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枝昌专利>正文

手提箱提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778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手提箱提把,包括:一底座,固设于一手提箱之侧边上,其两端分别设有朝上延伸的一挡片;一对连接件,分别固设于该底座之两端,并各具有一容纳室,且各该容纳室又分别具有相邻于各该挡片的一槽道;一握把,以凸出于其二端外的一对凸柱分别跨置于对应的各该挡片上,并使其末端穿置于各该容纳室中;借此,使该握把可简单地设置于该手提箱上,并可以各该凸柱为轴做适度摆动。(*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系与手提箱有关,特别是指一种构造相当简单且组合较为简易的手提箱提把。目前所常用于手提箱上之提把,一般均具有可固定于手提箱箱体上之一座部,以及设于该座部上供使用者提握之一把手,且该把手设于该座部上的型态,大致可分为一体成型而固定无法移动的,以及可于该座部上做适当角度之摆动的等两种。尤其是附设有号码锁之手提箱,由于该号码锁一般多设于该把手之正下方处,因此,该把手若无法略为偏摆向一侧,则将阻碍使用者拨动该号码锁上的转轮或读取其上的数字。而该类可偏摆的手提箱提把,由于其构造相当复杂,因此组合时亦显得相当繁锁。本技术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种手提箱提把,其具有便于组合的功效。本技术之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提箱提把,其可以嵌卡之方式与一手提箱栓锁结合成一体,从而简化其底座的构造。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手提箱提把,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座,其具有一长条状之本体,一对挡片分别由该本体之预定部位朝上延伸适当长度,其间并相隔适当距离,一对定位片分别由该本体的预定部位朝外延伸适当长度;一对连接件,分别固定于该底座的预定部位上并相隔适当之距离,其上分别具有一容纳室,且该容纳室具有朝向该挡片的一开放端;一握把,具有一介于各该挡片间之身部,一对凸柱分别由该身部之预定部位朝外延伸适当长度而跨置于对应之各该挡片上端缘,且其末端又分别穿置于对应的各该容纳室中;通过各该元件之配合,使该握把以可摆动的方式枢设于对应之各该挡片与连接件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手提箱提把,其特征还在于各该挡片由该本体之两端分别朝上延伸,而各该定位片则由该本体之两端沿其轴向延伸,且其上设有一定位孔,各该连接件上则分别凸设有对应于该定位孔的一定位柱。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手提箱提把,其特征还在于各该容纳室相邻于各该挡片之开放端内侧环设有一第一凸缘,且该第一凸缘间又形成一开口朝下的第一槽道,而各该凸柱则具有跨置于各该挡片上的一小径部,以及穿置于各该容纳室中并受各该第一凸缘所阻挡之大径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手提箱提把,其特征还在于该底座之两端分别设有一栓锁件,各该栓锁件其相邻于各该连接件之内侧端呈中空状,且其朝内与朝下之两侧边呈开放状,一第一凸缘环设于其内侧端内缘,并具有预定宽度,而于其间形成一开口朝下之第二槽道,以供各该连接件可分别经由各该第二槽道而嵌置于其内侧端之中。现举一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做进一步之详细说明如下,其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之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之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沿图中3-3方向的剖视图。请参阅各附图,本技术之手提箱提把10包含有分别固定于一手提箱12侧边上的一底座14和一对栓锁件17,该底座14上并设有一对连接件15以及枢设于各该连接件15上的一握把16。该底座14,具有一本体20,它呈长条形,而可以一对第一螺丝21锁固于该手提箱12上;一对挡片22,以一体成型方式设于该本体20之两端,并分别朝上延伸适当长度;一对定位片24,以一体成型方式设于该本体20之两端,并分别沿其长轴方向朝外水平延伸适当长度,其上又分别设有一穿孔25以及一定位孔26。该对连接件15,大致呈L型而分别具有水平延伸之一固定部40;一螺孔41设于该固定部40上;一定位柱42凸设于该固定部40之下端缘,一枢接部44由该固定部40之内侧端朝上垂直延伸并具有适当之厚度;一环缘45环设于枢接件44之周缘并具有适当之宽度,以于其间形成一容纳室46,该容纳室46呈下宽上窄状,并具有朝下且朝内之缺口;一第一凸缘48环设于该环缘45之内侧边而具有适当之宽度,以便于其间形成一开口朝下之第一槽道49。该握把16,具有一弓状之身部50以及一体成型于该身部50两端的一对凸柱52,各该凸柱52又分别含有由该身部50末端向外水平延伸适当长度的一小径部53,以及设于该小径部53末端的一大径部54。该对栓锁件17,分别包含有一壳体60以及固定于其外侧端下方的一锁扣62;该壳体60之内侧端概呈中空状,且其朝内及朝下之两侧边系呈开放状;一第二凸缘64环设于该壳体60之内侧端内缘,其具有适当之宽度,以便于其间形成一开口朝下的第二槽道65;其中该第二凸缘64之厚度小于该小径部53之长度,而该第二槽道65之宽度则大于该小径部53之直径且小于该大径部54之直径。组合时,先将该握把16之身部50置于该二挡片22之间,并使其上之各该小径部53分别跨置于对应的各该挡片22上端缘;然后使各该连接件15分别以其上之各该第一槽道49对准各该大径部54,使各该大径部54分别嵌置于对应的各该容纳室46中,并受该第一凸缘48所阻挡而无法脱出,且各该连接件15上之定位柱42又分别穿置于对应的各该定位孔26中,使各该连接件15获得定位,再借助于一第二螺丝27由下而上经过该穿孔25而与该螺孔41螺合,以便固定该连接件15;而各该栓锁件17又分别以其上的第二槽道65对准各该小径部53,使各该连接件15之枢接部44嵌卡于对应的各该壳体60内部,并借助于一对第三螺丝66由下而上将各该栓锁件17锁固于该手提箱12上。通过连续嵌卡方式组合的各该连接件15、握把16与栓锁件17将使其极易于组合成一手提箱提把10,同时借助于嵌卡于各该挡片22与第二槽道65间的各该小径部53,将使该握把16可于其间摆动而不会脱落。综上所述,本技术利用各该挡片与第二槽道以枢设该握把,又利用各该连接件以连接各该底座、握把与栓锁件之设计,将使本技术所公开的手提箱握把确具有创新之构造以及组合简易等优点。权利要求1.一种手提箱提把,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座,其具有一长条状之本体,一对挡片分别由该本体之预定部位朝上延伸适当长度,其间并相隔适当距离,一对定位片分别由该本体的预定部位朝外延伸适当长度;一对连接件,分别固定于该底座的预定部位上并相隔适当之距离,其上分别具有一容纳室,且该容纳室具有朝向该挡片的一开放端;一握把,具有一介于各该挡片间之身部,一对凸柱分别由该身部之预定部位朝外延伸适当长度而跨置于对应之各该挡片上端缘,且其末端又分别穿置于对应的各该容纳室中;通过各该元件之配合,使该握把以可摆动的方式枢设于对应之各该挡片与连接件之间。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手提箱提把,其特征在于各该挡片由该本体之两端分别朝上延伸,而各该定位片则由该本体之两端沿其轴向延伸,且其上设有一定位孔,各该连接件上则分别凸设有对应于该定位孔的一定位柱。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手提箱提把,其特征在于各该容纳室相邻于各该挡片之开放端内侧环设有一第一凸缘,且该第一凸缘间又形成一开口朝下的第一槽道,而各该凸柱则具有跨置于各该挡片上的一小径部,以及穿置于各该容纳室中并受各该第一凸缘所阻挡之大径部。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手提箱提把,其特征在于该底座之两端分别设有一栓锁件,各该栓锁件其相邻于各该连接件之内侧端呈中空状,且其朝内与朝下之两侧边呈开放状,一第一凸缘环设于其内侧端内缘,并具有预定宽度,而于其间形成一开口朝下之第二槽道,以供各该连接件可分别经由各该第二槽道而嵌置于其内侧端之中。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手提箱提把,包括一底座,固设于一手提箱之侧边上,其两端分别设有朝上延伸的一挡片;一对连接件,分别固设于该底座之两端,并各具有一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提箱提把,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座,其具有一长条状之本体,一对挡片分别由该本体之预定部位朝上延伸适当长度,其间并相隔适当距离,一对定位片分别由该本体的预定部位朝外延伸适当长度;一对连接件,分别固定于该底座的预定部位上并相隔适当之 距离,其上分别具有一容纳室,且该容纳室具有朝向该挡片的一开放端;一握把,具有一介于各该挡片间之身部,一对凸柱分别由该身部之预定部位朝外延伸适当长度而跨置于对应之各该挡片上端缘,且其末端又分别穿置于对应的各该容纳室中;通过各该元件之配 合,使该握把以可摆动的方式枢设于对应之各该挡片与连接件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枝昌
申请(专利权)人:江枝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