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翻转和收集的茗茶加工用晾晒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89533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翻转和收集的茗茶加工用晾晒架,包括固定架和转轴,所述固定架底端固定有电动机,且固定架顶端设置有固定筒,所述转轴底端与电动机相连接,且转轴顶端对称设置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上固定有第一挤压球,所述固定筒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挤压球,且固定筒与固定横杆连接为一体,所述固定横杆上设置有第一弹力弹簧,且第一弹力弹簧顶端与橡胶垫固定粘接。该便于翻转和收集的茗茶加工用晾晒架,设置有旋转杆,可以使得第一弹力弹簧不断的收缩和弹起,不断形变的第一弹力弹簧可以不断的拨动橡胶垫,使得橡胶垫上方的茗茶不断翻转,使得茗茶可以充分的接触光照,提高晾晒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翻转和收集的茗茶加工用晾晒架
本技术涉及茗茶加工
,具体为一种便于翻转和收集的茗茶加工用晾晒架。
技术介绍
茗茶采摘清洗过后需要对其进行晾晒,目前人们通过使用晾晒架其茗茶进行晒干,现有的晾晒架不能使茗茶充分的接触光照,导致其晾晒效果差,同时晾晒完成后,收集麻烦,实用性不强,鉴于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有必要将其进一步改进,使其更具备实用性,才能符合实际使用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翻转和收集的茗茶加工用晾晒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晾晒架不能使茗茶充分的接触光照,导致其晾晒效果差,同时晾晒完成后,收集麻烦,实用性不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翻转和收集的茗茶加工用晾晒架,包括固定架和转轴,所述固定架底端固定有电动机,且固定架顶端设置有固定筒,所述转轴底端与电动机相连接,且转轴顶端对称设置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上固定有第一挤压球,所述固定筒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挤压球,且固定筒与固定横杆连接为一体,所述固定横杆上设置有第一弹力弹簧,且第一弹力弹簧顶端与橡胶垫固定粘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挤压球的旋转轨迹与第二挤压球的表面相交,且第一挤压球和第二挤压球横向中心线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优选的,所述第二挤压球呈环形阵列分布,且第二挤压球个数与固定横杆个数一致并一一对应,并且固定横杆为绝缘材质。优选的,所述第二挤压球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一端延伸至固定筒内部,并且第二挤压球和固定筒之间的连接杆上套有第二弹力弹簧,所述第二弹力弹簧的两端均与第二挤压球和固定筒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筒顶端垂直焊接有呈圆环状的固定环,且固定环上贴合有橡胶垫,并且固定环和压紧环卡合连接为一体。优选的,所述第一弹力弹簧底端固定于导电板上,且第一弹力弹簧从固定横杆上穿过,所述导电板与线圈电性连接,且线圈卷绕于绕线筒上,所述绕线筒内壁上活动连接有转轴,且转轴上设置有磁铁,并且转轴与连接杆相接触,同时两者构成啮合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翻转和收集的茗茶加工用晾晒架,设置有旋转杆,可以使得第一挤压球间歇性的挤压第二挤压球,在挤压过程中,可以使得第一弹力弹簧不断的收缩和弹起,不断形变的第一弹力弹簧可以不断的拨动橡胶垫,使得橡胶垫上方的茗茶不断翻转,使得茗茶可以充分的接触光照,提高晾晒效果,同时晾晒完成后,可以将橡胶垫从固定架上取下,并集中将橡胶垫上的茗茶收集起来,使用方便,且收集效率高,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固定筒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点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固定筒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绕线筒沿B-B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架,2、电动机,3、转轴,4、旋转杆,5、第一挤压球,6、第二挤压球,601、连接杆,602、第二弹力弹簧,7、固定筒,701、固定环,702、压紧环,8、固定横杆,9、第一弹力弹簧,901、绕线筒,902、线圈,903、转轴,904、磁铁,905、导电板,10、橡胶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翻转和收集的茗茶加工用晾晒架,包括固定架1、电动机2、转轴3、旋转杆4、第一挤压球5、第二挤压球6、固定筒7、固定横杆8、第一弹力弹簧9和橡胶垫10,固定架1底端固定有电动机2,且固定架1顶端设置有固定筒7,转轴3底端与电动机2相连接,且转轴3顶端对称设置有旋转杆4,旋转杆4上固定有第一挤压球5,固定筒7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挤压球6,且固定筒7与固定横杆8连接为一体,固定横杆8上设置有第一弹力弹簧9,且第一弹力弹簧9顶端与橡胶垫10固定粘接。第一挤压球5的旋转轨迹与第二挤压球6的表面相交,且第一挤压球5和第二挤压球6横向中心线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当第一挤压球5转动时,可以与每一个第二挤压球6相接触,并可以对其进行挤压,使其发生位移,结构合理。第二挤压球6呈环形阵列分布,且第二挤压球6个数与固定横杆8个数一致并一一对应,并且固定横杆8为绝缘材质,第二挤压球6受到挤压后,可以带动其正上方上的固定横杆8上的第一弹力弹簧9发生形变,结构合理,且呈环形分布有多个,可以均匀的带动橡胶垫10上的茗茶不断翻转,使用效果好,固定横杆8为绝缘材质,提高了该装置的安全性。第二挤压球6连接有连接杆601,且连接杆601的一端延伸至固定筒7内部,并且第二挤压球6和固定筒7之间的连接杆601上套有第二弹力弹簧602,第二弹力弹簧602的两端均与第二挤压球6和固定筒7固定连接,电动机2可以带动转轴3转动,转轴3带动旋转杆4转动,第一挤压球5在随着旋转杆4转动的同时可以对第二挤压球6挤压,第二挤压球6受到挤压时,带动连接杆601移动,当与第一挤压球5分离时,在第二弹力弹簧602的作用下,第二挤压球6可以进行复位,以便于进行下一次的挤压。固定筒7顶端垂直焊接有呈圆环状的固定环701,且固定环701上贴合有橡胶垫10,并且固定环701和压紧环702卡合连接为一体,需要晾晒茗茶时,可以先将橡胶垫10的边缘贴合在固定环701上,并通过在固定环701卡接有压紧环702,这样就可以将橡胶垫10固定住,人们可以将茗茶放置于橡胶垫10上进行晾晒,与此同时,压紧环702的设置还可以防止不断翻动的茗茶落入到地面上,需要收集茗茶时,可以取下压紧环702,就可以直接将橡胶垫10取下,并对茗茶进行集中收集。第一弹力弹簧9底端固定于导电板905上,且第一弹力弹簧9从固定横杆8上穿过,导电板905与线圈902电性连接,且线圈902卷绕于绕线筒901上,绕线筒901内壁上活动连接有转轴903,且转轴903上设置有磁铁904,并且转轴903与连接杆601相接触,同时两者构成啮合结构,当转轴903在连接杆601来回移动过程中,可以不断的旋转,进而可以带动磁铁904转动,磁铁904转动时可以切割线圈902的磁感应线,进而产生磁感应电流,产生的电流可以通过导电板905传递给第一弹力弹簧9,进而使得第一弹力弹簧9通电,通电后的第一弹力弹簧9每一圈相互吸引,即收缩,这样第一弹力弹簧9可以向上拉动橡胶垫10,当断电后,第一弹力弹簧9复位向上弹起,这样就可以使得橡胶垫10不断的起伏,从而带动橡胶垫10上的茗茶不断翻转,使其受热均匀。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翻转和收集的茗茶加工用晾晒架,包括固定架(1)和转轴(3),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底端固定有电动机(2),且固定架(1)顶端设置有固定筒(7),所述转轴(3)底端与电动机(2)相连接,且转轴(3)顶端对称设置有旋转杆(4),所述旋转杆(4)上固定有第一挤压球(5),所述固定筒(7)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挤压球(6),且固定筒(7)与固定横杆(8)连接为一体,所述固定横杆(8)上设置有第一弹力弹簧(9),且第一弹力弹簧(9)顶端与橡胶垫(10)固定粘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翻转和收集的茗茶加工用晾晒架,包括固定架(1)和转轴(3),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底端固定有电动机(2),且固定架(1)顶端设置有固定筒(7),所述转轴(3)底端与电动机(2)相连接,且转轴(3)顶端对称设置有旋转杆(4),所述旋转杆(4)上固定有第一挤压球(5),所述固定筒(7)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挤压球(6),且固定筒(7)与固定横杆(8)连接为一体,所述固定横杆(8)上设置有第一弹力弹簧(9),且第一弹力弹簧(9)顶端与橡胶垫(10)固定粘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翻转和收集的茗茶加工用晾晒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挤压球(5)的旋转轨迹与第二挤压球(6)的表面相交,且第一挤压球(5)和第二挤压球(6)横向中心线处于同一水平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翻转和收集的茗茶加工用晾晒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挤压球(6)呈环形阵列分布,且第二挤压球(6)个数与固定横杆(8)个数一致并一一对应,并且固定横杆(8)为绝缘材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翻转和收集的茗茶加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庆明马桂兰蒲其江马太义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开阳雅义杰富硒茶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