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鹏宇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工程用细钢筋折弯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7668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0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细钢筋折弯机,包括底板,其特征是:所述底板上侧中部固定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竖滑槽,所述支撑柱的上端一侧固定有圆块,所述圆块上铰接对称的横板的一端圆环,对称的所述横板的上侧分别固定有L形板的一侧,对称的所述L形板的另一侧分别设置有轨道,对称的所述轨道分别匹配L形固定块的一侧,对称的所述L形固定块的上侧分别固定连接钢筋管,对称的所述L形固定块的另一侧分别对应所述L形板的位置螺纹连接一组均匀排布的顶丝,对称的所述横板的另一端和中部均固定有凸轴。

A Bending Machine for Fine Reinforcement Bars i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hin reinforcing bar bending machine for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which comprises a bottom plate, and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a supporting column is fixed in the middle of the upper side of the bottom plate, a vertical sliding groove is arranged on the supporting column, a circular block is fixed on the upper side of the supporting column, an end ring of the symmetrical transverse plate is articulated on the circular block, and one side of the L-shaped plate is fixed on the upper side of the symmetrical transverse plate, respectively. The other side of the said L-shaped plate is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tracks, the symmetrical track matches one side of the L-shaped fixing block, the upper side of the symmetrical L-shaped fixing block is respectively fixed to connect the reinforcing steel pipe, and the other side of the symmetrical L-shaped fixing block corresponds to the position of the L-shaped plate and is threaded to connect a set of uniformly arranged top wires, and the other end and the middle of the symmetrical L-shaped fixing block are There are convex ax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用细钢筋折弯机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细钢筋折弯机。
技术介绍
在建筑物的修建时,钢筋是必不可少的耗材,目前对于钢筋的使用一般是直钢筋,但还有些时候需要将钢筋处理加工成带有折弯的材料来使用,一些大型钢筋建材有现成的生产机器,对于细的钢筋需要工人手动折弯,目前还没有一种能省力的进行钢筋折弯以及拆卸折弯后的钢筋的折弯机,此为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细钢筋折弯机,方便将钢筋方便的折弯。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专利技术目的:一种建筑工程用细钢筋折弯机,包括底板,其特征是:所述底板上侧中部固定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竖滑槽,所述支撑柱的上端一侧固定有圆块,所述圆块上铰接对称的横板的一端圆环,对称的所述横板的上侧分别固定有L形板的一侧,对称的所述L形板的另一侧分别设置有轨道,对称的所述轨道分别匹配L形固定块的一侧,对称的所述L形固定块的上侧分别固定连接钢筋管,对称的所述L形固定块的另一侧分别对应所述L形板的位置螺纹连接一组均匀排布的顶丝,对称的所述横板的另一端和中部均固定有凸轴,对称的端部的所述凸轴分别铰接连杆一的一端,对称的所述连杆一的另一端均通过销轴同轴铰接在滑块一上,对称的中部的所述凸轴分别铰接连杆二的一端,对称的所述连杆二的另一端均通过销轴同轴铰接在滑块二上,所述滑块一和所述滑块二均设置在所述竖滑槽内,所述滑块二的一侧固定有夹板,所述夹板内铰接连接杆的一端,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套环,所述套环铰接在横轴上,所述横轴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摆动杆,两个所述摆动杆的一端分别对应铰接在所述支撑柱的侧面,把手固定穿过两个所述摆动杆的另一端。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每组所述顶丝为4个。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滑块一和滑块二的结构相同,所述滑块一在所述滑块二上方。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把手的两端圆球上均设置有橡胶套,所述橡胶套上设置有纹路。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套环对应所述横轴的位置螺纹连接螺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使用时,将螺栓,拧下,推动把手,带动摆动杆向上摆动,带动连接杆向上摆动,带动滑块二在竖滑槽内上移,带动两个长连杆一端向上摆动,带动两个横板一端向上摆动,带动两个短连杆一端向上摆动,带动滑块一在竖滑槽内上移,横板一端向上摆动带动L形板和L形固定块一端向上摆动,带动钢筋管一端向上摆动,待两个钢筋管处于同一直线时,停止推动把手,拧紧螺栓,使螺栓顶住横轴,限制连接杆的位置,将钢筋穿过钢筋管,拧下螺栓,下压把手,带动摆动杆向下摆动,带动连接杆向下摆动,带动滑块二在竖滑槽内下移,带动两个长连杆一端向下摆动,带动两个横板一端向下摆动,带动两个短连杆一端向下摆动,带动滑块一在竖滑槽内下移,横板一端向下摆动带动L形板和L形固定块一端向下摆动,带动钢筋管一端向下摆动,待两个钢筋管弯成需要的夹角,停止下压把手,拧紧螺栓,使螺栓顶住横轴,限制连接杆的位置,然后拧下顶丝,将L形固定块从轨道内取下,带动钢筋管和钢筋取下,然后将钢筋管取下,折弯下一根钢筋时,将L形固定块卡入轨道内,拧紧顶丝,再次进行上述操作即可。本装置能够方便省力的将细钢筋折弯成需要的弯度,钢筋管、L形固定板和轨道以及顶丝的配合方便取放细钢筋,通过两个长连杆和细连杆进行折弯,折弯过程中非常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的轨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横板、凸轴、圆环和L形固定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底板、支撑柱和圆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图7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四。图中:1、顶丝,2、钢筋管,3、L形固定块,4、L形板,5、连杆二,6、支撑柱,7、竖滑槽,8、底板,9、夹板,10、连接杆,11、滑块一,12、把手,13、螺栓,14、套环,15、摆动杆,16、连杆一,17、横轴,17a、滑块二,18、圆环,19、轨道,20、凸轴,21、横板,22、圆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如图1-图7所示,本技术包括底板8,所述底板8上侧中部固定有支撑柱6,所述支撑柱6上设置有竖滑槽7,所述支撑柱6的上端一侧固定有圆块22,所述圆块22上铰接对称的横板21的一端圆环18,对称的所述横板21的上侧分别固定有L形板4的一侧,对称的所述L形板4的另一侧分别设置有轨道19,对称的所述轨道19分别匹配L形固定块3的一侧,对称的所述L形固定块3的上侧分别固定连接钢筋管2,对称的所述L形固定块3的另一侧分别对应所述L形板4的位置螺纹连接一组均匀排布的顶丝1,对称的所述横板21的另一端和中部均固定有凸轴20,对称的端部的所述凸轴20分别铰接连杆一16的一端,对称的所述连杆一16的另一端均通过销轴同轴铰接在滑块一11上,对称的中部的所述凸轴20分别铰接连杆二5的一端,对称的所述连杆二5的另一端均通过销轴同轴铰接在滑块二17a上,所述滑块一11和所述滑块二17a均设置在所述竖滑槽7内,所述滑块二17a的一侧固定有夹板9,所述夹板9内铰接连接杆10的一端,所述连接杆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套环14,所述套环14铰接在横轴17上,所述横轴17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摆动杆15,两个所述摆动杆15的一端分别对应铰接在所述支撑柱6的侧面,把手12固定穿过两个所述摆动杆15的另一端。每组所述顶丝1为4个。所述滑块一11和滑块二17a的结构相同,所述滑块一11在所述滑块二17a上方。所述把手12的两端圆球上均设置有橡胶套,所述橡胶套上设置有纹路。所述套环14对应所述横轴17的位置螺纹连接螺栓13。本技术的工作流程为:使用时,将螺栓13,拧下,推动把手12,带动摆动杆15向上摆动,带动连接杆10向上摆动,带动滑块二17在竖滑槽7内上移,带动两个长连杆5一端向上摆动,带动两个横板21一端向上摆动,带动两个短连杆16一端向上摆动,带动滑块一11在竖滑槽7内上移,横板21一端向上摆动带动L形板4和L形固定块3一端向上摆动,带动钢筋管2一端向上摆动,待两个钢筋管2处于同一直线时,停止推动把手12,拧紧螺栓13,使螺栓13顶住横轴17a,限制连接杆10的位置,将钢筋穿过钢筋管2,拧下螺栓13,下压把手12,带动摆动杆15向下摆动,带动连接杆10向下摆动,带动滑块二17在竖滑槽7内下移,带动两个长连杆5一端向下摆动,带动两个横板21一端向下摆动,带动两个短连杆16一端向下摆动,带动滑块一11在竖滑槽7内下移,横板21一端向下摆动带动L形板4和L形固定块3一端向下摆动,带动钢筋管2一端向下摆动,待两个钢筋管2弯成需要的夹角,停止下压把手12,拧紧螺栓13,使螺栓13顶住横轴17a,限制连接杆10的位置,然后拧下顶丝1,将L形固定块3从轨道19内取下,带动钢筋管2和钢筋取下,然后将钢筋管2取下,折弯下一根钢筋时,将L形固定块3卡入轨道19内,拧紧顶丝1,再次进行上述操作即可。以上公开的仅为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用细钢筋折弯机,包括底板(8),其特征是:所述底板(8)上侧中部固定有支撑柱(6),所述支撑柱(6)上设置有竖滑槽(7),所述支撑柱(6)的上端一侧固定有圆块(22),所述圆块(22)上铰接对称的横板(21)的一端有圆环(18),对称的所述横板(21)的上侧分别固定有L形板(4)的一侧,对称的所述L形板(4)的另一侧分别设置有轨道(19),对称的所述轨道(19)分别匹配L形固定块(3)的一侧,对称的所述L形固定块(3)的上侧分别固定连接钢筋管(2),对称的所述L形固定块(3)的另一侧分别对应所述L形板(4)的位置螺纹连接一组均匀排布的顶丝(1),对称的所述横板(21)的另一端和中部均固定有凸轴(20),对称的端部的所述凸轴(20)分别铰接连杆一(16)的一端,对称的所述连杆一(16)的另一端均通过销轴同轴铰接在滑块一(11)上,对称的中部的所述凸轴(20)分别铰接连杆二(5)的一端,对称的所述连杆二(5)的另一端均通过销轴同轴铰接在滑块二(17a)上,所述滑块一(11)和所述滑块二(17a)均设置在所述竖滑槽(7)内,所述滑块二(17a)的一侧固定有夹板(9),所述夹板(9)内铰接连接杆(10)的一端,所述连接杆(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套环(14),所述套环(14)铰接在横轴(17)上,所述横轴(17)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摆动杆(15),两个所述摆动杆(15)的一端分别对应铰接在所述支撑柱(6)的侧面,把手(12)固定穿过两个所述摆动杆(15)的另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用细钢筋折弯机,包括底板(8),其特征是:所述底板(8)上侧中部固定有支撑柱(6),所述支撑柱(6)上设置有竖滑槽(7),所述支撑柱(6)的上端一侧固定有圆块(22),所述圆块(22)上铰接对称的横板(21)的一端有圆环(18),对称的所述横板(21)的上侧分别固定有L形板(4)的一侧,对称的所述L形板(4)的另一侧分别设置有轨道(19),对称的所述轨道(19)分别匹配L形固定块(3)的一侧,对称的所述L形固定块(3)的上侧分别固定连接钢筋管(2),对称的所述L形固定块(3)的另一侧分别对应所述L形板(4)的位置螺纹连接一组均匀排布的顶丝(1),对称的所述横板(21)的另一端和中部均固定有凸轴(20),对称的端部的所述凸轴(20)分别铰接连杆一(16)的一端,对称的所述连杆一(16)的另一端均通过销轴同轴铰接在滑块一(11)上,对称的中部的所述凸轴(20)分别铰接连杆二(5)的一端,对称的所述连杆二(5)的另一端均通过销轴同轴铰接在滑块二(17a)上,所述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姣刘鹏宇
申请(专利权)人:刘鹏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