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跑鞋鞋底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73180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00:10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跑鞋鞋底及其应用,所述跑鞋鞋底包括中底和大底,在所述中底和大底之间设置有支撑片,所述支撑片位于鞋底中腰向前延伸到前掌脚趾处,用于支撑足中部;以地面为基准,所述跑鞋鞋底的前掌的最大高度高于后跟的最大高度,所述跑鞋鞋底的后跟用于跑步过渡。所述鞋底的前掌的最大高度高于后跟的最大高度,即为前高后低的“勺形”外形结构。本申请所述鞋底是符合前掌落地跑人体生物力学的功能性鞋底,依靠前掌落地人体本身的缓震能力,达到减震的作用同时锻炼跑步肌肉的训练功能;该款鞋底后跟主要不起减震作用,只是用来跑步过渡,使跑者自然的过渡到前掌跑姿跑法,提升前掌跑姿训练的专业性。

A Kind of Running Shoe sole and Its Application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provides a running shoe sole and its application. The running shoe sole includes a middle sole and a large sole. A supporting sheet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middle sole and the big sole. The supporting sheet extends forward from the middle waist of the sole to the toe of the forefoot to support the middle of the foot. Based on the ground, the maximum height of the forefoot of the running shoe sole is higher than the maximum height of the heel. The heel is used for running transition. The maximum height of the forefoot of the sole is higher than the maximum height of the heel, which is a \spoon\ shape structure with high front and low rear. The sole described in this application is a functional sole which conforms to the biomechanics of the human body and relies on the shock-absorbing ability of the human body itself to achieve the shock-absorbing effect and exercise the training function of running muscles at the same time. The sole heel of this type of sole mainly does not have the shock-absorbing effect, but is used for running transition, so that the runner naturally transits to the running method of the front palm and improves 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 of the running posture of the front palm. Se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跑鞋鞋底及其应用
本申请涉及鞋类制品
,尤其涉及一种跑鞋鞋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鞋的历史发展悠久,鞋类生产是我国轻工业中的重要产业,是服装行业的组成部分。根据穿用对象、制作工艺和用途等,鞋有很多分类方法。其中,运动鞋是指人们在进行体育运动时所穿着的鞋,其广义概念具体是:适当运动、健身运动、休闲运动、娱乐运动和专业竞技运动的训练过程及其正式比赛运动所使用的鞋种。跑步是日常方便的一种体育锻炼方法;跑步常见的足部落地方式一般分为后跟落地方式和前掌落地方式。一项对专业长跑运动员和业余跑步爱好者的调查表明,69.0%-95.1%的跑步者采用足跟着地,还有4.9%-31.0%的跑步者采用前掌着地(前足或全脚掌着地),说明绝大多数人更习惯足跟着地的跑步方式。平常所说的前脚掌或者后脚跟着地,是根据不同的时序性特点而进行划分的。前脚掌着地跑并不是指单纯用前脚掌跑步,而是指着地时先用前脚掌着地,随后脚后跟着地,但轻微受力或不受力;后脚跟着地跑指的是着地时后脚跟先着地,随后迅速滚动到前脚掌,并蹬地迈步进行到下一步周期。这两种跑姿的区别主要有四个方面,其中,前掌落地跑的主要受力部位是足弓、脚踝、小腿后方肌肉;而后跟落地跑的主要受力部位是股四头肌、膝盖、后跟。前掌落地跑的脚掌主要受力和发力,后跟也触地,但几乎不受力或较少受力;而后跟落地跑的脚跟主要受力,过度到脚掌后发力蹬地。前掌落地跑的接触地面时间短,易提高步频;而后跟落地跑的接触地面时间略长,不易提高步频。并且,两者容易造成的伤病情况不同。跑步时前脚掌着地,从研究上来看对膝盖的保护效果要优于脚后跟着地。据统计,膝关节的伤病是跑步的头号杀手,占据了跑步损伤的37%,所以,前掌落地跑的推崇者认为这种跑法能减少膝盖损伤。但前脚掌着地跑姿对下肢力量的要求也更高。对于初跑者或平时静坐少动的健身人群来说,想要采用前脚掌着地跑姿未尝不可,但需要格外注意以下几点以降低运动损伤风险:(1)采用短步幅高步频方式;(2)增强下肢肌肉力量;(3)运动强度不宜过大。对于跑步使用的运动鞋,其主要提供减震性、稳定性、运动控制等作用。多数运动鞋的结构大体分为三部分:用于接触地面的外底(或称大底),在外底和鞋垫之间的中底,以及位于鞋整个上部的鞋面部件。然而,目前市场上大部分跑鞋都是针对后跟落地跑姿方式的运动鞋,这不利于前掌落地跑姿的专业功能性训练。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跑鞋鞋底及其应用,本申请提供的鞋底结构更加适合前掌落地的跑步方式,可提升跑者前掌跑姿训练的专业性。本申请提供一种跑鞋鞋底,包括中底和大底,在所述中底和大底之间设置有支撑片,所述支撑片位于鞋底中腰向前延伸到前掌脚趾处,用于支撑足中部;以地面为基准,所述跑鞋鞋底的前掌的最大高度高于后跟的最大高度,所述跑鞋鞋底的后跟用于跑步过渡。优选地,所述跑鞋鞋底的前掌与后跟的最大高度落差在4mm~15mm内。优选地,所述支撑片为尼龙支撑片或碳纤支撑片。优选地,所述支撑片前掌脚趾处的高度高于中腰处的高度。优选地,所述中底为EVA中底、PU中底或TPE中底。优选地,所述中底包括相粘合的中底后跟部件和中底前掌部件。优选地,所述中底后跟部件长度占鞋底总长度的1/2~2/3;所述中底前掌部件长度占鞋底总长度的1/2~2/3。本申请提供一种跑步运动鞋,包括上文所述的跑鞋鞋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鞋底在中底和大底之间具有支撑片,其位于鞋底中腰向前延伸到前掌脚趾处,主要起到对足中部的支撑作用;并且,所述鞋底的前掌的最大高度高于后跟的最大高度,即为前高后低的“勺形”外形结构。本申请所述鞋底是符合前掌落地跑人体生物力学的功能性鞋底,依靠前掌落地人体本身的缓震能力,达到减震的作用同时锻炼跑步肌肉的训练功能;该款鞋底后跟主要不起减震作用,只是用来跑步过渡,使跑者自然的过渡到前掌跑姿跑法,提升前掌跑姿训练的专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跑鞋鞋底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鞋底的中底结构的底视图;图3为图2所示中底结构的左视图;图4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鞋底的支撑片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鞋底的大底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跑步运动鞋的样品实物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比运动鞋的样品实物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跑鞋应用的下肢表面肌电RMS比较;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跑鞋应用的地面反作用力对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跑鞋鞋底,包括中底和大底,在所述中底和大底之间设置有支撑片,所述支撑片位于鞋底中腰向前延伸到前掌脚趾处,用于支撑足中部;以地面为基准,所述跑鞋鞋底的前掌的最大高度高于后跟的最大高度,所述跑鞋鞋底的后跟用于跑步过渡。相比于传统的跑鞋鞋底,本申请为前掌落地跑姿的跑步方式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鞋底设计。本申请提供的跑鞋鞋底更加适合前掌落地的跑步方式,有助于跑者的前掌跑姿训练,能更有效地提高跑步训练的效果。参见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跑鞋鞋底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1为中底,2为大底。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鞋底包括中底1和大底2。其中,部件1为鞋底的中底,主要作用是提供鞋底的减震回弹,特别是前掌。所述中底1可以为EVA中底、PU中底或TPE中底,即中底1的制作材料可以是EVA、PU或者TPE等。EVA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PU是聚氨基甲酸酯,简称聚氨酯;TPE是热塑性弹性体,主要包括苯乙烯类TPE、二烯类TPE、聚氨酯类TPE(如TPU,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等。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底为TPU中底,具有优异的强度、耐磨性等。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底为EVA中底,EVA树脂共混发泡制品具有柔软、弹性好、耐化学腐蚀等性能;在鞋材使用的EVA树脂中,醋酸乙烯含量一般在15%~22%。本申请所述中底可以是覆盖整个足底部的一体结构,也可以是两个或多个中底部件组合构成的分体式结构。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中底分为组件A1和组件A2,其中,A1是中底前掌部分,A2是中底后跟部分,两部分可采用粘合工艺形成中底,这种分体式结构可以使鞋底功能性更专业。通常跑鞋鞋底前掌更强调材料的回弹性能,鞋底后跟更强调材料的减震性能,如果使用分体式的中底,鞋底的前掌和后跟材料可以针对性的使用不同性能的材料,让鞋底的性能更能符合人体的力学特点。如果是一体式的中底,前掌和后跟的材料一般是没有差异的,这就对材料有更高的要求,要求材料的回弹性能和减震性能比较均衡。在图2和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中底包括:中底前掌部件A1和相粘合的中底后跟部件A2;两个部件可以是相同的材料,也可以是上述材料的任意组合,优选均采用EVA材料制备。其中,中底前掌部件A1覆盖足部前掌,主要提供前掌的减震回弹;其可设置有部分镂空结构,具有减轻重量,方便加工等特点。所述中底前掌部件长度占鞋底总长度的1/2~2/3,从前掌脚趾延伸至中腰的最大长度。中底后跟部件A2覆盖足中部延伸至足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跑鞋鞋底,包括中底和大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底和大底之间设置有支撑片,所述支撑片位于鞋底中腰向前延伸到前掌脚趾处,用于支撑足中部;以地面为基准,所述跑鞋鞋底的前掌的最大高度高于后跟的最大高度,所述跑鞋鞋底的后跟用于跑步过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跑鞋鞋底,包括中底和大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底和大底之间设置有支撑片,所述支撑片位于鞋底中腰向前延伸到前掌脚趾处,用于支撑足中部;以地面为基准,所述跑鞋鞋底的前掌的最大高度高于后跟的最大高度,所述跑鞋鞋底的后跟用于跑步过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跑鞋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跑鞋鞋底的前掌与后跟的最大高度落差在4mm~15mm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跑鞋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片为尼龙支撑片或碳纤支撑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跑鞋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全寿郑志艺韩健莫旸陈炜邱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安踏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