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振垒专利>正文

建筑扒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7310 阅读:4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建筑扒钩,其特征是:它由一根前端带弯钩的横梁和穿套在横梁上且可左右滑动的滑钩组成。(*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工程上在浇筑过程中使用的工具,尤其是一种建筑扒钩。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的建筑扒钩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扒钩,它由一根前端带弯钩的横梁和穿套在横梁上且可左右滑动的滑钩组成。在横梁的后端联有一堵头。建筑扒钩与使用现行技术比较的优点1、用具种类A现行技术用到钢管、钢质扣件、木质(钢质)壳板、山形架、铁丝。其中山形架、铁丝是一次性消耗品,钢质扣件、木质(钢质)壳板是易损品。B新技术用建筑扒钩、小木块、木质(钢质)壳板。建筑扒钩是耐用品。2、节约用具数量A现行技术建一个柱子用到12根直径是60cm(2m×3m)的钢管、4块木质壳板、12根钢质扣件、6个山形架。建一横梁用到12根直径是60cm(1m×2m)的钢管、2块铁质壳板、12根钢质扣件、铁丝。B新技术12块小木块(5cm×10cm×50cm)、4块木质壳板、12根建筑扒钩。3、操作简单,节约人力A现行技术需3-4人合作完成。B新技术需2-3人完成。4、效果不同,可以保证质量,提高效率A现行技术易使砂浆溢出,不能修正,存在翻工的可能。B新技术不易使砂浆溢出,不用修正,不存在翻工的可能。本技术的工作过程通过在横梁上滑动滑钩3,确定弯钩2与滑钩3的间距,并通过横梁1与滑钩3的钮力起到固定作用。堵头4用来防止滑钩3滑落。本技术的使用方法(一)钢筋水泥柱子1、将螺纹钢和园钢编制的长方形钢筋柱篮竖直置于砌墙时预留的空位处。2、将四块长方形木质壳板在钢筋篮四面放置,其长宽与预制柱子等同。3、用四根建筑扒钩在壳板外,将壳板固定,调节其滑钩即达到紧箍壳板的目的。4、从壳板围成的竖直放置的长方形柱体的上口,浇筑水泥砂浆,直到砂浆充盈整个柱体。待水泥充分凝固后,形成钢筋柱子,再撤掉建筑扒钩、壳板。(二)钢筋水泥横梁1、按照横梁的大小用螺纹钢和园钢编制成长方形钢筋柱篮,横向放于预先砌好的砖墙上面。2、在钢筋篮两面放置两块长方形铁质壳板,其长宽以能遮住待浇筑的横梁为准。3、用两根建筑扒钩,在壳板外表面将壳板固定。(调节滑钩并在滑钩、弯钩处加垫小木块)。4、从壳板围成的横向放置的长方形柱体的上口,浇筑水泥砂浆,直到砂浆充盈整个柱体。待水泥充分凝固后,再撤掉建筑扒购、小木块、壳板。权利要求1.一种建筑扒钩,其特征是它由一根前端带弯钩的横梁和穿套在横梁上且可左右滑动的滑钩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扒钩,其特征是在横梁的后端联有一堵头。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扒钩,其特征是它由一根前端带弯钩的横梁和穿套在横梁上且可左右滑动的滑钩组成。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文档编号E04G13/00GK2592785SQ0229073公开日2003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31日专利技术者吴同敬, 吴彦红, 张振垒 申请人:张振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同敬吴彦红张振垒
申请(专利权)人:张振垒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