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救生手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80328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05:41
本专利涉及一种救生手环,所述手环包括:本体和腕带,所述腕带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所述本体包括,底座、上盖和气瓶;所述气瓶固定设置在所述上盖上;所述上盖枢转连接在所述底座上,相对于所述底座在关闭状态位置和打开状态位置之间转动。本专利通过设置固定在底座上的顶出块来驱动刺针运动,从而简化了驱动机构的结构,这样在有限的空间内能够设置较大体积的单个顶出块,从而提高了驱动机构的强度。并且通过优选的结构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和佩戴的便利性。

A life-saving Bracelet

The present patent relates to a life-saving bracelet, which comprises a body and a wristband arranged on the body; the body comprises a base, an upper cover and a gas cylinder; the gas cylinder is fixed on the upper cover; the upper cover pivotally connects to the base and rotates between the closed state position and the open state position relative to the base. This patent simplifies the structure of the driving mechanism by setting the ejector block fixed on the base to drive the needle movement, so that a larger single ejector block can be set in a limited space, thereby enhancing the strength of the driving mechanism. The reliability and wearing convenience of the device are improved by optimizing th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救生手环
本专利属于救生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救生手环。
技术介绍
救生手环已经存在于现有技术中,以备在人员或类似的物品落水后提供救生。例如ZL200310113752.0提供了一种救生手环,其通过腕带的方式佩戴在使用者的手腕上,在手环上设置腔室本专利属于救生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救生手环。所述手环具有腔室,腔室内容纳气囊,腔室的上盖通过连杆与刺针联动,当所述手环的上盖打开时,通过所述连杆带动所述刺针联动刺穿储气瓶,从而对所述气囊供气。所述气囊由于气体的膨胀扩大时,提供浮力,从而用于落水人员的救生。现有技术中的救生手环提供了一种救生的方案。但是在使用中会遇到如下问题:首先通过连杆与刺针联动的方式结构较为复杂,需要首先驱动连杆然后再由连杆驱动所述刺针通过刺针的运动刺穿所述储气瓶,这样由于加入了中间的传动连杆而增加了系统的复杂度。由于传动机构较为复杂使用的零件较多,当一个机构发生故障、或者是装配精度不佳产生打滑时,极易影响到整个手环的救生效果,因而可靠性下降。并且采用在所述腔室内设置连杆的方式受限于腔室的体积,连杆的尺寸通常设计得较小因此强度难以保证,特别是在受到外力干扰的情况下有可能会造成连杆的变形,因此也影响了可靠性。另外,现有技术中通过刺针撞破气瓶后将气体引入到导气部,通过导气部将气体注入到气囊中。由于刺针本身即具有一定的体积,而且在刺针外设置导气部,为了保持导气的效率导气部会做得较大,这造成整个腕带的厚度较厚,影响了在落水之前佩戴(日常佩戴)时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正是基于现有技术的上述需求而提出的,本专利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救生手环,以提高手环救生的可靠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一种救生手环,所述手环包括:本体和腕带,所述腕带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所述本体包括,底座、上盖和气瓶;所述气瓶固定设置在所述上盖上;所述上盖枢转连接在所述底座上,相对于所述底座在关闭状态位置和打开状态位置之间转动;所述气瓶,具有封闭的开口,所述开口通过导气通道与气囊相连;所述上盖上固定设置有导向通道,所述导向通道中设置有刺针;所述刺针活动设置在所述导向通道中;所述刺针的一端为尖端,与所述气瓶的开口相对设置;所述刺针的另一端为驱动端;所述底座上固定设置有顶出块,所述顶出块至所述底座向上延伸预定的高度所述顶出块具有工作面,所述工作面为曲面且与所述刺针的驱动端抵靠;当所述上盖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刺针的驱动端与所述工作面的第一位置抵靠,所述尖端位于所述气瓶的开口之外;当所述上盖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刺针的驱动端与所述工作面的第二位置抵靠,所述尖端刺开所述气瓶的开口。优选的,所述上盖上设置有开口,当所述上盖处于关闭状态位置时,所述顶出块的顶端容置于所述上盖的开口中。优选的,所述刺针的顶端设置有开口,所述刺针的针杆中包括通道,所述通道的开口和所述气囊的开口相连接。优选的,所述导向通道与所述刺针之间设置有气密密封圈。优选的,所述密封圈固定设置在所述导向通道内壁上,所述刺针的外壁设置有与所述密封圈相配的凹槽,使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凹槽相啮合。优选的,所述导向通道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于所述导向装置相对固定,另一端抵靠设置在所述刺针外壁上。优选的,在所述刺针上设置第一直径部分和第二直径部分,所述第一直径部分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直径部分的直径,从而将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一直径部分的外周,而端部顶靠在所述第二直径部分上。优选的,所述气囊的开口也与所述导向通道上设置的与所述导气通道连通的开口直接相连,所述导气通道中的气体通过所述导向通道上设置的开口进入到所述气囊之中。所述刺针为中空结构,所述气瓶中的气体可以通过所述刺针中空通道进入气囊,亦可以通过所述导气通道进入气囊,降低了通道阻塞的概率,改善了手环的运行机制。本专利通过设置固定在底座上的顶出块来驱动刺针运动,从而简化了驱动机构的结构,这样在有限的空间内能够设置较大体积的单个顶出块,从而提高了驱动机构的强度。并且通过优选的结构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和佩戴的便利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具体实施方式中救生手环的外部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具体实施方式中救生手环的关闭状态剖视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具体实施方式中救生手环的打开状态剖视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具体实施方式中救生手环的关闭状态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需要指出的是,该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专利优选技术方案的举例,并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如图1所示,本专利的救生手环包括本体1和腕带2,所述腕带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用于将所述手环固定到佩戴主体上。所述腕带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结构来实现。例如采用类似手表和手环的表带结构,或者是采用弹性圈的结构,或者是采用卡持的方式固定在佩戴主体上的结构。通过所述腕带能够将所述手环固定在佩戴主体(例如人员、物品)上,从而在需要时向人体提供施救措施。所述本体1与所述腕带固定设置,藉由所述腕带固定在佩戴主体上,所述本体是整个救生手环的各个机构的容纳体或承载体,其中包括腔室,所述腔室之内或之上设置所述救生手环的各个部件。优选地,如图3所示,所述本体包括底座3和上盖4,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座限定出所述腔室,所述底座与所述上盖转动连接,以允许所述上盖绕枢轴17在封闭所述腔室的第一位置以及打开所述腔室的第二位置之间运动。所述上盖包括一盖体,所述盖体的一侧设置有气瓶接口5,所述气瓶接口与所述气瓶可拆卸地连接,将气瓶16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盖体上。如图4所示,所述固定装置可以包括螺纹结构,通过螺纹的方式将所述气瓶固定于所述盖体上,当然,也可以采用诸如插接,卡接等其他的可拆卸的方式来实现连接。当所述气瓶与所述气瓶接口装配完成后,所述气瓶与所述气瓶接口之间的连接形成气体隔绝,这样避免了漏气。优选的,所述气瓶接口的两端均为开放设置;一端供所述气瓶植入;另一端与气瓶的瓶口相对,提供从所述气瓶瓶口至刺针导向件之间的连接通道。通过设置可拆卸的气瓶能够检查、维护和更换所述气瓶,从而维持所述气瓶的可靠性。所述刺针导向件6为一个两端开放的通道即导向通道,所述通道可以是一种管状的结构,也可以是导向轮的结构,或者是多段管状的结构,或者是导向槽的结构等等凡是适于导向刺针运动的结构即可。所述导向通道中容纳有刺针7,所述刺针导向件6的一端与所述固定装置5相连通,以便于所述刺针贯穿所述导向通道而设置在所述气瓶附近,从而根据操作来打开所述气瓶。所述刺针包括两端;一端为尖端,与所述瓶口相对,用于刺穿瓶口上设置的密封件;另一端与驱动机构相对,用于从所述驱动机构获取驱动力。所述刺针两端之间的针杆的至少部分长度容纳在所述导向通道之中,由所述导向通道的导向运动。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顶出块8,所述顶出块固定设置在所述手环的底座上,自所述底座向上延伸预定的高度。所述顶出部的工作面呈曲线设置。如图3所示,所述顶出部的工作面的截面包括一段曲线。所述顶出部设置在所述刺针的端部与所述顶出块抵靠,所述顶出块的工作面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所述手环上盖与所述底座平行设置时,所述刺针与所述工作面的第一位置抵靠,即所述手环的上盖呈折叠的状态,此时所述手环可以处于日常的非遇险情况来佩戴。在这种情况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救生手环,所述手环包括:本体和腕带,所述腕带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所述本体包括,底座、上盖和气瓶;所述气瓶固定设置在所述上盖上;所述上盖枢转连接在所述底座上,相对于所述底座在关闭状态位置和打开状态位置之间转动;所述气瓶,具有封闭的开口,所述开口通过导气通道与气囊相连;所述上盖上固定设置有导向通道,所述导向通道中设置有刺针;所述刺针活动设置在所述导向通道中;所述刺针的一端为尖端,与所述气瓶的开口相对设置;所述刺针的另一端为驱动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固定设置有顶出块,所述顶出块至所述底座向上延伸预定的高度所述顶出块具有工作面,所述工作面为曲面且与所述刺针的驱动端抵靠;当所述上盖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刺针的驱动端与所述工作面的第一位置抵靠,所述尖端位于所述气瓶的开口之外;当所述上盖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刺针的驱动端与所述工作面的第二位置抵靠,所述尖端刺开所述气瓶的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1.06 CN 20172001330171.一种救生手环,所述手环包括:本体和腕带,所述腕带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所述本体包括,底座、上盖和气瓶;所述气瓶固定设置在所述上盖上;所述上盖枢转连接在所述底座上,相对于所述底座在关闭状态位置和打开状态位置之间转动;所述气瓶,具有封闭的开口,所述开口通过导气通道与气囊相连;所述上盖上固定设置有导向通道,所述导向通道中设置有刺针;所述刺针活动设置在所述导向通道中;所述刺针的一端为尖端,与所述气瓶的开口相对设置;所述刺针的另一端为驱动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固定设置有顶出块,所述顶出块至所述底座向上延伸预定的高度所述顶出块具有工作面,所述工作面为曲面且与所述刺针的驱动端抵靠;当所述上盖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刺针的驱动端与所述工作面的第一位置抵靠,所述尖端位于所述气瓶的开口之外;当所述上盖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刺针的驱动端与所述工作面的第二位置抵靠,所述尖端刺开所述气瓶的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救生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上设置有开口,当所述上盖处于关闭状态位置时,所述顶出块的顶端容置于所述上盖的开口中。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海鹰杨宗伟肖悦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