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梯防散架结构及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84922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08: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竹梯防散架结构及梯子,属于梯子加固领域,包括第一螺杆、第二螺杆、调节部和两个安装装置,调节部上设置有第一内螺纹和第二内螺纹,第一内螺纹与第二内螺纹的旋向相反,且第一内螺纹与第二内螺纹同轴设置,第一螺杆上的螺纹旋向和第二螺杆上的螺纹旋向相反,第一螺杆通过第一内螺纹与调节部螺接,第二螺杆通过第二内螺纹与调节部螺接,一个安装装置安装于第一螺杆远离调节部的一端,另一个安装装置安装于第二螺杆远离调节部的一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竹梯防散架结构可以随时调节其拉紧力,确保紧固效果,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维持长时间的梯子的稳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竹梯防散架结构及梯子
本技术涉及梯子加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竹梯防散架结构及梯子。
技术介绍
竹梯因其质量轻,价格便宜,便用方便在各种场合使用广泛。但竹梯有先天不足,使用时间长了会松散而不稳,在散架的风险,一般的做法是用粗铁丝将梯子上下都绑紧加固,效果欠佳,铁丝绑紧固定的方法简单,但是随着竹梯的自然收缩与使用时的受力,变形,铁丝的紧固力就下降,另外铁丝容易变形,紧固效果大打折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竹梯防散架结构,以改善现有的梯子加固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梯子,以改善现有的梯子加固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基于上述的第一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竹梯防散架结构,包括第一螺杆、第二螺杆、调节部和两个安装装置,所述调节部上设置有第一内螺纹和第二内螺纹,所述第一内螺纹与所述第二内螺纹的旋向相反,且所述第一内螺纹与所述第二内螺纹同轴设置,所述第一螺杆上的螺纹旋向和所述第二螺杆上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第一螺杆通过所述第一内螺纹与所述调节部螺接,所述第二螺杆通过所述第二内螺纹与所述调节部螺接,一个所述安装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一螺杆远离所述调节部的一端,另一个所述安装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二螺杆远离所述调节部的一端。本技术提供的竹梯防散架结构可以随时调节其拉紧力,确保紧固效果,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维持长时间的梯子的稳固,在使用时,首先将两个安装装置分别安装到梯子的两侧,然后通过转动调节部,就能使两个安装装置靠近或者远离,达到收紧固定的作用。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部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内螺纹和所述第二内螺纹均位于所述通孔内。这样在加工第一内螺纹和第二内螺纹时较为方便,且这样设置后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可伸缩的范围较大,用竹梯防散架结构来对抗梯子的松散问题更加持久。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内螺纹和所述第二内螺纹的长度相等,且所述第一内螺纹的长度为所述通孔长度的一半。这样可以让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具有较长的部分与调节部进行螺接,从而提升连接强度。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装置包括卡接环和固定机构,所述卡接环包括两个呈半圆形的半圆片,两个所述半圆片的一端转动连接,且两个所述半圆片相对转动的轴心线与所述半圆片的轴心线平行,两个所述半圆片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固定机构连接,且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分别与两个所述固定机构连接。在安装安装装置时,首先将两个半圆片张开,然后将两个半圆片卡在梯子上通过固定机构固定即可。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半圆片远离另一个所述半圆片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片,所述半圆片的轴心线位于所述连接片所在的平面上,所述半圆片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轴心线与所述连接片垂直;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安装部、连接部和螺栓,所述安装部呈大致的U型,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安装部通过所述螺栓与两个所述半圆片连接,所述螺栓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和两个所述第一通孔,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安装部的底部,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分别与所述安装部远离所述卡接环的一端连接。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部的开口位于两个所述连接片之间。这样在安装时更加的方便。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螺杆焊接于所述安装部,所述第二螺杆焊接于所述安装部。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部采用一体成型工艺制成,且所述安装部的开口端具有弹性。在安装时,半圆片在安装部的弹力下,连接片会始终与螺栓抵紧,这样在安装完成后更加的牢固稳定。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半圆片采用铰链连接,所述铰链的轴心线与所述半圆片的轴心线平行。基于上述的第二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梯子,包括梯子主体和两个以上的如上所述的竹梯防散架结构,两个以上的所述竹梯防散架结构沿所述梯子主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本技术提供的梯子包两个以上的如上所述的竹梯防散架结构,多个竹梯防散架结构安装在梯子主体上后,能维持长时间的梯子主体的稳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竹梯防散架结构可以随时调节其拉紧力,确保紧固效果,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维持长时间的梯子的稳固,在使用时,首先将两个安装装置分别安装到梯子的两侧,然后通过转动调节部,就能使两个安装装置靠近或者远离,达到收紧固定的作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实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竹梯防散架结构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安装装置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卡接环的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固定机构的示意图图5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调节部的示意图。图中:101-安装装置;102-调节部;103-通孔;104-第一螺杆;105-第二螺杆;106-卡接环;107-固定机构;108-螺栓;109-半圆片;110-第一通孔;111-安装部;112-第二通孔;113-连接部;114-第一内螺纹;115-第二内螺纹。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上述问题得到改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竹梯防散架结构,包括第一螺杆、第二螺杆、调节部和两个安装装置,所述调节部上设置有第一内螺纹和第二内螺纹,所述第一内螺纹与所述第二内螺纹的旋向相反,且所述第一内螺纹与所述第二内螺纹同轴设置,所述第一螺杆上的螺纹旋向和所述第二螺杆上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第一螺杆通过所述第一内螺纹与所述调节部螺接,所述第二螺杆通过所述第二内螺纹与所述调节部螺接,一个所述安装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一螺杆远离所述调节部的一端,另一个所述安装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二螺杆远离所述调节部的一端。本技术提供的竹梯防散架结构可以随时调节其拉紧力,确保紧固效果,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维持长时间的梯子的稳固,在使用时,首先将两个安装装置分别安装到梯子的两侧,然后通过转动调节部,就能使两个安装装置靠近或者远离,达到收紧固定的作用。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梯子,包括梯子主体和两个以上的如上所述的竹梯防散架结构,两个以上的所述竹梯防散架结构沿所述梯子主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本技术提供的梯子包两个以上的如上所述的竹梯防散架结构,多个竹梯防散架结构安装在梯子主体上后,能维持长时间的梯子主体的稳固。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部上设置有通孔,所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上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了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上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竹梯防散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螺杆、第二螺杆、调节部和两个安装装置,所述调节部上设置有第一内螺纹和第二内螺纹,所述第一内螺纹与所述第二内螺纹的旋向相反,且所述第一内螺纹与所述第二内螺纹同轴设置,所述第一螺杆上的螺纹旋向和所述第二螺杆上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第一螺杆通过所述第一内螺纹与所述调节部螺接,所述第二螺杆通过所述第二内螺纹与所述调节部螺接,一个所述安装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一螺杆远离所述调节部的一端,另一个所述安装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二螺杆远离所述调节部的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梯防散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螺杆、第二螺杆、调节部和两个安装装置,所述调节部上设置有第一内螺纹和第二内螺纹,所述第一内螺纹与所述第二内螺纹的旋向相反,且所述第一内螺纹与所述第二内螺纹同轴设置,所述第一螺杆上的螺纹旋向和所述第二螺杆上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第一螺杆通过所述第一内螺纹与所述调节部螺接,所述第二螺杆通过所述第二内螺纹与所述调节部螺接,一个所述安装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一螺杆远离所述调节部的一端,另一个所述安装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二螺杆远离所述调节部的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梯防散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内螺纹和所述第二内螺纹均位于所述通孔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竹梯防散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螺纹和所述第二内螺纹的长度相等,且所述第一内螺纹的长度为所述通孔长度的一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梯防散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装置包括卡接环和固定机构,所述卡接环包括两个呈半圆形的半圆片,两个所述半圆片的一端转动连接,且两个所述半圆片相对转动的轴心线与所述半圆片的轴心线平行,两个所述半圆片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固定机构连接,且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分别与两个所述固定机构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国欢李沃林叶钜芬陈寿平潘盛萧镜辉陈耀球朱玉勤吴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