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8275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07: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散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所述水箱上固定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的入水口与第一水管相连,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口与第二水管相连,所述第二水管的一端连通到水箱内,所述水箱内在第二水管的下方还设置有第一过滤板,所述水箱的开口处嵌设有箱盖,所述箱盖上穿设有第三水管,所述第三水管的一端连通到水箱内过滤板下方的腔室,所述第三水管在远离水箱的一端连通到第二水泵的入水口,所述第二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有圆柱状的容纳箱,所述容纳箱周壁上沿容纳箱的圆周阵列连通有若干个喷射管,所述箱盖上端还固定有若干根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在远离箱盖的端部固定有承托板,分散装置的分散效果较好。

A divergent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ivergent device, whose technical scheme points are as follows: the first water pump is fixed on the water tank, the water inlet of the first water pump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water pipe, the water outlet of the first water pump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water pipe, one end of the second water pipe is connected to the water tank, and the water tank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first filter plate under the second water pipe. A box cover is embedded at the opening. The box cover is provided with a third water pipe. One end of the third water pipe is connected to the chamber under the filter plate in the water tank. The third water pipe is connected to the inlet of the second water pump at one end far from the water tank. The outlet of the second water pump is connected with a cylindrical container. The wall of the container is connected with a number of cylindrical arrays along the circumferential array of the container. The upper end of the box cover is also fixed with several supporting pillars, and the supporting pillars are fixed with supporting plates at the end far from the box cover, so the dispersion effect of the dispersion device is bet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散装置
本技术涉及化工中的喷溅扩散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散装置。
技术介绍
在化工领域中,大规模的发酵池或溶液池常作为巨大的容器,在容器中要按照一定的工艺加入一定的物料进行混合,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受到离子或分子的扩散速度的影响,大规模的容器不容易使得物料扩散均匀,因此一种能够增大物料混合程度和扩散效率的装置应运而生,即一种发散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散装置,其优点是:发散装置能通过第一水泵将物料从容器内抽入到活动连接的水箱内,再通过第二水泵和喷射管喷射到发散装置的周围,能使得物料发散,增大物料混合程度和扩散效率。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发散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方固定有第一固定板,所述底座上活动放置有水箱,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锁紧件,所述锁紧件包括固定在底座上的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在靠近水箱的一面固定有抵触块,所述锁紧件沿底座的轴线对称设置有两组,所述水箱上还固定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的入水口与第一水管相连,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口与第二水管相连,所述第二水管的一端连通到水箱内,所述水箱内在第二水管的下方还设置有第一过滤板,所述水箱的开口处嵌设有箱盖,所述箱盖上穿设有第三水管,所述第三水管的一端连通到水箱内过滤板下方的腔室,所述第三水管在远离水箱的一端连通到第二水泵的入水口,所述第二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有圆柱状的容纳箱,所述容纳箱周壁上沿容纳箱的圆周阵列连通有若干个喷射管,所述箱盖上端还固定有若干根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在远离箱盖的端部固定有承托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物料进行发散时,启动第一水泵,将使得第一水管从液池内将物料抽入到水箱,再启动第二水泵,将把物料从水箱内抽入到容纳箱内,再经过容纳箱上的喷射管喷出,当水箱内被杂物污染时,可以拧动螺杆,将水箱从底座上拆卸下来进行清洗,水箱易拆卸清洗,且发散装置具有增大物料混合程度和扩散效率的功能。较佳的,所述喷射管在远离容纳室的一端设置有雾化喷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喷射管端部的雾化喷头可以增大物料喷射范围,提高发散程度。较佳的,所述第一固定板在靠近水箱的一面固定有第一磁性条,所述水箱在面向第一固定板的一面固定有第二磁性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磁性条和第二磁性条的吸附作用,可以使得水箱安装到底座上更加稳定。较佳的,所述螺杆在远离抵触块的一端固定有把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杆端部的把手能方便操作着握持,方便操作者转动螺杆。较佳的,所述抵触块在靠近水箱的一面固定有弹性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触块上的弹性垫可以防止抵触块在抵触水箱时,对水箱造成磨损。较佳的,所述第一水管在远离水箱的一端内部固定有第二过滤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水管内的第二过滤板可以防止较大的杂物进入到水箱内。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发散装置能通过第一水泵将物料从容器内抽入到活动连接的水箱内,再通过第二水泵和喷射管喷射到发散装置的周围,能使得物料发散,增大物料混合程度和扩散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发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是图1中的C处放大图;图3是发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4是图3中的D处放大图;图5是发散装置的结构剖视图。附图标记:1、底座;2、第一固定板;3、水箱;4、第二固定板;5、螺杆;6、抵触块;71、第一水泵;72、第二水泵;8、第一水管;9、第二水管;10、第一过滤板;11、箱盖;12、第三水管;13、容纳箱;14、喷射管;15、支撑柱;16、承托板;17、雾化喷头;18、第一磁性条;19、第二磁性条;20、把手;21、弹性垫;22、第二过滤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发散装置,包括底座1,在底座1上方固定有第一固定板2,并在底座1上活动放置有水箱3,先将水箱3的一个侧面抵触到第一固定板2,再将水箱3用锁紧件进行锁定;锁紧件包括固定在底座1上的第二固定板4,同时在第二固定板4上螺纹连接有螺杆5,并将螺杆5在靠近水箱3的一面固定有抵触块6,转动螺杆5,螺杆5将带动抵触块6前进,使得抵触块6抵触到水箱3的侧面,为了水箱3固定的牢靠性,锁紧件沿底座1的轴线对称设置有两组;为了实现发散的效果,在水箱3上还固定有第一水泵71,并将第一水泵71的入水口与第一水管8相连,将第一水管8插入到要进行发散的溶液池内,将第一水泵71的出水口与第二水管9相连,并将第二水管9的一端连通到水箱3内,第一水泵71能将物料从第一水管8抽入到第一水泵71再通过第二水管9流入到箱体内,为了对抽入物料中的杂质进行过滤,在第一水管8的下方还设置有第一过滤板10,物料将先通过第一过滤板10的过滤再进入到水箱3内部;为了清洗水箱3的方便,在水箱3的开口处嵌设有箱盖11,并在箱盖11上穿设有第三水管12,同时将第三水管12的一端连通到水箱3内过滤板下方的腔室,将第三水管12在远离水箱3的一端连通到第二水泵72的入水口,并将第二水泵72的出水口连通到圆柱状的容纳箱13内,通过第二水泵72能将物料从水箱3内抽入到容纳箱13内;经过容纳箱13的保压后,物料将从容纳箱13周壁上的若干个喷射管14向四面八方喷出;为了给容纳箱13一定的支撑力,在箱盖11上端还固定有若干根支撑柱15,并在支撑柱15远离箱盖11的端部固定有承托板16,其中承托板16位于容纳箱13的下方;当对物料进行发散时,启动第一水泵71,将使得第一水管8从液池内将物料抽入到水箱3,再启动第二水泵72,将把物料从水箱3内抽入到容纳箱13内,再经过容纳箱13上的喷射管14喷出,当水箱3内被杂物污染时,可以拧动螺杆5,将水箱3从底座1上拆卸下来进行清洗,水箱3易拆卸清洗,且发散装置具有增大物料混合程度和扩散效率的功能。如图5所示,为了增大物料喷射范围,提高发散程度,在喷射管14远离容纳室的一端设置有雾化喷头17,喷射管14端部的雾化喷头17可以增大物料喷射范围,提高发散程度;为了防止较大的杂物进入到水箱3内,第一水管8在远离水箱3的一端内部固定有第二过滤板22。如图4所示,为了使得水箱3安装到底座1上更加稳定,在第一固定板2靠近水箱3的一面固定有第一磁性条18,在水箱3面向第一固定板2的一面固定有第二磁性条19,通过第一磁性条18和第二磁性条19的吸附作用,可以使得水箱3安装到底座1上更加稳定。如图2所示,为了方便操作着握持,方便操作者转动螺杆5,在螺杆5远离抵触块6的一端固定有把手20;为了防止抵触块6在抵触水箱3时,对水箱3造成磨损,在抵触块6靠近水箱3的一面固定有弹性垫2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散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是:所述底座(1)上方固定有第一固定板(2),所述底座(1)上活动放置有水箱(3),所述底座(1)上还设置有锁紧件,所述锁紧件包括固定在底座(1)上的第二固定板(4),所述第二固定板(4)上螺纹连接有螺杆(5),所述螺杆(5)在靠近水箱(3)的一面固定有抵触块(6),所述锁紧件沿底座(1)的轴线对称设置有两组,所述水箱(3)上还固定有第一水泵(71),所述第一水泵(71)的入水口与第一水管(8)相连,所述第一水泵(71)的出水口与第二水管(9)相连,所述第二水管(9)的一端连通到水箱(3)内,所述水箱(3)内在第二水管(9)的下方还设置有第一过滤板(10),所述水箱(3)的开口处嵌设有箱盖(11),所述箱盖(11)上穿设有第三水管(12),所述第三水管(12)的一端连通到水箱(3)内过滤板下方的腔室,所述第三水管(12)在远离水箱(3)的一端连通到第二水泵(72)的入水口,所述第二水泵(72)的出水口连通有圆柱状的容纳箱(13),所述容纳箱(13)周壁上沿容纳箱(13)的圆周阵列连通有若干个喷射管(14),所述箱盖(11)上端还固定有若干根支撑柱(15),所述支撑柱(15)在远离箱盖(11)的端部固定有承托板(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散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是:所述底座(1)上方固定有第一固定板(2),所述底座(1)上活动放置有水箱(3),所述底座(1)上还设置有锁紧件,所述锁紧件包括固定在底座(1)上的第二固定板(4),所述第二固定板(4)上螺纹连接有螺杆(5),所述螺杆(5)在靠近水箱(3)的一面固定有抵触块(6),所述锁紧件沿底座(1)的轴线对称设置有两组,所述水箱(3)上还固定有第一水泵(71),所述第一水泵(71)的入水口与第一水管(8)相连,所述第一水泵(71)的出水口与第二水管(9)相连,所述第二水管(9)的一端连通到水箱(3)内,所述水箱(3)内在第二水管(9)的下方还设置有第一过滤板(10),所述水箱(3)的开口处嵌设有箱盖(11),所述箱盖(11)上穿设有第三水管(12),所述第三水管(12)的一端连通到水箱(3)内过滤板下方的腔室,所述第三水管(12)在远离水箱(3)的一端连通到第二水泵(72)的入水口,所述第二水泵(72)的出水口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会文李兴才刘清源钟明剑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柯瑞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