止盆体变形影响不锈钢盆的使用效果等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双层隔离式不锈钢容器,包括盆体和盆沿,所述盆沿位于所述盆体顶部外侧,所述盆体由不锈钢结构的内层和中空外层构成,所述中空外层顶部设置有透气带,所述透气带与所述盆沿内侧焊接固定,所述盆沿外侧粘接固定有硅胶防滑带;所述内层与所述中空外层之间为空腔;所述中空外层包括内壁和外壁,所述内壁与所述外壁之间为真空结构的外层空腔;所述硅胶防滑带包括带体,所述带体上均布有透气孔。采用上述一种双层隔离式不锈钢容器,手持所述盆沿移动所述盆体时,通过手部与所述硅胶防滑带的摩擦,可提高手持的摩擦力,进而提高稳定性,通过可保温的双层结构的所述中空外层,可对所述内层物料进行保温的同时,对所述内层进行安全防护,提高了设备的保温性能。作为优选,所述内壁与所述外壁均为304不锈钢制成,且所述外壁与所述内壁均与所述透气带焊接配合。作为优选,所述盆沿与所述内层为一体型结构,且所述盆沿外边沿设置有向内的翻边。作为优选,所述内层与所述内壁之间宽度为3mm-5mm。作为优选,所述内壁与所述外壁之间宽度为1mm-2mm。作为优选,所述外壁底部粘接固定有防滑垫结构。作为优选,所述防滑垫为粘接在所述外壁底部的硅胶突起和橡胶突起中的一种。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通过三层式设计,通过外包在所述内层的所述中空外层,可对所述内层物品进行隔热防护和保温,并且在外部磕碰时可通过所述内壁与所述外壁的接触,减少设备的变形,防止所述外层空腔泄露;2、通过在所述中空外层与所述盆沿的连接处设置所述透气带,可便于所述内层外侧进入水分的排出;3、通过在所述盆沿外侧设置所述硅胶防滑带,可在移动设备时提供稳定的摩擦力,且防止烫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空外层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透气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盆体;101、内层;102、空腔;2、盆沿;3、硅胶防滑带;4、中空外层;401、外壁;402、内壁;403、外层空腔;5、透气带;501、带体;502、透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层隔离式不锈钢容器,包括盆体1和盆沿2,所述盆沿2位于所述盆体1顶部外侧,所述盆体1由不锈钢结构的内层101和中空外层4构成,所述中空外层4顶部设置有透气带5,所述透气带5与所述盆沿2内侧焊接固定,所述盆沿2外侧粘接固定有硅胶防滑带3;所述内层101与所述中空外层4之间为空腔102;所述中空外层4包括内壁402和外壁401,所述内壁402与所述外壁401之间为真空结构的外层空腔403;所述硅胶防滑带3包括带体501,所述带体501上均布有透气孔502。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内壁402与所述外壁401均为304不锈钢制成,且所述外壁401与所述内壁402均与所述透气带5焊接配合,如此设置,通过与透气带5的焊接,可提高外壁401与内壁402间的气密性;所述盆沿2与所述内层101为一体型结构,且所述盆沿2外边沿设置有向内的翻边,如此设置,可在手持盆沿2时,防止盆沿2边缘对手部划伤;所述内层101与所述内壁402之间宽度为3mm,如此设置,可在内层101与外壁401之间形成空气隔离,对内层101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并且可在中空外层4受到外部冲击时作为安全距离,减少对内层101的影响;所述内壁402与所述外壁401之间宽度为1mm-2mm;所述外壁401底部粘接固定有防滑垫结构,如此设置,可提高外壁401与桌面接触时的稳定性;所述防滑垫为粘接在所述外壁401底部的硅胶突起和橡胶突起中的一种。采用上述结构,手持所述盆沿2移动所述盆体1时,通过手部与所述硅胶防滑带3的摩擦,可提高手持的摩擦力,进而提高稳定性,通过可保温的双层结构的所述中空外层4,可对所述内层101物料进行保温的同时,对所述内层101进行安全防护,提高了设备的保温性能;通过三层式设计,通过外包在所述内层101的所述中空外层4,可对所述内层101物品进行隔热防护和保温,并且在外部磕碰时可通过所述内壁402与所述外壁401的接触,减少设备的变形,防止所述外层空腔403泄露;通过在所述中空外层4与所述盆沿2的连接处设置所述透气带5,可便于所述内层101外侧进入水分的排出;通过在所述盆沿2外侧设置所述硅胶防滑带3,可在移动设备时提供稳定的摩擦力,且防止烫手。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层隔离式不锈钢容器,包括盆体(1)和盆沿(2),其特征在于:所述盆沿(2)位于所述盆体(1)顶部外侧,所述盆体(1)由不锈钢结构的内层(101)和中空外层(4)构成,所述中空外层(4)顶部设置有透气带(5),所述透气带(5)与所述盆沿(2)内侧焊接固定,所述盆沿(2)外侧粘接固定有硅胶防滑带(3);所述内层(101)与所述中空外层(4)之间为空腔(102);所述中空外层(4)包括内壁(402)和外壁(401),所述内壁(402)与所述外壁(401)之间为真空结构的外层空腔(403);所述硅胶防滑带(3)包括带体(501),所述带体(501)上均布有透气孔(50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隔离式不锈钢容器,包括盆体(1)和盆沿(2),其特征在于:所述盆沿(2)位于所述盆体(1)顶部外侧,所述盆体(1)由不锈钢结构的内层(101)和中空外层(4)构成,所述中空外层(4)顶部设置有透气带(5),所述透气带(5)与所述盆沿(2)内侧焊接固定,所述盆沿(2)外侧粘接固定有硅胶防滑带(3);所述内层(101)与所述中空外层(4)之间为空腔(102);所述中空外层(4)包括内壁(402)和外壁(401),所述内壁(402)与所述外壁(401)之间为真空结构的外层空腔(403);所述硅胶防滑带(3)包括带体(501),所述带体(501)上均布有透气孔(5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层隔离式不锈钢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壁(402)与所述外壁(401)均为304不锈钢制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尚华
申请(专利权)人:德阳市旌龙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