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建波专利>正文

头部保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90784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头部保护器,包括盔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盔体内的第一空腔,所述盔体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一空腔下端的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与所述第一空腔之间相通设有限位通道,所述第二空腔左端相通设有观望口,所述盔体内设有位于所述观望口下端的呼吸腔,所述呼吸腔与所述第二空腔之间相通设有传送口,所述第二空腔底端相通设有穿戴口,所述盔体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穿戴口左右端面且相对称的颈部保护装置,所述第一空腔底端内壁滑动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的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下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接触板;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设有可调节穿戴口方便使用者穿戴。

Head protecto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ead protector, which comprises a helmet body and a first cavity arranged in the helmet body. The helmet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cavity locat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first cavity. The second cavity and the first cavity are communicated with each other by a limit channel, and the left end of the second cavity is communicated with an observation port. The helmet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breathing cavity locat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observation mouth. The breathing cavity and the second cavity are communicated with each other by a conveyor port, and the bottom end of the second cavity is communicated with a wearing port. The helmet body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neck protection device located at the left and right end faces of the wearing port and relatively symmetrical. The inner wall of the first cavity bottom is sliding with a first sliding rod extending up and down,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first sliding ro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n arc contact plate.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adjustable wearing mouth for users to we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头部保护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安全防具
,具体是头部保护器。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数量的急剧增长,越来越多的上班族为了避免因道路拥堵而迟到的现象旋转了骑电动助力车。但是现在的助力车因为科技水平的提高其速度越来越快,与之带来的危险系数也越来越高。现有的头盔一般都是覆盖在头部能保护的范围有限,并且为了完全的包裹头部一般都是内置海绵层。这种设计不方便使用者的穿戴。因此一种内部活动空间大且覆盖面至颈椎的头盔成为当今发展的必然趋势,本专利技术阐明的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新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头部保护器,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头部保护器,包括盔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盔体内的第一空腔,所述盔体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一空腔下端的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与所述第一空腔之间相通设有限位通道,所述第二空腔左端相通设有观望口,所述盔体内设有位于所述观望口下端的呼吸腔,所述呼吸腔与所述第二空腔之间相通设有传送口,所述第二空腔底端相通设有穿戴口,所述盔体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穿戴口左右端面且相对称的颈部保护装置,所述第一空腔底端内壁滑动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的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下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接触板,所述弧形接触板与所述第二空腔之间顶压连接有左右对称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滑杆上端设有锥齿板,所述第一空腔内转动配合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一滑杆左端且前后延伸的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上设有用与所述锥齿板齿合连接的第一齿转轮,所述观望口上滑动配合连接用与所述第一齿转轮齿合连接的挡风镜,所述第一空腔底端内壁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一滑杆右端的垫台,所述垫台上滑动配合连接有用与所述锥齿板相抵连接且左右延伸的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左端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垫台之间顶压连接有上下对称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空腔上固定连接连接有前后延伸的转轴,所述转轴上转动配合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上端与所述第二滑杆右端之间铰链连接,所述第二空腔底端内壁滑动配合连接有护颈块,所述护颈块内设有填充腔,所述填充腔顶端内壁内嵌有信号触发器,所述填充腔底端内壁设有用与所述信号触发器相抵连接的发泡瓶,所述护颈块上设有用与所述发泡瓶相通连接且左右对称的通道,所述护颈块右端与所述第二空腔之间顶压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护颈块上端固定连接有拨动杆,所述拨动杆与所述转杆之间铰链连接,所述拨动杆左端端面固定连接有弧形支撑板,所述呼吸腔左端内壁滑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的第三滑杆,所述第三滑杆右端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传送口左端的呼吸罩,所述呼吸罩下端与所述呼吸腔之间相通连接有呼吸管,所述第三滑杆左端固定连接有伸出所述盔体左端端面的推板,所述盔体上设有以其为中心斜对称分布的弹簧槽,所述弹簧槽底端设有用与所述信号触发器电联的触碰开关,所述弹簧槽底端内壁顶压连接有位于所述触碰开关左右端且相对称的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与所述触碰开关相抵连接的弧形触发杆。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颈部保护装置包括机身以及设置在所述机身内开口向远离对称中心端的开口槽,所述开口槽靠近对称中心端内壁滑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的第四滑杆,所述第四滑杆与所述开口槽之间顶压连接有第五弹簧,所述第四滑杆靠近对称中心端固定连接有缓冲装置,所述开口槽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前后延伸的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上设有链轮,所述链轮上缠绕连接有用与所述第四滑杆固定连接的链条,所述第二传动轴上设有位于所述链轮前端的拨杆,从而扩大穿戴口的面积。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缓冲装置包裹所述装置箱以及设置在所述装置箱内的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靠近对称中心端内壁滑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的缓冲杆,所述缓冲杆靠近对称中心端固定连接有海绵垫,所述海绵垫与所述装置箱之间顶压连接有前后对称的第六弹簧,所述缓冲杆上设有位于所述右端推块,所述第三空腔靠近对称中心端固定连接有前后对称的导轨,所述导轨上滑动配合连接有用与所述推块之间相抵连接的直齿板,所述直齿板与所述第三空腔之间顶压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第三空腔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前后对称且上下延伸的第三传动轴,所述第三传动轴上设有用与所述直齿板齿合连接的第二齿转轮,所述第三空腔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三传动轴远离对称中心端且前后延伸的第四传动轴,所述第四传动轴上设有用与所述第二齿转轮齿合连接的第三齿转轮,所述装置箱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用与所述第三齿转轮齿合连接且前后对称的弧形固定板,从而实现环绕固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头部保护器在初始状态时,所述挡风镜滑回至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护颈块滑回至最右端,从而确保各个工作部件处于非工作状态。当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头部保护器工作时,拨动所述拨杆带动所述第二传动轴转动使所述链轮逆时针转动,所述链轮通过所述链条带动所述第四滑杆将所述缓冲装置拉至所述穿戴口边缘,将头伸入所述第二空腔内,所述第五弹簧弹性恢复带动所述第四滑杆向圆心滑动,所述海绵垫接触颈椎推动所述缓冲杆滑动推动所述推块,所述推块上通过相抵连接推动所述直齿板,所述直齿板通过齿合连接依次转动所述第二齿转轮、所述第三齿转轮,所述第三齿转轮通过齿合连接带动弧形固定板,固定在脖子上,头顶住所述弧形接触板推动所述第一滑杆带动所述锥齿板,所述锥齿板通过齿合连接所述第一齿转轮,所述第一齿转轮通过齿合连接带动所述挡风镜滑至所述观望口上,所述锥齿板通过相抵连接带动所述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通过铰链连接推动所述拨动杆使所述弧形支撑板与所述护颈块贴合头部,推动所述推板通过所述第三滑杆推动所述呼吸罩贴合鼻喉供给呼吸;当遇到车祸等不明因素收到撞击时,通过所述弧形触发杆相抵所述触发开关吗,启动所述信号触发器按压所述发泡瓶,将填充物通过所述通道填满所述第一空腔与所述第二空腔内,实现头部保护。当本专利技术的头部保护器结束工作后,拨动所述拨杆带动所述第二传动轴转动使所述链轮逆时针转动,所述链轮通过所述链条带动所述第四滑杆将所述缓冲装置拉至所述穿戴口边缘,拉出所述推板,将头从所述穿戴口脱离。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延长保护范围提高安全保护能力,设置可调节松紧的穿戴辅助装置方便使用者,通过不同位置的保护板提升舒适度和强度,同时装置未设置动力源靠互相挤压配合提高稳定性。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头部保护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B方向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头部保护器,包括盔体100以及设置在所述盔体100内的第一空腔101,所述盔体100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一空腔101下端的第二空腔102,所述第二空腔102与所述第一空腔101之间相通设有限位通道156,所述第二空腔102左端相通设有观望口116,所述盔体100内设有位于所述观望口116下端的呼吸腔115,所述呼吸腔115与所述第二空腔102之间相通设有传送口157,所述第二空腔102底端相通设有穿戴口109,所述盔体100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穿戴口109左右端面且相对称的颈部保护装置,所述第一空腔101底端内壁滑动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的第一滑杆130,所述第一滑杆130下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接触板129,所述弧形接触板129与所述第二空腔102之间顶压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头部保护器,包括盔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盔体内的第一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盔体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一空腔下端的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与所述第一空腔之间相通设有限位通道,所述第二空腔左端相通设有观望口,所述盔体内设有位于所述观望口下端的呼吸腔,所述呼吸腔与所述第二空腔之间相通设有传送口,所述第二空腔底端相通设有穿戴口,所述盔体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穿戴口左右端面且相对称的颈部保护装置,所述第一空腔底端内壁滑动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的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下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接触板,所述弧形接触板与所述第二空腔之间顶压连接有左右对称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滑杆上端设有锥齿板,所述第一空腔内转动配合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一滑杆左端且前后延伸的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上设有用与所述锥齿板齿合连接的第一齿转轮,所述观望口上滑动配合连接用与所述第一齿转轮齿合连接的挡风镜,所述第一空腔底端内壁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一滑杆右端的垫台,所述垫台上滑动配合连接有用与所述锥齿板相抵连接且左右延伸的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左端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垫台之间顶压连接有上下对称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空腔上固定连接连接有前后延伸的转轴,所述转轴上转动配合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上端与所述第二滑杆右端之间铰链连接,所述第二空腔底端内壁滑动配合连接有护颈块,所述护颈块内设有填充腔,所述填充腔顶端内壁内嵌有信号触发器,所述填充腔底端内壁设有用与所述信号触发器相抵连接的发泡瓶,所述护颈块上设有用与所述发泡瓶相通连接且左右对称的通道,所述护颈块右端与所述第二空腔之间顶压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护颈块上端固定连接有拨动杆,所述拨动杆与所述转杆之间铰链连接,所述拨动杆左端端面固定连接有弧形支撑板,所述呼吸腔左端内壁滑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的第三滑杆,所述第三滑杆右端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传送口左端的呼吸罩,所述呼吸罩下端与所述呼吸腔之间相通连接有呼吸管,所述第三滑杆左端固定连接有伸出所述盔体左端端面的推板,所述盔体上设有以其为中心斜对称分布的弹簧槽,所述弹簧槽底端设有用与所述信号触发器电联的触碰开关,所述弹簧槽底端内壁顶压连接有位于所述触碰开关左右端且相对称的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与所述触碰开关相抵连接的弧形触发杆。...

【技术特征摘要】
1.头部保护器,包括盔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盔体内的第一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盔体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一空腔下端的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与所述第一空腔之间相通设有限位通道,所述第二空腔左端相通设有观望口,所述盔体内设有位于所述观望口下端的呼吸腔,所述呼吸腔与所述第二空腔之间相通设有传送口,所述第二空腔底端相通设有穿戴口,所述盔体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穿戴口左右端面且相对称的颈部保护装置,所述第一空腔底端内壁滑动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的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下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接触板,所述弧形接触板与所述第二空腔之间顶压连接有左右对称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滑杆上端设有锥齿板,所述第一空腔内转动配合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一滑杆左端且前后延伸的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上设有用与所述锥齿板齿合连接的第一齿转轮,所述观望口上滑动配合连接用与所述第一齿转轮齿合连接的挡风镜,所述第一空腔底端内壁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一滑杆右端的垫台,所述垫台上滑动配合连接有用与所述锥齿板相抵连接且左右延伸的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左端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垫台之间顶压连接有上下对称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空腔上固定连接连接有前后延伸的转轴,所述转轴上转动配合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上端与所述第二滑杆右端之间铰链连接,所述第二空腔底端内壁滑动配合连接有护颈块,所述护颈块内设有填充腔,所述填充腔顶端内壁内嵌有信号触发器,所述填充腔底端内壁设有用与所述信号触发器相抵连接的发泡瓶,所述护颈块上设有用与所述发泡瓶相通连接且左右对称的通道,所述护颈块右端与所述第二空腔之间顶压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护颈块上端固定连接有拨动杆,所述拨动杆与所述转杆之间铰链连接,所述拨动杆左端端面固定连接有弧形支撑板,所述呼吸腔左端内壁滑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的第三滑杆,所述第三滑杆右端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传送口左端的呼吸罩,所述呼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建波
申请(专利权)人:韩建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